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景观体系的优化重构——以烟台滨海区景观环境为例
2024-07-23
来源:乌哈旅游
第24卷第1期 2011年1月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dition) V01.24 No.1 Jan.2011 文章编号:1004-8820(2011)01-0080-07 滨海景观体系的优化重构 ——以烟台滨海区景观环境为例 于 英,郝曙光,周 术,王立君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针对无序的开发建设与有限的滨海区宝贵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按照可 持续发展的长远前景,综合运用城市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探索了优化整合烟台滨 海景观的发展之路.文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面对滨海景观的设计策略进 行了探讨,提出了建构“一带三轴”的景观形态构架,针对烟台市滨海带的不同区段给出 了不同的指导性建议,最后落实到微观层次的细部设计.通过这样一个概念性城市设计, 可以为烟台市的总体城市设计提供合理、有效的参照和依据,从而创造出丰富、优美、和 谐、充满生机的城市滨海景观. 关键词:滨海景观;优化重构;城市设计;烟台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志码:A 1 城市滨海景观的发展趋势 城市滨水区笼统的概念就是指“城市范围内 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 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因素,相互辉映,成 为一体,成为独特的城市建设用地…”.城市滨海 区则包括了海水、海岸线和陆域3部分.其范围应 价值成为国外城市滨海景观新的设计重点.如美 国的巴尔的摩(Baltimore)内港的改建(图1)、英 国伦敦港区(Docklands)的开发(图2)和日本横 滨MM’21海滨地区的规划(图3).国际上城市滨 海区的更新趋向大规模、整体性的同时,在空间观 念上则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更加强调城市空 根据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对水际空间的意识程度 (居民意向)来确定.城市滨海区景观的内涵包含 了滨海区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两种概念 .其 景观要素包括3类:景物、景感和主客观条件.人 的介入也构成景观,城市滨海区往往强烈地表现 出自然与人工的交汇融合,尤其是与海岸线相接 的陆域部分.这是城市滨海区有别于其他城市空 问的所在. 恢复城市水空间,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 的原貌,创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滨水空间 形象,是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滨海区的 设计创新、历史特质维护与公共空间的社会文化 收稿日期:2009--09-27 图1 巴尔的摩内港的游船码头 Fig.1 Cruise terminal of Bahimoreg inner harbor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09DWYZ02). 作者简介:于英(1974一),女,山东烟台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 第1期 于 英,等:滨海景观体系的优化重构——以烟台滨海区景观为例 81 间的人性尺度,强调新旧建筑的和谐,强调公共空 盾.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 间的形式多样化,强调步行街、步行道,在操作层 提出了完善烟台市滨海景观体系重构的策略,力 面上则注重多功能的开发,提高开发的有效性. 图2伦敦docldands码头 Fig.2 Terminal of London docklands 图3 日本横滨鸟瞰 Fig.3 Birdg eye view of Yokohama,Japan 我国的大部分滨海城市空间在经历了一个急 剧的外延式扩展之后,内涵式提高的要求也越来 越迫切,滨海区景观的开发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成 功的案例.如创造“山海相融的绿色生态园区。。。’’ 的深圳沙头角海滨地区的景观设计;青岛建设的 贯穿沿海七处海湾、八大景点的滨海景观步行道, 给市民、游客打造了一条“亲海观光走廊”.大连 在滨海景观的设计中采用扩展可能的滨海区域, 创造新的景区节点,增加滨海区域的连续性,形成 丰富统一的有机整体 .