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教学设计
所属大类专业:应用经济学
参 考 教 材:金融学第三版(黄达)
讲 授 内 容:货币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适 用 对 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等财经类专业
教 师:
职 称:讲 师
时 间:2016年1月
课程名称:金融学 教学背景 本知识点以金融宏观调控框架与要素入手,整体结合部分讲解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 授课对象: 金融学、工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 教学单元名称:项目19:货币政策 授课教师: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开设时间:大二第一学期 课时:16分钟 本课将从培养学生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入手,结合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展开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设计出一套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 能力目标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货币政策工具的分类和特征,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内容及其作用机制 能够结合不同的宏观经济情景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其实施效果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及 难点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教学难点: 教师准备: 教学 准备 查阅金融学教材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数据 学生准备: 预习十九章货币政策 教学内容整体框架 教学基本内容及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 组织教学: 讲课之前的准备工作 回忆旧知: 1.货币政策的定义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讲授新课: 一、导入相关资料 导入2007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如下图19-1和表19-1所示: 方法及手段 向学习委员询问 到课情况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图19-1 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趋势图 从图19-1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15年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15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呈现下降趋势。 表19-1 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具体调整数据 问题教学法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课堂讨论法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第八章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市场形成来源 主要是围绕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上图2015年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2月份的19.5%调至10月份的 17%,中小型金融机构则由16%调至13.5%. 中央银行为什么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结合第八章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市场) 二、货币政策工具 本节课主要围绕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来进行讲解,如下图19-2金融宏 观调控机制框架与要素,它是指中央银行启动调控工具到政策目标实 现的自然过程。 图19-2 金融宏观调控框架与要素 1.一般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堆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课后习题: 本次授课设计方案 任务: 步骤 讲新课前:告知教学目的并布置工作任务 知识链接 导入新课 归纳与总结 内容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任务引入 时间分配 课 前 导入 本项目知识点讲解 本节课重点 多媒体 多媒体 多媒体 启发 讲授 讲授+回顾 提问+学生展示+教师评析 讲授 1.5分钟 9分钟 3分钟 结果评析 布置课 外任务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附加题 多媒体 多媒体 2分钟 0.5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