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检测题
(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 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短语能随意互换位置吗?为什么?
2.“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中的“仿佛”一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中写的是蜜蜂和蝴蝶,这是不是与本段内容无关?为什么?
4.作者说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说说你的理解。
(二)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 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应和( ) 酝酿( ) 巢( ) 嘹亮( )
6.这段文字是一幅___________图。第1句从___________觉角度写春风的___________,第2句从___________觉角度写春风的___________,第3、4句从___________觉、___________觉角度写春风___________,从而把难以捉摸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声、有味、有情。
7.“卖弄”本带___________的感情色彩,这里却带着___________的感情色彩,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儿的___________。
8.“吹面不寒杨柳风”是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题为___________中的诗句,理解时语序应变换为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杨柳风”指的是___________。
9.“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手法看,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写出了春风___________的特点。
10.请写出两句带春的古诗句。
(三)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1、在空白处填上课文的原句。(2分)
12、“斜织”一词表现春雨的什么特点?(3分)
13、文中写了什么自然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分)
14、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把春雨的特点概括出来,写在括号内:(3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C、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4分)
16、写出语段中写色彩的三个词。(3分)
17、语段中与“稀稀疏疏”相对应的词语是
。(3分)
18、从远、近角度看,这段文字对景物描写的顺序是( )(3分)
A、由远及近,有动有静 B、由近及远,有动有静 C、由近及远,有静有动 1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分别形容
丝 、 、 。(4分)A、闪光 B、紧密 C、细长
《济南的冬天》阅读检测
(一)①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②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③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④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给加点字注音:济南真得( )算个宝地 .2.选出为本文段分层正确的一项 ( )
A. 1/234 B.123/4 C.1/23/4 D.1/2/34 3.本文段用三组对比突出了济南天气的特点。按要求写出内容 ________和________第一组对比:说明济南冬天天气的特点是不刮风。 ________和________第二组对比:说明济南冬天天气的特点是响晴。 ________和________第三组对比:说明济南冬天天气的特点是温晴。 4.“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若去掉“声”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
)
)
15、在这段文字中,除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试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
第1页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_______ _,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5.在上文的空白处按原文填空。
6.“看吧”一词,“看”管到哪儿?都看到了什么景物?
7.理解加粗词语的含义。
(1)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2)山的肌肤
8.镶上一道银边,把“镶”改成“笼”为什么不好?
9.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10.这个语段在描写山景时运用的空间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 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1.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3分)
12.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
1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着落:
慈善:
14.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3分)
15.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3分)
16.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3分)
17.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18.“小摇篮”比喻
一词。(3分)
19.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3分)
20.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
(3分)
(四)【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
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
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
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21.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水。(2分)
22.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的“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4分)
。(4分)
23.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24.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②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25.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3分)
《背影》阅读检测
(一)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回答问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卖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第2页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
,作用是 ,“小”照应了前面
⑴ 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⑵ “祸不单行”是指什么事说的?它与第3自然段的哪个词相照应?
⑶ 当“我”流下眼泪时,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样说是为了什么?
⑷ 第2、3自然段与下文写父亲的背影有何关系?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二)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 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 (戴着 带着 代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慢慢 轻轻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掀身 探身 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 (趴上 登上 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扒 攀 抓)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抬缩 提);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用力 努力 吃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 (溜 爬 趴)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①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②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⑴ 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语,填在文中的空白处。
⑵ 从下列句子中选择父亲告别时说的两句话(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上文①②处)。( ) A、再见了,好好保重! 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C、进去吧,里边没人。 D、小心自己,注意安全。 ⑶ 以上文字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父亲?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⑷ 看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⑸ 为什么说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
⑹ 上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7)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他非常感动的背影。那么,本文着重写的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那个背影?
(8)“背影”这个标题别具匠心,如果把标题改为“浦口别父”或“回忆我的父亲”之类,你觉得怎么样?
