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半年自学考试«基础工业工程»试题题解与分析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IE的萌芽和奠基时刻,第一应用于〔B〕。 A.建筑业 B.制造业 C.冶金业 D.服务业
2.工业工程的首要任务是〔C〕。 A.供应系统的设计 B.服务系统的设计 C.生产系统的设计 D.治理系统的设计
3.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是〔D〕。 A.资本生产率 B.总生产率 C.全要素生产率 D.静态生产率
4.工艺流程分析的分析改进对象只包括加工和〔B〕。 A.装配 B.检验 C.包装 D.储存
5.动素分析〔Therblig〕的差不多动作元素有〔C〕。 A.21个 B.15个 C.17个 D.24个
6.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D〕。 A.运算公式 B.作业时刻 C.作业方法 D.评比系数
7.工作抽样需要对操作者或机器进行〔D〕。 A.连续观看 B.规律性观看 C.间断观看 D.随机瞬时观看
8.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的事物和〔A〕。 A.概念 B.产品 C.服务 D.工作
9.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机和〔D〕。 A.产品 B.质量 C.服务 D.环境
10.人由暗环境转入明环境的明适应过程一样需要〔C〕。 A.2min B.1.5min C.1min D.0.5min
11.以视中心线为基准,误读概率最小的区域是〔B〕。 A.上下各20° B.上下各15° C.上下各12° D.上下各10°
12.通常情形下安静代谢量为常温条件下基础代谢量的〔C〕。 A.80% B.100% C.120% D.150%
13.为尽量幸免光线直截了当射入眼睛,照明灯应当设置在人的左上方,与人眼呈〔B〕。 A.30°角 B.45°角 C.60°角 D.90°角
14.噪声不单纯是由声音的物理性质决定的,而要紧取决于〔A〕。 A.人的主观心理感受 B.人所处的环境 C.人的生理条件 D.人的承担能力
15.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治理形式的特点是〔B〕。 A.分权式治理 B.集权式治理 C.民主型治理 D.放任型治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6.人们为提高生产率所做的努力集中表现在改进生产技术和治理两个方面。
题析:人们常说,企业的进展靠两个轮子,一是技术,一是治理,缺一不可。两方面关于提高生产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17.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
题析:IE的中心任务是提高生产率,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18.工作研究的目标偏重于人力资源的节约。
题析:一切节约归根到底是活劳动的节约。工作研究的要紧目的是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以及作业测定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
19.差不多生产过程包括加工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储备过程 。
题析:储备过程是实现生产过程连续性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包括在差不多生产过程之中。
20.作业空间设计一样包括空间布置、座椅设计、地面设计和环境设计等几方面内容。
题析:环境系统是整个生产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生产的效率、质量以及操作者的身心健康有重要阻碍,因此作业现场空间设计必须包括环境设计。
21.作业测定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用于确定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刻。
题析:作业测定的最终目的是制定作业的标准时刻,为此,在选择作业测定对象时其操作技术必须达到最差不多的要求,即达到合格工人的标准。
22.工作抽样中获得记录结果的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
题析:这是统计规律显示的。当样本数足够大时,二项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23.1MOD的时刻值为0.129s。
题析:这是在开发MOD〔模特法〕设计规定的。
24.眼睛能辨论被看清目标物最近两点的视觉称为临界视觉。
题析:例如,人站在离视力检查表5米处,能看清表中第10行\"E\"字,视力为1.0。
25.机器设备向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有视觉显示、听觉传示、触觉感知和动觉感知。
题析:眼睛同意视觉显示,耳朵同意听觉传示,皮肤同意触觉感知,而骨骼、肌肉同意动觉感知。
26.劳动强度是指生产过程中作业者体力消耗及紧张程度。
题析:劳动生理实验说明,某些劳动强度不是专门大的作业,但由于作业紧张度高,操作者同样会感受劳累,如外表监示岗位的操作工。
27.作业环境的微气候条件要紧指作业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等四种因素。
题析:热辐射同样也是高作业温度,它直截了当照耀到操作者的躯体。
28.工作岗位分析是对组织中各项工作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规范进行描述的过程,其结果是产生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
题析:在工作规范中要紧说明该项任职职员的素养、能力、知识和技术要求等。
29.岗位工作设计要紧考虑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
题析:岗位工作设计除了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外,行为因素同样不可缺少。因为,岗位工作由人承担和完成,必须考虑职员精神方面的需要,使工作本身给职员带来鼓舞。
3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
题析:社交需要是介于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之间的人的一种精神需要,要紧表现为对交往、情感和归属方面的需要。
31.弗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某项活动对某人的鼓舞强度取决于该项活动结果给人带来的价值以及实现这一结果的可能性。
题析:价值在那个地点也称为效价,对个人的价值能够是物质也能够是精神。 32.薪酬的功能包括补偿功能、鼓舞功能和调剂功能。
题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价格同样受市场供求关系的阻碍,通过工资水平的调剂,能够起到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作用。
33.作业宽放时刻包括技术性宽放时刻和组织性宽放时刻。
题析:组织性宽放时刻是组成作业宽放时刻不可缺少的部分,要紧用于工作现场组织治理需要所发生的间接工时消耗。
34.在考绩过程中,假设被考核者在某一方面专门优秀,就判定他在其他方面一定优秀的心理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题析:晕轮效应是考绩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即由于被考核者某一方面专门优秀,就一好百好,以偏盖全,不做具体分析。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按不同治理层次和适用范畴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点标准和企业标准。
题析: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区、市范畴内进行统一的,如安全、卫生和产品等能够制定和实施的地点标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现代工业工程的进展具有如何样的特点?
