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5年刘慈欣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斩获世界性科幻大奖——雨果奖。由这部小说拍摄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于2023年1月15日在央视热播。借助刘慈欣和《三体》的东风,中国科幻小说热潮扩散到了中国科幻圈外,吸引了相当多非科幻迷。书迷们津津乐道的更多是《三体》的具体故事情节和书中人物的魅力。
自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提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以来,关于人物形象的争论可谓是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扁平人物”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平衡故事主线和支线以及与“圆形人物”相互辉映衬托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其价值。虽然有人认为刘慈欣塑造的“人物形象单薄”,甚至因《三体》中不为多的三个女性角色都“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而被斥责为用他的男权思维给《三体》留下了疤痕。不过在刘慈欣看来,《三体》中构建的人物虽然没有严格依照这个准则,但是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比如,《三体》中称之为“博爱”的女性角色在原稿中本来是男性,但考虑小说后期发展之需,最终改为女性。作者坦言自己“只是考虑她作为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应该承担的功能”。可见,《三体》中人物的性别设定上是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的,因而在人物形象上实际上更多的是“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区分,而非男女之别。
事实上,《三体》三部曲当中,《三体Ⅰ:地球往事》和《三体Ⅱ:黑暗森林》中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相当成功,共同撑起了全本的故事情节。具体表现为:通过一众扁平人物推动情节发展,酝酿情节发展的条件,一个“圆形人物”的主人公紧扣一个概念核心,这类似于多根伞骨和一根伞柄的结构。以第一部《地球往事》的人物塑造为例,主人公叶文洁前半生历经坎坷,在这苦难的过程中她的思想才发生转变,认为“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只能借助于人类之外的力量”。可见在叶文洁的人物形象上,能够看到其性格上的发展,随后的转折点——叶文洁思想信念的改变成为了后续情节发展中叶文洁在关键时间节点上作出判断选择的依据。第二部《黑暗森林》的叶文洁有了性格乃至信念上的第一次转变,在期望破灭后,情节又推动着她再一次改变立场,并作为“叛离者”再度归队,这些行为的选择都是与她发展中的观念和性格有相当大联系的。这点,从“我们没办法轻易记住她,因为她不断盈缺,而且像个真人一样有不同的侧面”皆可以得知。
试卷第1页,共12页
有趣的是,《三体Ⅱ:死神永生》中的托马斯·维德则是一个典型的扁平人物。作为一个极端的目标至上主义者,维德为了推进“阶梯计划”不惜使下属患上癌症,为了当选执剑人不惜射杀程心(虽然未成功),为了加速对光速飞船的研究,他不惜在各大太空城安插自杀式袭击人员以威胁政府。虽然维德的形象高度二元,但是作为一个书中人物,他也因这种极端的性格吸引了大批读者的拥趸,因为他个性鲜明,又容易被读者牢记。
可以说,《三体》中“扁平人物”围绕核心的“圆形人物”展开的人物形象设定与科幻小说这一类型小说的特点是相当适应的。“扁平人物”不仅有其推动情节发展的功用,还具备文本篇幅限制下存在的必要性。边缘人物的“扁平化”能够为核心人物的复杂化“贡献”出足够的篇幅,确保小说不会结构失衡,因背景的科技设定弱化从本来的硬科幻沦为软科幻,抑或让介绍性文字挤垮故事框架,变成略带故事性的类科普文。
应该看到,《三体》事实上仍然是一篇关于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故事新编”,仍然如好莱坞科幻片一般,展示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技术细节,设置了较为有效的悬念,并给出了一个充满光明的结局。它在塑造形象、整体视野和故事表达方面仍然可圈可点。
(摘自何霭茜《科幻小说如何让“故事新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三体》获得了“雨果奖”,并且同名电视剧在央视热播,因此中国科幻小说热潮扩散到了中国科幻圈外,吸引了相当多的非科幻迷。
B.自“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概念出现以来,人们多数认为“扁平人物”在诸多方面展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C.《三体》三部曲中“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相当成功,“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关系类似于伞骨和伞柄的关系。
D.《三体》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是“扁平人物”围绕“圆形人物”展开的人物形象设定,这一特点与科幻小说这一类型小说的特点非常适应。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地球往事》中叶文洁形象的塑造为例,论证了以下观点:“圆形人物”的主人公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类似于“伞柄”。
B.作者使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对叶文洁和托马斯·维德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并论证了何为“圆形人物”何为“扁平人物”。
C.文章对“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优点和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论述类文本的辩证态度。
D.全文围绕《三体》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地论证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相映生辉的特点,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给予肯定。
试卷第2页,共12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对小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圆形人物”复杂多变使小说更加真实,“扁平人物”往往个性鲜明使读者过目不忘。
B.《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典型的“扁平人物”,作者围绕一个思想和特质来塑造形象,突出表现她的精明强干和能言善辩。
