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出家校沟通的误区

走出家校沟通的误区

2022-02-26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走出 巴 陈立静 彭克秀 提起家校沟通,我们就会联想到家访、家长会、报 误区 一家长——同老师联络感情,陪孩子读书就是合作 告书……头脑中就会闪现出家长、老师在办公室里、在 2006年的一期《南方都市报》报道了广州市某小学 老师碰到的一件让她哭笑不得的事:约好到一个学生家 庭家访,结果家长却将家访地点设在某酒店,还邀请来 一学生家中促膝长谈,孩子深受感动、备受鼓舞的情景。然 而,家校沟通远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还存在某 些误区,功效也并非就是1+1=2。 群家长,说是老师太辛苦了,大家聊表心意。其实,像 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都曾遇到过。为什么呢?几位家长 一、不经意中的误区 的话道出了原委。“我自己没读多少书,哪里懂什么教育 啊!”“平时工作太忙了,我根本没功夫管孩子。”家长“不 教师——通报学生表现、处理学生问题就是沟通 “哪个当爹妈的不盼着自己的孩子好啊!”这是家长 们常说的一句话;“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出色 呢?”这也是老师们的愿望。目标完全一致,这样看起来 懂教育”、“没功夫管”,在这种情况下,会把教育孩子的 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既然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老师身 上,有些家长就感到自己有责任同老师联系联系,“认识 认识”,请老师坐坐,送点小礼品什么的。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因为家长对家校合作产生了误解。我们都知道,家 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现在很多家长却以这样或那 样的理由,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这对老 师来说可谓是“生命难以承受之重”,而对有的学生来说 则很有可能要付出“一生的代价”。另一方面,一些家长 认为家庭教育重要,而且身体力行。近两年来,在很多高 中、初中、甚至小学附近出现了出租房一屋难求的局面。 密切配合应该不成问题。但实际情况却是,在配合中似 乎总有那么一点微妙,有时甚至微妙得令彼此难堪。有 位老师曾讲述她在一次家访中的遭遇:她冒雨来到学生 家中,在与孩子交谈期间,妈妈下班回来了,进门后顾不 上换鞋,也顾不上擦一擦脸上的雨水,眼睛怯怯地看着 上高一的儿子,说:“今天老师来,你是不是犯了什么错 误?”“我当时惊讶极了,家长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这位老师一脸的不解。其实,答案很简单。“无事不登三 宝殿”。很多老师只有在学生某些方面出了问题的时候 才家访或同家长联系。实际上,他们也就是把同家长沟 通视作向家长通报学生表现、处理学生问题。这样,怎么 能让家长不产生误会呢?有的老师动辄将家长喊到学 校,“找家长”几乎成了很多老师的口头禅。孩子调皮,找 家长;孩子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找家长;孩子的学习成 绩下降了,找家长……试想,如果我们自己是家长,会有 什么想法?长此以往,教师和家长间很容易产生一些误 会,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和敌对情绪。 很多家长为了同老师“合作”教育孩子,不惜重金在学校 附近租下房子,或母亲“离职下岗”,或父亲“停薪留职” 做起了“全陪”:从洗衣、做饭,到检查作业、监督读书,再 到催促起床、送进教室,整个一个古代的“书童”。真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导致家长这样做的原因固然很 多,如望子成龙,想尽最大努力不留遗憾;爱子心切,把 孩子一人放在学校不放心等等,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 是家长对教育理解的偏差。 学生——家长找老师联系就是告状:老师与家长联 系等于惩罚 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爸爸、妈妈和老师,我知道你们的所谓合作是什 么。就是使我没有属于自己的周末和闲暇时间。你们一 直就合作得很紧密,特别是爸爸,不但天天守着我学习, 关老师主动从小雨的心理出发,策划家校合作,收到了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主动沟通的情况很多,比如 改过去“学生犯了错误后找家长”的“亡羊补牢”式,为提 前同家长沟通“防治学生犯错误”的“防患于未然”式,同 样会收到好的效果。 在方式上改单一为多元 一还没事就往老师那里跑,数落我的种种不是,你们还要 怎样更紧密地合作呢?”