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2、读图文资料,了解东气西输工程及其意义。
3、能看图说明本区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读图确定位置、分析干旱的原因、城镇交通的分布等;
2、通过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知道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西部资源的开发历程,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2、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1、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西部资源的开发如何注重“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双赢”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采用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的形式展开。两位主持人风趣的主持风格和课件中“接地气”的“是真的吗?”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整堂课都是在设置的问题之中进行,且问题的设置是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地展开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获得新知识成功感, 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突破下一个问题的内在动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搜集相关的材料,制作出适合于初中学生学情的课件,以便教学活动的展开。
学生准备:提前查阅塔里木盆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教材、地理图册等相关的学习工具。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是真的吗?”央视大型求真栏目主持人,今天将带领我们共同走进塔里木盆地,下面我们有请主持人黄西、蓓蓓。
第一部分:这种树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这种树是真的吗?
师:在塔里木盆地,有这样一种树,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 腐”,这是真的吗?
师:(直接给出答案)是真的。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是由于它有顽强的生命;它“死而千年不倒”,是由于它有发达的根系;而它“倒而一千年不腐”是因为……(引而不发)
生:找出树木多年不腐烂的原因。(干旱) 师:展示课件为前面说法做出说明。
生:完成导学案,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
师:展示课件,归纳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1)分析位置图: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塔里木盆地被称为“被大洋遗忘的角落”(2)分析地形图:山脉阻隔 (3)分析中国降水分布图 和喀什气候图 (4)引导学生阅读塔克拉玛干沙漠资料(5)小结位置、地形、气候、地表景观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这些照片是塔里木盆地的,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与城市分布、交通路线的联系)
师:在这么干旱的环境里,黄西给我们带来了来自塔里木盆地的水果,它你认为是真的吗? 生:讨论……
师:展示每张照片的拍摄地。然后由蓓蓓提出问题:气候如此干旱,要种出这么多可口的水 果,水从哪儿来?
生:思考并讨论。
师:展示课件,进行提示。
师:展示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的卫星云图,并标出塔里木盆地四周的山脉。 引导学生认识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
师:生活在这里的人在缺水的时候,盼望的却是晴天,而且最好是高温天气。这种说法是真的吗?蓓蓓作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你看这能说明问题吗?
生:感受实验过程的滑稽性,在滑稽和笑声中体会到关键知识点:温度越高,冰块融化速 度就越快。
生:完成导学案 ,分析城镇、交通线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找出主要城镇,说出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的关系 (3)小结城镇、交通线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沙漠公路主要是为了方便城际联系,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概况及合理开发。) 利用蓓蓓在地图中发现的两条穿过沙漠的南北向的公路引入。师:蓓蓓的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生:思考并做出初步判断。
师: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分布图,并叠加上塔里木盆地的公路分布图。 生: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公路是为了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而修建的。蓓蓓的疑问:沙漠公路是不是很快会被流沙吞没?
课件展示沙漠公路的保护措施,让学生体会与大自然应该如何相处。
蓓蓓疑问:在沙漠中修公路 ,相当艰难,为了一些石油资源,有必要吗? 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简介、西气东输线路图。 生:完成导学案 西气东输线路起止点、经过省区
第部四分: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的破坏很大,是真的吗?
(对应内容:西气东输工程中的环境保护、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蓓蓓的疑问:西气东输工程这么大,对沿线的破坏肯定很大吧?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施工现场图。 师:分析施工的要求。
师:大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我们有能力将这种破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西气东输是国家性的战略项目,对东西部发展的重大意义。(1)视频 (2)分组讨论,完成导学案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
课堂小结:
回顾四个“是真的吗?”,抽学生逐一地进行简单解释。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设置了六个“是真的吗?”采用学生随机选题,思考时间设定为二十秒。
问 题一 : “ 丝绸 之 路 ” 曾经经过塔里木盆 地,是真的吗?
问题二:“塔里木”就是河流汇集的意思,是真的吗? 问题三:罗布泊地区曾经有江南水乡般的美景,是真的吗? 问题四:“塔克拉玛干”是高山下的荒漠之意,是真的吗? 问题五:塔里木河的河水仅来自于冰雪融水,是真的吗?
问题六:西气东输其实有三条线路,是真的吗?
六个问题中,问题一、五是对课件的必要补充(教材中提到但课件未涉及),其余四个问题是对学生知识的扩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