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功效:
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治矽肺,肺结核,百日咳,气管炎,消化道出血,痈肿,外伤出血。
白芨的作用: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腹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用途本段回目录 白芨
观赏:白芨为地生兰的一种,紫红色的花朵井然有序,在苍翠叶片的衬托下,端庄而优雅。花还有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做稀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室内观赏。
药用: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随着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
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发现,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疗效。
【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胃。肝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采制】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置沸水煮至无白心,除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药典依据】《神农本草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
《本草纲目》:“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芨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芨、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芨、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胜利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用白芨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白芨
5、跌打骨折。用白芨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芨、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芨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用白芨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芨末,米汤送下。
10、、出血。治法同上。”
11 鼻衄:将白芨末,过100目筛备用。血衄患者在全身药物治疗的同时,用白芨末散布于凡士林纱布或纱球表面,填塞鼻腔出血侧,每次用白芨粉4-5克,填塞物保留72小时,治愈率达90%以上,少数病人需要填塞2次痊愈。 白芨
12 百日咳:白芨川贝散(白芨,款冬花,川贝各等分),1岁以下百日咳患儿,每次服1克,每日3次,总有效率为98.2%。
13 口腔粘膜病:将白芨粉和白糖按2:3的比例混匀。将该粉涂病损部位,用棉球压迫15分钟,暂禁食及漱口,每日涂3次,有效率为98%。
14 皮肤结核:有人用,白芨细末加凡士林调成30%的软膏,按常规消毒皮损部位,将药膏均匀涂于纱布上约0.2厘米厚,贴敷患处,1天换药2次,治疗25例,结果治愈16例好转6
例,无效3例。
17 白带:用白芨30克,鸡冠花10克,茯苓皮20克,党参15克,白花蛇舌草10克,水煎服。治疗妇女白带,服2剂后,白带明显减少,7剂痊愈。
18 肛裂:将白芨粉和医用滑石粉各半,装入瓶内高压消毒后使用,患者排便后洗净肛门,用药棉或纱布将白芨滑石粉涂于肛门裂处,继而用手轻轻按摩长强穴数次,至肛门周围有发热感为宜。
下载次数:0
白芨的功效及作用
白芨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葡萄糖,挥发油及粘液质等成分,具有美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自古以来都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的痤疮,并可滋润、美白肌肤、令肌肤光滑如玉。《本草纲目》云其“洗面黑,祛斑”。
白芨的美白功效和主要解决的问题:皮肤粗糙,皱纹增多。
适合人群,风吹日晒较多,皮肤显得粗糙或皱纹等与实际年龄偏差较大的人。
使用方法:玉竹多用于水煎煮,当成一天的白开水喝,起到源源不断的“润”肺和滋润皮肤的最好效果,白芨要加工成细粉,然后用水调稀,做个面膜,然后你会感觉皮肤明显细腻,以白芨为基础的内服美白在中国早有千百年的记载,也可以使用有白芨、白附子、白芷等合成的白芷香肤保健液做调理,两者同时使用,一个从内滋生水分润肤,一个锁住水分养肤,美白祛斑效果更明显。
白及的功效与作用
【药材名】白及
【英文名】Common Bletilla Pseudobulb
【拉丁名】Pseudobulbus Bletillae
【别名】甘根,白根,白给,白芨,冰球子,白乌儿头,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白及,又名:连及草,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
【名称考证】白及、甘根(《本经》)、白根(《吴普本草》)、白给(《别录》)、白芨(《证治准绳》)、冰球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白乌儿头(《江苏植药志》)、地螺丝、羊角七(《湖南药物志》)、千
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江西《草药手册》),连及草(《本经》),箬兰、朱兰(《花镜》)
【科目】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
【药用部位】白及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苦甘,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无毒。”③《别录》:“辛,微寒,无毒。” ④李杲:“苦甘,微寒,性涩。”
入肺经。①《纲目》:“入肺。”②《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效分类】止血药
【功效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用药忌宜】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用药配伍】①《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②《蜀本草》:“反乌头。” 配三七,补肺生肌;配煅石膏,清热止血;配海螵蛸,收
敛止血;配白部,止血止咳。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晾至湿度适宜,切片,干燥。
【资源分布】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鉴定】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
河南、浙江、陕西等地;此外,安徽、云南、江西、甘肃、江苏、广西等地亦产。
显微鉴定:粉末:黄白色。①含糊化淀粒粒薄壁细胞大多不规则碎块。②粘液细胞甚大,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38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纤细,长27-88μm。③表皮细胞表面观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深波状弯曲,稍厚,木化或微木化,孔沟明显,平周壁具稀疏短缝状纹孔;断面观类方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角质层较厚。④下皮细胞类多角形,壁稍弯曲,有的呈连珠状增厚,木化。⑤纤维长梭形,壁木化,具斜纹孔或相交成人字形;纤维束周围细小胞中含类圆形硅质块,直径7-10μm,连接成纵行。此外,有梯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古籍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蜀本草》:“《图经》云,白及叶似初生栟榈及藜芦;茎端生一薹,四月开生紫花;七月实熟,黄黑色,冬雕;根似菱,三角,白色,角头生芽。今出申州。二月、八月采根用。”②《本草衍义》:“白敛、白及,古今服饵方少有用者,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须而行。”③《纲目》:“《别录》有名未用白给,即白及也,性味功用皆同。”
【化学成分】新鲜块茎含水分14.6%、淀粉30.48%、葡萄糖1.5%。又含挥发油、粘液质。根含白及甘露聚糖(Bletilla mannan),是由
4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假鳞茎含粘液质56.75%-60.15%,其中含白及葡萄糖甘露聚糖
(bletillgluco-mannan), 水解得甘露糖、葡萄糖(3:1),可作为西黄蓍胶、阿拉伯胶的代用品。又鲜假磷茎含淀粉30.48 %,葡萄糖1.5%。并分得3个新的联苯类(biben-zyls)和2个新的双氢菲类(dihydrophenanthrenes)。近又分得二氢菲并吡喃类
(dihy-drophenantropyrans)化合物白及醇(bletilol)A,B,C。此外,还分得暂称Bs-1-4的4个化合物。
【化学鉴定】(1)本品热水提取液,加入20%醋酸铅试液,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2)本品热水提取液,加入新配制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在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产生棕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3)本品热水提取液,加入5%α-萘酚乙醇试液,再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在两液交界处形成紫红色环。
【相关选方】①治肺痿: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水煎服。(《医学启蒙》白及散)
②治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喉科心法》白及肺)
③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④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草发明》)
⑤治疔疮肿毒:白及末半钱,以水澄之,去水,摊于厚纸上贴之。(《袖珍方》) ⑥治一切疮疖痈疽:白及、芙蓉叶、大黄、黄柏,五倍子。上为末,用水调搽四周。(《保婴撮要》铁箍散)
⑦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蛰皮贴之。(《卫生鸿宝》白及膏)
⑧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侯温,
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及散)
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铃方》)
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本草汇言》)
【原生形态】白及,又名:连及草(《本经》),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块茎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纤细。叶3~5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雄蕊与雌蕊结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扁而长,蜡质;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厘米,两端稍尖狭,具6纵肋,顶端常具花瓣枯萎后留下的痕迹;花期4~5月。果期7~9月。生长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