C.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是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小说展现了他“忍”和“狠”的形象特征。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是典型的“扁平人物”,作者将其塑造成“漫画式人物”,突出了他性格的某一方面,其他性格基本没有呈现。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
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从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应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就会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刘洋《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人民日报》2021年7月:23
日)
材料二:
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力,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速下的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下的差,其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
试卷第3页,共12页
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较小,因此学习效果较好。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同样是在2017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倍速和2.0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学生在1.5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摘编自胡珉琦《“倍速播放”,赢了时间》,《中国科学报》2020年10月15日)材料三:倍速播放的情境选择情境类型信息密度低、理解难度低信息密度与理解难度信息密度高、理解难度高看剧为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或次要任务看剧为次要任务平淡时刻精彩时刻或平淡时刻精彩时刻否否是否是倍速选择是(摘编自王杰、来昕《倍速播放:青年闲暇时间的消费与异化》,《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7月)材料四:在刚性的时间挤压和惯性的时间焦虑之下,青年主动选择了倍速播放。然而即使倍速播放,也不能解决海量内容与有限时间之间的矛盾,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内容的取舍,而如何取舍则需要加强青年的闲暇教育。国外较早提出了闲暇教育的概念和理念,但在国内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的闲暇教育和主流媒体的有益引导,帮助青年正确认识闲暇时间的意义,提高审美趣味,养成使用闲暇时间的良好习惯,提升闲暇时间质量,充实青年的精神生活。而青年自身则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强洞察能力和反思能力,审慎地使用闲暇时间,从消费主义的魔咒中解脱出来,从快速、填鸭式的内容灌输中解脱出来,将闲暇时间变成真正的自由时间,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幸福生活。(摘编自王杰、来昕《倍速播放:青年闲暇时间的消费与异化》,《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7月)试卷第4页,共12页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观众收看品质好剧时往往不会选择倍速播放,反而会一再品味,而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为重要参考数据。
B.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作品;那么倍速播放将是不二的选择,在进行倍速播放时,观众一样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C.根据肯塔基大学的研究结果,视频课程以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
D.当视频内容的信息密度和理解难度低、观众注意力富余、剧情较为平淡时,观众更倾向于使用倍速播放功能。
5.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论述了倍速播放对艺术创作的正面影响,侧重从创作者的角度谈倍速播放的作用。
B.材料二实验结果说明适当加快学习视频的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作用。
C.材料二的实验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D.倍速播放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成倍提升了观看效率,赋予了观众更多选择的权力,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分配时间。
6.综合材料,说说我们应当怎样借助倍速播放的力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梅初级中学同学录序两篇
废名
民国二十八年秋,黄梅县小学在山里头恢复开学,我在停古乡金家寨第二小学做教师。二十九年春二小迁移;金家寨改为县初级中学校址,县初中又恢复开学,我乃为县中学英语教师。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自办同学录,要我写序,我毫不推辞写了。
一
古今做先生的莫如孔子,做学生的莫如孔子的学生。我这话仿佛说得很可笑,孔夫子还要你鼓吹么?其实不然。我们不要把“孔门”看得高了,看得高便等于空中楼阁,不是真面目。这是世人不懂得孔子的缘故。我把孔子就当作我们学校里的先生一般,孔
试卷第5页,共12页
门弟子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学生,于是看到了师生生活,看见了先生与学生的好模范。
在上课的时候,学生有时栽瞌睡,有时又躲在寝室里睡午觉,孔夫子的学生亦如此,于是先生大责骂一顿,《论语》所载宰予昼寝,正是这件事情的记录,我以为很有意思,令我们想象那个寝室里是什么情形,那个学生午睡怎么被孔夫子查出了,结果记一次大过。子路不耻恶衣,自己穿一件旧袍子同穿皮袍的阔人站在一起,我自有我的价值,而彼于我何加焉,我有什么可羞耻的地方呢?先生见着这个好学生,引一句诗赞美一番:“不收不求,何用不臧。”子路高兴极了,从此天天起来诵这一句诗,“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同我们乡里私塾学生背《诗经》一般,未免可笑,所以孔子叫他不要读,“你天天这么的读什么呢?百尺竿头你应该再进一步!”这些不正是我们师生之间普通的情形么?