答:一样认为,20世纪50、60年代往常,工业工程处在传统进展时期,70年代以后进入现代进展时期。在此期间,工业工程显现以下特点:①研究对象和范畴从局部、部分扩大到系统整体,强调追求系统整体优化和综合经济效益;②普遍采纳运算机技术、治理信息系统〔MIS〕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条件;③重点转向集成生产,由于运算机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结合,生产方式发生了全然性变革,由原先分散单人单机的生产向集成制造转变,工业工程的应用也必定随之改变;④突出研究生产率和质量的改善,这是工业工程追求的目标,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研究提高生产率的方法与重点也会与时俱进;⑤探究新理论,进展新方法。
37.工业工程意识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工业工程意识第一是由日本工业工程专家提出的,实践说明,有没有工业工程意识以及树立什么样的工业工程意识关于进展工业工程至关重要。一样认为应该树立以下意识:①成本和效率意识;②问题和改革意识;③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④全局和整体意识; ⑤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38.简述提高生产率的意义。
答:治理科学家德鲁克指出:\"生产率是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还有经济专家指出:\"生产率造成差异。\"不断提高生产率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目标。其意义为:①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经济进展的速度;
②提高生产率是增加工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③提高生产率能够缓和通货膨胀;④提高生产率能够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持国际贸易平稳; ⑤提高生产率对改善就业和促进社会进展有积极作用;⑥生产率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相互促进。
39.标准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随着高新技术的进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标准化的重要作用日益扩大:①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②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手段;③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④是科学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⑤促进对外贸易进展。
40.试述鼓舞的差不多含义及作用。
答:鼓舞的差不多含义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鼓舞的作用有多方面,具体表现在:①吸引人才,提高组织的凝聚力;②和谐职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使两者和谐统一;③充分调动职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职员的工作效率和业绩;④激发职员的制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四、运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各8分,第3小题10分,共26分〕
41.某班组有关资料如下:试运算表中各要素的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指数。
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 产 量〔件〕 400 500 投入工时〔h〕 800 800
投入材料〔元〕 100 000 125 000
解:①运算各要素静态生产率。资料给出的生产要素只有两项,即投入人工和材料,故应分别运算此两项生产要素的静态生产率 第一个月:
人工生产率=400件/800h=0.5件/h
材料生产率=400件/100 000元=0.004件/元 第二个月:
人工生产率=500件/800h=0.625件/h
材料生产率=500件/125 000元=0.004件/元
②运算两要素动态生产率 工时生产率指数
=〔0.625件/h〕/〔0.5件/h〕=125% 单位材料生产率动态指数 =〔0.004
2005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 (课程代码 2629)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入题共14小题,每题1分,共1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 〕 A.产量 B.生产率 C.治理水平 D.成品率 2.工作研究的两大技术是方法研究和 〔 〕 A.作业测定 B.人机工程 C.系统工程 D.价值工程 3.提高生产率的内部方法之一是 〔 〕
A.资金和信贷的可利用性 B.有效的培训 C.工厂布置 D.税收机制 4.以下作业系统的组成因素中,不服从自然法那么的是 〔 〕 A.原材料 B.设备 C.能源动力 D.人
5.搬运活动性分析中,关于零散地放置地上、台上或棚架上的物料搬运前后处置量最大,其活动性指数为 〔 〕 A.0 B.1 C.3 D.4 6.在模特法中,M2代表 〔 〕 A.手指动作 B.手的动作 C.小臂动作 D.大臂动作 7.劳动定额标准种类从数量上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 A.基础标准 B.方法标准 C.治理标准 D.工作表准 8.人机系统开发设计的基础是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和 〔 〕 A.能力限度 B.年龄特点 C.工作范畴 D.性别特点 9.人机系统最原始的设计思想要第一确定 〔 〕 A.人机界面 B.环境 C.机器 D.人 1O.乳酸系列提供能量的速度 〔 〕 A.专门缓慢 B.较慢 C.迅速 D.专门迅速
11.企业进展史上使用最早、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是 〔 〕 A.职能制组织结构 B.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D.直线制组织结构
12.在人力资源治理活动中,被称为〝人力资源治理活动的纽带〞的活动是 〔 〕 A.职员聘请 B.职员考核 C.人力资源规划 D.薪酬设计 13.在下面考级技术中分维度进行考核的方法是 〔 〕 A.交替分级法 B.范例对比法 C.对偶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14.要紧探讨酬劳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阻碍的鼓舞理论是 〔 〕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强化理论 D.社会比较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5.导致实际作业总时刻远比差不多工作量要多的缘故有 〔 〕 A.产品设计不佳 B.工艺参数选择不准 C.打算不周 D.设备陈旧 E.工人工作怠慢 16.以下事件消耗属于预备于终止时刻的有 〔 〕
A.熟悉图样和工艺所消耗的时刻 B.设备调整所消耗的时刻
C.预备专用工艺装备所消耗的时刻 D.零件及成批交付检验所消耗的时刻 E.设备加注润滑油所消耗的时刻
17.按标准的法律特点,标准可分为 〔 〕
A.统一性标准 B.强制性标准 C.制度性标准 D.举荐性标准 E.国家标准
18.我国劳动定额标准体系中划分为三个层次的行业有 〔 〕
A.矿业 B.机械制造业 C.建筑业 D.林业 E.纺织业
19.以下几种机器操纵器的高度重,采纳立姿作业时适合用手进行操作的高度有 〔 〕 A.600mm B.710mm C.800mm D.1200mm E.1700mm
20.以下因素中,属于岗位工作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 A.工作流 B.人力共给 C.工作的意义 D.工作适应 E.社会期望
