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DCA循环在医院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医院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2024-07-18 来源:乌哈旅游
PDCA循环在医院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9-07T16:32:44.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5期供稿 作者: 吴筱荣[导读] 组织实施阶段:对抢救车管理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收集改进方法和意见。

吴筱荣 (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内江 6 4 1 0 0 0 )

【摘要】目的 运用PDCA循环规范科室抢救车管理,保障抢救车内物品、药品完好备用,提高护理人员抢救效率,确保护理安全。方法 对全院抢救车实行PDCA循环质量控制1年,采用自行设计的抢救车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前后对照。结果 实施PDCA循环质量控制前抢救车内物品、药品完好备用率达到100%, 护理人员对抢救车管理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 D CA循环促进抢救车规范管理,省时、便捷、准确、高效,降低成本,确保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PDCA循环 抢救车 管理

【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047-02

P D C A循环即戴明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也是基本的工作方法,PDC A 具体内容包括Pl an(计划)、Do(执行)、Ch e ck(检查)、Ac t i o n (行动),P D C A就是按照这个顺序科学进行,不停顿地周而复始。抢救车是存放抢救物品、药品的专用车,为每一个临床、医技、门诊等科室必备设施,归口护士管理,是护理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医疗及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要求抢救车内物品、药品齐备完好,始终处于应急状态。通过PDCA循环管理达到了抢救车内物品、药品齐备完好,合格率100%。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对全院40个抢救车实行PD C A循环管理1年,采用护理自行设计的抢救车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前后对照。 2、方法

2.1计划:护理部与医务科、临床,药剂科、设备科联合调查。完善抢救车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抢救车质量管理检查的三级质控模式,一级质控为各科室护士长,二级质控为各大科护士长,三级质控为护理部,相应的各科室也成立了相应的三级质量控制模式,科内一级质控由每班护士担任,二级质控由质量控制员担任,三级别质量控制由护士长担任,并成立了抢救车质量管理小组,质控小组(护理部),质控小组组长由一名科护士长担任,成员由部分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或副主任护师组成,护士长为第一责任人,质控员为第二责任人,质控由高年资,有责任心,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科室采用竞争上岗,每月由科室给予补足,或绩效分10分)。在质控组领导下修订抢救车管理制度,质量评价评标准,全员统一抢救车质量控制本,抢救物品、药品变更登记本。对质控小组成员和科室质控员进行培训,集中学习相关制度、标准,科室质控员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质控小组临床调研,明确质控小组,质控员职责,每月质控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采用随机抽问,检查业务学习记录本的形式进行,各科室质控周检查, 护士长每月2次检查并用红色笔签名,纳入绩效,质检员每月打开封条检查和清洁抢救车,查完检完毕后在封条上两人双签名,注明检查日期及检查人,有利于定期检查及追责。

2.2组织实施阶段:对抢救车管理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收集改进方法和意见。改进措施:对抢救车内物品按照四川省医院护理管理规定,抢救工作制度中规定,急救器材,药品设备完好,做到“四定” (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1]。护理部抢救车质控组按《2010年颇心肺复苏指南》要求,结合临床实际药品和物品,分为常规和专科两类,统一7大类药品: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中枢神经兴奋药、血管活性药、镇静剂、利尿剂、抗凝血者并编号管理,物品:简易呼吸器用物包、吸氧包、吸痰用物包、输液注射盘、开口压舌板包、血压计、听净器包、插座、应急灯、电筒包、分区放置。制作抢救车分区平面图,近效期物品、药品管理制度,近效期警示卡,除急诊科、心内科、I CU以外的科室抢救车进行封条式管理。失效期管理:在物品、药品变实登记本上用红笔注册,失效期在近2月时,近1月药品与药剂科更换。压力表强检标识管理:吸引器压力表、氧气流量表的强检标识统一贴在表的侧面,医院设备科统一强检,每半年一次,保证吸引压力正常。

