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潮汕工夫茶文化的地域研究定稿1

潮汕工夫茶文化的地域研究定稿1

2021-06-25 来源:乌哈旅游
 潮汕工夫茶文化的地域研究 姓名:谢燕粧 指导教师:霍修顺

摘 要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网络搜索和查阅大量有关文献,综述了潮汕地区茶资源的种类、分布、品种等地域分布情况,同时介绍茶文化在潮汕地区所形成的特有的民风民俗,并提出工夫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潮汕;茶文化;茶资源;茶风茶俗

前言

潮汕地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东经115°06ˊ~ 117°20ˊ,北纬22°53ˊ~ 24°14ˊ东西长161公里,南北宽148.3公里。东北与福建省的诏安、平和两县接壤,西北同梅州市的丰顺、大埔两县为邻,西接梅州市的五华县和汕尾市的陆河县,东南濒临南海。该地区地大物博,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茶资源,更是该地区的一大资源优势。潮汕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区,其中产茶最多的数潮州、揭阳等地。

本文主要以潮州市为主,辅以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利用网络资源及图书资料对潮汕地区茶资源的进行全面总结分析。主要调查茶资源的地域分布情况;同时介绍茶文化在潮汕地区所形成的特有的民风民俗,并提出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1. 潮汕茶文化的历史起源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功夫,乃为沏泡时的学问,品饮的工夫。它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工夫茶的历史可谓悠久,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据说它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来的。宋代,中国上层社会“斗茶”之风盛行,谁家买得好茶,就要请客。宾客中有好茶或带来媲美,或请来暗斗。这种风气逐步演变到茶农、茶商的试茶评茶、日日品茶、小杯浓茶。在地理位置上,潮汕平原又与福建省接壤,潮汕是鱼米之乡,人们喜

欢饮浓茶,“小杯茶”也由茶商传入潮汕。曰久天长,渐渐在茶具、茶叶和冲泡技术上越来越讲究,形成了独特的“潮汕工夫茶”。这就是潮汕工夫茶的由来。

2.潮汕茶资源的种类、分布

2.1茶的种类

在植物分类系统中,茶树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潮汕地区生长着山茶、油茶、米碎花、茶等几个种类,均属山茶科植物。

广东潮汕地区,在凤凰山脉的延伸以及周邻的万峰山、南岭山、尖山、大质山、笔架山、长龙岭山,存在着一种称为“红茵”的野生茶科植物,谓其茶科,尚未由专家科学鉴定。为何名为“红茵”不详,乃为先辈所称。红茵为乔木,广泛存在凤凰茶树原产区,随着原生茶区被开发种茶,植被破坏,红茵的分布范围也逐渐缩小,目前主要分布在乌岽山的青麻园及山后的凤坪、万峰山一带,以及与丰顺县交界的山脉等未开发的植被群落间,海拔高度在700m以上。 2.2茶的分布

2.2.1茶叶分布区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茶国之一,又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茶区,茶区分布极为辽阔,南至北纬18°附近的海南岛,北至北纬38°附近的山东蓬萊山,西至东经95°西藏东南部的米林,东至东经122°的台湾东岸。我国有20余个产茶省,包括山东、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潮汕地区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是广东省重要的产茶地区。潮汕地区茶资源分布详见表: 潮汕地区茶资源分布表 地区 茶区 凤凰茶区 主产

潮州 铁铺茶区 乌龙茶

饶平茶区 揭西华北山茶场 绿茶

揭阳 普宁华侨农场 惠来大埌山 揭东新亨镇坪上一带 毛茶 汕头 较分散 2.2.2气候条件、分布地形及海拔

潮汕地区指的是粤东地区以讲潮州方言为主的区域,这里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潮汕

地区,有三条直接入海的河流:韩江、榕江和练江。这些河流流程虽短,但水量充沛,加上亚热带的海洋性气候,夏长冬短,也可以说无冬季,四季的区分不明显。每年的5月到10月为夏季,夏季最高温度为33-36℃,但高温天气持续时间很短,往往是两三天高温,就有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降雨,天气又凉爽起来。11月至次年2月进人冬季。虽说是冬季,最低气温也都在0℃以上,且经常保持在10--15℃之间。可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使这里物产丰富,作物丰收。

