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思路和策略

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思路和策略

2021-07-26 来源:乌哈旅游
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思路和策略

作者:席凤征

来源:《职业(上半月刊)》 2017年第8期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高新智能化已成为高频词,工业机器人作为其中一员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机器人热的另外一个隐患也随之浮出水面,那就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的人才荒,而作为人才培养的职业学校任重而道远。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对当前职业学院开办工业机器人专业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提出专业建设思路。

关键词:职业院校 工业机器人 专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实施以及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的密集出台,工业机器人应用已经在我国形成了“井喷”的局面。

一、专业建设背景

1.工业机器人应用大潮来袭

呈现出中国制造“用工荒”事实上成为中国机器人应用快速发展的内驱力、各地政府主导的“机器换人”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快速拓展和中国工业机器人已经连续三年位列全球需求量首位,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2.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供应严重短缺

伴随着机器人热的另外一个隐患也随之浮出水面,那就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的人才荒。目前,需要引进工业机器人人才的企业有三种类型: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工业机器人集成商和终端用户,这三类企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人才匮乏。

二、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现状

与人才需求供不应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才培养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各层次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目标不明、体系空白。目前市场上的工业机器人人才主要由原来的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或人才再培训而来,以本科生为主,而职业院校提供的人才几乎是空白。

二是关注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的职业院校很多,既有大量的高职院校、也有大量的中职学校,但普遍比较迷茫。如果职业院校不开设相关专业,害怕与市场脱节,担心落后;如果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那么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定位何在?课程如何设置、教学设备如何选择、教材如何选用、教学计划如何开展、师资队伍如何培养?培养的学生就业情况如何?种种问题导致学校在是否开设机器人应用专业时普遍比较纠结,即使开设了专业,专业建设仍然比较迷茫。

三、专业建设思路

1.清晰认识专业建设的问题与难点

工业机器人应用确实已经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技能人才的供不应求必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但是,工业机器人专业到底面向哪些岗位?分别应该有哪些能力要求?到底

该以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为主,还是应该与机器人维修为主?中职院校是否适合开设机器人专业?又该如何定位?高职院校开设机器人专业的竞争力何在?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工业机器人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终端用户企业的调研和分析,确定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目标如下。

面向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的技术岗位需求,培养掌握必备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机器人及智能控制等设备的专业操作技能,强烈的安全文明意识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胜任工业机器人操作、应用维护、应用编程等工作,对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系统具备初步的维护、安装调试、调试与维修能力,在经过两三年的实践锻炼以后,具备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的工艺编程、系统维修能力,具备初步的对传统生产装备进行改造的能力,具备初步工业机器人应用工装的设计能力,能够成为机器人产品及系统的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成为能主动适应未来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级技能服务应用型人才。

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的人才可面向两大方向的多个岗位,一个是偏操作编程方向,另一个则是偏调试与维修方向,偏操作编程方向的初次就业岗位为操控技术员,发展就业岗位有编程调试员、安装调试员;偏调试与维修方向的初次就业岗位为操控技术员、安装调试员,发展就业岗位有程序调试员、初级维修员、集成工程师助理。

中职院校可开设偏操作编程方向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而偏调试与维修方向的工业机器人专业适合在高职院校以上层次开设。

建议学生至少取维修电工(中级或高级)、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中级或高级)、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证书(四大工业机器人企业制造商之一)或计算机等级证书。

3.梳理专业教学内容

根据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偏操作编程方向人才培养和偏调试与维修方向人才培养两个角度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各岗位需求,梳理专业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的多样性,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偏操作编程人员培养依托原应用专业方向,增加工业机器人方向教学内容的思路确定专业教学内容;偏调试与维修人员培养则依托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或电气自动化专业反向,增加工业机器人方向教学内容。

一是偏操作编程方向专业教学内容。①原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基本保留,但适当降低原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减少实训课时;②加强PLC及应用系统方向的教学实训,让学生学会PLC和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基本的PLC编程与调试、简单PLC应用系统的编程与调试;③增加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的学习,学会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础应用编程,掌握与原专业相应的典型应用工作站的工艺编程与调试。

二是偏调试与维修方向的专业教学内容。①保留机电一体化专业或自动化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但适当降低原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较少实训课时;②增加工业机器人相应课程的学习,学会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编程,重点掌握部分典型应用工作站的系统构建、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少量的工业编程,熟悉机器人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常见简易故障诊断与排除,掌握机器人离线编程。

4.工业机器人师资队伍的建设

工业机器人技术涉及机械、电气控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师资培养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在职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力度;其次,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让教师走出去,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积极参与到工业机器人企业技术的项目设计、应用研发、安装调试等活动。同时, 建立“柔性人才引进制度”和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工业机器人企业、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技术工程师为专业团队的兼职教师,优化专业团队师资队伍结构, 确保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四、小结

作为新兴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抓住机遇,认真总结,就一定能将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发展壮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惠,陈周钦,卢晓春等.基于行业共建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探索[J].高教探索,2009(5).

[2]龚艳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

[3]汪国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建设探析[J].科技风,2016(7).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