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江海 054100
菊有黄花
丁立梅
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一大丛一大丛的,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晋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以至后来的人们,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陶渊明大概不会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菊不朽,他不朽。
③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地盛开着。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对世界,有初相见的懵懂和憧憬。
④乡人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与乡人各不相扰。蓝天白云,天地绵亘。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的心,天真烂漫。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⑤那时,家里土墙上贴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围观。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
⑥现在想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⑦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老人们摘了它们晒,做菊花枕。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我在暗地里羡慕过,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这事。
⑧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⑨周日逛街,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是菊花,摆在那里卖。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千娇百媚。却还是喜欢黄色。《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得,菊花最地道的颜色,是黄色。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读者》2009年第3期
练习:
1.文章第②段引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2.阅读选文,谈谈你对第⑧段的理解。
3.结合选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乡人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 .... (2)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 ..... 4.文章题目是“菊有黄花”,请你从选文中找出最能说明标题的句子。
5.你认为第⑨段中划线的句子应当怎样理解?
最妙是“双桥”(说明文)
褚水敖
①最近到朱家角,我被这里的一座“桥”所吸引。“桥”为新建的珠溪路,位于老镇区与新镇区的交界处。这条全生态形的景观隔离带,被誉为江南生态第一“桥”。显然是悠悠的绿色连绵的路,却又分明是长长的清水相拥的桥。这里,绿色的香樟最为夺目,与别的各种绿树、挺拔的绿竹和翠绿的草坪融成一片。而这颇有层次并且变化无穷的绿色,因为有无处不在的水,显得更明亮,更滋润,也更清新。桥其实也是路,而路未必就是桥。这珠溪路,由于老镇与新镇的连接,由于那么密那么旺那么长的流水,更由于有一个生态的角度,因此,许多人眼里她也是一座长长的桥。
②周庄因双桥而添彩不少,如今朱家角也有“双桥”了。而且在我看来,此“双桥”比彼双桥更有意思。当然,朱家角的桥本就很多,所谓“双桥”,是为特定的意义所加的发挥。这“双桥”很有代表性,放生桥代表着古代,生态桥代表着当今。距今四百多年前的漕港河上,迎着水深流急,建造一座70多米长的石拱桥,不知花费了多少能工巧匠的辛劳。而新建的生态桥,有将近3公里之长,绿化带的平均宽度达160多米,则是今天的能工巧匠苦心经营的结果。“双桥”一今一古,生出相互辉映的效果:放生桥被生态桥照得更亮,生态桥映得放生桥更为明丽了。
③都说放生桥形如长虹,很难找到比这更贴切的比喻。这条由众多的灵石集聚而成的长虹,不断飞逸着文化的丰采和历史的光荣。在桥上漫步,细细观赏,那无数石刻,虽经岁月磨洗,仍然以传神的百态千姿展示于两侧,尤以盘龙戏珠最为动人。俯看桥下碧水,那弯弯的虹影,正在水中摇曳生姿,而我或你的影子,也一起闪动在虹影之上。此时此刻,心里不仅有画意的萌发,而且有诗情的涌动。好几回,我油然而生诗兴,觉得这放生桥本身即是一首好诗。这是古诗,并且是朱家角的史诗。
④生态桥上,或是驱车,或是散步,令人应接不暇而心旷神怡的,是各种乔木和花灌木、大小草坪交替出现,与盈盈绿水相映生辉的精美画图。香樟的清气正沁人心脾,繁花的风姿又牵人心魂。这一切,都处于静态。而到北入口,与鱼塘和水田相邻的小河边上,正有一架水车在轻轻转动,作着愉快的歌唱,这又转为动态了。如此景致,自然也使我不断有诗的冲
动,于是觉得这悠长而丰富的生态桥,也是诗的佳构。这是一首新诗,将时代的节拍与艺术的气息融注在诗的清词丽句之中。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练习:
1.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中说:“如此景致,自然也使我不断有诗的冲动”“如此”指的是什么? ..
②文中说:“与别的各种绿树、挺拔的绿竹和翠绿的草坪融成一片”其主语指的是什么? 2.从文章来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双桥的“妙”?
3. 选文的段落结构是怎样安排的?