但由于我国经济相对落 后,城市设计及城市环境建设起步较晚,因此目前 还存在着大量忽视城市滨海空间,对城市滨海空 间进行破坏性建设,以及滨海空间规划设计缺乏 理论指导,设计手法单调等问题.烟台市滨海区的 景观体系构成也存在着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 求解决烟台市经济发展所要求的滨海景观重塑与 滨海自然与人文景观特色延续之间的矛盾. 2构建“一带三轴"的景观形态构架 在烟台滨海区的城市整体规划中采用“T”型 的空间模式:即沿海湾的带状延伸,沿岸线辐射出 的纵深发展,与山体的走势、海岸的拓展紧密联 系,同时也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地理格局的开发模 式,对于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化、城市发展的可持 续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烟台的滨海区应强化这 一空间特征(图4). 图4烟台滨海“T”型空间模式 Fig.4“T”spatial patterns of the Yantai coast 2.1 “一带”——滨海景观带的整合开发 烟台滨海景观带是表现城市活力和城市形象 的物质载体,在其自然演变和无序建设的过程中, 既有许多亮色和闪光点,也有许多遗憾和瑕疵,最 大的问题是各区段、各节点的关联性差,因而它的 开发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一带”既指烟台滨海的 带状空间,又指这个带状空间的景观设计要作为 一个整体来考虑.在滨海区的开发中,应充分利用 自然环境的先天优势,让海洋成为城市中最活跃 的因素.在改造和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 境的同时,更要创造性地丰富城市空间的内涵,使 城市充满灵性与魅力. 2.1.1保持空间布局上的连贯性滨海景观的 开发在空间布局上,应注重空间的收放结合、开敞 与封闭相结合、公共与私密相结合,力求用一个开 放的空间体系将滨海区与市区连接起来,使得整 体结构中形成“用线带面、用线串点”的点、线、面 82 结合的空间特色.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4鲞 首先,要强化滨海景观带的空问标志性:山一 城一海组成了滨海城市带的公共开放性空间,在特 定的主题下,对其进行丰富与美化;其次,要强化开 要观景带.它作为烟台市山、海、城融合的空间,是 烟台市最重要的开放空间,创造了自由灵活、富于 动感的滨海公共岸线和临水空间.以滨海路为核 心,将整个滨海区域的系列景观串联在一起,成为 一放空间的系统性和形态整体性:用开放空间来完成 山一城一海之间的过渡,并使其具有艺术表现力和 空间感染力;最后,建立街道形体环境的结构性: 山一城一海这一开放空间的强大规模提升了私有 幅展开的画轴,构成了烟台滨海区核心水空间 的蓝色景观走廊.但是,老港口阻隔了海岸线向西 发展的连续性,使这条水陆轴到港口就中断了,应 该延续过去,与开发区的岸线衔接起来,形成一条 空间的公共化程度,街道形体环境更需要表现为连 续的、清晰的、结构化的. 2.1.2充分展现2条天际线的“可读性” 滨海 空间应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场所和景观视廊, 在此可以充分展现城市独有的2条天际轮廓线: 其一是山城相依的天际线;其二是水域的边际线. 烟台的滨海天际线应充分利用海体与构成天际线 的建筑物、构筑物等人工景观,以及由塔山、凤凰 山等自然景观相互间形成的动与静、软质与硬质、 开放与闭合的对比,从而使滨海城市带整体形态 丰富、个性鲜明. 2.2“三轴”——烟台滨海区景观特色 烟台市滨海景观的资源优势可以沿3条景观 轴来强化:临水空间轴线一海岸景观轴;面水空间 轴线一城市人文历史演变轴;水上空间轴线一海 上生态轴.3条轴线将沿岸的开放空间和公共活 动场所联系起来,并通过垂直于海岸的绿化道路 与岸边腹地的城市开放空间或山林公园相联系, 滨海岸地的城市建筑群应通过轴线对景、视觉联 系等方式形成与水面空间轴线的联系和完整的空 间秩序(图5). 图5烟台市滨海景观3条轴线示意图 Fig.5 The 3-axis map of the Yantai coastal landscape 2.2.1 烟台滨海景观带:海岸景观轴 自马山寨 至烟台山至西炮台,实际上是烟台滨海景观的主 完整的景观带. 在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地形地貌的自然条件, 注重景观序列的变化和节奏感.其中,雨岱山旅游 中心和新中心区是序列的高潮,其景观宜集中并 加以强化;烟台山和马山寨高尔夫俱乐部作为起 点与终点,应重点加以组织和设计,使景观整体序 列的起止关系明确、清晰(图6). 图6烟台滨海区景点的串联序列 Fig.6 Tandem of the Yantai coastal attractions 2.2.2烟台山一朝阳街一所城里一南山:城市人 文历史演变轴北起大海和烟台山,经朝阳街和 奇山所城到南山景区,是城市的历史文脉轴线,它 是滨海区景观向纵深的渗透,是与城市内部结合 为一个整体的重要纽带.它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 程和不同阶段的建筑风貌,刻画了城市发展的轨 迹. 