先生对于学生该是怎样的留心,孔子的学生也真是好学。有一回一个瞎子走进学校来了,先生搀着他,怕他摔跤,及阶说这是阶,及席说这是席,学生也都站起来了,又坐下去,这是谁,这是谁,一一介绍给他。孔子对于瞎子向来是讲礼的,他在路上走路遇见无目之人总要恭恭敬敬的尽了礼,只可惜瞎子不认得而且不晓得。这路上有一个人——我们现在称为圣人而在当时只是一个过路的人,对他尽礼罢了。现在有瞎子来校参观,等到他出门之后,学生见老师那么殷勤招待他,问老师是不是道理应该如此。老师告诉他们道理应该如此。这是孔门好学。我喜欢读《论语》,觉得它是世界上一部最好的学校日记。
我回故乡,在中学教书三年,光阴过得很快,第七班同学将毕业,办同学录,要我写点文章作纪念。此事不提起则可,一提起在我却未免感慨系之。因为我平常总是觉得我们师生之间感情不够,切磋不够,这或者不是一个学校的情形如此,是今日一般学校的通病。我们何足以言分别呢?我常常想起《论语》一书,我爱孔夫子,爱孔夫子的学生,因为我是爱诸位同学的,我觉得对不起诸位同学,与诸同学相处三年,无一事足以当得起教育二字。而我本有心教诲子弟的,姑以此文作别后相思之资。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于黄梅五祖寺之观音堂
二
人总有一个留纪念的意思。所以庄周一派的旷达,总不能说是近人情。泰戈尔《飞鸟集》有一章云,“愿生者有那不朽的爱,死者有那不朽的名,”将此意说得最有情趣,令人觉得人生可敬可爱。中国人的生活总是那么的干燥无味,一般读书人的思想亦然,动不动以好名不好名来品评人,其实名是啥物事?好名又是啥物事?本着朴实的感情,好名怎么算得一件不好的事呢?生平或者身后留得好的名声,不正同我们愿被人怀念着是一样的心事么?人生虽短,令名则长,大丈夫真是应该留芳百世。孔子曰,“君子疾
试卷第6页,共12页
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的话我相信同我是一般的老实,一般的说得人生之佳致哩。后来王阳明到底是三代以下的人物,思想便不免钻到牛角湾里面去了,将孔夫子的话要曲为之解,按他的意思圣各怎么说名誉呢?疾没世而名不称的称字应读若相称的称字,即是说恐怕死后自己的名誉太大了,实不足以当之。你看这是如何的煞风景。
我平常看见游客们喜在名胜地方的墙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即如我们在五祖寺读书的时候有些同学在竹林里竹子上将自己的姓名与时日一起刻下,我觉得这未必是中国文士传统如此,或者乃是人之常情。总之这些事没有受人嘲笑更没有受责备的理由,只要写得刻得有趣味便好了。既然是留名,自然更要讲公德,若是在不应该写字地方却大写而特写一番,弄得不堪入目,那是怪我们做先生的平日少训导;我们确是有爱惜名誉之必要。
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少有保存纪念的习惯,因此常常使人有文献不足征之感。即如五祖是我们黄梅的和尚,我们关于五祖比外乡人多知道些什么呢?我们找不出一片古物出来可以帮助我们做一点考证。民间传说虽有些,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以为历史。这是如何可惜的事。历史的材料,每每在当时是无心之物而给有心人保存着,保存到后代便是无价之宝。我们中国人何以如此的没有历史癖呢?这样我们能爱国吗?爱乡吗?听说满清时代黄梅开办高等小学第二班毕业同学录有一位郑先生保存着有一份,而这位郑先生是以迂腐著名的。我以为郑先生有可佩服之处,既然有同学录,为什么不应该保存它呢?你不保存它。当初为什么要这个东西呢?不是你自己胡闹么?不要以为一本同学录无足重轻,天下事的价值都不在事的本身,在乎做这事的一点心,便是敬其事之心。若就保存史料说,又正是国民的一种责任,这个责任心也正在这里表现着
县中学第八班同学毕业,办同学录,叫我写一篇序,我谨序之如上。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六月一日于黄梅什村庙之南冯仕贵祖祠堂
(选自《废名散文》,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篇同学录序生动描写了孔门师生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对往日师生生活的留恋和对毕业在即的学生的不舍。
B.子路因为“不耻恶衣”得到老师的赞美,结果又因为得意忘形而被老师批评,这些描写将子路单纯率直的性格表现得活灵活现。
C.第二篇同学录序中,作者认为庄周不近人情,泰戈尔可敬可爱,两相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好名”问题的态度。
D.作者认为王阳明钻牛角尖,曲解孔子话的意思,又认为游客在名胜之处题名是人之常情;这些见解新颖别致,使文章别有意趣。
试卷第7页,共12页
8.“天下事的价值都不在事的本身,第二篇同学录序中作者感叹到在乎做这事的一点心,便是敬其事之心。”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用意何在?9.结合两篇同学录序的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日者①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已,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驻大仪,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给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魔呜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我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于是部将董畋、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嗜义轻财,赐贵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选自《宋史·韩世忠传》)注:①日者;古时以占筮为业的人。10.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试卷第8页,共12页
