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疾病
1、黏球菌(G+):细菌性烂腮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
2、假单胞菌(G-):赤皮病、竖鳞病(北方地区常见)、鲤白云病(主要在网箱中发生,为冷水性疾病)
3、气单胞菌(G- 主要是淡水性鱼类患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鲤科鱼类痔疮病
4、弧菌病
5、链球菌病(G+),是唯一的球菌病,属于条件致病菌,多发于海水中,可以进入脑中。
(1)、细菌性烂鳃病 (柱状屈挠杆菌)
生长适温:28℃,37℃可生长,5℃以下不生长;培养基中含Nacl 0.6%以上不生长;
A、流行病学
(1)传染源:带菌鱼,污染的水及塘泥;(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在鳃受损后特别易感;
(3)危害对象:所有淡水养殖鱼类,草鱼、青鱼、鲤等尤其敏感,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
(4)传播途径:水平传播;
B、病程:致死时间与水温有关,致死时间的对数与水温呈直线关系(15-30℃);
(1)发病季节、水温:5-9月份流行,通常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最适温度28-30℃;
(2)发病范围:世界性流行,近年在网箱养殖中危害严重;在病原菌浓度大,鱼的密度高、水质差、鱼的抵抗力低下时更易暴发流行
C、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
外观症状:“乌头瘟”;“开天窗”;“镶边”
剖解变化:鳃丝肿胀,末端发白,或淤血、出血;鳃丝残缺不全、粘液增多,有污物附着;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鳃组织的炎症反应:(1)急性:炎性水肿、坏死,增生不明显;(2)慢性:炎性水肿、增生、坏死;
D、诊 断
初步诊断:肉眼观察临床症状,结合镜检鳃丝无大量寄生虫或真菌;取鳃丝或粘液做水浸片观察到特定的病原可进一步诊断
E、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2、加强苗种的选择和下塘前消毒;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保证饵料质量;4、定期泼洒生石灰,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定期消毒食场;5、发病季节,用中草药浸泡或内服预防;6、定期检查,及时杀灭鳃寄生虫;7、必要时用治疗用药全池遍洒一次。
F、治疗措施:
1、外用消毒药物,常用氯制剂、海因类药物等;2、内服抗菌药物:连喂3-5天,10-30mg卡那霉素/千克鱼体;10-30mg 氟哌酸/千克鱼体;
白皮病 (白皮极毛杆菌) 白头白嘴病
(2)赤皮病 (荧光假单胞菌)
A、病原:生长适温25-30℃,40℃能生长,55℃30min即死亡。
B、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草、青、鲤等多发,大小鱼均可发病;鰤鱼、鲷等也可患病; 常与肠炎、烂鳃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2)、传染源:带菌鱼,被污染的水体、工具;(3)、传播途径:条件性致病菌,接触传播,在受伤后易发;(4)、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发病,夏季常见;北方则在越冬后暴发;
C、临床症状
外观症状:体表(尤其鱼体两侧、腹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常继发水霉并伴有蛀鳍和开天窗;
D、诊断
1初步诊断:根据体表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2确诊:分离病原菌并进行鉴定。
E、预防措施:1、同细菌性烂鳃病的预防;2尽量避免鱼体受伤;3投喂治疗烂鳃病的抗菌药物3天;消毒药物1次。
F、治疗方法:(1)、氟哌酸:每Kg鱼,每天,10-30mg,3-5d,投喂;(2)、四环素:每Kg鱼,每天,40-80mg,3-5d,投喂;(3)、磺胺嘧啶:第一天,每Kg鱼,100mg,以后每天,每Kg鱼,50mg,连喂1周。
(3)竖鳞病 (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循环系统的疾病,由于淋巴回流障碍而引起营养缺乏症;
危害对象:鲤鱼、鲫鱼、金鱼、罗非鱼等常见,草鱼、鲢鱼也可发病; 传染源:条件性致病菌,水环境中常在;传播途径:多为鱼体受伤后经皮感染;病程:通常较长;
发病季节、水温:主要发生在春季,水温17-22℃时;越冬后期也常见;
发病范围:在我国北方地区较常见;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病鱼离群缓游,有的悬浮于水面或水中,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严重时呼吸困难;
外观症状:体色发黑,体表粗糙;眼球突出,腹部膨大;鳃贫血,鳃盖内表皮充血;鳞片竖起向外张开似松球状,鳞囊积液;有时鳍基部充血,鳍膜间有半透明液体;
剖解变化:腹腔积水,肝、肾、脾的颜色变淡;
诊 断:(1)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进行;(2)镜检鳞囊内渗出液,见有短杆菌时可进一步诊断;
注意与鱼波豆虫病的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1、同细菌性烂鳃病的预防;2、尽量避免鱼体受伤;3、必要时投喂抗菌药物3天;消毒药物1次。
治疗措施:(1)、5mg/L CuSO4 ,2mg/L FeSO4 ,10mg/L漂白粉 浸洗5-10min;(2)口服药物:氟哌酸:每kg鱼,每天,10-30mg,3-5d
