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乐府民歌对秦朝的社会影响
2024-02-02
来源:乌哈旅游
第2l卷第3期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21 No.3 2009年9月 Journal of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scr,.2009 论汉乐府民歌对秦朝的社会影响 李 丽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从而结束了战国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个以汉 族为主体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上创建了一系列的制度。在音乐方面,秦 朝首次设置了音乐机构——乐府。乐府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并负有采编民歌、民谣、配乐演唱的职能, 后人将乐府机构配乐演唱的歌称名为汉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中的民歌。汉乐府民歌有着 重要的思想意义,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乐府汉乐府民歌思想性影响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从而结束了战国诸侯 用。改建后的乐府当时设在长安(今西安)西郊专供 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 帝王游乐的上林宛里 。在乐府里,来自各地的“相和 主体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始皇为了巩固 歌”(汉代在民间音乐“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 统一,在政治上创建了一系列的制度。在音乐方面, 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鼓吹”(以打击乐、吹 秦朝首次设置了音乐机构——乐府,将“六国之乐”集 奏乐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始创于汉初,汉魏六朝 中于咸阳宫中,并广泛收集各国民间音乐,创作一些 时期十分盛行)、百戏(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等 为秦王朝服务的乐曲。在封建社会,宫廷中还有一个 汉族民间音乐以及西北、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音乐得 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太乐(秦代称做“奉 到了广泛的交流与提高。 常”,汉景帝六年改称“太常”,汉以后又改称“太常 乐府这一音乐机构,在封建社会中,其主要的任 寺”、“太常礼乐宫”等)。秦代建置乐府后,乐府与太 务就是为统治阶级收集、整理、改编和创作音乐作品, 乐合并分属内廷掌管。所以,乐府是中国古代的宫廷 并在郊祀、朝会、道路游行时或宴享等场合进行表演, 音乐机构。并负有采编民歌民谣,配乐演唱的职能, 以供统治者和达官显贵们消遣享乐。由于乐府民歌 后人将乐府机构配乐演唱的歌称名为汉乐府诗,后世 旋律优美,不断有一些演唱百姓的生活的内容渗透进 亦指有关音乐文学的体裁。… 去,并在当时社会广为流传,逐渐地乐府显示出其重 秦朝灭亡后,汉王朝建立,历史上称做西汉。汉 要贡献:将历代歌辞、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 代承袭了秦制,所以汉初也建立了乐府这一音乐机 品得以汇编成书,并使大量反映民情、反映斗争的汉 构。汉初乐府令夏侯宽为《安世乐》“备其箫管”,属雅 民歌日渐汇集和成熟,并具规模。 乐的礼仪活动。其乐实际为当时的民间俗乐的“楚 汉乐府诗歌主要保存在效庙歌辞、相和歌辞、杂 声”。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 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之中。-2 在内容和艺术上有很高的 化发达,是西汉的极盛时期。这个时期,汉代统治者 成就。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继承了(《国风》和《楚辞》 组合扩建了乐府,使其规模更为扩大,并更广泛地收 的优良传统。它在内容上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揭露了 集和整理民间音乐,同时利用民问音乐作为素材,创 封建社会的矛盾。在形式上,它突破了《诗经》的四言 作新曲,以供统治者巩固其封建统治和奢侈享乐之 体而发展为长短句,它的叙事性、五言体、七言体形式 收稿日期:2008~09—11 作者简介:李丽(1962一)女,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手风琴协会河南分会理事,教育部高职高专表演艺术类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基础教育音乐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副教授,副主任。研究方向: 音乐教育。 67 逐渐成熟,_3j直接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在体裁上做了准 备。汉乐府民歌外表的简略和内在的完整相统一,表 明了汉乐府民歌艺术中富有创造性的表现。汉乐府 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不 少作品“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启发读者产生联想和 想象,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人民的爱和怨。 汉乐府民歌中还存有部分南北朝乐歌。通常所 说的南朝乐府民歌,主要指收录在《乐府诗集》中的吴 声歌和西曲歌这两大类,以及神弦歌这一小类。它们 是在江南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朝乐府民歌以 《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它反映的内容 既深且广,有北方人民身受战祸和人民流离之苦的, 有反映北方人民刚强尚武的,也有描写北方游牧之国 风光的。北朝乐歌的作者主要是鲜卑族和其他北方 少数民族,也有汉泽之作。从题材上看,北朝乐府民 歌较南朝乐府民歌题材更为广泛,体裁多样,风格质 朴、粗犷、明快刚健,北朝乐府民歌充满了批判现实的 精神,视野角度更为宽广。