21.以下方法中,可用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推测的方法有 〔 〕 A.技能清单 B.马尔科夫转换矩阵法 C.德尔菲法 D.治理人员接替图 E.体会比例法
22.企业为了挽留人才,较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消耗,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 A.实行轮岗制 B.提供再培训机会 C.改善工作条件 D.加强沟通 E.提供进展机会
23.以下职员培训形式中,属于按教育方式分类的有 〔 〕 A.联合办学 B.托付培养 C.脱产培训 D.就业培训 E.达标培训 24.企业薪酬治理的内容包括 〔 〕 A.薪酬总额治理 B.内部薪酬制度设计
C.日常薪酬工作治理 D.企业各序列人员的薪酬水平治理 E.绩效考评体系设计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三、名词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5.IE意识
26.标准时刻定额 27.工作标准 28.结构面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29.工业工程运用换场景及学要紧研究什么问题? 30.简要说明共组联合操作分析的作用? 31.简述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32简述现代企业职员培训的进展趋势。
五、运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33.某公司年初在册职员数192人,年末在册人数204人,该年支付工资总额1152000元,制造利润578600元,缴纳税金98700元,求净产值劳动生产率。
34.某5个人作业组,在一个月里的产出位600单位产品,每单位产品价格750元,投入总工时800个工时,每个工时12元,投入1200个材料单位,每个材料单位150元,求劳动生产率和材料生产率。 35.假设基础代谢量为4.5Kj/min,作业时的能量的代谢量为18 Kj/min。试求相对代谢率RMR值。
36.假设劳动强度指数为14.8,8h工作日内实际劳动率为61%,8h工作日能量代谢率为4.18KJ/m2.min,求8h工作日内的平均能耗为多少?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7.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工作抽样法确定宽放时刻的过程。
全国2005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基础工业工程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 26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1分,共14分〕
1.B 2.A 3.C 4.D 5.A 6.B 7.D 8.A 9.C 10.C 11.D 12.C 13.B 14.D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5. ABCDE 16. ABCD 17. BD 18. ABC 19. BCD 2O. ABCDE 21. ABD 22. ADCDE 23. AB 24. ABCD 三、名词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25.是指对IE应用有指导作用的原那么和思想方法。
26.是指在标准作业环境条件下,以正常操作速度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刻。
27.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和谐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做的规定,它要紧包括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方法、工作质量等方面的标准。
28.是指事先设计好所提的全部问题,然后逐一提问的面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29.通过对整个系统的经济型研究,〔1分〕对多种技术方案的成本与利润运算、〔1分〕
投资风险分析、〔1分〕评判与比较等,〔1分〕为选择技术先进、效益最好或费用最低的方案提供决策依据。〔1分〕
30.共组联合作业时操作者按照事先分工,依次完成的。〔1分〕由于种种缘故,事先分工未必合理,如此就会显现忙闲不均的情形。只要存在忙闲不均,共组内必发生窝工等待,共组整体作业效率不高,从而延长作业周期。〔2分〕通过共组联合才做分析,能够较好地解决操作者之间的分工配合,均衡作业负荷,提高共组作业效率〔2分〕。 31.人机系统功能分配时应考虑的要紧因素有:
(1)人与机器的性能、负荷能力、潜力及局限性;〔1分〕 (2)人进行规定操作所需的训练时刻和精力限度;〔1分〕 (3)对专门情形的适应性和反应能力的人机对比;〔1分〕 (4)人的个体差异统计;〔1分〕
(5)机器代替人的成效和成本等。〔1分〕
32.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要紧是探讨酬劳的公平性对工作积极性的阻碍。〔1分〕 其差不多观点是,一个人对其所得的酬劳是否满足不只取决于绝对值,还取决于个体进行 的社会比较,即付出与酬劳的相对值。这种比较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2分〕
公平理论对我们的启发在于:企业内部鼓舞机制的设计应注意酬劳的公平性问题,否那么,会挫伤职员的工作积极性;酬劳公平与否,来源于职员个人的主观感受,个人判定酬劳与付出的标准往往会偏向于对自已有利的方向,企业治理者应当以敏捷的目光觉察到个人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偏差,适时作好引导工作,确保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发挥。〔2分〕
五、运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33.解:(1)流淌资金生产率=产值/占用流淌资金总值 〔2分〕
(2)流淌资金占用率=占用流淌资金总值/产值 〔2分〕
34.解:标准时刻=正常时刻×〔1+宽放率〕 〔3分〕 〔2分〕
分 〔1分〕
35.解:工时利用率 〔2分〕 〔3分〕 〔次〕
抽样观测次数为533次。 〔1分〕 36. 〔2分〕 〔1分〕 〔1分〕
相当于Ⅱ级劳动强度。 〔2分〕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7.(1)设计的人—车床系统合理,即能正确地表达该系统的目标、〔1分〕任务、〔1分〕功能。〔1分〕 (2)针对该人机系统的功能进行人机功能比较,例如,人—车床如此一个人机系统的目标是加工零件的外圆、内孔、螺纹等,要紧功能有:主轴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刀架的进给、尾架的轴向移动、识别各种加工、操纵车床的转速及进给量等,〔3分〕由于人能够同时多通道同意多种信息,能应对意外事件和排除故障,在该系统中适宜于人完成的功能要紧有识别工艺文件、操纵机床的转速及进给量等,〔2分〕由于车床能提供强大的动力、运动速度快、精度高,善于重复进行某一动作,在该系统中适合于车床完成的功能要紧有:提供主轴的各种转速和扭矩、刀架的自动进给等。 〔2分〕
38.(1)人力资源规划的差不多程序:调查分析时期;推测时期;制定规划时期;规划实施、评估与反馈时期。〔2分〕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①基础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任务的说明;〔1分〕各项人力资源治理政策策略及说明;〔1分〕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推测;〔1分〕人力资源净需求;〔1分〕
②人力资源的业务打算。包括:聘请打算;升迁打算;〔1分〕人员裁减打算;职员培训打算;〔1分〕治理与组织进展打算;人力资源保留打算;〔1分〕生产率提高打算。
以上打确实是相互阻碍、相互作用,因此,各项打算必须考虑到综合平稳问题。〔1分〕
件/元〕/〔0.004件/元〕=100%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是( D )。