所城里一朝阳街是烟台城市起源与发展历史 的见证,是烟台市最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街区.区 内有大量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也是烟台市区内 文物古迹及优秀近代建筑最为集中的地区.因此 保护好本区内的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及整体 第1期 于 英,等:滨海景观体系的优化重构——以烟台滨海区景观为例 83 文化环境,对于树立烟台的名城形象是至关重要 的.文物古建应保护与合理改造同步,结合旧城更 国最优良的天然海水浴场之一.沙滩南侧有一条 300 m宽的东西向防风林.开发区滨海景观应注 新改造,适当减少人口与建筑密度,改造居民居住 与生活环境,不仅为旅游创造了新的热点,同时也 为增加就业与收入提供良性循环的动力. 2.2.3芝罘岛一崆峒岛一养马岛:海上生态轴线 芝罘岛一崆峒岛一养马岛作为突出烟台海岛特 色的重要风景区,具有不可比拟的地理位置和自 然景观优势.应保持它们自然的原生态,将芝罘 岛、崆峒岛和养马岛及它们之间的海域辟为海上 观光休闲度假区. 众多海岛现在都没有很好地开发,其自然和 人文景观都有待于挖掘和整合,应该力求保护现 有资源、充分发掘历史题材、增加景观文化内涵、 挖掘乡土民情与传统特色,同时因地制宜推出一 些新的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充分发挥海岛旅游、文 化、生态优势,使海岛成为烟台市滨海景观资源的 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特色旅游、特色休闲的地方. 3 强化各区段的景观主题 结合城市的滨海岸线的自然特点,烟台的滨 海景观在城市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个不同 特色的区段.区段的划分和主题的提炼是从中观 层面帮助人们体验场所感和认知滨海区形象(图 7). 图7 烟台市滨海景观带区段划分示意图 Fig.7 The section division map of the Yantai coastal land— SC印e 3.1 金色海岸 3.1.1滨海沙滩风情的展示 烟台开发区的金 沙滩海岸带是开发区滨海景观的灵魂所在,具有 国内很多滨海区不可比拟的景观优势.其万米黄 金沙滩,素有“中国北方第一海滩”的美誉,是我 重沙滩、海滨、林带的品位,保护浑然天成的自然 特色. 3.1.2景观规划的实施与完善金沙滩地形狭 长,但自然环境类别轮廓鲜明,功能分区明确.根 据其线型岸线的特点,由东向西共分为5区,形成 东区热闹、西区安静、中间过渡的哑铃状布局. 该区段具备多项优良条件及潜能.在保护自 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海为主题,提供多 种设施,将度假区开发建设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 为一体的海滨公园,使更多的人能享用这一独特 海滨环境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3.2灰色海岸 3.2.1 城市的天然门户 烟台港位于芝罘湾内, 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港北有芝罘岛与市区相连, 形成天然屏障.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经济 外向型程度不断提高,港口作为物流的枢纽和开 放的窗口,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现代化港口往 往综合着交通、物贸集散,商业贸易等多样活动, 因而采用外湾来建港口,以形成一个天然门户. 3.2.2港口功能的全面转型 烟台港的开埠给 烟台带来了现代文明,它见证了烟台这个港口城 市的发生、发展和发达,是极具历史和景观价值的 地段.现在港口的位置限制了其发展,同时也破坏 了滨海岸线的连续性.根据烟台市的发展规划港 口将移至八角地区.八角港优越的地理条件可以 成为亿吨大港,成为烟台市以至更大范围对外联 系的窗口. 在尽早建设新港区的同时,应将有历史的旧 港区建设成为文化、游览区,变港口岸线为生活岸 线,向世人展示悠久历史港口城市的风貌.烟台港 口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应以完成保护其历史风貌 为原则,对港口设施及相关建筑进行修缮.同时, 结合重要建筑的修缮,开辟港史博物馆.这种模式 可使北马路与海港及烟台山的景观视线贯通,重 新建立起烟台山与中心街区的渗透与呼应,将山 与海的自然景色引入城市,强化其“山水城市”的 特征. 3.3红色海岸 3.3.1特色历史空间的形成烟台山以东到东 炮台这段海岸线是烟台市滨海区中的重要一段, 是近代烟台形成的历史性街区.这一区段内有张 84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第24卷 裕酿酒公司旧址、俄国领事馆、崇正中学旧址、烟 功能.