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祖师
染坊供奉梅福、葛洪为行业祖师,两人合称“梅葛二圣”、“梅葛二仙”等,永安染匠尊其为“染布缸神”。梅福为西汉末年人,曾任南昌尉,后出家修道炼丹,宋元丰年间被神宗赵顼封为“寿春真人”。葛洪为东晋著名道士、医学家和炼丹术家,著有《抱扑子》一书,内详载各种炼丹方技。民间传说,梅葛二仙曾化作跛脚行乞。为感恩于一对青年夫妇的施舍,他俩在酒足饭饱之后唱道:“我有一棵草,染衣蓝如宝;穿得花花烂,颜色依然好。”两人手舞足蹈、边唱边跳,周围瞬间长出许多小草。青年夫妻听闻草能染衣,便割了几筐放在缸里,过了数日仍不见动静。不久,两位跛脚汉又来借宿喝酒。临走时把剩酒和残汤全倒入缸内,顿时缸水全变成蓝色。二仙告诉说:“水蓝是蓝靛草变的,染衣可永不变色。”小俩口高兴地用它来为乡亲染布。此后,人世间便出现了染布业。该行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即“梅葛二圣”的诞辰,都要举行祭典。
行邱
染坊,有“大行邱”和“小行邱”之分,清朝末期还出现了“洋色邱”。大行以染成批匹布、单色、印花等为主,形成流水线、规模化生产,各道工序分工非常明确。小行以染零星杂色布料及旧衣为主,事无巨细样样都要拿得起。而“洋色邱”,是指专门使用外国进口染料的染坊。“缸中染就千机锦,架上香飘五色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为了维护本行的利益,逐渐形成了染匠的隐语切口。如,他们称染料为“膏子”,赭色为“衣黄”,浅蓝为“鱼肚”,靛青为“烂污”,滕黄为“蛇屎”,铅粉为“银屑”,绿色为“翠石”,白色为“月白”,墨色为“蓝元”,色浅为“亮”、色深为“暗”,盛放各色染料的瓦钵为“猪缸”等等。还有,待染的棉纱为“千绪”,棉布为“硬披”,绸布为“软披”,衣服为“片子”,帽子为“瞒天”,长衫为“套子”,马夹为“脱臂”,女装为“阴套”,成批的布料为“匹头”,印花用的横板为“花身”,开具的单据为“飞子”
等。染匠还把石灰称为“白盐”,染缸为“墨悲”或“酸口”,染缸下的地灶为“地龙”,从染锅中提染件的绞棍为“棍头”,晾布的高木架为“天平”,楠竹杆为“长箫”,轧光的碾布石为:“上石元宝”,凉晒染布为“斗光”,理布的橙子为“瘦马”,刷染坊的扫帚为“洒子”,染坊里染工的主管师傅为“管缸”,有技术的染匠为“场头”等等。
染坊的历史
民国初期,永安城内有大小染坊五、六家之多,均设在牛屎弄、五层阶、西门和忠英庙一带。其中,以邹记“何弥协”一家染坊规模较大。本地染坊,多为前店后坊,有的还带有后院。染坊以铁制平锅、陶缸、木楻或青石砌成大池,内可漂洗染晒。如染坊遇有大批染件,在坊内染好后用竹筐挑至体育场、公路边、河滩上等较为空旷的地方搭架或铺地晾晒。小小山城,每到晴日,布浪翻卷,蓝靛飘香,也蔚为壮观。染后稍干的小件衣物,有的便挂在店前晾架上待取,有的则叠好放在多层的大木橱内。染坊柜台一般以硬木制成,为长形全封闭式,非常坚实。铺内有掌柜和小工支应,开据出的“飞子”和记账时均写“半拉子字”,布条签扣上也有店内暗记,外行人很难看懂,避免了冒领、骗取等现象发生。永安本地小孩得腮腺炎,俗称“长猪头”,方言“大牙槽”,只要涂抹蓝靛,数日即好。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染坊常免费供患者使用,是一种行善积德之举。永安本地籍老染匠林庆文,因染技高超从不设店。他在自家中置有数口铁平锅及4个木制大染楻,承接布商大量染布业务。他染布工艺独到,将匹布下水后进行蒸煮,再送入大木楻内冷染,晒干后复蒸并上胶再染。经此反复后布色鲜艳、硬挺,同等布料经其染后晒干碾整,可高价出售且销路极畅。林庆文的儿子林永贵,子承父业,青出于蓝,也是永安首屈一指的染匠。据他说,他父亲有一手绝技,能将一块布料同时染成一面白一面蓝,并可20年不褪色。这在当时非常轰动,上了岁数的本地人或许还能记得,可惜此技已经失传。不过林老伯自信的说“只要料够,可以一试。”民国32年(公元1943年)1月2日,永安染坊商业同业公会成立,会长邱春义,地址设新街32号。本地染匠,以江西、福州、永安三地人构成。
当年,永安全县经营棉布77200匹,其中土白布占23785匹。大量的土白布,是通过本地和周边县的染坊,染成学生蓝和土黄军装布,也算是为抗战救国做出一份贡献。由于战时经济相当困难,本地染坊多为当地群众染手工梭布和翻染旧衣。同时,大量苎麻兜袋、手搓麻线、蚊帐布等亦以染坊余料过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