(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边句子的含义,选择正确答案。
①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A.表现父亲意志坚强。 B.表现父亲体贴、劝慰儿子。 C.表现父亲的乐观精神。 D.暗示已经找到生活出路。 ②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 A.因自己聪明而沾沾自喜。
B.反语,悔恨自己太笨。 D.觉得自己聪明过头了。
C.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10)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和感受!
《故乡》阅读检测
(一)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大。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啊,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地说。 “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1、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手法,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刻
第3页
画了中年闰土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闰土见到了“我”,脸上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人见面后的第一句话,作者都用了省略号,各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画线句子中“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为什么说“似乎”?“可悲的厚障壁”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是什么原因导致闰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杨二嫂定说灰堆中的十多个碗碟是闰土埋着的。你认为是不是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部分情节作者插入了下一代水生和宏儿的友谊,从全文的构思上看,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8、这是课文《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对现实的故乡产生了深深的困惑,根据你的理解,写出困惑体现在哪些方面?(写出两个即可。)
10、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结合语境,分别作解释。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后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应该怎样理解?
《孔乙己》阅读检测
(一)阅读第4段,回答问题
1、应怎样理解“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描写?
2、小说往往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请指出下面的语句是哪一种描写,试分析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②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③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④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3、试分析文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4、谈谈“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阅读第9 – 13段,回答问题
5、第9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孔乙己的社会地位 6、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掌柜„„取下粉板,忽然说„„”“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②“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第4页
③“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④“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7、侧面描写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惨遭遇有什么好处?
8、“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9、文中写“我整天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句对刻画孔乙己的形象起什么作用?
10、孔乙己断腿后仍然取笑他的是谁?举例说明这个人最关心的是什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说明什么?
11、请具体谈谈作者都写了谁的笑?每种人的笑的含义是什么?
12、断腿的孔乙己已经是穷困潦倒,身残气微了,为什么酒店掌柜及酒客们对他没有同情,还是取笑他?
《苏州园林》阅读检测
(一)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苏州园林》作者 篇童话《
》。
,名
,著名的
家、
家。我们曾学过他的一
(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这段文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7.这段文字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 8.这段文字说明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是什么?
9.苏州园林中池沼安排的特点是什么?
10.文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 11.怎样理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的意思? (三)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2、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A ①ㄧ②③ㄧ④⑤⑥ B ①ㄧ②③④‖⑤⑥ C ①ㄧ②③‖④ㄧ⑤⑥ D ①ㄧ②③‖④⑤⑥
14、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 从整体到部分 B 从主要到次要C 从概括到具体 D 从原因到结果 15、本段中以苏州园林与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说明了________ 。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________ 。
17、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___ ____ 。
18、文中加黑词“多种”用得准确,简要说明这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 3.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
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5.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都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第5页
(四)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 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9.“景致”中“致”的意思是________;你能再说出几个和“镂”同义的词吗?_______ 20.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不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未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1.第二自然段中,“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一句中“补”字用得准确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________ 这一特征(用原文回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0、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和革命家。(4分) 21、这篇驳论文论敌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他们用的论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作者针对论敌错误观点而提出的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 24、“这一类的人们”指哪类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这篇文章的批驳方法是属驳什么?___________。(2分)
26、文中列举了四种人,你知道其中哪一种人的故事,请你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1.第一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最后一句最初发表时被删去了,你认为是删去好,还是不删好? 3.文中加“△”的“这”指代什么?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阅读全篇,用最简明扼要的话归纳第一段话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6.第一段的两个分号可否改成句号?请说明理由。
7.“用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第三句为什么加一个“却”字?
