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
一般规定
开工前应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对钢筋布置图与钢筋数量表及工程数量表进行对照复核。
应选择采购信誉良好、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生产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筋,严禁使用废旧钢筋。
钢筋进场后,应对钢筋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的钢筋,严禁施工时使用。
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污染、机械损伤和弯曲变形等,加工完成后应分类存放,挂牌标明钢筋的规格、使用部位。
钢筋的加工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加工前应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对除锈后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已伤蚀截面的应剔除不用。
钢筋下料、加工前应对钢筋的下料长度、连接接头的设置等进行设计计算,避免出现主筋不必要的接长、连接长度不足、焊接接头位置不符合要求、弯曲角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骨架或钢筋笼扭曲等现象。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采用调直机调直。
钢筋弯曲加工时,应按设计一次弯曲成型,不得反复弯折或调直后再弯,严禁热弯成型。
钢筋连接:
1)钢筋下料前应先确定好钢筋的链接方式,并按照链接方式确定下料长度。
2)钢筋直径小于25mm并采用电弧焊时,焊条的选择、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应保证钢筋轴线同心。
3)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采用滚轧直螺纹等机械连接方式,并满足下列要求:
(1)对直螺纹套筒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内螺纹不得有缺牙、错牙、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等现象。
(2)应配备力矩扳手和专用螺纹环规,固定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丝头检验和拧紧力矩检验。
(3)钢筋下料时,切口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符合要求时应将钢筋端头切掉,保证丝头面平整、垂直。
(4)严格控制丝头长度,不应过长或过短,每加工10个丝头应采用环规检查一次,剔除不合格丝头,丝头检验合格后应加护套防护,丝头不得有污染、生锈、机械损伤等显现。
(5)现场安装时,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
4.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钢筋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固定的工作平台上进行,钢筋笼骨架制作应采用钢筋定为模具或模架。钢筋交叉点应双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点焊焊牢,扎丝绑扎时丝头朝结构内弯,防止丝头进入混凝土保护层,产生锈蚀。
预埋钢筋宜增设临时定位钢筋等辅助措施进行定位,必要时可采用劲性骨架,保证其定为准确、牢固。防撞护栏预埋钢筋应与梁体钢筋点焊固定。
混凝土浇筑后,对外露时间较长的预留钢筋,应选择合适的防锈方式进行保护,如包裹、涂刷防锈材料等。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控制宜使用圆饼形、梅花形高强砂浆垫块及塑料垫块,其强度不得低于混凝土强度,绑扎应牢固可靠,垫块布置的数量应不少于4个/m2,且应避免布置在同一断面,如钢筋直径较小,则适当加密。
桩基础钢筋笼的保护层应采用圆饼形混凝土垫块,垫块的厚度不得小于40mm,且宜采用不小于10mm的穿心钢筋焊接在主筋上,纵向间隔应不大于2m,每道沿圆周对称设置应不小于4块。
钢筋保护层控制方法:
(1)钢筋加工及垫块预制是保护层控制的基础
钢筋在制作车间采用专用机具加工成半成品,并分类编号、堆放。在立柱及墩身钢筋加工中严格控制内箍尺寸,保证内箍准确。弯曲内箍钢筋时,先反复修正使之符合设计尺
寸和形状,作为样板使用,然后再进行正式加工生产;在预制和现浇箱梁钢筋加工中,严格控制构造筋和拉勾筋的加工制作,保证半成品的尺寸和形状。
保护层垫块的制作及选择是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的关键之一,根据不同部位制作了不同规格的“梅花形”垫块。垫块采用专业精制模具加工,用高强砂浆制作成型,有效控制了垫块的几何尺寸和自身强度,为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创造了条件。同时,“梅花形”保护层垫块采用创新的“点接触”替代传统的“面接触”,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模板制作、安装精度是保护层控制的前提
立柱、墩身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由专业厂家加工生产,进场后均进行了预拼装,以保证模板制作及安装精度。
模板拼装完成后先用法兰螺丝松紧风缆调正,再用经纬仪结合垂球法检校,保证墩柱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吻合,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在预制梁模板安装中,严格把握模板倾斜度及倾斜方向,使模板不得偏向一边,保证上口尺寸准确、不偏位。底部用对拉杆螺丝拧紧,侧模上部采用内撑和拉筋相结合进行上部加固,保证模内尺寸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安装模板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损坏或造成垫块移位。模板安装后,加强对垫块复查,如有损坏及时进行更换。
(3)钢筋绑扎及垫块定位是保护层控制的保证
在墩、柱施工中,首节墩、柱预埋钢筋定位牢固及准确是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另一关键。
为了保证首节墩、柱钢筋定位牢固、准确,在墩身施工时,根据预埋主筋位置进行精
确测量定位;为保证立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在钻孔桩施工时,就严格控制钢筋笼下放等工作,保证其中心不偏位,立柱施工时,根据其中心准确调整好钻孔桩伸出钢筋,保证调整后的钢筋笼中心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为了增强墩、柱钢筋骨架的刚度,增加了箍筋,并将箍筋与主筋焊接成整体。对于其他标准节段,每隔4道箍筋进行一次主筋和箍筋之间的点焊连接,以增强钢筋骨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以便更好的控制保护层。为了确保钢筋定位精度,高墩身施工时,还在钢筋骨架内设置了定位劲性骨架;预制箱梁的钢筋骨架在固定胎模上绑扎成型,钢筋安装时,采用定型样架来控制倾斜度。
(4)钢筋保护层垫块定位是整个保护层控制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立柱施工时,立模前在主筋上每隔一米均匀设置四个垫块;立模后再次检查钢筋笼是否对中,如有钢筋偏位,通过加密垫块进行调整。墩身、现浇箱梁、预制箱梁钢筋骨架上按梅花形布置垫块,纵、横向布置间距不大于1m,为防止钢筋整体骨架挠度变形,翼缘板、底板的垫块适当加密。垫块用两根铁丝绑扎,将其牢牢固定在主筋上,绑扎扎丝必须绞紧,垫块不得出现倾斜、下垂现象,并保证每个垫块和模板结合紧密,确保垫块处于最佳受力点上,从而发挥垫块的最大作用来确保保护层厚度。同时要特别注意,垫块绑扎尾丝一律朝钢筋骨架内侧按倒,严禁向外伸入保护层内。墩、柱、预制箱梁的保护层严格执行施工班组自检、技术人员交接检、监理抽检的三级质量检验制度,采用钢尺对各构件主筋保护层逐根进行测量,发现保护层偏大或偏小的情况时,立即现场调整,确保保护层工前合格率达到100%。
(5)混凝土浇筑是保护层控制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注意对垫块的保护,避免振捣棒触到钢筋、模板及垫块。另外,在浇筑中安排专人检查固定模板的风缆及支撑情况,如模板出现跑位,及时进行加固
调整。
(6)工后检查是保护层控制的必要手段
每一个构件浇筑结束后,项目部都及时用自备的钢筋位置测定仪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查,分析总结,整改完善。
(7)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允许偏差
①桥梁上部工程单点允许值偏差为:现浇件-5~+15mm;预制构件-5~+10mm;
②桥梁下部工程单点值允许偏差为:现浇件-10~+15mm;预制件-10~+10mm;
③混凝土防撞护栏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