(4)细菌性败血症(嗜水气单胞菌)
(5)A、病 原:均为G—杆菌,病原菌能产生外毒素、具有溶血性、肠毒性和细胞毒性,在4-40℃,pH5.5-10生长。
B、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几乎所有淡水鱼类,从2月龄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发病;(2)传染源:患病鱼或被污染的工具、水体;水环境中本身也有;(3)病程:长短不一,有的可持续一段时间,有的则可急性死亡;(4)发病季节、水温:2-11月(水温9-36℃)都有发病,在28℃以上持续高温或高温季节后水温维持在25℃以上时发病尤为严重。
C、流行原因
一、病原体因素:1病原菌的生长温度和pH范围是其流行范围广,流行时间长的前提条件;2养殖水体种类繁多,养殖户没有防病意识;3国内尚未实行搬运检疫制度,为病原体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环境因素:1疾病的预防工作没作好;2水质管理不好;
三、机体因素:1长期近亲繁殖,体质下降。2、商品饲料质量不好,营养不全面,使鱼体抵抗力下降。
D、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静止不动或陈发性乱窜,乱游,有的在池边磨擦,最后衰竭而死;
外观症状: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突,鳃贫血,有竖鳞症状;早期,全身体表不同部位有轻度充血;严重时,全身体表都有严重的充血、出血;
剖解变化: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实质器官肿大,肝、肾色淡呈花斑状,脾呈紫黑色;肠道中有少量食物或无食物,粘液增多或积气; 肠壁、肠系膜、腹膜等充血出
血。
E、病理变化:
1红细胞溶血,内脏器官(肝、脾、肾、胰脏)中有较多含铁血黄素沉着;2肝细胞呈弥漫性坏死;3脾脏出血,实质解体呈粉红色;
F、诊 断:1初步诊断: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及进行;2、根据病理变化可做进一步诊断;3点酶法:嗜水气单胞菌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
G、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2严禁近亲繁殖,提倡就地培育健壮鱼种;3鱼种下塘前药浴;4合理确定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5加强饲养管理;6食场定期消毒;7及时检查鱼体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8杀灭体表寄生虫;9必要时用药物进行预防;10发病池工具消毒,不能随意排放发病池水、乱扔病死鱼。
H、治疗方法:总的方法:杀虫—内服—泼洒—调节水质:第一天杀体外寄生虫,镜检后对症下药;第2~6天投喂药饵,消灭体内病原菌;第3天和第5天全池泼洒三氯异氰尿酸或二溴海因等消毒,杀灭菌水中病原菌;第10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
(5)、细菌性肠炎病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生长适温为25℃。
A、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主要危害草、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受害死亡率较高;2、传染源:条件致病菌,水环境、正常鱼肠道中均有存在;3、传播途径:经口感染;4、发病季节、水
温:夏季常见,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
B、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食欲减退,离群缓游,不久发生死亡;外观症状:体色发黑;腹部膨大,有的红斑;肛门红肿、外突;剖解变化:腹腔积水,肠道积液积气。早期肠道前段无食物,肠壁充血发红,后期整段肠道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粘液,全肠呈红色,肠壁弹性差;
C、诊 断:1初步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进行;(注意与草鱼出血病肠炎型区别。)2确诊:取病鱼肝、脾、肾、心血接种在R-S选择和鉴别培养基上,有黄色菌落生
长。
D、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2、鱼种放养前用8-10mg/L漂白粉浸洗15-30min;3、发病季节,每隔15d,消毒食场;1mg/L漂白粉或20-3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
E、治疗方法:庆大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氟哌酸伴饲投喂
(6)打 印 病(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G—杆菌,极端单鞭毛;)生长适温为28℃左右。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主要危害鲢、鳙鱼,鱼种、成鱼均可发病,亲鱼最易受害;传染源:条件性致病菌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终因衰竭而死;
外观症状:起初背鳍以后的躯干部、腹部两侧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随后病灶处鳞片脱落,表皮腐烂、脱落;严重时肌肉腐烂,骨骼外露,形成溃疡。
