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国际贸易教学大纲.doc

[精品]国际贸易教学大纲.doc

来源:乌哈旅游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以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三大部分为主体,对各种有关 的对外贸易经营方式分别加以阐述:1、力求在概念的阐述上详细深入,并伴有实例参照, 使分析具体、透彻;2、以我国进出口贸易实践为背景,采用最新的国际贸易法律和惯例, 全面地介绍了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业务和程序、具体操作技能、主要法律惯例。3、融知识 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既是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等专业的理想教材,也是财经专业 学生、广大经济工作者了解和学习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的良师益友。 二、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2学时)

主要内容:阐述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介绍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分析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要求理解的内容:国际贸易及中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分类。 第二章古典自由贸易理论(2学时)

主要内容: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3、穆 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要求理解的内容:1、绝对优势的产生背景;2、绝对优势的福利效应分析;3、比较优 势理论的产生背景;比较优势的现代经济学分析。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绝对优势理论模型及评价;2、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及评价;3 相互需求理论模型及评价。 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2学时)

主要内容:1、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理论一要素禀赋理论;2、 “里昂惕夫之谜” 及其解释。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要素禀赋论的内容;熟悉“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难点:要素禀赋论。 第四章保护贸易理论(4学时)

主要内容:对保护贸易理论的介绍和分析,包括:1、重商主义;2、保护关税理论;3、 保护幼稚产业理论;4、外贸乘数理论;5、中心外围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要求理解的内容:1、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内容和贸易政策;2、保护关税理论的主要内 容。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内容和评价;2、外贸乘数理论的内涵; 3、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评价;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概念、选择标准、理论基础 和政策。

难点:外贸乘数理论;中心外围理论。 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4学时)

主要内容:1、新要素贸易理论;2国际贸易生命周期理论;3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 竞争优势理论。

要求理解的内容:1、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界定、衡量及主要内 容。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偏好相似理论;3国家竞争优势的含 义、决定因素及其发展阶段。

难点:偏好相似理论的内容。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2学时)

主要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内容、类型以及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历 史演变过程;分析发达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新趋势。

要求理解的内容:1、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历史演变过程;2、发达国家对 外贸易政策的新趋势。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内容、类型。 第七章关税措施(2学时)

主要内容:1、关税的含义、特点、作用和分类以及关税的征收方法、依据和程序;2、 关税的经济效应;3、关税水平、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关税结构。

要求理解的内容:1、关税的含义、特点、作用和分类;2、关税水平。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关税的征收方法、依据和程序;2、通过图形分析关税的经济 效应;3、名义保护率、有效保护率和关税结构。

难点:通过图形分析关税的经济效应。 第八章非关税壁垒(3学时)

主要内容:1、非关税壁垒的含义、特点、作用及分类;2、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 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和不合理的汇率、进口押金制、进口最低限价制、国内税、进出口 的国家垄断、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海关程序、劳工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非 关税壁垒;3、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要求理解的内容:非关税壁垒的分类。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非关税壁垒的含义、特点、作用;2、非关税壁垒主要种类的 含义、特点、作用;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和影响;4、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特征、表 现形式和影响;4、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难点:1、非关税壁垒主要种类的含义;2、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九章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措施(2学时)

主要内容:1、介绍出口信贷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商品倾销、外汇倾销、出口补贴、 价格支持、出口退税、组织和服务措施、经济特区措施等出口鼓励措施;2、介绍和分析出 口管制的含义、种类和形式。

要求理解的内容:出口鼓励措施和出口管制措施的种类。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出口信贷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商品倾销、外汇倾销、出 口补贴、价格、出口退税、组织和服务措施、经济特区等措施的含义、分类。 第十章国际贸易体制(3学时)

主要内容:1、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含义和种类;2、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的历程;3、分析和介绍世贸组织的宗旨、职能和基本原则以及世贸组织的法律体系和组织 结构;4、世贸组织的最新进展;中国关于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基本权利和义务。

要求理解的内容:1、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产生发展历程;2、世贸组织的最新进展;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基本权利和义务。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含义和种类;2、世贸组织的宗旨、职能和 基本原则;3、世贸组织的法律体系和组织结构。 第十一章国际服务贸易(2学时)

主要内容:1、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分类及其特点;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 容;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其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分析服务外包的具体内 涵及发展趋势。

要求理解的内容:《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 现状及其原因;3、服务外包的内涵。 第十二章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2学时)

主要内容:1、跨国公司的含义及其特征、形成与发展;2、分析和介绍跨国公司的内部 贸易、经营战略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跨国公司理论。

要求理解的内容:1、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2、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经营战略。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跨国公司的概念及特征;2、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跨 国公司理论。

第十三章区域经济一体化(2学时)

主要内容: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发展历程、组织形式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2、介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及其 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3、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对中国参与区域经 济一体化的情况进行介绍。

要求理解的内容:1、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及其他区域经济一体 化组织;2、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情况。

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含义和组织形式;2、关税同盟理论、 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讨论课,习题,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 本课程讲授30学时,习题讨论课6学时,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四、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陈同仇,薛荣久.2005,国际贸易.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陈宪,张鸿.第二版.国际贸易.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