8.“于是”的意思是[ ] ①因此 ② 接着 ③就
9.第一段与第二段关系是[ ]
①第一段是作者概写敌论论据,为第二段归纳敌论论点提供依据。
②第一段写御用文人的行为,第二段写他人的言论,揭露他们可耻的言行。
③第一段分别从三个方面揭露,第二段从一个方面揭露,作者从四个方面揭露御用文人的丑恶嘴脸。 ④第一段是敌论论据,第二段是敌论论点,作者准备从驳论据入手进而驳倒敌论论点,所以将其论据和论点一起端出。
第6页
课内现代文复习专题答案 《春》参考答案
1.不能换。因为同桃花、杏花、梨花的颜色是一一对应的。 2.不可以。由花的甜味联想到果实,果实不是实写的,如去掉“仿佛”一词就变成实写了。
3.与花有关。从蜜蜂、蝴蝶这个侧面写花的多、甜、香。 4.花散落在草丛中,映着阳光,随风摇摆。 5.hâ yùn niàng cháo liáo 6.春风 触 和煦 味 芳香 视、听 和悦 7.贬义 褒义 拟人 欢快 8.南宋 志南和尚 《绝句》 杨柳风吹面不寒 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得寒冷 春风 9.比喻 拟人 和煦 1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风又绿江南岸。 11、树叶儿去绿得发亮;披着蓑戴着笠 12、表现了轻盈、细密的特点。 13、写了树叶儿,特点是绿得发亮。写了小草,特点是青得逼你的眼。 13、略 14、A、春雨之多;B、春雨之多、细、亮;C、春雨之轻 15、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写了房屋。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 16、绿、青、黄 17、一点点 18、C 19、比喻、排比;BAC 20、 改后的句子平淡(1 分)原句强调“在山中”( 2 分),感清强烈倾向突出1 分),追求山中的清纯,自由,美丽,更能表达作者对自由、至美的赞扬与向往(2 分) 21、 触景生情(2 分),由山雀的自由和天真的喜乐(2 分)联想到(对比)自己被桎梏套牢(或美好的时光流失太快)而限然。( 2 分) 22、采用以虚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对江南的关注(2 分);运用排比句式表现了思念的强烈和激越(2 分);表现了作者又忆南的怀念和淡淡的惆怅心绪(2 分). 23、按要求正确找出句子2 分,赏析2 分。 ( l)妙用比喻示例:文章把鸟的鸣叫比做“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的一支歌”,使人感到鸟叫的悦耳、优美;把山雀的鸣声比做“音乐雨”,既让人感受到鸟叫的悦耳、动听,又让人想像到山雀之多,鸣叫声充盈弥漫四周。 ( 2)善用拟人示例:山雀“撒野”, “兴奋地吵闹”,显现了山雀的顽皮,凸现了它们的精灵;“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祥和、自由和优美,幻化出一幅静谧的图画。
《济南的冬天》参考答案
(一)1.děi 2.D 3.北京的冬天刮风,济南的冬天不刮风。伦敦冬日没有日光,济南的冬天响晴。热带日光毒,济南的冬天温晴。 4.不好。因为去掉“声”字就表示根本没有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济南冬天是温晴的,尽管有风,但风力不大,听不到风声,这正表明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5.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6.到“微微露出点粉色。”看到山上矮松、山尖的雪、山坡的雪和草色。7.(1)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 (2)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8.因为“镶”指从外围加嵌进去,形象而符合实际,“笼”指大面积遮掩、覆盖。9.描写了雪后山景。10.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11、冒号 12、承接上文 13、可靠的结果和保证;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14、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这一圈小山。 15、先俯视,后仰视 16、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17、运用拟人的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18、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小”照应了“小山”的“小”。 19、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 20、有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意思相近也可) 21、冬天;秋天 22、温柔多情;甜美 23、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它们知道它们那是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其它拟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24、总结性地写了冬天济南的景色,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对济南的钟爱,体现秋天济南的美好。 25、原句子是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背影》参考答案
(一)⑴ 开篇点题,引起回忆,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⑵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惨淡 ⑶ 是为了安慰我,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 ⑷ 第2、3自然段不能删去,为后文写父亲去车站送我作铺垫,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气氛。
