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0-07-20 来源:乌哈旅游
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123

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彭思思 王 敏

摘 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试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背景下,深圳文化产业既

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又存在一定困难和挑战。文章对深圳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基础进行了全面梳理,深刻剖析了深圳文化产业创新优势及薄弱环节,并针对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提出了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园区迭代发展、金融建设、文化交流与合作五方面政策建议。在“双区”建设中,深圳侧重从以上路径推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从战略角度看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双区”建设;文化产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706(2021)01-0123-06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素活力,把“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总书记亲自谋划、化+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新业态耕深做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推进文化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快速深圳率先探索新路,凭借后发优势,抢占文化产发展。

业制高点,数字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等新型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文化业态逐渐成为引领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和文化经济时代交织而成的复杂历史时空之新兴力量,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中,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引擎之一。随着“双区”建设的全面铺开和纵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具有“文化后深推进,深圳将迎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以质量发优势”的深圳,在多年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文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融重要历史机遇期,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高地,深合发展模式,如今,深圳数字创意产业成为与新圳要在深度挖掘、整合、联动文化产业相关产业一代信息技术等并列的新支柱产业,文化新业态资源基础上,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发展势头强劲,“互联网+文化”“科技+文化”激发“互联网+”“科技+”“创意+”等路径要

优势愈加明显,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产

本文为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媒介视域下的深圳市文化产业新业态研究”(SZ2019B001)阶段性成果。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一年 第一期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124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品供给能力日渐增强,文化外贸规模持续扩大。以2019年为例,深圳全口径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2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8%左右。①深圳在产业综合实力增强的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平衡、营商成本较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深圳势必要谋划好全局,发挥好资金、科技和人才等自身优势,培育发展好新产业业态及模式,促进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聚高地,这是落实“双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创新设计之都、文化品牌之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一年第一期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级,一批以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为主体的文化科技领军企业迅速崛起,华为、腾讯等企业更是成为世界级知名企业,在新科技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核心、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下,更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更多高科技产业不断升级。这种科技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赋予了深圳传统文化新形式、新内容,有力推动了深圳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三)金融优势。文化资源、创意以及文化产品的开发、利用和生产经营等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深圳的金融业比较发达,金融市场完善且有活力,资金融通的实际效益很高。各类金融资本在深圳集聚,私募、基金、信托、保险、融资租赁、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等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2020中国内地省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中,深圳名列中国内地城市金融竞争力中的第三,在副省级及计划单列城市金融竞争力榜单中,深圳凭借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优势排名第一。强大的金融资本为深圳文化产业注入了活水,提供了充足的流动资金,近几年,文化银行建设的启动更为深圳文创企业提供了专业化和精准化的金融信贷支持,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创新和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四)政策优势。新的文化业态和新兴文化产业在初创阶段, 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和土地等诸多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良好的政策环境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和发展预期,利于资金和人才等产业发展要素的集聚,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迅猛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深圳自2003年“文化立市”战略实施以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6年1月发布的《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提出了“内容产业和创意设计、文化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占比超过60%”的量化指标;2020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确立了

都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优势

(一)区位优势。作为大湾区中的引擎城市和核心城市,深圳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势之一是毗邻香港,深港两地是粤港澳大湾区不可替代的核心城市,共同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增长极。香港发达的创意设计产业是深圳新型文化业态的重要学习对象,有利的区位优势可以使深圳直接接收香港先进理念、人才、金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辐射;可以及时捕捉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最新动态,汲取先进经验,优化发展策略,助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深化深港的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实现双方的分工互补、错位发展。优势之二是深圳交通便利,拥有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内,可以辐射我国内陆广大腹地和大湾区城市;对外,与香港连接的高铁已经开通,港珠澳大桥也已建成通车,与澳门的海上距离也非常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深圳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技术优势。深圳科技基础较好,是全国最早建立高科技园区的城市。深圳共有61家市级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成千上万家高科技企业、上百家高科技上市公司,成为推动深圳文化领域创新创业的综合载体和重要引擎。②居于中国领先地位的信息技术加速了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