应建立3条连接山海之间的绿色生态走廊: 强化从东炮台向城市延伸的绿色生态走廊;疏通 从雨岱山伸向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建立连接黄 海娱乐城与凤凰山城市公园的绿色生态走廊,让 台红万字会旧址等省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还有许多有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及有代表性 的近代居住街区.因此,红屋顶成为这一段的颜色 特征.舒适的空间尺度、连续变化的巷道空间、造 型各异的近代建筑,以及丰富的街道生活和郁郁 葱葱、种类多样的大树都给进入它的观者留下了 人们充分享受海洋带给城市生活的乐趣. 发展渔业旅游,梳理现有滨海住区的结构关 系,结合基地自然形成的冲沟形态,建立绿色步 强烈的空间意向和视觉记忆. 3.3.2历史性空间的保护和再生这一地区是 烟台市最先发展的地区之一,历史文化底蕴丰富, 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相互交换的地区,更是国内 外、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汇地.在外来文化与本国固 有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兼收并蓄 的开放型文化 9』.这是烟台作为港口城市独特的 活性和魅力所在.在滨海区景观设计中应重视近 现代建筑群的历史意义,将城市再开发与传统建 筑形态的保护联系起来,改变传统街区内商业空 间的纯自发状态,从而挖掘出潜藏的巨大商业机 会,增添滨水公共空间的魅力,重建这一区域的生 活形态. 近代以居住功能为主的滨海地区,由于时代 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其城市职能正面临转变.应保 留原广仁路和朝阳街的街道形态,突出近代商业 街市和城市开埠历史的街区特色:清代风情 区——北洋水师采办处(旧址)、清代民居等;传 统商务区~—东海关(旧址)、德国邮局(旧址)、 中国银行芝罘分行(旧址)等;休闲区——东太平 洋舞厅、咖啡馆(旧址);美酒文化区——可借鉴 上海新天地模式,以张裕博物馆为中心,建设张裕 俱乐部与酒吧.将红色海岸建成完整展示近代建 筑风情的走廊. 3.4蓝色海岸 3.4.1 海洋文化内涵的丰富体现 东炮台以东 到黄海游乐城这一段主要分布有滨海住区和宾 馆、休疗养院,而该地段的沿海渔业也是烟台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居住区占据了沿海岸线宝 贵的滨海资源,但区内公共设施配套极不完善,价 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该地区具有一定规模和服 务水平的商业设施匮乏,城市东西方向道路交通 困难.如何适度平衡这3种功能之间的关系是这 一区段改造的关键. 3.4.2休闲度假功能的明确与提升 由于海岸 形态的多样性,使休闲度假成为这一 段的主题 道,沟通居住区与滨海景观带的空间联系,完善整 体的开放空间结构,并在现有道路网的基础上,打 通地块间的支路联系,形成贯穿居住区的生活性 街道. 3.5绿色海岸 3.5.1 面向未来的生态、文化、科技中心 烟台 大学到马山寨之间这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东部 有规划中的马山寨俱乐部,中部矗立着体育公园, 西部就是烟台的大学城,北部有延绵数公里的黑 松林带.随着市政府的迁入,这一区域将作为新城 市的中心来发展. 3.5.2新城市中心滨海景观的高起点营造这 一区段滨海景区在设计上应力求形成生态海滨公 园的特色,充分运用海滨景区的自然风貌——海 湾、山景、阳光、沙滩、大海等,形成独具魅力的景 观热点.应建立一个绿化生态的网络,将体育公 园、行政中心、大学城与马山寨高尔夫俱乐部在空 间上连结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绿带与蓝带相 互映衬的,充满现代诗意的新行政和文化中心. 4注重细部设计 开放空间的存在是烟台滨海区的一大特征, 正是由于开放空问的存在,才使众多的公共活动 成为可能,才让城市风貌特色得以体现.除了通过 宏观和中观的景观设计来组织滨海景观,同时还 应该通过微观的层次来组织强化滨海空间的有机 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外部空间系统. 4.1 护岸 护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看水时护岸也 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中来.烟台市滨海区的护 岸设计必须强调其治水性质、保证亲水性和安全 性3个要素.代表形式主要有:堆石直立式、堆石 倾斜式、台阶式. 堤岸的绿化作为滨海区主要的生态景观,应 该强调其作为开放性绿化带的职能,即辟为无偿 为大众开放的绿化及游憩设施.除了多种绿化外, 第1期 于 英,等:滨海景观体系的优化重构——以烟台滨海区景观为例 85 应设置公共活动设施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 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不同需求.