B.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C.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D.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年鸷勇绝人”与“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两句中的“绝”含义不同B.“当敌骑”与“木兰当户织”(《木兰诗》)两句中的“当”含义不同C.“厥功不细”与“思厥先祖父”(《六国论》)两句中的“厥”含义相同D.“今畏祸苟同”与“苟顺私情”(《陈情表》)两句中的“苟”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世忠风骨伟岸,胆大勇敢。他早年能驯服生马驹,十八岁时就凭借果敢勇猛应乡州招募,骑马射箭,勇冠三军。
B.韩世忠骁勇善战,智谋过人。不论是在平定西夏扰边之时,还是在对抗金人和刘豫的合兵入侵之际,他都能巧用计策,重创敌军。
C.韩世忠人如其名,一身正派。他告诫家人不要讳忠,力排和议,多次触怒秦桧,有人劝阻他,但他却坚持自我。
D.韩世忠重义轻财,淡泊名利。他把皇上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所受赐的田地租给了编户,解除兵权后,也能淡然自如,平易近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2)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世忠独撄桧怒。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周文璞
风韵萧疏玉一团。更著梅花①,轻袅云鬟。这回不是恋江南。只是温柔,天上人间。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流苏斜掩烛花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注】①据《太平御览》中《荆州记》记载,南朝陆凯自江南折梅赋诗寄赠好友范晔后,人们常以折梅赋诗表达对家人和友人的怀念。
一剪梅李清照
试卷第9页,共12页
红藕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周词开篇“风韵萧疏玉一团”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风韵萧娴,貌美如玉的女主人公形象,“更着梅花,轻袅云鬟”在高耸的云髻上插上梅花,又写出了她对意中人的思念。B.周词中“温柔”二字是女主人公浓郁相思的情结所在。“天上人间”表明过去的温柔和现在的离索有如天壤之别,极言女主人公对曾经美好生活的留恋不舍。
C.李词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既是写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流水之景,与上片的“红藕香残玉簟秋”“独上兰舟”“两句相照应。
D.周词和李词同属婉约词,两首词用词浅近却意蕴深厚,语言疏朗自然,格调明艳,令人回味无穷。
15.这两首词都表达了闺中思妇的怀人之情。试比较“一样眉尖,两处关山”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杜甫的《登高》有着无尽悲愁,但这两句“______,______”体现了空间的辽阔和时间的绵亘,可谓是悲不压壮。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奇谭》一经亮相便火出了圈,不仅收获一波波赞誉,让______的网友“路转粉”,也让动画市场再一次刮起“中国风”,激起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的新期待。
能将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呈现给观众,无疑是本片获得广泛赞誉的重要原因。在《中国奇谭》的几个分剧集中,《小妖怪的夏天》脱胎于国人最熟悉的《西游记》;《鹅鹅鹅》则取材于我国传统的志怪小说。但光有传统文化的“皮相”还不够,作品精神内核要有“中国魂”,才能经得起时间和观众的检验。《小妖怪的夏天》聚焦“善与恶”,《鹅鹅鹅》关注“虚与实”,《林林》讲述“人与自然”。这些主题,无不与中国传统的
试卷第10页,共12页
哲学思想 ,体现出中国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对生活的深层探索。比起不少动画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与闯关打怪式的冒险故事,《中国奇谭》的“骨相”无疑是最中国的。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奇谭》绝不是一部“往回看”的作品,创作者______,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挖掘带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化现象。