①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云上文博会” 今日上线 》,深圳政府在线,2020年11月16日,http://wtl.sz.gov.cn/xxgk/qt/gzdt/content/post_8266860.html。

② 《深圳市文化产业相关情况介绍》,《深圳晚报》2020年11月14日。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125

“构建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高水平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深圳成为创新创意引领潮流、他各区文化制造业占比均在50%以上。由此可见,深圳文化产业结构仍存在较大转型和提升空间。    

文化科技特色鲜明、文化形象开放时尚、文化产(二)区域产业发展差距有待缩小。由于资业充满活力的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的发源禀赋的差异,深圳各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差距展目标,重申了新型文化业态占比超过60%的量较大。2020年12月,南山区最新发布了《深圳市化目标。在各类政策的引领和扶持下,深圳文化南山区关于支持电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深企业发展迅猛,境内外上市文化企业共135家,圳市南山区关于支持电竞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10万个,各文化创意等政策文件,该区正以高起点布局电子竞技、区产业园区聚集了近1万家文创企业。①各类政策措块链等新型文化产业领域,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施的相继出台,促进了深圳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融合。而有些区由于建区时间相对较短,加之自引领着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和快速腾飞。

然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文(五)人才优势。文化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化产业发展业态呈单极化发展,还停留在以文具、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较高,唯有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印刷包装等传统文化制造为主的初级阶段产业化才能确保产业的创意创新和持续高质量发展。深圳层面。二是产业集聚发展差距较大。截至2020年产业链相对成熟,人才政策有明显优势,营商环境12月,深圳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共61家;和生态环境相对良好,大批文化产业高素质人才和其中,仅南山和龙岗两区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数海内外设计精英纷纷涌来,为深圳赢得了“设计之量占比高达43.5%,而盐田区、光明区、坪山区都”“创新之都”“创客之城”的美誉。作为国内和大鹏新区的市级园区各只有1家,②这种各区域当代设计策源地的深圳,2004年提出了创建“设间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

计之都”目标,工业设计等领域更由此汇集了大量(三)园区管理运营模式有待创新。有些园创意人才,深圳仅专业设计人才就约达20万人。区管理运营模式比较落后,部分产业园区特别是体认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约1.3 万人,引进的海外量较小的文化产园区仍停留在“收租金”的单一运创新科研团队达100多个;各类技能人才总量超过营模式上,园区服务水平整体偏弱,多为仅提供办3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 1/4;各类人才总公场所与物业管理。园区内产业较为业态单一,个量超过500万人,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100别文化产业园区迫于盈利压力,放宽园区入驻企业万人,这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不断聚集,催生出了门槛,造成园区内聚集企业关联度低、生态产业链一批优秀文化产业企业群,强大的人才队伍成为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此外,由于很大一部分园区为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租赁物业改造,受租赁期满后能否续租等因素的影二、问题与不足

响,一些建设运营单位对硬件设施设备配套建设的(一)文化产业结构有待优化。近年来,深持续投入不足,进而导致了园区的公共性产业服务圳文化产业呈多样化发展态势,“文化+”“互联平台缺失和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以上问题都一定网+”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力较为强劲,产业结构程度制约了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调整日趋明显,但深圳文化制造业在整个文化产(四)科技赋能有待加强。深圳文化产业发业结构中的占比仍旧较大,据深圳市第四次全国展虽然得益于高科技的创新驱动,实现了“弯道超经济普查结果显示,除罗湖、福田和南山三个区车”,但从深圳市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来看,还普遍文化制造业占比分别为25%、7%和14%外,其

存在传统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不足、创新性发展能

① 《 “税惠”擦亮深圳“文创之城”新名片》,读特,2020年11月23日,https://www.dutenews.com/p/1047361.html。②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产业发展处内部资料。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特

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一年 第一期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126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力不够等问题。比如占据全市绝对优势地位的珠宝首饰及工艺品的制造销售仍旧停留在简易加工、商贸物流等粗放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和较强竞争力。多数区域的文化消费终端生产、文化装备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层面,文化装备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亟待强加。