这是一期名为《今日父母》的杂 志上刊载的一个学生的心声。对于学生的这种认识,我 们先姑且不论是否正确。还是来看一份今年3月份我区 部分学校对“家校沟通”情况所作的调查再说。调查显 示:70%左右的教师认为自己难以和家长进行很好的沟 位老师说:每个星期都要家访,真是烦透了。一位 家长说:隔几天就有老师来家访,真是烦死了!这是笔者 最近在一位老师的博客上看到的两则留言。家访是好事 通;80%左右的家长不知道怎样同老师沟通,沟通什么; 许多学生都不愿意老师与家长见面,因为家长与老师见 面后,他们往往会挨打受骂,或遭父母一番说教。由此看 来,这位学生对家长与老师“合作”提出抗议不是没有道 理的。而他在最后提出的质问,也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 老师和家长深入思考。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 对老师反感,又怎么会信任和接受老师的教育呢?学生 对家长反感,要想他接受管教,恐怕十分困难。 二、走出误区就是和谐 为什么会出现“传统家访遇尴尬,家长请老师进酒 家”?每个人的见解千差万别,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观 点:时代变了,家校沟通也该变变了。 在做法上变被动为主动 在这里,我们得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家校沟通,谁是 主导?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笔者认为,在家校沟通 中,老师有着毋庸质疑的主导地位。现在,我们要走出家 校沟通的误区,老师就应变被动为主动,未雨绸缪。那 么,怎样的沟通才算是主动的呢?《今日父母》杂志为我 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小雨看卡通成瘾,前任班主 任多次谈话、批评都收效甚微。新班主任关老师在一次 家长会后,和小雨的妈妈共同策划了一次“合作”。妈妈 回家后没有责备,还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这使小雨感 到意外。妈妈告诉小雨,关老师表扬她爱看书,不追星, 这使小雨更感到意外。妈妈接着告诉小雨关老师希望她 认真思考一下两个问题:第一,这样无节制地看书,对她 的学习有没有影响?如果觉得确实没有影响,她的学习 就是这个水平了,那么关老师支持她继续看下去,这给 了小雨第三个意外;第二,如果她上课关老师不管,那么 其他同学上课也看书,关老师该不该管?妈妈完全按照 关老师的要求去说、去做了,没有出现小雨所预料的急 风暴雨,反而大大地触动了她。后来小雨就把书锁起来 了,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在这个案例里, 呀,怎么老师和家长都“烦”呢?仔细想来,他们该烦。一 个老师,教几十上百名学生,每星期都要去家访,吃得消 吗?家长本来工作就忙,隔几天老师要来,总得准备准备 吧!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受得了吗?当然,这么说并不是 反对家访,而是因为家访的作用毕竟有限,有时还会造 成误会。实际上,现在可供家校沟通的方式很多,我们完 全有条件把过去单一的方式变为多元方式。比如家长 会、联系卡、电话、邮箱、博客、QQ等,既灵活,又方便,如 果能够把多种方式结合起来,效果一定会更好。还是在 这个博客上,笔者看到了另一位老师的留言,她说她喜 欢用QQ与学生家长联系。很多时候,在她的QQ群上都 有好多头像在闪动,那是家长在和她进行沟通:孩子哪 道题不会做,今天表现怎么样等等。自从她用了这种办 法之后,她对班上学生的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了,很多学 生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在内容上变监督为引导 因为传统沟通在内容上存在着偏差,结果往往不尽 人意,甚至还造成了孩子们的反感。有个学生就用一篇 题为《我反对这样的合作》的文章,公开向父母和老师的 “合作”挑战。这名学生为什么如此强烈地反对家长和老 师的合作呢,问题就出在沟通的内容上。因为传统沟通 基本上都停留在相互通报情况、解决孩子的错误的“监 督”层面上,也就是学生们理解的“告状”“惩罚”。可以 说,决定家校沟通成败的关键就在沟通的内容上。成功 的沟通应该是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由学校、教师 和家长合作,对孩子的发展给以启发、引导和矫正,这是 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老师在学生犯了错误 后就找家长”“孩子在家里不听话就告诉老师”。如果每 一个家长都能够在孩子心情愉快时同他交心谈心,每一 位老师都能经常抓住有利时机给学生以启发引导的话, 恐怕孩子写的文章就不是《我反对这样的合作》,而是 《我赞成这样的合作》了。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 _番 叠 等人 斌 融 懒_l{ 溢 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