从现存的作品看,汉乐府 民歌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而且具有高度的思想 性,他们广泛地反映了两汉人民的痛苦生活,像一面 镜子一样照出了两汉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面貌,同时还 深刻地反映了两汉人民的思想感情,这具体地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封建社会剥削和压迫的反抗 汉代土地兼并剧烈,阶级剥削和压迫又极惨重, 农民生活异常痛苦。关于这一点,这时统治阶级的御 用文人也不能不承认,“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 食”,“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汉书・食货志》),甚 至与牛马同栏出卖自身及妻子作奴婢。因此,在汉乐 府民歌中有不少对饥饿、贫困、受迫害的血 目控诉。 如《妇病行》所反映的便是在残酷的剥削下父子不能 相保的悲剧。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 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 而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日: 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JLN市。道逢 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 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己。”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 置勿复道!” 残酷的剥削,竟使得这个做父亲的不能不违背妻 子临终时的千叮万嘱,忍心地抛弃自己的孩子。《汉 书・贡禹传》说:“武帝征伐四夷,重敛于民,民产子三 岁,则出口钱,故民困重,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 ……”由此可见,当时许多贫民因缴不起口赋钱而杀 害亲生子,抛弃子女。这种惨剧相当普遍,具有典型 的意义。由于破产,大量的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有 68 的兄弟三人同在一个地主家干活,他们终年劳动,却 仍然衣不蔽体。如《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 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地主阶级的残酷性, 也表现在对亲人的压榨、剥削上。这就是那著名的 《孤儿行》所描写的,为了独占家财,兄嫂把亲骨肉看 成奴隶,看成仇人,尽量役使他、折磨他,必欲置于死 地。“愿欲寄尺寸,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这 是孤儿绝望的血泪控诉,也是作者和广大人民愤怒的 谴责。这首民歌表面上写的是兄嫂的狠毒,实质上也 揭露了剥削阶级凶恶的本来面目。并使我们看到私 有制度是怎样把人变成了禽兽,这就是《孤儿行》的深 刻意义。 人民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因此在汉乐府民歌中也 反映了人民对统治阶级尖锐的实践斗争行为。在这 方面《车门行》和《陌上桑》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它们充 分地体现了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精神。出车 门,不顾归,未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 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 贵,贱妾与君共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 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这首 民歌,形象地揭示了人民起来反抗的过程。其中有妻 子对丈夫的劝告,同时也有丈夫斩钉截铁的答辞。把 一个“逼上梁山”的老百姓形象生动地活现出来。 二、对战争和徭役的揭露 在这一方面汉乐府民歌有不少杰作,汉代自武帝 后,长期的对外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因此有 的民歌通过战死者的现身说法揭露了战场的惨象和 统治阶级的残忍与昏庸,如《战城南》:战城南,死郭 北。野风不葬鸟可食。为我谓鸟:“目为客豪,野死凉 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袅骑 战斗死,弩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 ̄11;7禾 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 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全篇都以战死者的自诉, 战死沙场,暴骨不葬,情本悲愤,却故作豪迈慷慨语, 表情愈深刻,揭露也愈有力。 《十五从军歌》是通过一个老兵的自述揭露了当 时兵役制度的黑暗,叙述了一个服役六十五年的老兵 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十五从军征,八十 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何谁,遥望是君家,松柏 家累累,兔从狗窦人,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 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 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据当时官方的 规定:民年二十三为正卒,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宫、 骑士,五十免兵役。但这首民歌却揭穿了统治阶级的 欺骗,诗中的主人公已足足服了六十五年兵役,而穷 老归来,仍一无抚恤。他的结局是多么悲惨啊!“八 十始得归”这并不是夸张,而是客观真实的写照。 战争和徭役通常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汉乐府民 歌中出现了不少流亡者的怨愤的呼声。例《古歌》秋 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人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 中主人公正确地提出了“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 爱情理想。这在那个婚姻不自主的时代,这种理想无 法实现。但这个是有代表性的倔强女子已经对封建 忧?令我白头。