诊 断:1初步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2确诊:用R-S培养基鉴别培养。
防治方法:(1)预防措施:同赤皮病。(2)治疗方法:1外用药同细菌性烂鳃病;2内服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磺胺类等;3亲鱼患病用1%高锰酸钾涂沫病灶,病重时注射硫酸链霉素20mg/Kg。
(7)、链球菌病 (链球菌,G+的球菌,为广温(适温20-37℃)、广盐性(适宜盐度0-2%)。
流行情况
危害对象:鰤鱼、牙鲆、虹鳟、香鱼、银大麻哈鱼等海淡水鱼类,大小鱼皆可感染发病;
传染源: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在海水和底泥中长期存在,也可能来自陆地或由饵料鱼带入;
传播途径:经口传染;
病程:高水温,病情发展迅速,很快死亡低水温,病情发展较慢,常并发其它症状;
发病季节、水温:流行于夏季(7-9月),水温低于20℃时发病较少;
发病范围:网箱养鱼较多见;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病鱼游动缓慢,浮于水面,或头上尾下悬垂于水中,临死前出现间断性狂游;
外观症状:以鱼体变黑、眼球突出、眼眶周围充血、出血、鳃盖内侧严重充血、出血发红而鳃贫血为特征;部分病鱼腹部膨大;
剖解变化:内脏器官、消化道点状出血,肝脏颜色变浅,胃肠积水、剧烈肠炎;脑、心脏有化脓性或肉芽肿性炎症,有细小出血点;
诊断:(1)初步诊断:根据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进行; (2)镜检病鱼组织液,可见G+成对、单个或短链状排列的球菌可进一步诊断。
预防措施:一般的细菌性疾病预防措施外,还应注意:投喂不宜过饱;饵料应新鲜,并补充复合维生素;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
治疗方法:1外用:全池泼洒漂白粉、强氯精等消毒剂;2内服:盐酸强力霉素、四环素
(8)爱德华氏菌病(迟钝爱德华氏菌,G- 最适温度31℃);
危害对象:淡水鱼类;病程:常表现为急性型;发病季节:夏秋季节(30℃左右)多发
(9)鱼类弧菌病(鳗弧菌)为海水鱼类最常见细菌性疾病;海、淡水鱼类均可发病;
传染源:条件性致病菌,在海水、底泥、健康鱼的肠道中均有;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皮感染,其次为经口感染,通过受损的皮肤或肠粘膜侵入;
发病季节、水温:与鱼的种类有关。鰤(19-24℃);真鲷25℃高水温期和15℃低温期)鲆科、鲽科、鳗科鱼类在15℃以上可发病;
临床症状:
共同症状:(1)外观症状:起初部分体表褪色,继而出血变红,鳞片脱落,形成溃疡;(2) 剖解变化:内脏及肌肉组织有弥散性或点状出血;肝、脾、肾脏出血、淤血坏死;(3)特殊症状:鳗鲡体表隆起或出血性溃疡;真鲷还表现为贫血、腹水; 虹鳟躯干部皮下或肌肉发生脓疡;
预防措施: 操作小心,防止受伤; 放养密度不要过大; 保持优良水质; 不投喂腐烂变质饲料; 及时杀灭体表寄生虫; 发现病鱼时,及时隔离或销毁; 进行人工免疫。
治疗措施: 盐酸土霉素、磺胺类药物; 漂白粉全池泼洒。
(10)对虾红腿病
病 原: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
传染源:条件性致病菌,养殖环境中存在;病程:常表现为急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
临床表现:活力减弱,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旋转、垂直游动或沉入池底;
外观症状:附肢变红,游泳足最为明显;附肢变红,游泳足最为明显;头胸甲鳃区呈黄色;
剖解变化:甲壳与肌肉间空隙增大;血液稀薄,凝固性降低;肝胰腺萎缩,软化,呈白色;脏器及血淋巴中含大量细菌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对虾抗病能力。彻底清塘;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保持良好的水质;避免虾体受伤;避免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投喂优质饲料;必要时采用药物预防。
治疗方法:全池遍洒漂白粉;土霉素、氟哌酸、大蒜拌饲投喂。
(11)对虾幼体菌血症
病 原:主要是弧菌属的细菌,如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等也是病原之一;都是G-杆菌
危害对象:无节幼体到仔虾阶段可患此病,溞状幼体和糠虾期受害最为严重;
传染源:亲虾或饲料中带菌;疾病的发生与气候异常、饲养管理不好密切相关;病程:常呈急性性,几天内死亡率达90%以上,甚至2-3天全部死亡;
临床症状:(1)临床表现:患病幼体运动迟缓,趋光性降低,常沉于池底;(2)外观症状:对虾体表、附肢上粘附许多污物、原生动物、藻类等;(3)在高倍镜下可看到病虾体内有许多细菌,临死前组织、血淋巴中几乎充满细菌。
预防措施:包括放养的虾苗、放养密度、育苗池的处理、饲养管理、饲料及单细胞藻类投喂等;
治疗方法: 药饵:土霉素、氟派酸、大蒜等, 全池泼洒消毒剂
病毒性疾病
(1)草鱼出血病(呼肠孤病毒科),能耐受56℃高温,耐酸(pH3),耐碱(pH10)。酶活最适温度:28℃。
A、流行情况
危害大,广泛流行于鱼种培育阶段,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草鱼鱼种死亡。草鱼鱼种敏感,成鱼也可感染;青鱼也可感染发病。(2)流行季节: 6月下旬-9月,10月上旬仍有流行,8月流行高峰。(3)范围: 南方大部分地区呈暴发性流行,北方散发。(4)流行水温: 20-33℃流行,暴发于27-30℃;条件恶劣时在12-34.5℃均可发病。(4)病程: 7-10天;可分为潜伏期(3-10d)、前趋期(1-2d)、发展期(1-2d)三个阶段。