要特别注意绿化 与水体、建筑和道路的关系,创造具有通透性、连 续性和系统性的滨海景观. 4.2滨海步道 滨海区是步行者的天堂,形成方便、舒适、合 理、亲切的步行系统,是城市设计以人为本的重要 体现.在滨海区设置步道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人 们可以在其上行走,愉快地欣赏滨海空间;另一方 面是连接城市街区和滨海区_1 ,创造了地域的连 续性.它能够创造出异样的空间氛围使人意识到 空间的转换,提醒人们注意临水的安全,增添情趣 和魅力.滨海步道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与人们直 接有关的行走方便,特别是指石、砖等整铺而成的 路面.海边的步行游览区和海岸线是形成滨海景 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步行区以硬质铺地为主, 草地作为点缀穿插其中,间以树木,使滨海景观带 完整而有连续性. 从改造地面铺装的角度出发,应提倡运用透 水性铺装代替生态环境效益低下的不透水铺装. 充分利用多孔透水性铺装在提高地面蓄水能力、 蒸发降温、吸声降噪、减少眩光以及提高交通安全 方面有一系列优越性,从而有效缓解传统不透水 铺装带给城市的生态环境方面的缺陷. 4.3环境小品 在烟台滨海区中设置环境小品设施,除了可 以形成一定的功能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美化和统 一环境、丰富景观内容以及缓解大尺度空间给人 所造成的压力等作用.适宜于滨海景区的环境小 品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信息设施:指路标志、方位导游图、广告 牌、信息栏、时钟电话亭等. (2)卫生设施:垃圾箱、饮水器、洗手器、公共 厕所等. (3)娱乐服务设施:室外坐具、桌子、太阳伞、 游乐器械、休息廊、售货亭、自动售货机等. (4)交通设施:公共汽车站点、防护栏、人行 天桥、路障、信号灯等. (5)照明安全设施:室外灯具、消火栓、火灾 报警器等. (6)艺术景观设施:雕塑、艺术小品、壁画等. (7)无障碍环境设施:包括无障碍环境中交 通、信息、卫生等各方面的设施等. 烟台市在滨海城市景观的设计中要尽量重视 与人体更接近、视线扫描最多的设施、小品、围墙、 大门、灯柱、广告栏、垃圾箱、路牌等.要提高这些小 品和设施造型的艺术水准,丰富烟台的滨海景观. 4.4景观标志 滨海区中的景观标志是规划结构中视觉的控 制要素,如塔山上的三和塔、高层建筑或山峰.它 们既控制了整个滨水区的空间结构,又作为各个 地区的景观标志,成为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烟台山灯塔设置在相当于海的进出口的地方,来 访者可由此获得对这一城市的第一印象,并且有 助于在城市中辨别方向,同时又能进一步烘托出 烟台滨海区这一地域的个性和气氛.融人整体的 城市景观中的烟台山灯塔成为在略有起伏的城市 轮廓中所突出的城市高点的重音,增加了城市结 构的“可读性”. 5 结 语 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个层面对滨海景观所提出的概念性设计体现在:构 建“一带三轴”的景观形态构架,以整合的设计思 路统摄所有景观要素;强化各区段的景观主题,针 对每个区段给出了不同的指导性建议;注重细部设 计,使之贯彻景观设计的始终,充分体现对人的关 怀这样一个景观塑造的层级上.通过这样一个概念 性城市设计,指出烟台应以“水”为本源,以“绿”为 主体,以“建筑”为特色,重新塑造城市滨海空间,以 达到城市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将烟台滨 海景观带建设成为“生态城市带”. 参考文献: [1]金广君.日本滨水区规划设计概述[J].城市规划, 1994(4):45. [2] 于英.烟台市滨海景观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2003. [3] 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 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3. [5]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66. [6] 方煜,王泽坚.山、城、海多元生态的共生——深圳 市沙头角海滨区详细蓝图及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 2001(7):7l一74. 86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 与 堡 第24卷 [7] 胡海波,张孟哲.大连城市滨水区规划与建设[J]. 规划师,2000(1):36—39. 开发中的城市设计总体构思——烟台近代滨海景区更新 研究[J].建筑学报,2004,5:21-25. [10]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M].上海:同济大 学出版社,2001. [8] 汪坦.