……离家13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 社会的礼教表现出了强烈的抗争。如《孔雀东南飞》 不能言,肠中车轮转。-4 又如《悲歌》更明言:“欲归家 叙述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刘兰芝一个劳动 无人”,只能是“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他们 妇女形象,勤劳、有教养、性格刚烈,以死向封建礼教 有的虽并非家中无人,却又是妻离子散。另外还有一 抗争,同时寄托了追求婚姻自由的理想。歌词由客观 些民歌,饱含游子思家的情调,而且以《古歌》为例等 的述说与议论抒情相配合,充分发挥了乐府歌的叙事 很多流亡者的怀乡曲民歌有不少都是当时士兵的作 特长,并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孔雀东南飞》典型 品。 地反映出封建礼法,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同时也热 但也有一些民歌讴歌了百姓的爱国精神。如《苏 情地歌颂了这对青年夫妇坚贞的爱情,这也就是《孔 武传》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苏 雀东南飞》独特的社会意蕴。 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威武不 为了追求并实现“愿得一心人”的爱情理想,在这 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再如 类恋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用火一般的热情和实际行 《白马篇》,它塑造了一个身怀高超的武艺,渴望能够 动大胆地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另一类型的女性形象。 “捐躯赴国难”的“游侠儿”形象,其中透露出对自己才 这就是《饶歌十八曲》中的《有所思》和《上邪》所表现 华的自信,也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大幅 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 度地描写了“游侠儿”高超的武艺和视死如归的豪迈 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 气概,尤其是其中描写射技的几句:“挖掀破左的,右 绝。”“上邪”是女子呼夫以为誓。以现实中不可能的 发摧月支。仰手接飞揉,俯身散马蹄。”从左右上下不 事情深情奇想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这也是在 同方位,以变化多姿的动作形态,写出了“游侠儿”精 男女不平等的历史条件下,对自由恋爱和忠贞爱情的 妙敏捷的身手,并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受,在渲染“游 向往。 侠儿”身赴国难,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这一形象 除上述三方面的民歌以外,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 刻画过程,层次清晰,并以强烈的视觉效果,使这一形 些抨击权门豪家的生活荒淫,讽刺统治者政治丑剧的 象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作品。另外还有一些如《敕勒歌》这样北朝时游牧于 还有《木兰诗》这首民歌,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 阴山漠南一带的蒙古族民歌,用简洁的手法和宏大的 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 气势对环境、风光描写和赞美,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北 沙场,凯旋回朝的木兰英雄形象。“卿卿复卿卿,木兰 方特有的自然风情。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表现出人民 当户织,不闻机抒声,惟闻女叹息……,万里赴戎机, 的爱憎分明,和向往真善美和平的愿望。汉乐府民歌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 以其独特的形式及深刻的思想性,真实地展示出两汉 死,壮士十年归。……”木兰替父从军是出于对父亲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听到当时人民的呼声, 的爱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1)木兰的深明大义;(2) 看到当时人民的生活图画。汉乐府民歌发扬了现实 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3)不慕荣利,面对皇上的嘉奖 主义精神,尖锐地反映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实际斗 选择了回归女儿的和平生活,这些都具有深刻的思想 争,对反封建、反压迫思想起到了宣扬作用。它是两 性和现实意义。 汉社会的真实写照,具有伟大的思想意义,对秦朝的 三、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 音乐、文学及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汉代自武帝罢黯百家,尊崇儒术封建礼教的压迫 也就随之加重。在“三从”、“四德”、“七去”等一系列 参考文献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封建条文的束缚下,妇女的命运更加可悲。因此,在 [1]陈建华.音乐由来事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汉乐府民歌中很少有轻松愉快的爱情之词,更多的还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简史[M].北京:1981. 是弃妇和怨女的悲诉与抗议。如《上山采靡芜》唱出 [3]冯步岭.民族民间音乐[M].开封:河南大学艺术系印, 了因无辜被弃的妇女对“故夫”的责难。但是,有逆来 1985. 顺受的被弃女子,也有敢于反抗夫权的女性。如《白 [4]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音乐学卷[M].北京:人民音 头吟》正是如此。“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 乐出版社.1994. 两意,故来相决绝。”用雪月表明自己的光明纯洁,而 [责任编辑:方艳] 对方之卑鄙龌龊也就不在话下。切身的痛苦使得曲 一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