(二)⑴ 戴着 蹒跚 探身 爬上 攀 缩 努力 爬 ⑵ B C ⑶ D
⑷ 年迈的父亲给我买橘子,我非常感动。 ⑸ 父亲面对生活的重担,但为了不让儿子担心,故意装成轻松的样子。 ⑹ 内容:“又”表明第二次,突出儿子对父亲的深情。结构:照应前文,“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7)本文主要写的就是车站送别时的背影。(8)本文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写背影表现父子之间深沉的爱。而背影又是本文的线索,所以,以它为标题,是很高明的。如果换用标题,常常要改变主题思想,或者改变写作角度。(9)①B ②C
10)答案要求:一定要联系自身的实际,抒发真情实感。
《故乡》参考答案
1、对比 语言 动作 神态 肖像 愚钝麻木 2、“欢喜”是因为与儿时的朋友久别重逢很兴奋,“凄凉”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境况不好很悲伤。 3、“我”见闰土很兴奋、激动,但又不知从何说起;闰土深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不再仅仅把“我”视为平等的、亲切的朋友了。 4、闰土的称呼表明他与我之间再也没有纯真的友谊了,两颗心再也无法融合了,让“我”心寒,并不真的是外界的寒冷,所以用了“似乎”。“厚障壁”指的是封建等级观念。 5、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6、此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是,闰土生活非常贫困,且草灰也是他自己要的,有这种可能性。不是,闰土是一个老实的人,且他也十分看重他与“我”童年的友谊,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7、这是“我”与闰土亲密友谊的延伸,这表明了“我”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要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探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与追求。 8、惘然、气闷、悲哀、希望。 9、(示例)为什么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为什么故乡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为什么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缺失?愚昧、落后、贫穷为什么轮回?故乡的希望在哪里?„„(联系本文的主题来理解,“我”的困惑,实际上就是作者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10、奔波劳碌、辛勤劳苦、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11、自由平等幸福 12、因为“我”对故乡的记忆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13、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孔乙己》参考答案
1、揭示了人物的特殊身份,刻画了他穷困潦倒却又想保住读书人的自尊,虚荣心十足的性格特点.
2、①肖像和外貌描写。社会地位低下,穷困潦倒,想保持读书人的自尊,虚荣心十足,却又十分懒惰的老书生的形象。
②语言描写。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不堪,受封建教育毒害深重,已经达到了麻木不仁,自欺欺人的程度了。
③神态和语言描写。死要面子,不肯承认自己的劣行,力图维持自己是读书人的清高。
④肖像和语言描写。内心已经感到羞耻,但表面上却表现得更为激烈,说明他仍然热衷功名,追求科举,自命读书人清高。
3、“排”在这里的意思是一一摆出的样子,表明既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以显示自己的阔绰,又是对短衣帮的示威和回击,也传达出孔乙己对不多的钱也不珍惜,刻画出了一个经济拮据的“读书人”的穷酸相。
4、首先揭示了酒客们麻木不仁,丝毫也不觉悟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其次是以笑写悲,用笑声衬托悲凉的意味,使孔乙己的遭遇更具悲剧效果。
5、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可有可无。(有,就是取笑的材料;没有,别人照样过。)
6、①无论掌柜的还是小孩子平时都根本想不起孔乙己,可见人们对他的轻视,可见当时社会世态炎凉,冷漠无情。 ②嘲笑孔乙己的自不量力,同时也突出了丁举人的豪强霸道,凶恶残酷
③是摸索,寻找的意思,和前文的“排出九文大钱”构成对比,表明孔乙己已经极度贫穷了,但仍然是喝酒付钱,为人诚实。
④大约是推测的语气,因为没有亲见他的死,也没有确实的消息证明他的死,是不确定的。这也反映出孔乙己无人关心的可悲命运,人情冷漠的残酷社会。的确是十分肯 定的语气,根据孔乙己现在腿已经断了的情况和残酷的社会现实,他已经没有生存下去的能力了,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帮助,面对心灵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他只有死 路一条。两词连用,准确表达出了孔乙己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
7、真实,因为小伙计是很难有机会亲见的;同时也写出了人们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8、自然环境描写。不仅写出的晚秋的凉意,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悲凉的心情,预示了孔乙己悲凉的结局。9、和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构成对比,衬托出孔乙己穷困潦倒到极点的悲凉处境。
