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现代的家庭教育已经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1]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教育经费,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有比较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等等,由于学校教育的这些特征,所以它是三种教育形态中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教育形态。无论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搞好配合工作,才能使人的教育这一项系统工程得以顺利的实现。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般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这三方面的教育方向一致,同时互相配合、协调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在儿童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影响的地方,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给儿童的影响最深刻、最牢固,它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二、父母和子女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儿童总是把父母看着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的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家长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 爱好特长、行为习惯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人们常说“孩子的身上有着父母的影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儿童的思想、行为和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一堂生动的课、一次严厉的谈话要深刻得多。
我国流传着许多家庭教育的佳话,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以及“养不教,父之过”的格言,都是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儿童入学时已经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随着学校教育的进行,家庭教育还不断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协助和补充学 校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只有学校教育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社会职能化有其明显特点,它使儿童从家庭眷恋中解放出来,学校教育是儿童在家庭中获得社会化的基础上实施的。儿童在家 庭中记忆语词、认识权威、发展亲情,达到某种程度的自律,然后能够上学。归属于学校这一集团后,使儿童从家庭的骨肉亲情的眷恋关系中摆脱出来,在教师的指 导下,通过和同伴的集体生活,儿童将发展更高的自律行为。” 因此,学校教育在三者之间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家长,应当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及重要地位,有意识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以促进自己孩子的健康成 长。
那么,现代家长如何根据学校的要求和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搞好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呢?
一、了解孩子正在学习的知识内容。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既然学校教育是主导,那么,家长就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了解孩子所处年级的课程内容。也可以说,家长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与孩子一起学习各科知识,做一个“陪读员”,跟孩子一起拼拼音、读课文、练写字,一起唱歌、绘画,一起掰着手指头算“1+1=2”。通过这些在家长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来了解孩子的学习,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孩子掌握基本技巧后才可以稍微松一下劲,继而转为监督学习、检查作业、指引技巧上来。这时,孩子的学习上了道,树立了学习信心,学习轻松了,家长也轻松了。
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都有贪玩、依赖性强的特征,如果家长不能给予正确引导,势必使孩子在学习上懒懒散散、没有计划,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制定学习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学习,做完作业后才允许去玩耍。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少,孩子在学校就完成了,这时,家长要督促孩子采取读书的方式复习和预习,或者给孩子补充一些有趣味性的习题,使孩子扩大知识面。总之,每天晚上都要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使孩子养成按时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维护学校的尊严和教师的威信,树立学校是“神圣殿堂”的思想。
学校的管理或教师的教育方式等好的效果,使少年儿童顺利的健康成长,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和适应社会的本领、技能。缺少哪一方面的教育或者教育不一致都会给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损失。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人们是不言而喻的,社会教育的时代特征和多元化也一言难尽。随着素质教育新观念的不断确立、学生对升学和就业的新观念也确立起来,但是许多家长思想落后,使得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在学习用品上,要充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并让孩子明白:只要学习需要,父母都会支持。从一年级起,孩子都有家庭作业了,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时间内要保持安静祥和的气氛,使孩子安心学习。现代的家庭娱乐中,以邻居好友搓麻将赌博最为普遍,如果孩子在上学,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家中赌博或外出赌博,因为未成年人的思想比较幼稚、可塑性强。牌桌上吵吵嚷嚷、脏话连天的不健康气氛既影响孩子的学习,又容易使孩子产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不健康心理,损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五、教育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交往、生存。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3] 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比较多,而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缺乏同情心、性情怪僻、惟我独尊等等不利于团结合作的性格缺陷。因此,家长要注意从孩子的言行中发现他们的缺点,对症下药,采取有效办法,逐渐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形成良好的性格。例如,教育孩子与小朋友一起分享食物、玩具;遵守游戏规则;与小朋友发生纠纷时要理智、宽容大度等等。
六、不能溺爱孩子,包庇孩子的错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有的父母往往把自己小时候的苦难经历与现在的宽裕生活相比,不愿让孩子受一点苦,从而放纵孩子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因此,
源-于-网-络-收-集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父母要真正认识什么是爱孩子、“溺爱孩子等于害孩子”的道理,满足孩子的要求时要掌握一定的度,不能让孩子养成要什么给什么,连过分要求也得到满足的坏习惯。家长可以向孩子提出条件,让他做一些小事,完成后再满足要求,有时甚至要给孩子一点挫折,让他知道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哲理。
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经常会发生纠纷,家长要慎重对待,特别是自己的孩子有错时,包庇错误就会导致孩子继续犯错,要向孩子讲明白道理,必要时采取一点体罚手段让他知道错误的严重性,也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的孩子在幼儿圆时,稍不如意就动手动脚,有一次,把小朋友的眼睛踢伤了,回家后我叫他跪在地上,过了一段时间才让他起来,然后告诉他:爱打人,是坏孩子,没有人喜欢,打伤了别人,爸爸妈妈要赔钱,以后就没有钱买玩具了。从那次以后,直到现在五年级了,他再也没有打过同学,甚至自己受了委屈也不动手打人。我想,也许他会变得怕事,但是他却会拥有更多的理智,从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来说,消除孩子惹祸的根源毕竟不是坏事。 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代中国的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在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可以起到互相监督、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如哥哥姐姐的先进带头作用会引导弟弟妹妹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绝对地位却使他们在独享父母的物质和精神上的爱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多的压力。2005年12月,遵义市某中学一14岁的初二男生在家中跳楼自杀,他口袋里的遗书告诉了人们他自杀的原因:学习成绩差,对不起家长。类似的中学生自杀事件常常见诸于报端,而自杀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一点小事而觉得不如意,以结束生命为代价来逃避失意、困难、挫折。 这种现象折射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亟待关注的普遍社会问题。
作为家长,要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善于从现象探寻本质,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为孩子的思想把好舵。家长不可“只养不教”,简单的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要求,把孩子送入了学校就百事大吉,要知道,相对于物质需求,现在的孩子更渴望心灵上的理解与尊重。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家长任重而道远,平时应该多学习孩子的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性格纠正,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以及宽容大度、乐观开朗的心理品质;适当进行挫折锻炼,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孩子的情商,使他们感受亲情、友情的温暖,从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还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孩子虽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一件物品,父母不能主观武断地对待他,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及意见。对孩子的新想法采取欣赏的态度,支持他们去尝试,在与孩子的交谈及共同完成家务事的过程中,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有一首诗说道:“用尊重陪伴孩子,他学会自尊;用责骂陪伴孩子,他学会自卑;用欣赏陪伴孩子,他学会自信;用宽容
陪伴孩子,他学会大度。”可见,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家长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孩子更容易养成乐观精神,长大后,他就会笑对人生。
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教育工程,家长要有“三心”:爱心、耐心、信心。在孩子的点滴进步中感受教育孩子的快乐,用亲情和关爱温暖孩子因犯错而受伤的心灵。当家成为孩子激烈拼搏后的坚实基地、温暖的心灵港湾时,每一个父母都会为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源-于-网-络-收-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