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原电池精选习题

原电池精选习题

2023-04-20 来源:乌哈旅游
原电池精选习题

1.(2008年上海化学·12)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圆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b电极是阴极

B.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2.(2011浙江高考10)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

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

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2+

4OH-。液

解析:液滴边缘O2多,在碳粒上发生正极反应O2+2H2O+4e-

滴下的Fe发生负极反应,Fe-2e

Fe,为腐蚀区(a)。

2+

A.错误。Cl-由b区向a区迁移 B.正确。

C.错误。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 D.错误。Cu更稳定,作正极,反应为O2+2H2O+4e-答案:B

4OH-。

【评析】本题考察电化学内容中金属吸氧腐蚀的原理的分析。

老知识换新面孔,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关键的知识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想懂,而不是死记硬背。学生把难点真正“消化”了就可以做到一通百通,题目再怎么变换形式,学生也能回答。

3.在如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结束时,装置(1)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实验结束时,装置(1)左侧的液面一定比装置(2)的低 C.实验结束时,铁钉b腐蚀最严重 D.实验结束时,铁钉c几乎没有被腐蚀

解析:(1)中发生化学腐蚀:Fe+2HCl FeCl2+H2↑ (2)中发生析氢腐蚀,Cu为正极,铁钉为负极.

(3)中不被腐蚀,因为浓H2SO4有吸水性,铁钉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故选B. 答案:B

4.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快慢,某课外学习小组用不同的细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普通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解析:装置1中铁钉a处的环境为较潮湿,酸性环境(盐酸挥发),铁钉会发生析氢腐蚀,即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装置1左侧内气压增大,液面下降。

装置2中:由于与铁钉b连接的是铜丝,这样Fe-Cu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其反应速率,因此,装置2铁钉b比装置1铁钉a腐蚀快,产生H2比装置1多,其左侧液面也一定比装置1中的低,故C正确,B错;装置3中浓H2SO4具有吸水性,使铁钉C所处环境为干燥环境,不易腐蚀,故D正确。 答案:B

A、实验结束时,装置1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实验结束后,装置1一定比装置2左侧的液面低。 C、实验结束时,铁钉b腐蚀最严重。

D、实验结束时,铁钉c几乎没有被腐蚀。

--+-

5.已知反应AsO3AsO3设计如图装置(盐4+2I+2H3+I2+H2O是可逆反应。桥中的阴、阳离子可以自由移动,盐桥在原电池中不参与反应,只起导体作用),进行下述操作:(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微安培表指针偏转:(Ⅱ)若改往(B)烧杯中滴加40%NaOH溶液,发现微安培表指针向前述相反方向偏转。

(1)两次操作过程中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会相反?试用电极反应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3)(Ⅱ)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3-+

答案:(1)B中反应为AsO33-2e+H2OAsO4+2H,加盐酸,化学平衡

-3-

左移,AsO34发生还原反应;加入NaOH后,化学平衡右移,AsO3发生氧化反应

--3-+

(2)2I--2e-===I2 (3)AsO33-2e+H2O===AsO4+2H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