中国近代建筑统览烟台篇[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 胡绍学,陈曦,宋海林,等.我国近代滨水区旅游 Optimal Reconstruction of Coastal Landscape System —by the Case of the Coastal Landscape Environment of Yantai City YU Ying,HAO Shu—guang,ZHOU Shu,WANG Li—jun (School of Architecture,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 Abstract:To avoi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disordered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imited valuable re— sources of coastal districts.Based on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e explore a possible way to in— tegrate the costal landscape of Yantai City,We discuss the designing tactics of the coastal landscape at the macro.middle and micro levels,establish a landscape framework of,A Belt&Three Axes and give different advices for the designs of the diverse coastal distircts of Yantai City.Also,a detailed design project is presen- ted at the micro leve1.The present study can provid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referenees for the master plan of Yantai City,to create a rich,beautiful,harmonious,vibrant urban coastal landscape. Key words:coastal landscape;optimal reconstruction;urban design;Yantai City (责任编辑(上接第74页) 苏晓东) Exergy Model of 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 ZHAO Hai.bo .WU Kun (1.School of Ocean,Yantai University,Yantai 264005,China;2.Yantai Dunham—Bush Company Limited,Yantai 264000.Chi— na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exergy simulation model for the 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 to describe its internal exergy distribution.This model considers the 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 simulation model con. posed of heat exchange tube models connected by the directed matix which depictrs the flow sequence of the refrigerant in tubes composing the heat exchanger.The constuction method of the dirrected matrix is intro— duced.A column—priority solution algorithm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heat exchanger mathematical mode1A .calculation example of fin—and-tube evaporator is provided with the exergy model and parameters such as exer. gY,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re calculated. Key words: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exerb"T;model;simulation (责任编辑柳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