B、症状:概括为从头至尾,从里到外,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1)红鳍红鳃盖型:全身体表,尤其鳃盖、鳍条基部充血出血明显,伴有眼球突出,多见于成鱼。(2)红肌肉型:以皮下肌肉的充血、出血为主;其他器官组织贫血,多见于小鱼(3)肠炎型:以肠的充血、出血为主,大小草鱼都可见。
C、病理变化
严重贫血,红细胞数、Hb含量下降;白细胞总数下降,白细胞血式改变;内脏器官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肌肉充血、出血,严重时发生变性、坏死;肠上皮出血,细胞大量坏死、脱落。
D、诊 断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根据病理变化进一步诊断;确诊可采用免疫学诊断方法:ELISA法、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酶联染色技术等;病毒的分离培养、攻毒试验,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等。
E、预防措施
1.清除淤泥,用200mg/L生石灰,20mg/L漂白粉,10mg/L漂白粉精消毒。
2.养殖期内用漂白粉精0.2~0.3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三氯异氰尿酸0.3~0.5mg/L,二氧化氯0.1~0.2mg/L,二氯海因0.2~0.3mg/L。鱼种下塘前,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I)60mg/L药浴25min,10mg/L次氯酸钠处理10min。
3.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定期加注清水,泼洒生石灰。投喂优质、适口饲料。食场定期消毒。
4.人工免疫预防:
(1)浸泡法:用尼龙袋充氧,以0.5%浓度的灭活疫苗,加10mg/L莨菪碱,在20~25℃水温下浸泡3h.免疫成活率可达78%~92%;
(2)注射法:腹腔或背鳍基部肌肉注射.每尾注射疫苗0.3~0.5mL。免疫产生时间与水温成反比,10℃时须30d,15℃时20d,当水温20℃以上需4d。免疫力可保持14个月。
F、治疗方法
1.每千克鱼每天用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单用或合用均可)5g,氟苯尼考或氟哌酸10~30mg,病毒灵30~50mg,拌饲投喂,连喂7d。
2.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香树叶0.25~0.5kg,研成粉末,煎煮或用热开水浸泡过夜,伴饵投喂,连服5d,同时再遍洒硫酸铜浓度为0.7mg/L。
3.口服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后治疗草鱼出血病成活率可达90%,浸泡成活率达60%。
(2)对虾暴发性流行病 WSSV(对虾白斑症病毒)
A、危害对象:所有的养殖对虾、大部分养殖蟹、野生对虾都敏感;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等非常敏感。(1)传染源:带病毒虾苗以及病死虾;(2)传播途径: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方式;(3)病 程:25-27℃,在感染后24小时发生死亡,3-5天为死亡高峰,大约10天后即全部死亡;13℃条件下到45天才出现死亡;(4)发病季节、水温:;发病季节长(5-9月),第一个高峰期大多出现在6-7月份(5)发病范
围:所有的对虾养殖地区
B、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病虾活力减弱,靠边缓游,停止摄食,随即可能出现严重的死亡;如果饲养管理好则可在1-2月内不断出现死亡;
外观症状:体色微红或色素加深,体表(尤其头胸甲)出现圆形的白色颗粒或细小白斑,随后可融合形成盘状白斑。
剖解变化:头胸甲与肌肉易于剥离,且不与真皮相粘连;胃舒张,但胃内没有食物;
病理变化:病变核细胞核显著膨大、染色加深,有的核染色质被大量增殖的病毒粒子挤到一边而呈印戒样细胞。全身各个器官组织(胃、皮下组织、造血组织、拟淋巴、鳃、后肠)出现特征性的病变核;病变核细胞核显著膨大、浓染,有的核呈印戒样。
C、诊 断 :(1)初步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症状(空胃舒张、体表白斑等)进行;(2)进一步诊断:组织学观察到特征性的病变核(3)确诊:PCR检查或斑点杂交检测,电镜观察等。
D、防治方法:1、彻底清池、消毒、除害,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水环境;2、使用无污染和不带毒的水源;3、经常进行水质监测,合理使用水质净化消毒剂和底质改良剂;4、采用淡水添加的养殖模式;5、采用深池养虾,采取少量多次的换水方式;6、控制合理的放苗密度;7、选购SPF虾苗;8、选育抗病品种,改养对WSSV抵抗力强的品种(如南美白对虾);
强化营养,提供优质饲料,合理投喂免疫增强剂;
(3)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IPN(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
危害对象:各种鲑科鱼类敏感,鱼苗、鱼种死亡率可达80-100%(10-12℃水温)。
传染源:带毒的成鱼;传播途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途径;
病 程:分为急性和慢性型;潜伏期长短与鱼种的大小、水温关系密切。
症状:1、急性型:病鱼运动失调,长作垂直回转游动,随即下沉池底,1-2小时后死亡。2、亚急性型: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处有线状粘液便。消化道内无食,充满乳白色或淡黄色粘液