2.3检查:对以上规定在全院试运行2月,急救抢救车质控小组收集相关运行情况,修订标准,对急救科不实行封条管理,开口器,舌钳, 压舌板包消毒供应中心备用基数,制订应急灯管理细则,对个别科室药品存在未做到先进先出,未落实每月进行科内抢救车管理培训的科室, 质控小组将检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科室,给予整改机会,科室根据检查情况集体讨论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讨论整改措施,并将反馈表上报质控组备案,以督促同样的错误不继续发生在同一科室,将改进落到实处。

2.4评价:对全院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并在护士长会点评,达成一致意见后,修改管理检查标准,对质控小组和质控员再次培训。

2.5持续改进阶段:对管理不达标项目:电筒、血压计被挪用后未归位;简易呼吸器面罩不充盈,口头医嘱执行后未及时补开处方,外科抢救车内利多卡因被外科医生随意拿取。要求抢救结束后白班2小时内、夜班在8 小时内补充车内药品、物品,当班无法补充齐全的书面交班——补充完后二人共同清点和检查并签名,粘好封条备用。 3、统计分析 将全部有数据输入数据库,采用U检验。 二、结果

三、讨论

通过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价,持续改进这一系列举措,运用PDCA循环理论。通过表1可以看出,经过PDCA循环,使护理人员对

抢救车相关知识显著提高。

从表2可以看出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达到100%,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

1、通过建立完善的抢救车管理质量控制体系,采用三级质控模式,完善相关制度,统一相关标准,明确质控人员职责,全院统一抢救车平面图,封条式管理,制订抢救车管理手册,近效期警示管理。要求各科每月进行一次抢救车管理培训,使全科医生护士人人知晓相关物品功用,熟悉物品位置,性能,使医护理人员树立“主动”管理的理念, 人人参与管理。从而加强了团队质量控制的力量。

2、在护理人员中加强培训和考核,人人参与到抢救车管理之中, 对管理建言献策,将评价质量结果纳入到个人、科室绩效管理之中。

3、通过P D CA循环管理,护理人员明确抢救车管理重要性,认真发现管理中存在问题,如抢救车内药品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关于2010版心肺复苏建议使用的药物备用支数5支不利于护理人员抢救使用,随即调整为10支固定基数,应急灯不能正常使用,完善质控人员每月常规检查时常规充电。简易呼吸器面罩不充盈,与设备科沟通后更换另一型号无须充气的面罩,电筒增加了灯泡及电池的备用,压舌板统一改为不锈钢板材质的,取消了原来的有的科备的一次性易折断的适用于清醒病人的压设板,护理人员对药品用途,剂量及位置不熟悉,CPR操作不规范、熟练,要求质控员加强培训,人人达标。

4、个别医生抢救时下的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后未及时或忘记开处方,建立谁执行医嘱负责处方追踪。

5、个别医生,科主任不支持封条式管理,质控小组组长与其沟通不支持理由,了解到平时养成到抢救车内拿取听诊器、电筒、利多卡因的习惯,与护士长沟通为医生配备听诊器、小电筒人手一副,利多卡因科内备基数,加强医护沟通,达成共识。对实习生,新入院护士,医生岗前培训项目。

6、医技科室抢救车管理为医院抢救车管理难点,大部分医技科室未配备护理人员,对相关制度、标准理解不到位,试运行中发现应急灯不亮,简易呼吸器面罩不充盈,GPR操作不熟练,针对此情况,质控小组将医技抢救车归为门诊管理,门诊护士长根据区域管理原则落实相关检查,质量控制。在后期管理中无上述现象发生,抢救生内药品、物品完好齐备。

抢救车归为护士管理,仍须医生、科室主任的大力支持,才能有效确保物品、药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所以通过PD CA循环持续改进质量,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参与抢救车管理的积极性,形成环环相扣,在不断循环往复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从而确保了抢救车内物品、药品完好备用,合格率达到了100%,确保了抢救质量,保证病人安全。参考文献

[1]赵万华.医院护理管理规范,四川省卫生厅 四川省护理学会编200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