4.谈谈你对第②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5.请你举例介绍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介绍一点即可)
玛丽尔达与河豚
感 动
① 在巴西亚马逊河边,有一个叫新艾郎的小镇。小镇的码头边,有一座水上餐馆。餐馆的主人是个中年妇女,她的名字叫玛丽尔达。
②几年前的一天傍晚,玛丽尔达正准备打烊关门,她忽然听到餐馆后面传来粼粼水声。玛丽尔达打开餐馆后门,见平静的河水中有水花泛起。当她用电筒照射河面时,两头粉色河豚出现在她的视野里,此时,它们正在水里无力的游动着,并顺着手电筒的光束仰望着头上的玛丽尔达。玛丽尔达有些惊讶,因为她从前只是听说过粉色河豚,但却从没有看见过。但是看着河豚微微张开的嘴和求助的目光,玛丽尔达想到了它们是在向她讨食物。一定是因为饥饿,它们才到餐馆下面的水域来的。玛丽尔达想到餐厅里还剩下几条没有卖掉的鱼,她急忙拿出来,扔给河豚,果然,河豚马上将鱼都吃光了。然后,它们又看了看玛丽尔达,便消失在河面上。
③玛丽尔达没有想到,几天以后的一个傍晚,两只河豚又来了。于是玛丽尔达又象从前一样,扔给它们一些卖剩下的鱼。从此以后,这两只河豚每隔几天,便会来这里。而喂养河豚,也成了玛丽尔达一项工作。她感觉到,自己和河豚已经成了好朋友。
④几个月以后,亚玛逊河流域下起了大暴雨,洪水开始泛滥,玛丽尔达被迫撤退到河边的高地上,她眼看着自己赖以生存的水上餐馆和全都家当,被洪水冲走却无可奈何,而那两只河豚,在大洪水后再也没有出现。水灾过后,玛丽尔达开始准备重建餐馆,但一无所有的她再也无能为力了,她只是原址上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小屋,过着困苦的生活。那是一年以后的一天傍晚,玛丽尔达又听到了熟悉的水花声。玛丽尔达一阵惊喜,她知道是河豚回来了。
接下来,她看到了惊奇的一幕,两头河豚后面的水里,粉红色一片,“天哪,那是十几头河豚!”玛丽尔达明白了,两头河豚带着繁衍的后代回来了。
⑤从这天开始,河豚们再也没离开玛丽尔达。虽然自己一贫如洗,但是看到这些欢快的河豚,玛丽尔达每天生活得都很快乐,她感到很满足。粉色河豚,在亚玛逊河上是很少见的,有关粉色河豚的美丽传说和故事,总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亚玛逊河上,就这样,玛丽尔达与她的那些粉色河豚,渐渐成了亚马逊河边的一景。游客们在经过新艾郎镇时,都会到玛丽尔达的小屋来看河豚,拍河豚。这里,玛丽尔达的小屋,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玛丽尔达用门票所得,精心地喂养着这些河豚。如今,一些科学家,动物学家和动物保护组织也纷纷来到这里做研究。巴西政府还出资将玛丽尔达小屋附近的水域划为河豚保护区。请她照顾这个河豚种群。
⑥善良的玛丽尔达在喂养两头河豚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某一天会得到它们的回报。但我们却不得不相信,幸福和快乐,总是属于那些乐于付出,不思回报的人。
《青年文摘》2009年4月有删改
练习:
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大意。(不超过20个字)
2.选文第②④段,两次写到“水花”,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3.赏析下列句子。
(1)虽然自己一贫如洗,但是看到这些欢快的河豚,玛丽尔达每天生活得都很快乐,她感到很满足。
(2)幸福和快乐,总是属于那些乐于付出,不思回报的人。
4.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读完本文后你一定悟出了一些道理,请把你的感想简要地写出来。
答案:
《菊有黄花》
1.菊花开在篱笆上,是最经典的开法,引用陶渊明的诗句,佐证了菊花的这种开法。也说明了菊花之所以能够被千秋万代人记住的原因。
2.年少的时候天真烂漫,到处采菊玩耍,不知道珍惜时光,以至于失去很多好时光,感到惋惜。
3.(1) 菊花比不上牡丹富贵,比不上荷花的高雅,在普通人看来它很平常,所以不以为意。 (2) 菊花不择地势,随处而开,无论是房前屋后,还是山坡土潭都可以看到,而且它表
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开在秋天。
4.《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得,菊花最地道的颜色,是黄色。 5.黄色代表温暖,黄色正是菊花的主色,它曾经使作者因贪菊而忘掉了“菊花枕头”,菊花开在深秋,等着风霜。因此,得到一盆菊花,可以使作者唤醒记忆并感受到秋的温暖。 《最妙是“双桥”》
1.①指静态的花和树,动态的水车在轻轻转动。②香樟树
2. (1) 放生桥被生态桥照得更亮,生态桥映得放生桥更为明丽。(2)桥上无数石刻以传神的百态千姿展示于两侧。桥下碧水在水中摇曳生姿。(3)生态桥上各种乔木和花灌木、大小草坪交替出现,与盈盈绿水形成精美画图。
3. 第①段概写朱家角的桥。第②段概括介绍放生桥和生态桥。第③段介绍放生桥,第④段介绍生态桥。
4.放生桥代表着古代,是说放生桥上有许多石刻在诉说着它的悠久历史,展示着饱经沧桑的历程。生态桥代表着当今,是说生态桥上绿树成荫,花草茂盛,展示出现代社会的文明。 5.选文在介绍放生桥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都说放生桥形如长虹”。这样的比喻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桥的形状,给人的印象深。 《玛丽尔达与河豚》
1.两头河豚带着繁衍的后代来看处在困苦中的玛丽尔达。
2.第一次写水花,是玛丽尔达发现了两头粉色河豚,第二次写水花是玛丽尔达在贫困中听到的水花声音,两次写水花成为玛丽尔达与河豚友谊的桥梁。
3.(1)河豚给玛丽尔达以精神上的鼓舞,她尽管一贫如洗,但河豚却始终在她的身边,成为她的终身伴侣。
(2)乐于付出,不思回报才是最大的幸福。那些只图回报,不思奉献的人永远找不到幸福。
4.结尾一段运用哲理性的语言对玛丽尔达的精神做了高度赞扬,起到了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的作用。
5.玛丽尔达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她多次给饥饿中的河豚喂食,当她在贫困时,河豚给予她回报。因此说,付出总有回报,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幸福快乐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