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他认为,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而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人经常在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人的能动性就决定于在进行比较后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影响着人的工作动机。
由此,该理论认为,应使人保持一种分配上的公平感,因为个人积极性不仅受所得报酬绝对值(自己的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个人报酬相对值(自己与他人收入的比例)的影响。
人都有估价自己报酬与贡献的倾向。在学校内部,教职工的“贡献”与毕业早晚、受教育程度高低,当然也与教育、教学能力、经验和努力程度相关。教职工的“报酬”包括工资级别、职称、奖金、工作岗位受重视程度等。教职工在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后,如果认为自己“贡献”与“报酬”相符,就有公平感,因而心里平静,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高。反之,如果他发现“贡献”与“报酬”不符,甚至相差很大时,则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有时会以减少贡献来求得公平、合理,严重的还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作为学校直接指挥者的学校领导,在管理活动中应作好以下工作:
一、处事公正,尊重人格。学校领导必须公正无私,亲不宽,疏不严,对教职工一视同仁,秉公办事,要尊重教职工人格。知人善任,及时消除不公平因素。
二、正确设岗,合理定员。学校岗位设置和人员的确定,应符合教育规律,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使每个在岗职工发挥专长,学以致用,人岗相符。 三、根据贡献,支付报酬。在分配待遇上要使教职工看到工作贡献越大,所得报酬越多。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教职工认识到良好的工作绩效还会有其他合理的报酬,如从工作中获得意义感和荣誉感等,而不仅仅是工资、奖金,将消极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