10、掌柜的。他最关心的是个人利益,是钱。他是一个自私冷漠,惟利是图,没有同情心甚至没有人性的家伙。说明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11、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不经意的笑;掌柜的笑是自私卑劣的笑,奚落取笑;短衣帮是麻木不仁的笑,是哄笑,取笑;孩子们的笑是天真的笑,是觉得有趣的笑。这笑声不仅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世态炎凉,也表明了孔乙己被损害被侮辱的社会地位。
12、他们只知道哄笑取乐,奚落他人,在别人的痛苦中寻求片刻的刺激和欢乐,可见他们都是受封建制度的侵蚀,
第7页
自私冷漠,麻木不仁。其实,他们和孔乙己一样,都是受封建统治者奴役的一群,他们的命运和结局也不会比孔乙己强多少。
《苏州园林》参考答案
1.叶圣陶 绍钧 教育 文学 古代英雄的石像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a.列数字 b.举例子、打比方 c.作比较 4.不可以。因为句中的“败笔”是与上半句中的“图画”相照应,换成“地方”,则没有这层照应了。 5.效果会不好。第一种说法好。第一种说法是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强调了苏州园林设计的成功,确实能够做到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后一种是肯定句,语气不如前一种双重否定句强。 6.总分 7.分类别 8.讲究艺术性,给人置身山间的实感。 9.讲究自然之趣,并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10.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11.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12、 ①。13、 D。14、C。15、 外国花园 苏州园林的民族特色。16、 议论。 指出了苏州园林将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栽种的作用。17、 描写。 形象地写出了古藤枝蔓的模样和旺盛的生命力,突出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18、 说明了苏州园林所栽种的花时不同的花树种类之多,这样才能收到“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的效果。 19.情趣;雕、刻、镌、锲、铭 20.有墙壁隔着 墙上有镂空图案 有廊子界着 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21.“补”写出了匠师们的细心、匠心,说明他们注重图画美,善于将单调化为多彩。 22.举例子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20、鲁迅,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2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22、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3、过渡24、埋头苦干的人,拚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25、驳论证26、略(二)1.过渡2.不删好。因为这句话指出了求神拜佛的后果。3.国联就渺茫 (三)5.信地信物;信国联;信神信佛。 6.不能。开头有冒号提挈,改成句号,意思相对独立了,语气连贯性差了。 7.不仅改变了语气,而且表达了微妙的讽刺的意味。 8.① 9.④
课内现代文复习专题(一) 抒情散文阅读
春
一、主旨及整体把握 主旨:《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整体把握: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还有春天的人„„一切都焕然一新,生机勃勃。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春》的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颇具匠心。至于语言的秀雅清新、朴实隽永,则更能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二、问题研究:
本文结尾处的三个比喻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本文结尾处的三个比喻句,从不同的角度形象地反映了春天的特征,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把春天比作“娃娃”,因为春到人间,给人带来希望,具有“新”的特征;把春天比作“小姑娘”,因为春天美化了人间,使人感到活泼可爱,具有“美”的特征;把春天比作“青年”,因为春天有不可遏止的生命力,使人充满活力,具有“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既是对春天的赞美,又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
三、课后研讨与练习: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想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济南的冬天
一、问题研究:
1、仔细揣摩以下句子,品味拟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答:“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答:“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2、课文第一段是采用什么方法得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和“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点出济南冬天“温晴”这一总特征。这些描写,既描绘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3、作者是如何将自己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融入写景之中的?