《小妖怪的夏天》从全新的角度切入国人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故事,不仅挖掘了“邪不能胜正”的根源,还用幽默风趣的姿态阐释了当代职场的运行规则与生存诀窍;《林林》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如果不能和谐相处,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通过猎人之子与林林隔河相望的片尾,不仅是对传统志怪小说中人与妖浪漫故事的升华和改造,更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对原句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而持续推进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是走进数字时代过程中的必答题。从求医问药到吃穿住行,越来越多老年人正在主动触网,拥抱智能时代。但在社会适老、助老、惠老的共同行动下, ① 。如,老人在不明白的情况下被误导手机投保,下载注册“情感陪聊”主题的App却掉入不良商家诱导付费充值的陷阱,在点击“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弹窗后手机被莫名其妙地安装各类App……盯上老年人“钱袋子”,种种精心“算计”不仅加重了老年人上网用网的顾虑,也影响了“适老”的质量成色,拖慢了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步调。 ② 。手机App的“坑老”套路无疑是“适老”进程中的绊脚石、拦路虎,亟待加强监管、大力清除。尽管中消协报告显示,76.2%的调查对象对App适老化的现状整体持满意态度,但“数字惠老”非一日之功,App“适老”仍须久久为功。如果说大字体、大图标、页面友好、操作方便是“适老”的“硬标准”, ③ 。相比于熟知如何“避坑”的年轻人,老年人上网往往更需要安全感,更需为其营造安心安全的网络环境。为此,诸如稀里糊涂被扣钱之类的手机App“坑老”问题尤须加力破解。19.请在文中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21.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流行词不断涌现,有些流行词简洁明了,形象传神,如语段试卷第11页,共12页
中出现的“路转粉”“避坑”。请你再另写两个由汉字构成的网络流行词,并阐明其含义。
八、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姜跃新漫画)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与体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12页,共12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因此”强加因果,原文是说“借助刘慈欣和《三体》的东风,中国科幻小说热潮扩散到了中国科幻圈外,吸引了相当多非科幻迷”。
C.“《三体》三部曲中‘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相当成功”扩大范围,原文“《三体》三部曲当中,《三体Ⅰ:地球往事》和《三体Ⅱ:黑暗森林》中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塑造相当成功”,是说《三体》三部曲当中的两部。
D.“围绕‘圆形人物’”错,原文是说“围绕核心的‘圆形人物’”,选项扩大范围。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文章对‘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优点和不足都有论及”错,文章更的地论及“扁平人物”的优点,以及“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作用,对“扁平人物”的缺点以及“圆形人物”的优缺点没有论及。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王熙凤是典型的‘扁平人物’”错,王熙凤是典型的“圆形人物”她既不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立体的。故选B。4.D
5.B 6.①创作方:收集相关数据,创作优秀作品,满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
精神文化需求。②研究者:科学研究倍速播放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取得视频学习的最佳效果。③教育者:进行闲暇教育,做出有利引导,帮助青年正确取舍倍速播放的内容。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选择倍速播放的过程中避免闲暇时间受到异化。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指代错误,“这些收视数据”原文指的是: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
B.曲解文意。“在进行倍速播放时,观众一样可以一览剧作精华”错。原文是“对剧作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答案第1页,共8页