A. 资本生产率 B. 总生产率 C. 全要素生产率 D. 静态生产率 2. 工艺流程分析的分析改进物件只包括加工和( B )。 A. 装配 B. 检验C. 包装 D. 储存
3. 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 D )。
A. 运算公式 B. 作业时刻C. 作业方法 D. 评比系數 4. 标准的物件是重复性的事物和( A )。 A. 概念 B. 产品C. 服务 D. 工作
5.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物件包括人、机和( D )。 A. 产品 B. 品质C. 服务 D. 环境
6.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管理形式的特点是( B )。
A. 分权式管理 B. 集权式管理C. 民主型管理 D. 放任型管理 7.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物件应该是( B )
A. 生产工艺 B. 整个系统 C.要紧生产设备 D. 产品 8. 手持物品,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动作,称为( A ) A. 运输 B. 移动 C. 移物 D. 手动
9. 对制品制造过程进行分析改进的技术是( B )。
A. 操作分析 B. 工艺流程分析 C. 作业流程分析 D. 动作分析 10. 以操作者为物件开展程式分析适宜采纳( D )。
A. 人一机操作分析 B. 人型流程图分析 C. 物型流程图分析 D. 双 手操作分析
11. ‘不必要的动作要减少’是动作经济原那么的( B )之一点。 A. 著眼点 B. 差不多思想 C. 差不多方法 D. 差不多动作 12. 以下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 A ) 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毫无关系 B. 质量方针能够提供制定质量目标 C. 质量目标是建立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 D. 质量目标是定量的;不定项选择题
13. 泰勒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创立了( A )。通过改进操作方法,科学地制 定勞动定额;采纳标准化,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A. 时刻研究 B. 动作研究 C. 甘特图 D. 工序图 14. 工作研究的物件应为( A )。
A. 作业系统 B. 工程系统 C. 社会系统 D. 环境系统
15. 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生产任务,直截了当和间接的全部工时消耗属於 ( C )。
A. 作业时刻 B. 宽放时刻 C. 定额时刻 D. 非定额时刻 16. 工业工程是一门( C )。
A. 专业工程学科 B. 管理学科 C. 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D. 企业管理 17. 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C )等四个方面。
A. 推测、设计、改善和设置 B. 把人员、物料、设备和能源组成集成系统 C.规划、设计、评判和创新 D 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效率、保证安全 18. 吉尔布雷斯夫人的要紧奉献是制造了( B )。 A. 时刻研究 B. 动作研究 C. 甘特图 D. 统计质量操纵
19. 经济学上,用( D )來衡量生产系统的转换功能,表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A. 效率 B. 经济成效 C. 效益 D. 生产率 20. 工业工程第一在( B )中产生和应用。 A. 生产車间 B. 制造业 C. 军事后勤 D. 服务业
21. 从IE 进展歷程和国外应用体会來看,( A )是进展的起点,也是现代IE 的 基础和组成部分。
A. 传统IE 或基础IE B. 系统工程和运筹学
C. 价值工程或价值分析 D. 工程经济或技术经济
22. 工业工程师的作用确实是把人员、机器、资源和资讯等聯系在一起,以求得有 效的运行。他们要紧从事( C ),要处理人与物、技术与管理、局部与整体的 关系。
A. 工作研究 B. 设施规划
C. 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改善(即再设计) D. 工程经济分析
23. 为增强竞争实力,保证企业的生存和进展,依照IE 原理,从全局对企业进行 ( A )是一项重要的IE 活动。
A. 系统分析和综合诊断 B. 方法研究 C. 工厂布置 D. 作业测定 24. 生产率的定义是( B )。
A. 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 B. 产出与投入之比
C. 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 D. 生产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 25. 生产率管理确实是( C )。 A. 经营管理
B. 评判勞动和资金效率的过程
C. 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判、操纵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 程
D. 财务和审计
26. 按测定方式分類,生产率可分为( A )。 A. 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B. 直截了当勞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
C. 勞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总成本生产率,外 汇生产率
D. 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27. IE 的最高目标是( D )。 A. 提高生产效率 B. 提高勞动生产率
C. 降低成本 D. 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28. 工业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C )。 A. 供应系统的设计 B. 服务系统的设计 C. 生产系统的设计 D. 管理系统的设计
29. 动素分析〔Therblig〕的差不多动作元素有( C )。 A. 21 个 B. 15 个 C. 17 个 D. 24 个
30. 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 D ) A. 运算公式 B. 作业时刻 C. 作业方法 D. 评比系數
31. 工作抽样需要对操作者或机器进行( D ) A. 連续观看 B. 规律性观看
C. 间断观看 D. 随机暂态观看
32. 人由暗环境转入明环境的明适应过程一样需要( C ) A. 2min B. 1.5min C. 1min D. 0.5min
33. 以视中心线为基准,误讀概率最小的区域是( B ) A. 上下各20° B. 上下各15° C. 上下各12° D. 上下各10°
34. 通常情形下安静代谢量为常温条件下基础代谢量的( C ) A. 80% B. 100% C. 120% D. 150%
35. 为尽量幸免光线直截了当射入眼睛,照明灯应当设置在人的左上方,与人眼呈 ( B )
A. 30°角 B. 45°角 C. 60°角 D. 90°角
36. 杂讯不单纯是由声音的物理性质决定的,而要紧取决於( A ) A. 人的主观心理感受 B. 人所处的环境 C. 人的生理条件 D. 人的承担能力
37. 歷史上被称作〝工业工程之父〞的人是( C ) A.甘特 B.吉尔布雷斯 C.泰勒 D.亚当·史密斯 38. IE 强调的优化是( B )的优化
A.生产要素 B.系统整体 C.局部 D.分级 39. IE 从事的规划侧重於( B )规划
A.生产进展 B.技术进展 C.管理 D.人事 40. 生产率是( D )之比
A. 利润与工资 B. 成本与利润 C. 消耗与利润 D. 产出与投入 41. 空手移动,伸向目标的动作称为( A ) A. 伸手 B. 指向 C. 移动 D. 查找
42. 由几个連续动作集合而成的工作阶次称为( B ) A.动作 B.单元 C.作业 D.制程
43.国际公认的制定时刻标准的先进技术是( C )