答: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作者或直接抒情,或创造意境,或是展开想象,将对济南冬景的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文中第一段,通过三组对比,强调突出了冬天的济南是一块“宝地”,直接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显得情真意切;又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段话,作者使用了与读者亲切交谈的语气,创设了舒服温暖的情境,字里行间流露出难以言传的深情;再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虚实结合的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展开联想,意会了景物的外在特征,而且包含了作者喜爱的心理。
二、主旨及整体把握:
主旨: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景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
整体把握: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课内现代文复习专题(二)——叙事散文阅读
背影
一、整体把握
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1.感受深切父爱。
想想父亲当时的困厄,对父爱的感受就会更加深切。当时,父亲遭遇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二者之间再三踌躇,天平的一头是那么沉重,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这种爱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亲亲自送行,照顾得无微不至,不光顾到眼前,还为儿子一路着想,临别还给儿子买橘子。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父亲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他是这样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的,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
《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朱自清父亲性格中也有刚强的一面。听他面对双重灾难的心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大有泰山 压顶不弯腰的气概。而浦口送行,则更多地表现他慈爱的一面。
2.体会“我”当年的感受与写作这篇文章时的感受。
第8页
车站送别那一年朱自清20岁,北京大学学生,写《背影》那一年作者已28岁,清华大学讲师,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年龄,所以对父爱的感受也迥然不同。20岁时的心智还不够成熟,28岁就比较成熟了。文中一再写当时怎样自以为是,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为什么起初体会不到父爱,反而对父亲的言行不以为是呢?一方面,因为中国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长大了,有很强的自立自强的要求,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无论孩子多大也要“抱”在手里,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两代人之间容易起冲突。另一方面,20岁那样的岁数,又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为是,对父爱不容易体察到,对父亲的行为方式往往以为陈旧而反感。待到真正成熟了,才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是他那个时代养成的,应该透过这种行为体察父亲的爱心。作者一再自责“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望着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我”的心受到触动,顿悟父亲的爱心,“我”哭了。“我”发现了父爱,引得读者都联想起父爱,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这篇散文引起普遍的共鸣。
二、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回答下列问题。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四次写背影的文字: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2.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3.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含着眼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
(二)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1.这一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使读者产生悬念。 2.这一句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第六段中,关键性语句有这样一些:
①“我买几个橘子去”,是这个片段内容的提要。
②“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是父亲过铁道之所以困难的一个因素,不然不至于如此艰难。 ③“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说明父亲是坚持要自己去的,这一处很关键。说明父亲觉得能为儿子尽心尽力才舒心。
④“蹒跚”一词很关键,连平地走路都是蹒跚而行,可想而知上下月台更难了。
⑤“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不仅是本段关键的一句,在全文也是关键的一句,全文的焦点就是这个背影,突显出深深的父爱。
⑥“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句表现了父亲的心情,买橘子虽然辛苦,心里却很高兴。
⑦“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一句能表现父亲对“我”的怜惜、体贴、关
照。
⑧“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一句又写背影,而且包含非常复杂的情意,所以也是关键性语句。
(三)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四句话是: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①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 句: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句: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课内现代文专题复习(三)——鲁迅小说选读
故乡
一、整体把握 1.主题
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 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当时的社会所扼杀。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物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闰土:
少年闰土:活泼可爱、热情淳朴、多知能干。
中年闰土:穷困潦倒、迟钝麻木。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 代表。 杨二嫂: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二十年后,她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我”:
小说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作者。 “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二、问题研究
3.作者最后所说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怎样理解?
