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极拳所蕴涵论文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论文
【摘 要】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其基本理论主要植根于古老而深厚的中国哲学,它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中文化内涵最浓厚、文化渊源最久远的体育活动之一。太极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它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生命观、矛盾的对立统一观以及传统文化的养身观和审美观。
【关键词】太极拳 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 天人合一 形神合一 “文化”一词出“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的意思为以文德教化之,后来即泛指文治与教化,时至今日,文化正成为现代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文化中生活,文化统治着整个星球。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宇宙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孟子就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述。基于此,“贵和尚中”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更进一步地成为华夏民族的情感心理原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太极拳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无论其在道德层面还是在技术理论层面,都能找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它代表着东方文化,《太极拳论》指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极,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动静之美感,是太极拳的精致巧妙之处。它融武术、哲学、医学、养生及其他理论精华于一身。
一 太极拳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太极拳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就是把“天人合一”思想渗透到拳理和拳法中,从而达到逐步完善。太极拳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和谐,所以“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观点,而且也是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其套路的动静、虚实、开合、刚柔、轻重、蓄发、进退等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通过长期修炼,能使人达到“天人合一、内外和一、形神合一”的最佳境界。
“天人合一”最基本的含义即指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可引申为外在的客体世界(天道)和内在的主体世界(人道)的和谐、圆满。内经的天人合一整体观则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万物之间,人的生命是在与天地万物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中所形成的以五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在中国传统哲学“一天人,合内外”思想的支撑下,太极拳所表现的整体和谐已超越了一般体育项目所讲的协调。如太极拳的“掩手肱捶”,只有蹬地、拧腰、转跨、含胸、松肩、出拳在一瞬间同时完成,才能将“松、活、弹、抖”的特点表现出来,真正将劲力贯达拳面。这种协调是整体意义上的高度协调,是“天人合一”观在太极拳中的具体体现。 二 太极拳体现形神合一的生命观
我国自先秦以来,认为人体主要分为有形之形和无形之神两大部分,人本身也是一个整体,形神相互依存,“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为养身的最终目的。《太极拳解》中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就是说意为神之用,意到则气到,故“意、气”是沟通“形、神”的着手处。太极拳主“身心合修”,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念造型”使意在形先,意领气,气催形为入手方法,达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而成形神合一的混元整体状态。精气神具有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功能动力、精神主宰三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张景岳《类经》,引申出以精气神为基础的合于天道的生命本质观,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调摄情志、形神共养等生命养护的方法。太极拳的深层内涵体现了自然生命精神,富含韵味无穷的生命意境,“形韵—意,韵—神韵”构成了太极拳生命意境的三层次理论,映射出曲径通幽的意境神韵和自然生命哲理底蕴。
三 太极拳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观
太极拳是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最深的一个拳种,它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的基本理论,以此为行拳的根本。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揭示出事物中正反、强弱、生死、远近、前后、上下、虚实、难易、动静、快慢、刚柔、美丑等诸矛盾“负阴抱阳”、既对立又统一,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相生相成、相形相亲的关系。太极拳就是依据传统哲学中这种既对立又统一、阴阳相济、阴阳互根互生的思想来构建其拳理和拳架造型的。清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其中就涉及了阴阳、动静、屈伸、急缓、隐
现、左右、仰俯、进退、强弱、快慢、远近等十几对阴阳对立的矛盾关系,正是在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产生了和谐,太极拳家们把这些思想理论与太极拳实践结合而形成了具有深厚哲理的太极拳术。
四 太极拳体现传统文化的养生观
事物的运动规律,有正向必有反向,正反两向运动共同组成事物运动的统一体。太极拳正是通过这种正反运动重新激活长期被抑制的潜意识,释放它们的能量,恢复大脑功能的完整性,发挥人体潜力,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太极拳一样重视神意的反向运动在保健养生中的重要作用,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拳重视意识从平日纷杂状态而反归于静的反向运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体,并运用阴(神意气)阳(形体动作)相互孕育、相互滋生的整体运动增强内功,从而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太极拳充分吸纳传统养生术的精华融入拳架之中,胸腰折叠,内气鼓荡,“沿路缠绵,静运无慌”,生生不已,自强不息,通过意养于拳,使体内水火交融、阴阳平衡,生命质量得到全面有效提高,从而实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中国的太极拳集技击、养生、哲理于一身,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气与心结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蕴含着生命本原论和道德精神论。
五 太极拳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重视物体的对称平衡之美、圆弧螺旋之美、中正安舒之美,乃至气势之美、神韵之美、意境之美。被列为国宝之一的中国书画在太极拳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太极拳在每招每式每个动作中,都要求对称平衡,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刚柔相济,阴阳合德;要求所有动作非圆即弧,非顺即逆,螺旋缠丝,裆走下弧,即使倒换重心,也不允许简单地把重心平移或上抬过去,要求拳架外形美与内在神韵美有机结合,不仅每个动作的造型都能给人美感,而且尤其要有潇洒而凝重、轻灵而沉稳、舒展而紧凑、圆活而端庄、有理有节、有情有景、赏心悦目、意趣盎然等美感。中国人在表达审美意趣时具有含蓄、朦胧或虚化的特点,而太极拳所讲究的“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等特点正是体现了一种美的修养和美的境界。 六 结束语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身思想、伦理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有人称其为“哲拳”(太极拳修身养性价值刍议《邱丕相》)。“太极”的含义博大精深,它是蕴含着东方哲学韵味的生命科学,太极拳套路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人们长期修炼,就能达到“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合一”的最佳境界,还能调心、静神、养形、乐群。太极拳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既是武术,但又绝不是一般的武术,它之所以能有那么悠远深长、经久不衰的感人魅力,正
在于它把根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它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颗不断闪耀着文化光辉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刘俊华.太极拳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修养[j].太极与少林,2005(3):30
[2]祝大彤等.太极内功解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温力.武术的内外兼修和它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j].体育科学,1990(3):12
[4]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