A.时刻研究 B.工作抽样 C.预定时刻标准法 D.标准资料法 44.时刻研究中,每个操作单元的观测时刻乘以评比率的积是( A ) A. 正常时刻 B. 标准时刻 C. 宽放时刻 D. 预定时刻 45. 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总是( B )显现的 A. 单独 B. 成对 C. 同时 D. 相同
46.在动作经济原那么中,〝尽量解除手的动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 这是关於( C )的原那么。
A. 人体运用 B. 工作地布置 C. 工具设备 D. 作业设计 47. 标准资料法的特有:( B )
A.可取代作业测定法 B.合成时刻不需要再评比
C.对同類作业要素要重新测定 D.以预定时刻标准为基础
48. 验证明,躯体其他部位动作一次的MOD 數都( A )手指动作一次的 MOD 數。
A. 大於 B. 等於 C. 小於 D. 大於等於
49. 在方法时刻衡量中,动作的时刻单位是( B ) A. S B. TMU C. RU D. min 50.‘PTS’指的是( D )
A. 动作经济分析法 B. 标准动作标准法
C. 差不多动作时刻分析法 D. 预定动作时刻标准法 51. 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 D )
A. 运算公式 B. 作业时刻 C. 作业方法 D. 评比系數 52. 工作研究的物件应为( B )。
A.工程系统 B. 作业系统 C. 社会系统 D. 环境系统
53. 以工序作业时刻为物件,对构成工序的作业要素进行周期重复观看,并测定 工时消耗’的方法是( A )。
A. 测时 B. 作业测定 C. 工作抽样 D. 工作评比 54. 5W1H 提问技术中的what 表示( D ) A. 何处做 B. 何时做 C. 如何做 D. 做什麼 55. ECRS 中的E 表示( A )
A. 取消 B. 合并 C. 重排 D. 简化
56. 动作分析时,一只手进行动作,另一只手什麼没做,用( B )表示。 A. AD B. BD C. CD D. HD
57.用手握住物体并保持静止狀态,称为( C ) A.握住 B.持住 C.定位 D.检查
58. 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 D )。
A. 运算公式 B. 作业时刻 C. 作业方法 D. 评比系數 59. 将实测作业时刻调整为正常作业时刻的方法是( D ) A. 作业测定 B. 测时 C. 工作抽样 D. 工作评比
60. 具有平均熟練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 速 度和标准的程式和方法,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总时刻为( D )。 A. 作业时刻 B. 宽放时刻 C. 定额时刻 D. 标准时刻
61. 从观看记錄开始就启动码表,在每个作业要素终止时记下终止时刻,直至作 业终止停止码表的计时方法为( A )。
A. 連续测时法 B. 反復计时法 C. 回圈计时法 D. 抽样计时法 62. 工作抽样的观看时刻是( C )。
A. 随意确定 B. 固定时刻 C. 随机确定 D. 不需确定
63. 将动作分析和动作时刻结合在一起的预定时刻标准是( A )。 A. 模特法(MOD) B. MTM 法 C. WF 法 D. PTS 法.
64. 工作班开始和终止於清扫工作地,收拾和整理工具的时刻为( A )。 A. 预备与终止时刻 B. 作业时刻
C. 作业宽放时刻 D. 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刻
65. 为执行差不多作业而进行的各项辅助操作所消耗的时刻为( A )。 A. 辅助时刻 B. 差不多作业时刻 C. 作业时刻 D. 宽放时刻 66. 在程式分析中,符号〝O〞表示( A ) A. 操作 B. 运输 C. 检验 D. 贮存
67. 对於缺少投资的作业系统的改进应采纳的技术是( D )。 A.设备更新改造 B. 采纳新工艺 C. 采纳新材料 D. 开展工作研究 68. 工业工程与工作研究同其他专业工程相比更重视的是( C )。 A. 物的因素 B. 技术因素 C. 人的因素 D. 环境因素 69. 构成作业系统诸因素中最高层次的因素是( A )。
A. 产品设计 B. 原材料 C. 工序 D. 设备和工具 70. 为了平稳操作者双手负荷,能够开展( A )。 A. 双手操作分析 B. 单手操作分析 C. 操作分析 D. 人一机聯合操作分析
71. 几个操作者共同完成一项作业,对几个操作者之间的配合关系进行分析称为 ( C )。
A. 手工操作分析 B. 工组分析 C. 工组聯合操作分析 D. 动作分析 72. 标准的物件应该是( D )。
A. 经常性显现的事物 B. 偶然显现的事物 C. 最新显现的事物 D. 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
73. 使标准化物件的形式、功能或其他特性具有一致性的原理为( C )。 A. 相同原理 B. 一致性原理 C. 统一原理 D. 通用性原理 74. 在机械化作业中人的要紧作用是( C )。 A. 监视系统 B. 操纵系统
C. 操纵系统 D. 发挥自身的技能
75. 若用工作抽样处理的现象接近於正态分布曲线。以平均數X 为中线,兩边各 取标准差的2 倍,其面积占总面积的( B ) A.68.25% B.95.45% C.99.73% D.99.99% 二、填空题
1. 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於1955 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资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 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數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識和技 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推测 和评判。〞
2. 勞动强度是指生产过程中作业者体力消耗及紧张程度。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論将人類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 4. 物料需求计画系统,简称_MRP_系统。
5. 生产管理_确实是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所有生产 活动的计画、组织和操纵工作。
6. 所谓设备整个寿命周期的活动全过程是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验 收、使用、修理、改造直至报废更新的全部过程。
7. 通常产品投放流水线时要紧依据工程作业流程图_档进行排拉作业; 8. 标准时刻由作业时刻和宽放时刻组成;
9. 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
10. 一样认为,生产确实是制造产品(即有形物的生产),然而广义的生产还包括提 供服务(即无形生产,诸如运输、销售、邮电、通信等)。
11. 生产确实是一种转换功能,是一个将生产要素通过投入、转换(加工与服务活 动),而得到产出物的系统过程。因此,能够把它简化为一个投入-产出系统。 12. 经济学上,用生产率來衡量生产系统的转换功能,表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13.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一样认为是20 世纪初起源於 美国 ,幷且 是从泰勒等人创立的 科学管理进展起來的。
14. 泰勒是一位元工程师和效率专家,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 列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要紧著作有«计件工资»(1895 年),«工场管理»(1903 年),以及«科学管理原理»(1911 年),这是系统阐述他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管理思 想的代表作,对现代管理进展作出了重大奉献,幷被公认为是工业工程的开端。 15. 吉尔布雷斯是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元元工业工程奠基人,他也是 一名工程师,其夫人是心理学家。他们的要紧奉献是制造了与时刻研究密切相关 的 动作研究 。
16. 工业工程形成和进展的演变过程,实际上确实是各种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知 識、原理和方法产生与应用的歷史。