(五)“文化+”融合有待提升。“文化+”产业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培育新型业态,可以创新文化经济增长点,有效提升文化竞争力。目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一年第一期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三、对策建议

(一)以政策规划为方向,引领产业的创新发展。一是加强政策规划,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立足“双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制定实施好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打造一批重大示范性项目,引领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创新发展。二是加强政策精准扶持,引导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新时期文化产业出现的新特点、新业态、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修订完善现有的文化产业分项资金政策,有针对性地支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和新型园区建设。三是按照机构改革后新的定位和职责任务,加速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及相关领域的深度融合,制定相关文体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和资金扶持配套政策,有效发挥融合的乘机效应、增值效应,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发展新优势。

(二)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科技支撑,形成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一是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的转型升级。加快将高新技术最新成果转化到文化领域,增强高端印刷、文化装备制造、传统工艺品等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高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深圳文化产业结构优化。③二是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研发和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加快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业态,以新技术占领和布局未来文化产业制高点。三是以科技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等行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深度挖掘、整合、联动相关行业资源,加快推进文化产业的结构创新、链条创新和形态创新。

(三)以产业园区增量创新、提升改造为手段,加快园区的迭代发展。一是加强文化产业载体的增量创新。加快推进前海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级数字

前,伴随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众多行业领域间的边界逐步消弥,文化与旅游、体育等行业之间的融合态势日益加剧,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体育、文化与创意等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仍然是深圳文化产业今后要着重关注与突破的重要所在,此外,在“双区”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中,深圳又该如何加强区域间文化融合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六)投融资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深圳小微文化企业数量基数较大,深圳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深圳市仅微型企业数量占比就高达89.58%。①而这些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能力弱、抵押物少、难以满足贷款条件等实际融资难的问题。②突出表现在:一是受制于现有的投融资体制机制约束,目前针对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做抵押的融资产品较少,相关投融资体制亟待完善。二是针对专利权、著作权(版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评估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产权价值评估困难导致融资难、渠道少。三是金融资金的扶持对象主要聚焦于华强集团、创梦天地以及中汇影视等文创龙头企业,金融资本扶优扶强倾向性明显,不能很好满足初创型、种子型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四是投融资、拓融资渠道有待拓宽,利用产权交易、企业债券等方式的融资渠道不够开放等。

① 参见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关于深圳市文化产业统计分析报告(内部资料)。② 吴劲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中国金融》2012年第2期。

③ 刘洪霞:《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深圳文化产业升级研究》,《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5年第1期。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127

基地等一批重大园区示范项目建设,有效拓展空综合化金融服务。三是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间载体;同时,鼓励各区在“十四五”期间,根建设。充分发挥深圳市文化产权交易所、粤港澳据自身文化资源禀赋、综合优势及整体需要,采版权登记大厅以及深圳市文化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取与旧城区、旧商业区、旧工业区等多种改造相等文化平台作用,为文化产品提供登记、确权、结合的方式, 规划、置换出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发评估、融资等一系列服务;③加快推进深圳市文化展新空间,为新时期文化产业集聚化发展提供必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对文化企业及法人代表信用数要的空间保障。二是加强对现有文化产业园的提据库的建设,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信贷升改造。针对现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出台扶持风险,为文化企业的信用体系筑基,为融资增信。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园区管理运营方的激励奖励,四是加强文化金融宣传,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引导园区投资运营方创新现有运营管理模式,搭织力量,有针对性开展金融政策宣讲活动,增强建公共服务信息技术平台,推动园区逐渐从要素企业对文化金融知识的认知,发挥金融支持文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园区迭代发展,实现产业效应。