C.“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错,原文“这可能是因为……”,是可能。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实验结果说明”错,原文说“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创作方:结合材料一“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可知,收集相关数据,创作优秀作品,满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精神文化需求。②研究者:结合材料二“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速下的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下的差,其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可知,科学研究倍速播放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取得视频学习的最佳效果。
③教育者:结合材料四“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的闲暇教育和主流媒体的有益引导,帮助青年正确认识闲暇时间的意义,提高审美趣味,养成使用闲暇时间的良好习惯,提升闲暇时间质量,充实青年的精神生活”可知,进行闲暇教育,做出有利引导,帮助青年正确取舍倍速播放的内容。
④青少年:结合材料四“青年自身则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强洞察能力和反思能力,审慎地使用闲暇时间,从消费主义的魔咒中解脱出来,从快速、填鸭式的内容灌输中解脱出来,将闲暇时间变成真正的自由时间,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幸福生活”可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选择倍速播放的过程中避免闲暇时间受到异化。7.C
8.①表达对郑先生的敬佩。郑先生保存同学录,是懂得留念、保存文献的有心人。
②表达对自办同学录的肯定。同学录可以作为学校师生生活的纪念,有文献价值。③表达对文献史料保存不够完整的惋惜。作者希望国民具有责任心,珍视历史,重视文献保存。
9.①教育学生方面,孔子教育有方,重视学生品行培养,注重言传身教。
②和学生的关系方面,孔子关心学生,和学生之间感情深厚。③处事态度方面,孔子个人情感朴实,富于情趣思想不死板。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作者认为庄周不近人情,泰戈尔可敬可爱,两相对比”错误,原文说“庄周一派的旷达,总不能说是近人情。泰哥尔《飞鸟集》有一章云,‘愿生者有那不朽的爱,死者有那不朽的
答案第2页,共8页
名,’将此意说得最有情趣,令人觉得人生可敬可爱。”没有否定庄周,说的是人生可敬可爱,不是泰戈尔。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语段作用的能力。
结合“历史的材料,每每在当时是无心之物而给有心人保存着,保存到后代便是无价之宝。我们中国人何以如此的没有历史癖呢?这样我们能爱国吗?爱乡吗?听说满清时代黄梅开办高等小学第二班毕业同学录有一位郑先生保存着有一份,而这位郑先生是以迂腐著名的。我以为郑先生有可佩服之处,既然有同学录,为什么不应该保存它呢?你不保存它。当初为什么要这个东西呢?不是你自己胡闹么”可概括为:表达对郑先生的敬佩。郑先生保存同学录,是懂得留念、保存文献的有心人。
结合“不要以为一本同学录无足重轻,天下事的价值都不在事的本身,在乎做这事的一点心,便是敬其事之心。若就保存史料说,又正是国民的一种责任,这个责任心也正在这里表现着”可概括为:表达对自办同学录的肯定。同学录可以作为学校师生生活的纪念,有文献价值。
结合“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少有保存纪念的习惯,因此常常使人有文献不足征之感……这是如何可惜的事”可概括为:表达对文献史料保存不够完整的惋惜。作者希望国民具有责任心,珍视历史,重视文献保存。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形象特点的能力。
结合“《论语》所载宰予昼寝,正是这件事情的记录,我以为很有意思,令我们想象那个寝室里是什么情形,那个学生午睡怎么被孔夫子查出了,结果记一次大过”“先生见着这个好学生,引一句诗赞美一番:“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有一回一个瞎子走进学校来了,先生搀着他,怕他摔跤,及阶说这是阶,及席说这是席,学生也都站起来了,又坐下去,这是谁,这是谁,一一介绍给他。孔子对于瞎子向来是讲礼的,他在路上走路遇见无目之人总要恭恭敬敬的尽了礼,只可惜瞎子不认得而且不晓得”“你天天这么的读什么呢?百尺竿头你应该再进一步!”可见:教育学生方面,孔子教育有方,重视学生品行培养,注重言传身教。结合“先生对于学生该是怎样的留心”“我常常想起《论语》一书,我爱孔夫子,爱孔夫子的学生,因为我是爱诸位同学的,我觉得对不起诸位同学,与诸同学相处三年,无一事足以当得起教育二字。而我本有心教诲子弟的,姑以此文作别后相思之资”可概括为:
答案第3页,共8页
结合“其实名是啥物事?好名又是啥物事?本着朴实的感情,好名怎么算得一件不好的事呢?生平或者身后留得好的名声,不正同我们愿被人怀念着是一样的心事么?人生虽短,令名则长,大丈夫真是应该留芳百世。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可概括为:处事态度方面,孔子个人情感朴实,富于情趣思想不死板。
10.C 11.D 12.D 13.(1)于是率领军队驻扎在大仪,布下五阵,在二十多
处设下埋伏,相约听到鼓声即发动攻击。
(2)岳飞蒙受冤狱,满朝没有人敢说一个字(一句话),唯独韩世忠直言触怒秦桧。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皇上亲笔致书韩世忠,命他整饬防备,图谋进取,言辞恳切。韩世忠接受诏书,感动地哭着说:“主上如此忧虑,臣子怎敢偷生呢!”
