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加坡缘何成为发达国家》

《新加坡缘何成为发达国家》

2021-11-18 来源:乌哈旅游


新加坡缘何成为发达国家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克服国土小、人口少、资源缺乏、国内市场有限的不利条件,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发展理念:保留基本心态,力争上游

担任“新加坡基本国情与人文、政治经济发展介绍”课程授课的老师是林良发,祖籍海南省文昌县。林先生具有30年的公共服务经验,1996年前一直在国防部服务,之后进入新加坡贸工部的软件办公室,参与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的软件培训工作,经常接待到新加坡访问的中国官员,对中新两国政府运作模式非常熟悉。林先生在讲到新加坡国情时,一直讲新加坡是“小岛,小国家,小城市”,1965年独立时,国土面积仅590平方公里,经过几十年的填海,现扩充到689平方公里,总人口424万。但在讲到新加坡经济发展远景时,林先生用了“成为发达国家之一”这句话来表达。2004年,新加坡人均国民收入已达25047美元,失业率仅4%。林先生在总结新加坡经济的发展理念时,用了一句话作概括:保留基本心态,力争上游。深圳商报曾对新加坡经济发展进行过总结分析,其中新加坡发展中最关键的一点是着力在基础设施及教育上加大投资,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产业接轨。新加坡要生存需要很多条件,如整个国家生活用淡水也要进口。因此,新加坡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都特别喜欢依赖国际组织,一开始就支持国际化、支持全球化,跟美国、西欧和日本接轨,跟先进的产业接轨,从早期的加工业到后来的电子产业,到最近

几年的生物科技等。

在先进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新加坡强化规划,把城市工业区与居民生活区分开布局,炼油工业布置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经济发展全球最快,目前已成为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投资和金融中心,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从新加坡经济发展中,我们至少可以吸取以下经验:(1)因地制宜、扬长避短;(2)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3)发展教育,提高文化科学水平;(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等。

我们张家港市的面积略大于新加坡,人口比新加坡少,人均国民收入仅为新加坡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首先要因地制宜,在发展理念上有超前意识,和最先进的国家、最先进的产业接轨,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做活港口文章,力争上游。这不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在国际化方面非常重要的体现,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所在。

招商引资:强化“招商知商亲商强商”意识

“如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这一课程,是由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会计系商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企管硕士、澳洲中昆士兰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叔铭老师主讲的。刘叔铭老师在课间交流时,给我的名片是苏州工业园区创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这是刘叔铭老师自己在苏州注册的公司。新加坡的招商引资的理论依据是“经济要素+投资力×投资欲望系数”,其中经济要素包括管理、人才、资本和信息;投资力是投资者利用投资资源换取投资对象支配权的能力;投资欲望系数是指投资者投资的要求、愿望或动机,主要包括获取天然资源、开拓新型市场、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投资风险、获得高新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方面。那么,新加坡是如何招商引资的呢?他们的做法主要

有四个方面:(1)政府经常组织各种招商活动;(2)建立健全海外招商机构;(3)设立工业园区,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优惠的“六通一平”土地;(4)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外资。新加坡实行的是自由市场体制,市场力量确保资源有效配置,政府不干预企业活动,政府在参与经济活动时,遵守自由市场的原则。因此,新加坡在招商引资中强调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国家能创造并持续企业的竞争条件。在此基础上,强化“四商”意识,即招商:大招商、快发展,小招商、慢发展,不招商、难发展;知商:知商情、知商机;亲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方位、全过程、全心全意地为客商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强商:达到“客商发财我发展”的双赢效果。政府招商引资的目的明确,就是创造一流的招商引资环境,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制定招商引资激励机制,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抓好了招商引资,而且在营造招商引资环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目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就是招商引资的差距,其实质就是招商引资环境方面的差距。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轨迹验证了这一点。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做好招商引资这篇文章将决定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因此,我市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要为企业的发展继续做好服务,强化软硬环境建设,使我市的招商引资环境跃上新的更高的台阶;企业要利用好招商引资的好环境,抢抓机遇,瞄准先进产业,与世界接轨,招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提升我市的产业水平。

工业化之路:保持竞争优势

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后,工业化推动了经济转型。目前新加坡制造业主要包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

长最快的部门。现在新加坡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27%,金融服务业占12%,饮食服务业占14%,交通与通讯占12%,建筑业占5%,商业占16%,其他占14%。与1960年相比,制造业的比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由12%上升到27%。纵观新加坡工业化发展之路,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5-1975年):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着力发展制造业,引进电子产业,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每年递增26%。同一时期,新加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第二阶段(1976-1990年):这一阶段是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电子行业为先导,开始大量生产电脑。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引进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1986年后,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由原来的33%减为10%,同时鼓励外国人在新加坡建办高校、医院,便于他们长期居住。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1999年前新加坡建成综合宽频网。2000年至2003年,实施电子政府第一行动计划,新加坡建设成为一个环球资讯首都,具备发展迅猛及繁荣的电子经济和精通资讯通讯的电子社会。2003年至2006年,新加坡推出电子政府第二行动计划,目标是要建成联系的新加坡,从而使企业在高技术领域永远保持竞争优势。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优良企业的“温室”,拥有70多家孵化器,6000多家跨国企业。

新加坡工业化之路给人的启迪是非常有益的。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如果离开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没有一个很高的参照坐标系,那么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必定是低水平的。按国际通行划分标准,我市的工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成熟期和发达期跨越的战略转型期,大力引进高新技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制造业已成为企业发展所需。作为企业层面,要勇于面对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挑战,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创一流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作为政府层面,要建设好公共服务平台,制订激励政策,为工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当然,由于新加坡在许多方面对外国依赖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但新加坡在不断创新向前发展。正如新加坡国歌中唱的那样:我们崇高的理想,要使新加坡成功;来吧,让我们以新的精神,团结在一起;我们齐声欢呼:前进吧,新加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