17. 工业工程正是由於不断吸取现代科技成就,专门是 电脑科学、运筹学、系 统工程及相关的学科知識,有了理論基础和科学手段,才得以由体会为主进展到 以定量分析为主;以研究生产局部或小系统的改善,到研究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和 生产率的提高,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著IE 逐步进展成一门学科,其应用領域扩大到制造 业以外的其他領域,专门是服务业,如建筑业、交通运输、农场管理、航空、银 行、医院、超级市场、军事后勤以及政府部门(要紧是行业管理与规划)等。
19. 制造业中的工业工程常用的知識和技术有:工作研究、设施规划与设计、生 产打算与操纵、工程经济、价值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人机工程组织行为学、 管理资讯系统、现代制造系统等。
20. 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关心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在业务经营的设想、 打算、 实 施、 操纵方法 等方面从事发明和研究,以期达到 更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经济 资源 。
21. 工业工程师必须具备 广博的知識和技能 ;有专门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識和 技术 的能力;有 革新 精神,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去进一步改进工作,改善 生产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求得更佳的整体效益。
22. 工业工程师的作用确实是把 人员、 机器、资源 和 资讯 等聯系在一起,以 求得有效的运行,他们要紧从事生产系统的 集成设计和 改善 (即 再设计 )。 23. IE 技术人员涉及的业务面专门宽,从差不多的动作与时刻研究到系统的 规划 、 设计 和 实施操纵 等方面为各级经营管理提供 方法 ,充当 參谋 。能够 說一个企业的 各方面各层次的业务 都需要IE 人员发挥作用。
24. IE 人员需要明白得广泛的技术和管理知識。与其他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相比,IE 人员的知識面更宽 ,但把握专业知識的深度那么不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25. 工业工程部门在企业内部是起 谘询服务 作用的,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方 法,为各部门參谋和谘询。在开展上述业务活动时,与企业内各部门及外部协作 单位密切协作,幷对各部门(如设计、制造和供应部门)之间的业务进行和谐和综 合。
26. 工业工程师始终从全局和整体动身,起著各部门和专业之间的沟通者、综合 者、谘询者和和谐人 的作用。
27. 工业工程的应用成效,具体表现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成果。它表现在许多方 面,其中,生产率和质量 (包括合格品率、优质率等)是最要紧的衡量指标。 28. 生产率确实是产出与投入之比。生产率实际上是衡量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29. 产出与投入比值愈大,即生产率愈高,意味著用同样多的资源消耗,能够生 产较多的产品;或者說生产同样的产品而花费的成本较少,具有更高的效益
基础工业工程〔IE〕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产确实是 ( ) 。
a. 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 b. 一种转换功能 c. 制造物质和经济财宝 d. 人类最差不多、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2. 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 ) 。
a. 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 b. 规划、设计、实施、评判和创新 c. 规划、设计、评判和创新 d. 推测、规划、设计、改善和设置 3. 泰勒系统地研究了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 ( ) 。 a. 动作研究 b. 时刻研究 c. 甘特图 d. 赋税原理 4.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要紧奉献是制造了 ( ) 。
a. 时刻研究 b. 动作研究 c. 甘特图 d. 统计质量操纵 5. 按测定方式,生产率可分为 ( ) 。
a. 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b. 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
生产率 c. 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d. 直截了当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 6. 差不多生产过程包括 ( ) 。
a. 生产预备过程 b. 劳动过程 c. 辅助生产过程 d. 工艺过程、 检验过程、运输过程
7. 程序分析可从 ( ) 来建立新方法。
a. 操作、贮存、检验、运输 b. 六大提问 c. 动作经济原那么 d. 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那么
8. 工艺程序分析是对现场的宏观分析,把 ( ) 作为分析对象。 a. 工艺方法 b. 生产系统 c. 工艺程序 d. 空间配置
9. 流程程序图是对生产现场的整个制造程序作 ( ) 的记录。 a. 全面 b. 大致 c. 详细 d. 部分
10. 线路图是以作业现场为对象,对 ( ) 进行分析。
a. 现场布置及物料和作业者的实际流通路线 b. 物料的加工路线 c. 人员的流通路线 d. 机器、工作台的相互位置 11. 利用手指充分操纵物体的动素名称为 ( ) 。 a. 伸手 b. 移物 c. 握取 d. 持住
12. 人机操作图可将生产过程中,工人操作的 ( ) 和机器的机动时刻清晰地表现出来。 a. 开机时刻 b. 停机时刻 c. 手动时刻 d. 辅助时刻
13. 在生产现场中,常有 ( ) 同时对一台设备 ( 一项工作 ) 进行操作,那么称为联合操作作业。 a. 一个工作人员 b. 一组工作人员 c. 班组人员 d. 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 14. 制定标准时刻最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方法是 ( ) 。 a. 体会判定法 b. 统计分析法 c. 作业测定法 d. 工作衡量法
15. 时刻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 ( ) 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刻。
a. 先进工人 b. 一样工人 c. 正常工人 d. 合格工人 16. 作业测定中的预定时刻标准 (PTS) 法包括 ( ) 。
a. 秒表测时法、工作抽样法和标准资料法 b. 直截了当法、 PTS 法和标准资料法 c.MOD 法、 PTS 法和标准资料法 d.MOD 法、 MTM 法和 WF 法 17. 作业测定的目的是〔 〕
a 平稳作业组成员之间的工作量
b 提供估算标价,销售价格和交货合同的基础资料
c 制定作业系统的标准时刻,改善作业系统,制定最正确作业系统 d 确定机器利用率指标和劳动定额,并能够作为制定奖励方法的基础
18. 泰勒系统地研究了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 ( ) 。 a. 动作研究 b. 时刻研究 c. 甘特图 d. 赋税原理 19. 核心动素为〔 〕
A .伸手,移物,持住 B. 装配,拆卸,使用
C. 检查,查找,握取 D. 放手,打算,对准检验过程、运输过程 20. 工艺程序分析是对现场的宏观分析,把 ( ) 作为分析对象。 a. 工艺方法 b. 生产系统 c. 工艺程序 d. 空间配置 二、填空题
1. 工业工程意识要紧包括 〔1〕__________ 意识; 〔2〕__________ 意识; 〔3〕__________ 意识; 〔4〕__________ 意识; 〔5〕_________ 意识 .
