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在对诗歌内容、情感等把握的基础上更高的要求,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评价诗歌思想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评价诗歌思想的方法
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体现的作者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所表现的观点态度的消极性与积极性的评价。在诗歌鉴赏中,“评价”一词要求观点明确,并且有深度地阐述,而在高考中对于“评价”是降低了要求的,也就是说能够就诗论诗、言之有理即可,不需要纵横联系、引申阐发。从命题角度来看,有的是仅就“诗眼”、关键句、情感、主旨等某一个问题单独考查,有的是将形象、语言、技巧等结合起来综合考查。从常见的试题形式来看,有的是“表现什么思想”、“抒发怎样的感情”、“体现怎样的人生态度”等,有的是“某个词为‘诗眼’(或警策),为什么”、“某个句子阐释了什么道理”、“有人评价这首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这首诗的主旨是„„谈谈你的理解”等。
案例
关口金题—【考纲知识精解读】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严 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 。
【解析】从诗歌中“汉关”、“朔云”、“边月”、“西山”、“飞将”、“沙场”等典型意象的使用,结合试题下面的注解,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回想边塞诗的特点,主要以歌咏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异风光为写作内容,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报效国家的热情、奋勇杀敌的豪壮、戍边将士的乡愁、黩武开边的厌恶、奇丽风光的惊叹等感情。该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其实也点出了边塞战云密布的形势,意味着边境紧张的时刻又来临了;“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全面展开,后两句,笔意酣畅,淋漓尽致,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表现出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这场战斗必然大胜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很显然,这是一首描写边关将士斗志昂扬、奋勇杀敌的边塞诗。该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分析诗人的情感要结合诗句内容和关键词语。从第三句中的动词“催”、“追”的表意看,这是写奋勇出击;从第四句的动词“遣”、“还”的表意看,这是写彻底消灭敌军。
【参考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2009年高考湖南卷)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解析】秦观的诗,前两句写四季轮回中,每个时节的风物都有自己的崭新风貌,何必要痴心留春,为春天逝去而伤感呢?后两句写不必为百花纷谢而怨恨,树木葱茏的夏日也是很美好的。这首小诗,一改中国古代诗词“惜春”、“伤春”的传统情感,表明诗人不同常人的看法,独辟蹊径,别具情味。元好问的这首词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作者已知“春归”,却又借别人的唱曲“留春”,还要“问春”,问而不答,则继之以高楼望春,一切无效后,只有日暮归楼后到“梦里寻春”。这首词表现的是传统的伤春主题,但不是浓重的感伤,而是淡淡的怅惘。该题考查的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干中涉及两个概念,先要明确其内涵。从不同的语素考虑,“理趣”侧重在“理”,是指诗作传达给人们普遍、深刻的事理,需要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情趣”侧重在“情”,是指诗作借典型形象所寄寓的感情与意趣,需要从情感的角度来分析。明确概念的涵义,找到着眼点,然后结
合诗歌内容分析评价,这样才能使答案准确、到位。
【参考答案】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