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三、练习说明
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第9页
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羽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杨二嫂:二十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
二、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
三、“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像,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我”的生活是奔波劳碌的;闰土的生活是辛苦麻木的;别人的生活是挖空心思、处心积虑的。 “新的生活”是指没有剥削与压迫,自由平等,幸福美好的生活。
孔乙己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 一。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全文可分三部分:前三段为第一部分。作者通过对叙述者“我”在咸亨酒店里当小伙计的描述,交代 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命运的展开作好了铺垫,这可以说是小说的“序幕”部分。
从第四段到倒数第二段是第二部分,这是整篇小说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从“孔 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到“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可以作为第一层,其余的段为第二层。在第一层中,作者以一系列生动逼真又极具概 括力的细节,传神地刻画了孔乙己的迂腐性格,展示了他的不幸遭遇;第二层则通过一个具体事件表现了孔乙己命运的凄惨。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可以看做小说的尾声。作者用短短的一句话将叙述者“我”的思绪从二十多年前的过去回到“现在”,以 “我”的亲身见证来推测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在首尾呼应中强化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抗议与批判。 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既是整个社会环境逼迫的结果,也是他那可怜又可笑的个性特征所致:他挣扎在社会的底层,却自认为高人一等; 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丧失了;他免不了偷窃却又死要面子„„矛盾的性格使他显得迂腐可笑。
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完全生活在一个敌对的异己环境中。不仅社会权贵与统治阶层专以弱肉强食、 欺压百姓为能事,即使是同属被压迫阶级的不同成员之间,也是那么寡情与淡漠。——通过作品中一再出现的“哄笑”声,
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作者那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同类那么冷漠?为什么彼此之间就不能多一点 关爱与同情?为什么像孔乙己这样一个可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被剥夺得一无所有,而人们却不肯给他一点点关心与帮助,却还要对他加以欺凌和嘲弄?小说所 隐含的这一复杂的情感内蕴,需要细细体会并引导学生加以理解和感受。
二、问题研究
1.这篇小说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这篇小说的语言老辣深刻,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不公平社会的深刻批判,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无限感喟。 2.这篇小说是从什么角度来讲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篇小说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貌似平淡轻 松,实则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三、练习说明
(一)小说中有哪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小说有四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一处是第四段,一处是第六段,一处是第八段,一处是倒数第三段。四次哄笑,描写的实际上是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而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让他们很开心。众人的冷酷、麻木、对弱者的践踏由此可见一斑。
封建秩序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在这样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下,民众的活力、热情、同情心都被扼杀, 变得麻木不仁,自私冷漠。在短衣帮的心目中也以为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 孔乙己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倍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所以他们对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者不但没有同情和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在他们劳累而苦 闷的生涯中寻求片刻的快乐。
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子的苦人和弱者,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 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种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二)细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小说对孔乙己的描写,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正面描写的地方比较多,如对孔乙己外貌和绰号来历的描写,对孔乙己面对众人嘲弄时语言、表情和动作的描写等都属于正面描写。而第五段和第十段则从侧面,由别人之口交代了孔乙己的经历,丰富了人物性格。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贫困潦倒却又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善良而又无能,可怜而又可气,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的牺牲品,也是当时冷酷社会的牺牲品。作者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2.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体会一下这种写作角度与直接用第三人称描写的不同效果。
作者以一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让人体会到,连这样一个小孩子都这样冷漠,可见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而且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比第三人称显得更为真实亲切。
(三)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也可以另外圈点几个精彩的句子进行分析、体味)。 1.①(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什么不同?)
“排”字体现出孔乙己想要显示自己付得起两碗酒和一碗茴香豆价钱的心理。“摸”字体现出孔乙己的吃力。一“摸”一“排”形成鲜明对比。
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了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轻蔑、嘲笑的口吻,“笼”字体现了孔乙己的窘迫,他不愿意与别人说这个。 3.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10页
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他腿断了没有人同情他反而继续嘲笑他做铺垫。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在这里并不矛盾,用“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用“的确”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黑暗,孔乙己那样的人是没有活路的。
课内现代文复习专题四——说明文复习
苏州园林
一、整体把握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 ”,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二、问题研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以上语句中所说的“画”“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1、3句的议论,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而第2、4、5句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我们觉得很熟悉,因为它们原是在中国画上常见的。 三、练习说明
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1.“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2.“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本文和《中国石拱桥》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用:
(1)唐朝的张zhuó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