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二 阅读训练

初二 阅读训练

2024-01-27 来源:乌哈旅游
阅读训练:赏析加点词

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然后答题。 ◆文体知识

(1)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消息一般包括 五个部分。 (3)消息的六要素是: 。 (4)消息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5)消息的特点: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诸城( ) 要塞( ) 芜湖( ) 锐不可当( ) 荻港( ) 殷家汇( ) qiān( )订 jiān( )灭 cuī( )枯拉朽 kuì( )退 dū( )战 xiè( )气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________,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________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__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__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______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A.顽强 歼灭 占领 控制 切断 B.顽固 消灭 控制 切断 占领 C.顽强 歼灭 占据 控制 截断 D.顽强 剿灭 占领 管制 切断 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民党之所以在渡江战役中失败,是因为南京政府拒绝和平,失掉民心所造成的。 B.通过纪念渡江战役,可以使我们学习先烈革命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C.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致辞中说,80多年前,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D.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B.究竟手机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D.李老师虽然已经年近四十,但从外表看上去只有三十一二岁的样子。 6.(长沙中考)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

请你为其拟写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新闻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加点词的使用有什么妙处。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

8.文中“此种情况”的“此”,具体指

9.联系上下文,比较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给出理由。 (1)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 .②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

(2)①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 10.“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从句中的“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1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12.找出消息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日报》2018年4月4日讯 (记者陈薇) 经过90分钟的激烈竞技,今晚9时45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被来自湖南邵阳的雷海为夺得。全场掌声雷动,观众们都为这位从湖南小城走出来的小伙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雷海为是一名80后“外卖小哥”,他学习古诗词的经历颇让人惊叹,即使在忙碌的送餐工作间隙,他也放不下对诗词的热爱。诗词对于他而言,就像艰辛独行路上的一盏明灯,既温暖了他的内心又给予了他不断向前的力量。十几年前,他经济状况不好,但是又热爱古诗词。怎么办?他就到书店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下来,回家再默写到纸上。听完他的故事,主持人董卿不禁评价道:“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站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舞台上,雷海为给嘉宾和观众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淡定。他不卑不亢,沉着冷静,无论是第一次抱憾离场,还是第二次攻擂成功,看上去都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积累多年的雷海为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向世人一展自己多年的学习成果,在总决赛的最后竞技中,他以五比一的绝对优势,战胜“沙场老将”彭敏(湖南衡阳人,曾荣获《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亚军),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他的身上所折射出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也激励了不少观看节目的观众。一位观众动情地留言道:“你在送外卖的路上悄悄背诵的唐诗,你忙里偷闲在图书馆里查阅的宋词,你在每一个日晒雨淋后读过的元曲,都在这一刻绽放出来!果然,生活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恭喜你!夺得冠军!” 13.请你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14.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

15.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6.外卖小哥雷海为有哪些性格特点?他的经历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17.怎样理解消息中引用的一位观众动情的留言?

18.2018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9周年,学习了本文后,八年级(1)班开展“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请根据下面的活动场景,完成相应的练习。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十分顺利? 战斗英雄:

学生: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 战斗英雄:

学生: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想起当时渡江的情况,您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现在,您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战斗英雄:

(2)战斗英雄的叙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19.【写作借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精当,极富表现力。如作者选用“占领”“扩展”“突破”“击溃”“控制”“切断”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地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节节胜利的英雄气概和战斗豪情。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写出一个劳动场景(或游戏过程、运动项目等)。(100字左右)

典范文本精读 【常见题型】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 2.谈谈你对“××××”的理解。 3.作者为什么说“××××”?

4.简要概括“××××”指代的内容。 稻草人 郭震海 ①夏天刚一转身,整装待发的稻草人就浩浩荡荡出征了。 ②它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手里挥舞着五颜六色的旗帜,在乡村农人的指挥下,纷纷走向庄稼地里。 [拟人化的口吻推出描写对象,表达喜爱之情。] ③我非常喜欢这些没有生命,却能堂而皇之得以“人”之称谓的物件儿。每年的初秋时节,如若恰好行走到乡村、途经田野,我总会驻足很久,去静观田地里的稻草人,这些没有灵魂,没有思维,不能行走,更无法张口说话的稻草人,身上却携带着人类的善良和本真。 ④稻草人以树枝为骨、稻草为肌,穿着草衣,戴着草帽,像模像样地站在田地里,只要有点儿风,它们就会一刻也不停地摆弄身姿,成为乡村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这也是上千年来乡村特有的画面和图腾。 ⑤稻草人出现在田地里的时候,玉米开始灌浆;谷子低头正在忙着抽穗;黄豆秧上挂满了一串串如小爆竹一样的果实,南瓜秧的身上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累得气喘吁吁、匍匐在地。稻草人会在农人的调遣下,一个个被安排在不同的庄稼区域,它们的任务就是驱赶飞鸟,因为飞鸟会祸害庄稼。 [比喻、拟人综合运用,描绘稻草人的“工作”环境,显示其重要性。] ⑥如脚下的土地一样,这些穿越千年历史烟云,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农人走来的稻草人,已经成为农人们最亲密的盟友,农人们会非常放心地把整个秋天的收获交给它们,由它们看管。 ⑦其实,鸟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笨,不论是小麻雀还是大喜鹊,它们早已洞穿农人们的伎俩,尽管稻草人十分卖力去挥舞手中的旗帜,但飞鸟照样会去偷吃即将成熟的谷子或黄豆,渴了就啄那红彤彤的像小灯笼一样的西红柿,吃饱了它们会旁若无人地站在稻草人的头顶上或肩膀上相互对话或放歌。 ⑧整个秋天下来,你去看吧,一个个累得东倒西歪的稻草人,它们的头上、身上满是鸟粪。甚至有的飞鸟,为了宣誓自己的胜利,会在稻草人的头顶上做个繁衍后代的窝。 ⑨乡下的农人很清楚这些稻草人的作用并不大,但下一年,他们依旧会绑制几个稻草人在地里,代代延续,周而复始,仿佛这是一道必须有的程序。 (11)有人说,稻草人是虚假的象征,空有一副架子,没有实际作用。也有人把稻草人看作是默默守候,任劳任怨的化身,它们任凭风吹雨打,任凭时间流逝,忠心无人可比。 (12)我之所以喜欢稻草人,是因为我从稻草人身上看到了人类本该有的、纯净的灵魂。可以试想,面对飞鸟糟蹋庄稼,我们的先民并没有采取极端的方式去除掉那些讨厌的家伙,而是 (13)做一个稻草人在地里,就像用一句“狼来了!”来哄骗淘气的孩子一样哄骗鸟儿,代代相传,沿用至今。 [笔锋一转,推出人们对稻草人的质疑,为后文的议论抒情蓄势。] 或许乡村人不会讲敬畏自然、和谐共存的大道理,但千百年来,他们知道,在同一块土地上,每一只飞鸟都是他们的亲人,他们舍不得伤害他们,他们懂得,人活着就是与自然共生存,不管是海洋生物、高原动物、昆虫世界,还是广阔的森林都和人类有着最密切的关系,也正是有了这成千上万种生物的“恩赐”,人类才得以生存和繁衍。 稻草人站在乡村的田地里,就如一部文明史,记载的是千百年来人类敬畏生命的美德,也是先人对后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告知和警示。 [阐述独特见解,点明题旨。]

1.结合语境,解释第③段加点词语“堂而皇之”的意思。

2.第⑦段中,加点短语“农人们的伎俩”具体指什么?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说稻草人身上“携带着人类的善良和本真”?

4.谈谈你对第13段的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