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李⽩⼩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天,李⽩⼜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如果整天在屋⾥读书多没意思?”
⾛着⾛着,在⼀个破茅屋门⼝,坐着⼀个满头⽩发的⽼婆婆,正在磨⼀根棍⼦般粗的铁杵。李⽩⾛过去,“⽼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个绣花针。 ”⽼婆婆抬起头,对李⽩笑了笑,接着⼜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问:“是缝⾐服⽤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婆婆反问李⽩:“滴⽔可以穿⽯,愚公可以移⼭,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别⼈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婆婆的⼀番话,令李⽩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我们的孩⼦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有恒⼼,成绩好⼀定是没有问题的。 (⼆)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抱负的⼈。可他⼩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孩⼦。进⼊青年时代,他意识到⾃⼰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有长进。他曾⼏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卧,同被⽽眠,⽽且还有着共同的远⼤理想:建功⽴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次,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好⽂章,⼜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喻有志之⼠,及时振作。 (三)亡⽺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个⼤⾂,名叫庄⾟,有⼀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兴,⽣⽓骂道:“你⽼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吗?”
庄⾟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直宠信这个⼈,楚国⼀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到赵国才住了五个⽉,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的话不错,赶紧派⼈把庄⾟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想起猎⽝,这还不晚;⽺跑掉了才补⽺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疑。
“亡⽺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约两句话⽽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馁,耐⼼地将事情再想了⼀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四)盲⼈摸象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个⼩国,国王名叫镜⾯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混乱,是⾮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王很想让其⾂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个主意:⽤盲⼈摸象的现⾝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王吩咐侍⾂说:“你找⼀些完全失明的盲⼈⼈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群盲⼈,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进宫殿向镜⾯王禀报说:“⼤王,您吩咐找的盲⼈现已带到殿前。”镜⾯王说:“你明天⼀早带领盲⼈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只能触摸⼤象⾝体的⼀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场。”
第⼆天上午,镜⾯王召集所有的⼤⾂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场上,沸沸扬扬的⼈们交头接⽿,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的事情。不⼀会,使者领着盲⼈们来到了镜⾯王的⾼座前,⼴场上的⼈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王向盲⼈们问道:“你们都摸到⼤象了吗?”盲⼈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象了!”镜⾯王⼜说:“你们每个⼈都讲述⼀下⼤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象腿的盲⼈⾸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象就像⼀只盛漆的⼤圆桶。”摸到⼤象尾巴的盲⼈说:“⼤王,⼤象应该像⼀把扫帚。”摸到⼤象腹部的盲⼈说:“⼤王,⼤象确实像⼤⿎。”随后,摸到⼤象头部的说⼤象像⼤勺⼦,摸到⼤象⽛的说⼤象像⽜⾓,摸到⼤象尾巴后部的说⼤象像棍杖,摸到⼤象⽿朵的则说⼤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象⿐⼦的盲⼈说:“圣明的⼤王,⼤象实在像⼀根粗绳索。”⼀群盲⼈分成了⼏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正确⽽别⼈说的不对。他们⼜纷纷到镜⾯王前争辩说:“⼤王!⼤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民见此都⼤笑不⽌,镜⾯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笑了起来。 【出处】
《⼤般涅槃经》三⼆:“其触⽛者即⾔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者⾔象如箕,其触头者⾔象如⽯,其触⿐者⾔象如杵,其触脚者⾔象如⽊⾅,其触脊者⾔象如床,其触腹者⾔象如甕,其触尾者⾔象如绳。” 【解释】
⽐喻对事物只凭⽚⾯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的判断。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个农民,⽇出⽽作,⽇⼊⽽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活,但他太懒,胆⼦⼜特⼩,⼲什么都是⼜懒⼜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了。深秋的⼀天,他正在⽥⾥耕地,周围有⼈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只兔⼦,不偏不倚,⼀头撞死在他⽥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释读】
成语“守株待兔”,⽐喻亡想不劳⽽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六)揠苗助长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个农夫,嫌⾃已⽥⾥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天,他⼜荷着锄头下⽥了,他觉得稻苗似乎⼀点也没长⼤,于是苦⼼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长⾼⼀点。
忽然,他灵机⼀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跳,开始把每⼀棵秧苗拉⾼⼀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个好点⼦,让咱们⽥⾥的稻苗长⾼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到⽥⾥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听到家⾥的稻⼦长⾼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了,但是却⼀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释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事⽆成。 (七)买椟还珠 【典故】
⼀个楚国⼈,他有⼀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下,他觉得有了⾼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份”就⾃然会⾼起来。
这个楚国⼈找来名贵的⽊兰,⼜请来⼿艺⾼超的匠⼈,为珍珠做了⼀个盒⼦(即椟),⽤桂椒⾹料把盒⼦熏得⾹⽓扑⿐。然后,在盒⼦的外⾯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件精致美观的⼯艺品。 这样,楚⼈将珍珠⼩⼼翼翼地放进盒⼦⾥,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都围上来欣赏楚⼈的盒⼦。⼀个郑国⼈将盒⼦拿在⼿⾥看了半天,爱不释⼿,终于出⾼价将楚⼈的盒⼦买了下来。郑⼈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往回⾛。可是没⾛⼏步他⼜回来了。楚⼈以为郑⼈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想完,郑⼈已⾛到楚⼈跟前。只见郑⼈将打开的盒⼦⾥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说:“先⽣,您将⼀颗珍珠忘放在盒⼦⾥了,我特意回来还珠⼦的。”于是郑⼈将珍珠交给了楚⼈,然后低着头⼀边欣赏着⽊盒⼦,⼀边往回⾛去。
楚⼈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分尴尬地站在那⾥。他原本以为别⼈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哭笑不得。 【释读】
郑⼈只重外表⽽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楚⼈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