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
教师:屈老师
作品分析:
《家》这首小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幼儿所不熟悉的事物引入他们熟悉的经验范畴。作者大胆地想象大海是珊瑚的家,云朵为大雨的家,地下是石油的家,森林是蘑菇的家。这就一下子调动起幼儿已有的经验和亲切的感觉,帮助他们从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和想象周围的世界!
作者在结尾时用一句\"小朋友到了动物园玩儿,可别忘了回家!\"将幼儿想象拉回到现实,使他们更贴切地联想到自己,更真实地感受到家的重要性。这样的结尾给幼儿以有趣、有余蕴的感觉。
整首诗歌语句简练明白,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的内在情感脉络。
(2)教幼儿学习以艺术的方式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教幼儿按照诗歌的重复结构仿编,将个人的经验想象
用 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根据诗歌内容,制作1幅教学挂图。
2、水笔、油画棒、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第一层次:学习作品教师主要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家\"的含义和诗歌的诗文及画面,弄清楚每段诗句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感受诗歌中的内在情绪。
①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学习的内容。如:教师问:你们都有家吗?喜欢自己的家吗?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家\",你们仔细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谁的家,是怎样说的?
②接着教师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诵1遍诗歌,给幼儿一个初步的印象。
③以对话的方式,让幼儿讲出诗歌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帮助幼儿记忆诗歌。例如:蓝色的大海,是谁的家?黑色的云朵,是谁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谁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谁的家?当讲到最后一句时,教师要放慢速度,带领全体幼儿一齐说完。
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段诗句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教师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为什么说,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为什么说,深深的
地下,是石油的家?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⑤最后,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朗诵两遍诗歌,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初步感受到诗歌的内在情绪,能正确地朗诵。
第二层次:进一步理解诗歌这个层次可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意在进一步感受,理解诗歌,以及由诗歌引发的,通过多种途径去探寻相关事物的\"家\"。 (1)诗歌表演通过动作形态、语言等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观察,寻找相关事物的\"家\",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3)利用画报、电视等知识媒介物,寻找相关事物的\"家\"。
第三层次:迁移诗歌的经验这个层次,主要通过另一种活动形式,把幼儿从诗歌中猁的知识经验,再现出来,为第四层次的活动作准备。
可以采取剪贴画的形式进行 。教师从一些废旧的画册上剪下图案,由幼儿自由选帖,添画,表现一幅\"家\"的图画。
第四层次:扩展想象,仿编诗歌\"家\"这个层次重点让幼儿把获得的大量知识经验,用诗歌的语言表现出来。
(1)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并复习诗歌。然后请全体幼儿一齐朗诵诗歌,并让幼儿谈谈每段诗句事物之间的联系。
(2)激发幼儿讲讲,除了诗歌中说的,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
谁的家呢?
(3)请幼儿用诗歌的语言,把想象的东西仿编成一首新的诗歌。教师可先示范,再请1名幼儿上来讲。
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仿编的方法。然后请幼儿分组自由仿编,教师注意观察,指导。最后,让每位幼儿轮流说一句诗,组成一首新的长长的\"家\"的诗篇,以结束整个活动。
教学效果评价:
这是采用文学网络活动的结构进行的,幼儿在掌握原诗的基本格式后又丰富了有关的大量知识经验。因此在仿编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各人将自己的经验和想象编出一段\"家\"的诗歌。
最后全体幼儿\"接龙\",将各自的诗句连接起来,形成一首新的长长的\"家\"的诗歌。这首诗的内容和语言并不复杂,因此不需要用太复杂的教具材料,因为幼儿已能根据诗歌语言较好理解诗歌内容了。是珊瑚的家。
教学流程图为;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动手操作---创编诗歌
教学反思:
在实施过程中,我首先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了图片来吸引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从活动的现场效果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与传统的诗歌教学有着令人欣喜的变化。首先利用图片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视觉、听觉上有新鲜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幼儿在仿编诗歌时都能注意与诗
歌情调和谐,幼儿想象思维活跃,整个活动都是主动、积极的,对仿编诗歌充满了兴趣。
附:诗歌作品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小朋友到了动物园玩儿,可别忘了回家!
附赠材料:
幼儿园备课内容
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看风景的心情。同样,对于教学来说,重要的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幼儿在经历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能力和态度
本节所讲的备课的内容,不是指具体的某个活动内容,而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筹备中究竟应该指向什么。它涉及很多方面,我们选择以下几个重点话题进行讨论。 贯彻宏观的教育目标
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贯彻宏观教育目标的过程,因此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把宏观教育目标渗透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去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等纲领性文件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贯彻正确的教育方向
提供了保障。这些文件不仅能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也能告诉我们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方式和方法,还能为我们提供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纲领性的教育目标就是我们备课的基础,教师只有吃透这些原则和要求,才能让教学活动对儿童有效和有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教育是为一生发展奠基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就告诉我们,幼儿教育不是小学的提早教育,知识的传授
不是幼儿园教学的根本任务而素质教育才是幼儿园最需要重视的。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就是能促进幼儿在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多方面协调整合发展的教育,尤其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性格、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那些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就要思考:“我的这个教学活动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吗?这个活动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做点什么呢 (二)教育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学习来自他的生活,来自周围的环境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一个孩子在幼儿阶段获得的是宝贵的“经验”,是一种体验和感受,是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而不像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获得间接、抽
象的知识。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就要思考:“我的教学活动是真的和孩子的生活有链接呢,还是远离了孩子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抽象地描述呢,还是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操作体验来理解?
(三)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重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基础是尊重,对于幼儿来说,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而且还要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比如,游戏就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组织教学则要以游戏为基本方法。同时,幼儿期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尊重幼儿的常态发展,而且还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要凸显幼儿的个性特点。因此,教师们在备课时应不断地推敲到底怎样设计才能遵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天性
综上所述,想要备出一节好的教学活动“课”,首先要看教师是否具有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