病理变化:胰腺坏死,几乎所有细胞发生异常,坏死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十分明显,可见胞浆包涵体。
诊断:1、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情况进行。2、根据病毒分离和CPE观察以及病理学变化可进一步诊断。3、确诊:常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法、直接荧光抗体法、ELISA等
防治方法:1 加强综合预防,严格检疫制度;2 发现疫情彻底消毒,销毁病鱼;3 培育无IPNV的鱼种;4 用PVP-I处理发眼卵;5 早期用PVP-I拌料投喂,有效碘1.64-1.91g/Kg.d,连喂15天。抗病毒中草药如大黄等也有效;6 将幼鱼在10℃以下水温饲养可降低发病率。
(4)痘疮病( 鲤疱疹病毒)
危害对象: 鲤鱼、鲫鱼、雅罗鱼等大鳞片鱼类;传播途径:单殖吸虫、蛭、鲺可能是传播媒介;发病季节、水温: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期;在水质肥沃的池塘水库、网箱等多发。
症状及病理变化:(1)外观症状:体表出现乳白色的斑点,以后增大,变厚,严重时融合成一片,厚1-5毫米左右,增生物由光滑到粗糙,呈石蜡状;病鱼常有脊柱畸形、骨软化,消瘦或生长缓慢等。(2)病理变化: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乳头状小突起,层次混乱,核内可见包涵体;增生物不侵入真皮,也不发生转移。
诊断: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初步诊断。2增生物组织切片,可见上皮与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有些上皮C核内有包涵体。3确诊:电镜观察病毒或分离病毒(C株)。
防治方法:1 加强综合防病措施,严格检疫。 2 改养其它鱼类。3 升高水温或稀养有预防效果。
(5)淋巴囊肿病(虹彩病毒科的鱼淋巴囊肿病毒)发病水温:10-20℃
危害对象: 以较高等的鲈形目、鲽形目、鲀形目等;传染源:患病鱼是传染源;病毒在同属间较易于传播,科间传播困难;传播途径:通过水传播,鳃、损伤的皮肤和鳍是病毒入侵的地方;。
症状外观症状:全身体表尤其鳍条和鳃上有单个或呈群的珠状肿物,皮肤呈砂纸状,大部分分布在血管周围。病理变化:淋巴囊肿呈球形,为真皮细胞受病毒感染后肥大形成。
诊断:1初步诊断:肉眼观察其临床症状;注意与小瓜虫和吸虫的胞囊相区别。2组织切片诊断:观察特定的病变细胞,注意与上皮囊肿相区别。
防治方法: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预防:1鱼池的彻底消毒;2不与发病鱼池的鱼、水接触;发现病鱼及时捞除;3避免受伤,发病池遍洒抗菌药,预防继发性感染。
(6)鲤春病毒血症 SVC(鲤弹状病毒)低温性病毒病
危害对象: 1龄以上的鲤鱼,死亡率可高达80-90%,鱼苗鱼种很少感染;
传播途径:通过鳃、肠传播,也可经水传播,鲺、蛭是可能的传播媒介;
病程:潜伏期1-60天,在15-20℃时潜伏期为7-15天;发病季节、水温:春季,水温13-20℃;秋季相同水温不发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1、临床表现:病鱼体色发黑,呼吸缓慢,沉入池底或失去平衡侧游;2、外观症状:体表常见出血点(斑),腹部膨大;3、剖解变化:浆液性或带血腹水,严重的肠炎和鳔壁出血。实质器官肿大,贫血;
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采取综合预防措施;2将水温提高到22℃以上;3选育对鲤弹状病毒不敏感的品种。
寄生虫性疾病
(1)锥体虫病 寄生于血液中
(2)隐鞭虫病(鳃隐鞭虫和颤动隐鞭虫 )
A、流行情况:主要寄生在皮肤和鳃上,鳃隐鞭虫还可寄生在鼻腔中,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并可导致鱼苗的大量死亡。有的可寄生在血液中,需借助水蛭吸血传播。
B、症状及病理变化:(1)临床症状:早期不明显,后期病鱼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呼吸困难,鱼体发黑,鳃或皮肤上有大量粘液而死亡。(2)病理变化:鳃隐鞭虫用后鞭毛插入鳃上皮细胞寄生;严重时可引起溶血;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坏死、崩解;软骨细胞、横纹肌纤维部分坏死。
C、诊断:取鳃或皮肤粘液做水浸片观察。D、治疗方法:海水鱼用淡水浸洗3-5min,全池泼洒CuSO4 0.8-1.2mg/L
(3)鱼波豆虫病(漂游鱼波豆虫)
危害对象:寄生在各种温水及冷水性淡水鱼的体表皮肤和鳃上;鲮、鲤鱼苗最敏感;
病程:较短,常在2-3天内造成大批死亡;
发病季节、水温:流行于春秋两季(水温12-20℃),两广地区在冬末春初最为流行;
临床症状:后期病鱼离群独游,厌食、呼吸困难;鳃、皮肤粘液增多;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有时可引起竖鳞等症状。
诊断:制作水浸片检查并结合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防治:同鳃隐鞭虫病
(4)艾美虫病
生活史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可在一个寄主体内完成
寄生于多种淡水鱼和海水鱼,对寄主有严格的选择性:(1)青鱼艾美虫:青鱼肠道,1龄青鱼死亡,夏季常见;(2)鳙艾美虫:鲢、鳙鱼肾脏;1龄鲢鳙鱼死亡;(3)鲤艾美虫:鲤鱼的肠、胆管,当年鲤死亡。
临床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游动缓慢;体色发黑,腹部稍膨大;
鳙艾美虫寄生引起贫血,腹水、竖鳞、突眼;肾脏色淡,肝脏变成土黄色。
诊 断 :1 初步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2 用显微镜镜检病原体可确诊。?