“世忠”为“饬守备图进取”的主语,其后不可断,排除AB;“诏”为“受”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D。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绝”,超过/越过。句意:早年勇猛过人/能够飞越峨眉山的顶峰。B.“当”,抵挡/对着。句意:抵挡敌人骑兵/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C.“厥”,都是“他”、“他们的”意思。句意:他的功劳不小/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D.“含义相同”错。“苟”,苟且/姑且。句意:现在害怕祸患苟且赞同/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所受赐的田地租给了编户”错。原文为“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意思是“所受赐的田地同编户同等交租”。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引”,率领;“次”,驻扎;“勒”,布列。
(2)“冤狱”,蒙受冤案;“举”,满,全,整个;“撄”,触犯。
答案第4页,共8页
参考译文: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他身材伟岸,目光如电。早年勇猛过人,能骑没有驯服的马驹。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他很生气,认为是侮辱自己,将那人痛打一顿。韩世忠十八岁时,以胆大勇敢应乡州招募,隶属于兵籍。他挽强弓骑马射箭,勇冠三军。崇宁四年,西夏骚扰边境,韩世忠攻克关卡,斩杀敌将,将其首级掷于女墙外,诸军乘机发动进攻,西夏人大败。不久西夏人又在小路出现,韩世忠独率敢死队兵士与西夏人殊死战斗,敌人稍稍后撤。战斗中韩世忠看见敌营中有一个非常勇猛的骑士,韩世忠骑马上前将其斩首,敌军大败溃散。绍兴四年,金人与刘豫合兵,分路南侵。皇上亲笔致书韩世忠,命他整饬防备,图谋进取,言辞恳切。韩世忠接受诏书,感动地哭着说:“主上如此忧虑,臣子怎敢偷生呢!”于是从镇江率领军队渡过长江,派统制解元守高邮,等候金的步兵;自己亲自指挥骑兵驻大仪,抵挡敌人骑兵,韩世忠命令士兵砍伐树木作为栅栏,自己断绝退路。适逢朝廷派魏良臣出使金国,韩世忠撤掉炊具,哄骗魏良臣说已接到诏书令移守长江,魏良臣急忙骑马离去。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已离境,便立即上马,对将士下令说:“看我的鞭子指向行事。”于是率领军队驻扎在大仪,布下五阵,在二十多处设下埋伏,相约听到鼓声即发动攻击。魏良臣到金军中,金人问宋的动静,魏良臣详细地把所见到的情况都说了。聂儿孛堇听说韩世忠撤退,带领军队到江口。世忠挥小旗鸣鼓,伏兵四起,世忠军旗的颜色与金人的旗帜相混杂,金军混乱,我军不断推进。敌人披甲陷入泥潭,世忠指挥精骑兵四面践踏,将金人马都踩死。世忠又亲自追击到淮水,金兵惊慌溃逃,相互践踏,溺死者很多。捷报传来,群臣入朝庆贺,皇上说:“世忠忠诚勇敢,朕知道他必定成功。”沈与求说:“从建炎以来,将士未曾与金人迎战一次,现在世忠连连获胜,挫伤了敌人的锐气,他的功劳不小啊。”皇上说:“应该依次给予优厚的奖赏。”于是部将董畋、陈桷、解元、呼延通等都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韩世忠曾告诫家人说:“我的名字叫世忠,你们不要避讳‘忠’字,避讳而不再说,这是忘忠啊。”岳飞蒙受冤狱,满朝没有人敢说一个字,唯独韩世忠直言触怒秦桧。他又抵制排斥和议,触怒秦桧之处尤其多,有人劝阻他,韩世忠说:“现在害怕祸患苟且赞同,他日死后,怎能在太祖殿上接受铁杖呢?”韩世忠好义轻财,皇上的赏赐全部分发给将士,所受赐的田地同编户同等交租。然而他知人善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于行伍,挥将旗指挥,都是他的部下。他解除兵权,罢去官职,在家闲居共十年,淡然自如,好像未曾身居权位。晚年喜好佛教、老子学说,自号“清凉居士”。
(选自《宋史·韩世忠传》)
答案第5页,共8页
14.D 15.同:①两首词都用了对写(想象、虚写)的手法来表达彼此思念的情感。
异:②周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两眉紧锁的样子比作关山,表现了浓浓的愁思。李词直抒胸臆抒发愁情。(周词间接抒情,李词直接抒情)③周词在抒发愁情时通过对女主人公神态的描写来展现愁情,李词则侧重将浓重的情感通过直接的抒发来表达。④周词抒情较为含蓄委婉,李词较为直接浓烈。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格调明艳”错误,周文璞词以梅花为抒发感情的媒介物,全词意脉断续自然,结构圆转流畅,格调平实质朴。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周词中“一样眉尖,两处关山”两句,把两眉紧锁的样子比作关山,运用比喻的手法,对女主人公神态的进行描写,含蓄委婉地表现了浓浓的愁思。
李清照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句,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故而,两首词都用了对写(想象、虚写)的手法来表达彼此思念的情感。只是周词抒情较为含蓄委婉,李词较为直接浓烈。16.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直、萧、滚、絮、萍。
17.①不计其数 ②息息相关 ③推陈出新
18.猎人之子与林林隔河相望的片尾,不