2. 工业工程是 __________产物,一样认为是本世纪初起源于_________,同时是从 _________ 等人创立的 _________ 进展起来的 .
3. 工业工程师始终从 _________ 动身,起着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作用 .
4. 工业工程部门在企业内部是起 _________ 作用的,为各级治理者 _________ ,为各部门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在开发 _________ ,与企业内 _________ ,和外部 _________ 紧密协作,并对 _________ 之间的业务进行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5. 生产率提高对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有促进作用 .
6. 生产率治理是一个 __________ 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 __________ 来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操纵和和谐 .
7. 动作是手操作的构成因素,是指 ______________ 的行为 .
8. 方法研究包括 ⑴ 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 9. 人员流程程序图〔人型〕记载 __________ 在 __________ 中一连串的活动 .
10. 路线图是一作业现场为对象,对 __________ 及 __________ 〔包括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流通路线进行分析,常与 __________ 配合使用,以达到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的目的 .
11. 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操作周期内机器操作与工人操作的相互关系,以充分 _________ ,那么要利用人机操作图 .
12. 〝联合操作分析图〞是使用一般的时刻单位,记录 _________ , _________ ,以显示其相互关系的图形 .
13. 标准时刻与工时定额的联系在于,标准时刻是 ____________ 的依据,工时定额是 ____________ 的结果 .
14. 标准时刻是由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几部分内容组成 .
三、问答题
1. 试述阻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和提高生产率的要紧途经。 2. 简述作业测定的方法及其特点。
3. 标准时刻应由哪几部分内容构成? 它与工时定额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 工作抽样一样都将置信度定为多少?相对精度定为多少〔 % 〕?
四、运算题
1. 一操作者双手伸至 40cm 处的零件箱中抓起 M6 螺栓和垫圈,并将垫圈套入螺栓,然后移向 30cm 处螺纹孔,插上并吻合。请以 MOD 法分析其正常时刻值,设宽放率 =宽放时刻/标准时刻=15%。试问其操作标准时刻是多少?
2. 设对某机器的停机的停机率进行调查,以可靠度为95%,相对精度为±5%,先进行100次的抽样,得到停机率为25%,求观看次数N。
3. 用分散抽样法调查分析某纺织厂的织布机停机的缘故,实施二次抽样所得出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内容 第一次 第二次 运算 8月份平均 次数 % 次数 % 次数 %
开动中 271 90.4 280 93.4 551 91.8 81.4 经线断线 11 3.7 10 3.3 21 3.5 7.5 纬线断线 7 2.3 3 1.0 10 1.7 3.5 纺线瑕疵 6 2.0 3 1.0 9 1.5 4.8 纺机故障 3 1.0 1 0.3 4 0.7 2.8 其他 2 0.6 3 1.0 5 0.8
合计 300 100 300 100 600 100 100 试运算
①第一次抽样的停机率是多少? ②第二次抽样的停机率为多少? ③两次的平均停机率是多少?