潮汕地区的茶树大部分种植在山地。潮州凤凰茶区处于海拔350-1498米间的丛山峡谷之间,在海拔350-1200米之间,山坡斜度在25度左右均有种植。海拔太高和斜度太大不适宜种植茶树,因为容易造成水土、肥料流失,不易成活。饶平茶园的海拔分布在800米以上的占4%,500-800米的占30%,250-500米的占35%,250米以下占31%,基本上以中、高山为主。至1995年,单丛茶园的海拔分布有下降趋势,主要从海拔400米处向低山、平地延伸。农民的实践经验证明,在平地、低丘的单丛茶园品质表现与高山的不同。饶平

岭头单丛是个高产优质型品种,在低丘、平地栽培,虽然高产,但不利于品质。饶平县海拔1036米的双髻娘山上,终年云雾缭绕,有“高山云雾出香茗”的自然优势。素有“白叶仙子”之誉的饶平岭头单丛茶就出产于此。

图1 双髻娘山一景 图2 饶平岭头单丛茶

3.潮汕的茶风茶俗

潮汕地方特色浓厚,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结合起来,演化成一种雅致、儒气的潮汕文化。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潮汕工夫茶。独特的韵味地方戏曲潮剧的古朴典雅的潮汕音乐,成为乡情乡谊的重要载体,牵动着海内外潮人的情思;以清淡巧雅驰名于世的潮州小食香飘四海,令人回味无穷;而工夫茶却最负盛名,蜚声四海,潮藉大文学家秦牧美其名曰: “潮汕工夫茶,堪称中国茶道代表。”

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潮汕人爱饮工夫茶,可以说是达到“嗜茶成性”的程度。潮汕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泡饮工夫茶。他们不怕俗话说的“早晨空腹茶,劫贼入人家”,而持之以恒,处之泰然。另外,潮汕人把茶叶叫”茶米”, 一种解释就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与米不可分,故曰茶米,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由此可见潮汕人对茶的情有独钟。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就像诗人李曙光曾高声咏唱:“淳朴的乡亲捧起你/捧起对生活的诚挚和热爱/海外的赤子捧起你/捧起对故乡缠绵的眷恋/一杯工夫茶,是一阙古老的歌谣。”

唐宋特别是明清以来,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潮汕地区,茶文化也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凡在应酬交际,一经见面,即行献茶。”(翁辉东《潮州茶经》)时至今日,客来敬茶自然是礼俗,有外地朋友笑而埋怨:“到你们潮汕就是到处都喝茶。”见面时请喝茶,辞别时主人对客人对一声“闲时来食茶”,茶的热情不在言语中。“热情款客工夫茶,暖暖心头香嘴巴。谈

笑风生茶道里,你三我四话桑麻。”(李达《潮汕工夫茶》)这正是潮汕茶风茶俗的真实写照。

我走访了我们村的一些居民,经过了解,基本上家家都喝茶,但对于真正的工夫茶茶艺却不是很了解。在冲泡过程中,已不是很讲究,特别是对用水,茶具的选用。但还保留了温杯烫罐、淋盖刮沫、烫杯,基本对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一经典环节较为熟练。老年人茶艺较为娴熟。在敬老院,三五老人家闲聊下棋间,点起小火炉,很有意味的泡起了工夫茶。茶艺在他们身上依旧清晰。而80后以后的年轻人对茶艺却不甚了了,只是略懂一两处。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年人,对茶艺有着相当的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偷工减料”,但也略可见风采。

我了解过同龄人,相当一部分对工夫茶也不是很了解。大部分人说,父辈很少教他们。不过,我有几个同学家里是做茶叶生意的,他们有很好的条件去接触工夫茶,因此也懂得不少有关工夫茶的知识。考虑到现在的良好的生活情况和高速的社会节奏,以上现象较为正常。具了解,潮汕工夫茶艺在2009年入选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潮汕地区工夫茶的氛围相当好,民众也时常到公园、茶座、长廊等大众场所泡工夫茶。全区的工夫茶风气相当浓厚。工夫茶的现状还是令人欣慰的。

随之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为了缓解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压力,茶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加之茶叶的健康价值,越来越多人开始把玩起茶艺来。工夫茶以它独树一帜的精神陶冶,相信在未来必会得到相当大程度上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林晓娃,《潮汕地区茶资源的调查及开发对策》.粤东植物多样性专题学习网站 2 黄挺 , 《潮汕文化源流》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第一版 3 陈泽弘,《潮汕文化概论》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9第一版 4 郭马风,《潮汕茶话》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1第一版 5 翁辉东,《潮州茶经》及张华云,《潮汕工夫茶》 6 黄林杰,《潮州工夫茶与潮汕人》 200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