仅是对传统志怪小说中人与妖浪漫主题的改造与升华,更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形容《中国奇谭》非常火,网友“路转粉”很多,可用“不计其数”。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②语境指《中国奇谭》主题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关系密切,可用“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
答案第6页,共8页
③语境指《中国奇谭》创作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创新,可用“推陈出新”。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
成分残缺,句首介词“通过”淹没主语,删掉“通过”;
搭配不当,“对……浪漫故事的升华和改造”状中不搭配,“故事”改为“主题”;语序不当,“升华和改造”改为“改造与升华”。
19.①App市场上的“坑老”乱象却不容忽视(层出不穷)②不“坑老”才能更适老
③那么安全上网就是“适老”的“软核心” 进“适老”进程中的绊脚石、拦路虎。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手机APP的坑老乱象在推进数字技术“适老化”过程中的巨大阻碍。
21.示例:“踩雷”,即“触碰雷区”,多指遇到不好的事情,比如入手了一个原本
20.构成:把手机App的“坑老”套路比喻为推
涨势较好的股票,结果这个股票价格突然跌落。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坑老”乱象,App第①空,所填句子要引起下文,而后文是列举App市场上的所以这里可填:市场上的“坑老”乱象却不容忽视(层出不穷)。
第②空,所填句子是本段的观点句,而后文是阐述“坑老”“适老”的关系,否定“坑老”,强调“适老”,所以这里可填:不“坑老”才能更适老。
第③空,所填句子照应“如果说大字体、大图标、页面友好、操作方便是‘适老’的‘硬标准’”,再结合“老年人上网往往更需要安全感,更需为其营造安心安全的网络环境”,这里可填:那么安全上网就是“适老”的“软核心”。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及其效果的能力。
画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手机App的‘坑老’套路”,喻体是推进“适老”进程中的“绊脚石”“拦路虎”。以“绊脚石”“拦路虎”阻碍前进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手机APP的坑老乱象在推进数字技术“适老化”过程中的巨大阻碍。
答案第7页,共8页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本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考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列举词语,并进行解释即可。
比如“辣眼睛”,一般指因刺鼻气味等原因产生眼睛不适的症状,在网络用语中多用于形容看到不该看、不好看的东西。
比如“尬聊”,顾名思义尴尬的聊天,形容谈话聊天导致气氛陷入冰点。
2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
这是一道图画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通过组合式漫画分别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来展现中国的高速、高质发展。因此四幅漫画是一个整体,不可单独选取一幅立意。
具体看来,材料旨在通过人们衣食住行的发展变化,来审视中国人生活观念的改变,同时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意在引导考生产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评价和情感。也在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担当意识。当然,立意视角也可以适度放宽,只要体现出“变”中之思,通过现象寻因,分析人们生活观念改变的原因,都符合要求。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漫画材料引出中心论点,高质量发展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然后展开论述,一是人间烟火需要高质量的发展,二是生活日常中透视出时代的进步,三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国家一心为民的宗旨。最后重申论点,强调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期待,在新时代发展之路上我们砥砺前行,国家一定能赢得未来、赢得主动,我们的生活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立意:
1.透过衣食住行的变化看时代的发展进步。2.生活观念的改变体现国家高质量的发展。3.大力助推经济发展,享受更美好的生活4.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答案第8页,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