园区从“聚合”到“聚变”,①提升园区聚集效应(五)以文化建设为落脚点,推动湾区产业和孵化功能。三是加大对新型业态产业园区,特协同发展。在“双区”驱动背景下,深圳应充分别是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领域园区的建设和布局,借助粤港澳区域特有平台优势,把握好千载难逢有效引导和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类、影视动漫类、的绝佳历史机遇,发挥增长极效应,全力实现深电子竞技类等与深圳城市定位相匹配的现代新型圳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开展常态化文化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四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充交流与合作。文化领域的融合可以促进粤港澳大分开发产业园区旅游功能,推动园区资源与城市湾区物理和心理的连通和整合,深圳作为粤港澳社区的共建共享,提升园区综合效益,推动产城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应以文化带动一体化融合发展。

产业的发展,除开展湾区城市文化交流、联手打(四)以金融建设为推手,促进产业的健康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项目之外,还应积极促快速发展。一要在顶层设计上为金融支持文化产进与粤港澳城市在数字创意产业、影视动漫、演业搭建起可供操作的政策框架,完善金融机构对艺音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以此促进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的风险补偿和政策激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有效流动。除此之外,励,有效发挥商业银行特别是文化银行在金融产还要与国际各国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品创新的积极作用,拓展企业凭借诸如著作权、过“走出去”,让深圳更多文艺团体、文化组织商标专用权、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等合走出国门,组织深圳知名文化企业在境外开展各法有效的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质押、抵押、保类文化业务,让世界了解和认识深圳。不仅“走证等方式获得贷款的融资模式。②二是拓宽融资渠出去”,还要“引进来”,广泛引进港澳以及境道,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探索金融资本、社外优秀文化人才,引进港澳地区及世界知名大学会资本与文化资源、资产相结合的融资模式,推来深圳设立分校或与深圳联合办学,邀请世界知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先行示范;探索以园区为抓手名文化组织或团体来深圳演出、开办业务或与深的金融支持模式建设,建立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圳联合开展文化活动,与国外先进城市合作开办体的文化金融创新试点,支持运营方为企业提供

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这些形式不一的文

① 何勇:《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9年6月。

② 高容、冷艳丽:《关于深圳文化金融融合发展路径的思考》,载自王为理主编、陈长治副主编:《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0)》,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

③ 申海成、陈能军、张蕾:《深圳文化金融全产业链平台构建路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8年第12期。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一年 第一期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128深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化交流与合作,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深圳浓厚文化氛围的形成,为深圳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丰沃的土壤。二要用好现有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合作办好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港设计双城展、深港澳设计三城展等会展活动,提升深圳在粤港澳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三要借助5G信息技术,推进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华为”等通讯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深圳应迅速迭代4G信息技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一年第一期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新华社,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3]申海成,陈能军,张蕾.深圳文化金融全产业链平台构建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8,(12).

[4]何勇.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M]//王为理主编,陈长治副主编.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19).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

[5]刘洪霞.经济转型进程中的深圳文化产业升级研究[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5,(1).

[6]吴劲军.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中国金融,2012,(2).

作者:彭思思,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 敏,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

责任编辑:周修琦

术,快速普及5G信息技术,促进湾区数据信息共享,推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优势明显、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2/18/c_1124131474_2.htm.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接第46页)协调。从政府运转的角度来看,机构作为职能载体,必须要通过相应的体制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转来实现。在整体性机构改革背景下,职能上的归并整合相对较容易实现,难的是部门内部纵向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上的有机安排和顺畅运行。从某种意义上,这实际上是决定机构改革特别是职能配置能否成功实现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深圳在这方面的改革下了很大的功夫,政府效能明显提升,但由于机构设置路径依赖等方面的制约,还存在不少的改进空间。概括而言,这些问题在其他地方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因而需要我们重视并总结现有机构运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其改善路径。

  总的来说,在党和国家总体性机构改革的框架下,需要地方在机构职能等方面继续自主性探索并充分重视其价值,及时总结经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EB/OL].新华社,http://news.sina.com.cn/c/nd/2018-03-04/doc-ifyrztfz7818520.shtml.

[2]傅小随.以大部门内的纵向改革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J].桂海论丛,2013,(3).

[3]宋世明.大部门体制的依托条件[J].行政管理改革,2011,(11).

[4]张永会. 有效实现“简政放权”须坚持系统化政府改革[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6).作者:张永会,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 部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钟晓媚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