预防措施:1、除一般性的预防措施外,采用轮养进行预防。2、治疗方法:硫磺粉或碘制成药饵投喂。
(5)粘孢子虫病
概述:种类多,分步范围广,全部寄生生活,大部分是鱼类寄生虫,许多种类是口岸检疫对象。
四极虫:危害较大的粘孢子虫病
白鲢疯狂病: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形成大小不一,肉眼可见
的包囊。
(1)危害:吸收营养,机械性的压力和拉力。(2)5-6月感染,至9、10月以前为
营养体阶段(致病的主要阶段),随后形成孢子、胞囊,落入水中感染其它鱼。主要危害1龄鲢鱼。
(3)临床症状:(1)急性型:主要表现为体形变化和行动异常;(2)慢性型:病鱼体色暗淡无光,鳔的后室萎缩成颗粒状,有时腹腔积水。(4)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彻底清塘,清除过多淤泥;发现病鱼后采取合理的防止疾病扩散的措施;
(5)治疗方法:1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可减轻病情;2体内寄生时,还需用晶体敌百虫、盐酸环氯或盐酸左旋咪唑等拌饲投喂;3人用抗疟疾药盐酸环氯胍对粘孢子虫有一定效果。
6、纤毛虫病
A、斜管虫病 (鲤斜管虫)
(1)寄生于多种温水性及冷水性鱼类的鳃及皮肤上,对苗种的危害尤为严重,短期内可造成大量死亡;繁殖适温12-18℃,南方在冬、春季,北方在春、秋季发生流行;在小水体如池塘、水族箱、鱼苗、鱼种运输途中易暴发。
(2)临床症状:体表粘液增多,表皮发炎,坏死,脱落;鳃组织破坏,影响呼吸功能而死;鱼苗患病时有拖泥症状。
(3)诊 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结合镜检病原体进行。(3)防治方法: 同鳃隐鞭
虫病; 越冬前灭虫,缩短停饵时间,加强越冬管理。 水温在10℃以下时,全池泼洒硫酸铜与高锰酸钾合剂。
B、小瓜虫病:多子小瓜虫和刺激隐核虫;分别寄生在淡水鱼和海水鱼的体表和鳃上,又称白点病。
(1)世界性鱼病,各种海、淡水鱼均可受害,以静水小水体养殖的幼鱼和观赏鱼多见。
(2)常流行于春秋两季,繁殖适温为15-25℃,水温28℃以上时可自行脱落;但水质差,体质弱,密度过高时,盛夏和冬季也可发病。
(3)临床症状:全身体表、鳃、鳍、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一般在1mm以下;体表上覆盖一层粘液;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呼吸困难而死。
(4)诊断方法:a、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进行;b、确诊需用显微镜检查病原体,注意与相关疾病如粘孢子虫,微孢子虫,打粉病等的鉴别诊断。
(5)预 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养殖环境;彻底清淤,清塘;鱼种下塘前检查并药浴处理。
(6)治疗方法: 全池泼洒亚甲基兰;福尔马林
C、车轮虫病(车轮虫属和小车轮虫属):(1) 寄生在多种海、淡水鱼的体表及鳃上;通过接触传播;大小鱼均可寄生,苗种期危害较大,3cm以下苗种死亡率高;夏季发病较多(适温20-28℃);在水质肥沃的小面积浅水中易暴发。(2)临床症状:严重时使体表粘液增多,游动缓慢,病鱼呼吸困难而死。(3)特殊症状:孵化桶中的鱼苗出现“白头白嘴”
症状;饲养10多天的鱼苗“跑马”症状; 黑仔鳗:鱼体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4)预防措施:彻底清淤,清塘、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调控;鱼种下塘前及分塘时药浴消毒;以鱼苗养20天左右,要及时分塘;(5)治疗方法:全池泼洒CuSO4、FeSO4 合剂;夏花鱼种可用敌百虫全池泼洒;鳗鲡患病时,用福尔马林药浴。
D、拟阿脑虫病(蟹栖拟阿脑虫和拟舟虫)兼性寄生;经伤口侵入,可寄生在虾、蟹以及牙鲆体内;生长温度0-25℃,繁殖适温10℃。 临床症状:体表有损伤;在血淋巴、全身各器官组织尤其是鳃上常见。预防措施:细心操作,避免受伤;加强亲虾越冬用水的处理;加强饲养管理,投喂优质饵料,保持良好稳定的水环境;定期药物处理;亲虾越冬前消毒处理;
发现病虾及时处理,防止传染。治疗方法:福尔马林、高锰酸钾
(7)寄生蠕虫病
A、由单殖吸虫引起的疾病