④较 8月份的平均停机率是低了依旧高了? 五,应用题
⒈试依照以下给出的水阀〔自来水龙头〕加工装配工艺路线,绘制加工装配程序图。 a 加工阀体〔铸铁毛坯件〕:车外圆、检验外圆、车螺纹、检验螺纹、锪平面、扩孔、车内螺纹、检验螺纹;
b 加工阀盖〔铸铁毛坯件〕:车外圆、检验外圆、车外螺纹、检验螺纹、扩孔、车内螺纹、检验螺纹; c 加工阀杆〔铜棒料〕:车外圆、检验外圆、车螺纹、检验螺纹、钻孔、切断、铣小方头;
d 装配: 1)组装阀杆组件:将手柄与阀杆铆接、将压紧螺母套入阀杆、将O型密封圈套入阀杆、将阀杆穿进阀盖;2) 将阀芯放入阀体;3) 将阀杆组件与阀体组装。
2. 有一电工和钳工的联合作业过程如下:电工切断电源 0.5 min ,钳工卸开机器 10 min ,电工修理 30 min ,同时,钳工修理 20 min , 然后 , 钳工安装 10 min 。试绘制联合操作分析图,并运算二人时刻利用率。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B 4 B 5 A 6 D 7 B 8 B 9 C 10 A 11 C 12 C 13 D 14 C 15 D 16 D 17 C 18 B 19 B 20 B 二.填空题
1 成本效率 问题和改革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 全面和整体 以人为中心 2 工业化生产的 美国 泰勒 科学治理
3 全局和整体 各部门和专业间沟通者 综合者 咨询者 和谐人
4 咨询服务 提供方法 参谋 咨询 上述业务活动时刻 各部门 协作单位 各部门 和谐 综合 5 就业 社会进展
6 较大的治理过程中 依照系统的产出量和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7 工人接触物件,移动物件或离开物件的行为 8 程序分析 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 9 操作人员 生产过程
10 现场布置 物料 零件 产品 设备 作业者的实际 流流程程序图 改进现场布置和移动路线 缩短搬运距离
11 利用机器与工人的能量和平稳操作时
12 一个以上的工作者 工作物以及机器设备的动作 13 指定工时定额 标准时刻
14 观测时刻 评比因素 私事宽放 疲劳宽放 程序宽放 专门宽放 政策宽放 三、 问答题 略
四、运算题
1. 4.0s; 4.7s 2. N = 4800次
3. ① 9.6% ; ② 6.6% ; ③ 8.2% ; ④ 两次的平均停机率较8月份的停机率18.6%是低了。 五、应用题 略 7新干班考试試題(IE專業) 姓名: 工號: 成績: 一.選擇題(3分*10個) 1. 价值工程中功能分析包括( ). A.功能定义 B.功能配置 C.功能组合 D.功能评判 2. ( )是指价值工程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 A.成本 B.价值 C.价值指数 D.功能 3. 在企业物资中,用于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蒸气、压缩空气、电等物资属于 物资中的( ). A.原材料范畴 B.辅助材料范畴 C.动力范畴 D.工具范畴 4.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企业应专门注重 ( ). A.营销的风险性 B.产品的进展速度 C.利润 D.亏损的可能性 5.TPM 的全然目標是( ). A.延長生產系統的生命周期 B.從總經理到第一線工作人員全體人員參加 C.追求生產系統的效率化的極限,提高企業素質 D.通過重復的小集團活動﹐達到零損耗 6.生产率治理确实是( ). A.经营治理 B.评判劳动和资金效率的过程 C.财务和审计 D.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判、操纵和提高的系统治理过程. 7.公文卷宗用紅色代表緊急檔,白色代表正常檔,黃色代表機密檔,這應用了( ) A.保險原理 B.斷根原理 C.順序原理 D.層別原理 8.某產線有3個工站,其工時分別為15秒,30秒,20秒,請問其瓶頸時間為( )秒,平稳損失率為( )%. A.15 B.20 C.28 D.30 E.46 F.65 G.72 9.以下不屬于單元生產方式必備的有( ). A.多能工 B.流線化布置 C.同步化生產 D.自動化 二.填空(1.5分*20) 1.IE定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資源的分配與有效運用. 2.人機聯合作業分析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來研究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間的組合運用, 改善機器與人員的等待時間,提高團隊工作效率的分析方法. 3.不必要功能是指相伴着实现差不多功能而附带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 . 4.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能够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5.資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人才+技術+ _______________+政治+土地/廠房/設備+礦產 6.物的四種狀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人體的動作分為 ____等級.人體動作應盡可能用 __ _____等級動作得到滿意的結果. 8.TPS兩大支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排除不良品的3N原那么分别是不________不良品,不________不良品,不________不良品 三.簡答〔5分*4〕 1. 簡述八大浪費內容;幸免八大浪費﹐能够采取哪些對策? 2.請列舉新QC七大手法定義及功能. 3.解決問題的九個步驟. 4. 簡述OPE OEE的定義及提升方法. 四.論述(20分)
請簡述工業工程的職能范圍及在公司中的運用.
42.某车间通过工作抽样调查操作工人的工时利用率。事先设定的抽样可靠性为95.45%,工作抽样获得的抽样数据为:通过200次观看,其中正在作业的有160次,其他为停工与非作业活动。试运算该车间操作工人的工时利用率。假如事先设定容许的抽样相对误差为±5%,问已有的抽样观看次数是否足够?假设不够还需追加多少次观测?
解:①依照抽样结果,运算操作工人工时利用率P 工时利用率P=160/200=80%
②运算需要的抽样观看次数n。当抽样相对误差s为±5%,可靠性为95%时,抽样观看次数
③需要追加的观看次数为 400-200=200次
43.某企业现已生产A产品300台,依照过去资料得知,第300台的工时消耗为100h,同时学习率为80%时,学习系数为-0.322,现打算再生产150台。试推测这150台的平均工时为多少?
解:依照教材公式〔6-17〕y=axm〔系数m是产品的学习率,能够通过查表或运算获得〕,累计生产到第x台时的单台产品工时y是累计产量的函数。假设生产第一台产品的工时为a,那么第x台的工时为
a=y/xm=100/300-0.322=627.5h
①在第300台工时的情形下,能够推算出生产第一台产品的工时;②推测追加生产150台的平均工时。依照上述公式能够运算出从第301到450台〔即300+150〕各个产量上的工时,即可算出这150台的平均工时。该运算方法太笨,能够用y=axm在301~450区段上积分,相当于从301~450台各个产量的工时
累计,然后再被150台产量相除,便得到平均工时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9分〕
44.某车间车制长轴,其作业过程如下,试绘制其物料流程程序图。
将坯料从材料库运至锯床,装夹在锯床上,锯成五段,装上手推车,运至车床,装夹在车床上,车加工,检验,取下工件,装入工件盒,运至半成品库。
解:此题要求的重点是依照题目给出的各项活动,正确运用流程程序分析符号,用图表清晰地表达作业活动。请注意人型流程图和物型流程图两者的区分。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孙义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