概述:(1)生活史:多数卵生,少数“胎生”,不需中间寄主,受精卵排出体外后孵出幼虫。幼虫有趋光性,遇到合适寄主附着上去,脱去纤毛,各器官形成,如在一段时间内,幼虫遇不到寄主就自行死亡,这点常被用于预防。(2)单殖吸虫大多为体型较小的体外寄生虫,寄主主要为鱼类;寄生在体表、鳃及与体外相通的管道、腔体中。
1、指环虫:靠虫卵与幼虫传播;在春末夏初,水温20—25℃易流行;但每种指环虫对寄主有选择性;对苗种期危害大;
(1)临床症状;大量寄生时导致鳃肿,鳃盖张开,鳃丝肿胀,贫血,呈花鳃状,鳃上粘液增多,呼吸困难而死。(2)诊断:镜检病原体,注意虫体数量,一般低倍镜每视野中有5—10个或每片鳃有50个时可确定。(3)防治方法:a、综合防病措施;b、鱼种消毒:15—20PPM高锰酸钾或5PPM敌百虫、面碱合剂(1:0.6)药浴15—30分,杀死体表指环虫。全池遍洒敌百虫0.3—0.7PPM或敌百虫、面碱合剂0.1—0.3PPM。
2、三代虫:春末夏初,水温20℃左右易暴发;对苗种危害较大。(1)临床症状:多见于体表,大量寄生时,病鱼皮肤上有一层灰白色粘液;病鱼不安,时而狂游时而侧游于塘底;继而食欲减退,消瘦,失去光泽;将鱼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中仔细观察,可见到蛭状小虫在活动 。(2)防治方法:同指环虫。
B、由复殖吸虫引起的疾病
概述:复殖吸虫种类多,分布广,全部营寄生生活。大部分寄生在脊椎动物尤其是鱼的消化系统或其他器官中。复殖吸虫生活史:生活史可分为7个阶段: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和成虫。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寄主。
1、血居吸虫病:寄生于淡水鱼及海水鱼的血管内;种类较多,其中龙江血居吸虫危害较大,寄生于鲢、鳙、鲫等。世界性疾病,鲢和团头鲂苗种受害最大,可引起严重死亡;血居吸虫种类很多,对寄主有严格的选择性;主要流行于夏季(4-9月)。(1)临床症状:病鱼不安,在水面急游,打转,呼吸困难。鳃丝变形、肿胀,血管梗塞,窒息而死,并有突眼、竖鳞、腹水等症状。
卵 : 慢性:堵塞在肾脏和肝脏中,病鱼突眼、腹水、竖鳞;
急性:堆积在鳃部血管中,使血管阻塞甚至破裂、坏死,鳃肿病、炸鳃病;
毛蚴:钻出血管,破坏鳃组织,可引起大出血;
尾蚴:钻入鱼体及移行,造成鱼体组织的破坏,使鱼苗不安;
成虫:使鱼贫血,影响动脉功能。
(2)诊断:检查鳃及实质器官中有无虫卵存在; 检查心脏、动脉球内有否成虫; 调查有否中间寄主的存在。(3)预防措施: 放鱼前彻底清塘,灭螺;进水时过滤; 养鱼池有螺,则在傍晚用水草诱螺; 泼洒敌百虫,杀灭尾蚴; 养成池混养吃螺的鱼类; 根据选择性进行轮养;(4)治疗方法: 晶体敌百虫拌料投喂,同时泼洒晶体敌百虫杀灭尾蚴。
2、双穴吸虫病:双穴吸虫,又叫复口吸虫,常见种类有倪氏双穴吸虫、湖北双穴吸虫及山西双穴吸虫。世界性疾病,在鸥鸟及椎实螺较多地区犹为严重,5-8月常见;危害多种淡水鱼,尤其上层鱼类鲢、鳙、团头鲂、虹鳟的鱼苗、鱼种危害最大;(1)临床症状: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幸存者眼球混浊,呈白内障症状;脑部及眼眶周围充血、发红,鱼体运动失常、挣扎状运动。鱼体弯曲,平卧水面或狂游、滚动,脑室中央部位充血。(2)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情况进行。(3)防治方法:切断生活史:灭螺(消灭第一中间寄主)、驱赶鸥鸟(消灭终寄主);药物控制:晶体敌百虫杀灭水中尾蚴
3、侧殖吸虫病:日本侧殖吸虫和东方侧殖吸虫。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在4-10月发病(4-8月流行);寄生于四大家鱼、鲤、鲫、鲶、河豚等肠道中;对鱼苗危害较大;(1)临床症状:体色发黑,闭口不食,群集于池塘下风处—闭口病;肠道机械性阻塞、肠壁损伤,影响正常摄食和消化,鱼苗瘦弱而死。(2)预防措施:彻底清塘,消灭螺类
(4)鲤 蠢 病(绦虫病):鲤蠢绦虫在肠道的寄生
许氏绦虫病:主要寄生于2龄鲤鱼肠道中,堵塞肠道,夺取营养,病鱼贫血消瘦而死亡。
头槽绦虫病:九江头槽绦虫,寄生于草鱼、团头鲂、青鱼、鲢、鳙、鲮的肠道中,草鱼和团头鲂鱼种受害严重;草鱼的感染强度与体长关系密切,对越冬草鱼种危害最大,体长超过10cm时感染较少;1、临床症状:1)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瘦弱,贫血,口常张开—干口病(2)剖解发现前肠膨大呈囊状,出现慢性炎症;(3)肠内密集虫体,肠道被机械阻塞。2、防治方法:1 生石灰或漂白粉带水清塘;2 用晶体敌百虫、南瓜子粉或使君子、葫芦金等拌料投喂。
(5)线虫病
A、毛细线虫病:(1)生活史:卵生,卵随寄主粪便排入水中发育成为幼虫—感染性胚卵,鱼吞食后发生感染。(2)流行情况:寄生鱼青鱼、草鱼、鲢、鳙、鲮及黄鳝肠中,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夏花草鱼和鲮最敏感,在草鱼常与九江头槽绦虫并发。(3)临床症状:严重寄生时,病鱼离群,分散于池边,极度消瘦而死亡;肠壁粘膜层受损,肠壁发炎。(4)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杀灭虫卵;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质;发病后用晶体敌百虫拌料投喂。
B、嗜子宫线虫病:(1)生活史:胎生——雌虫从皮肤钻出入水,虫体破裂产出幼虫;幼虫在镖水蚤体腔中继续发育,随镖水蚤被鱼吞食;幼虫钻入体腔鱼体腔中发育,雌虫移行到鳞片下发育成熟(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1龄以上鲤鱼,在产卵季节可见,繁殖结束后虫体即消失。(3)临床症状:竖鳞,虫体寄生处充血、发炎,易继发水霉和细菌性疾
病;掀开鳞片可见到红色虫体。
(6)棘头虫病
A、长棘吻虫病:(1)生活史:棘头虫的发育周期需要通过中间寄主(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昆虫)来完成;卵 胚胎幼虫 棘头蚴 前棘头体 棘头体 成虫 (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鲤鱼,从夏花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出现大量死亡;通常呈慢性死亡,但累积死亡率很高。
(7)环节动物引起的疾病:(1)流行情况:寄生于鲤、鲫等底层鲤科鱼类的体表、鳃、口腔,同时又是锥体虫病的传播媒介。(2)临床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不安,呼吸困难,常跳出水面,因消瘦、贫血而死亡;寄生处发生出血性溃疡甚至坏死。(3)防治方法:2.5%盐水或二氯化铜浸浴鱼体使虫体脱落,然后用机械方法将鱼蛭消灭。
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有水霉和绵霉两个属的真菌):(1)繁殖方式: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2)危害对象:所有的水产动物,没有种的选择性;(3)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没有明显的发病季节,5~26℃均可生长繁殖,繁殖适温13-18℃;(4)发病特点:继发性感染; 腐生性生长;
(5)临床症状:a、临床表现: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呆滞,最后死亡;b、外观症状:“生毛”现象或白毛病; “太阳籽”或“卵丝病”;(6)诊断:a、初步诊断:肉眼观察症状即可;b、确诊:用显微镜检查;若鉴定种类则必须进行人工培养,观察藏卵器、雄器的形状、大小、着生部位等。(7)预防措施:1鱼体:清淤,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
理,避免鱼体受伤;亲鱼产后受伤,涂擦药液或注射链霉素;2鱼卵:加强亲鱼培育;产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清洗;鱼巢上的鱼卵密度不宜过大,采用淋水孵化;(8)治疗方法:外用药,可选用下列药物:食盐及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亚甲基兰; 白仔鳗在患病早期,可将水温升到25~26℃,多数可自愈; 内服抗菌药预防继发性感染。
鳃 霉 病*(血鳃霉和穿移鳃霉)(1)危害对象:草、青、鳙、鲮、银鲴、黄颡鱼等;鲮最敏感,鱼苗发病率可达70-80%,死亡率90%以上。(2)传播途径:孢子与鳃直接接触而感染;(3)病程:常为急性型,病鱼可在几天内大量死亡;(4)临床症状:a、临床表现: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呼吸困难,游动缓慢;b、外观症状:粘液增多,出现‘花鳃’症状,严重时鳃呈青灰色;(5)发病季节、水温:主要流行于热天,5-10月, 5-7月最为严重;
(6)诊断:镜检鳃丝见大量菌丝可作出诊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