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图为某城市风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城市出现频率最小的风是 (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17. 从保护大气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该城市的( ) A. 西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东南方
参考答案:
16. D 17. B
16.图中吹东北风的机率最小,故当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D正确。
17.当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最小风频为东北风,从保护大气环境的角度来看,工业区应布局在最小风频上风向,即城市的东北方向。B正确、
2. 下图示意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 )
A. 50-150km B. 200-300km C. 700-800km D. 950-1050km
27.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
②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大幅降低票价 ③提高航班正点率,减少成本,提升服务水平 ④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参考答案:
26. B 27. D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 【26题详解】
根据图中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可知①为公路,②为高铁,③为航空,读图可知,①为公路和②为高铁在距离200—300km所占比例最接近,说明两种运输方式竞争最激烈。故选B。 【27题详解】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读图可知高铁在400-800km距离优势明显,所以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故选D。
3. 大约七到八亿年前,如今的新疆南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读图回答15~16题.
15.从岩石成因看,山玉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D.玄武岩
16.子玉是由山玉“天琢”而成,与“天琢”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岩浆作用 D.冰川作用
参考答案:
B A
15.【分析】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解答】解: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热液作用属于高温、高压,从岩石成因看,山玉属于变质岩.
16.【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解答】解:内力作用是地表地貌的塑造师,外力作用是地表地貌的雕刻师.大约七到八亿年前,如今的新疆南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子玉是由山玉“天琢”而成,与“天琢”有关的地质作用是流水作用.
4.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GIS图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图中直接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 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 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6. 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环境质量下降 B.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地
下水储量增加
参考答案:
5. B 6. A
5. 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图中从1951-2000年间北京市城区面积扩大,城市用地增加,而城市人口数量及人口比重和城市道路密度无法从图中反映,故选B。
6.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工业、交通密集,人口数量增多,城市环境质量下降,A对。城市建设速度快,B错。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人口和工业活动等密集,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漏斗,D错。故选A。
【点睛】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5. 读1996-2009年月黑子平均数监测曲线图,回答10-11题。
10.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
11.未来太阳活动高峰年可能出现在哪一年( ) A.2013年
B.2015年
C.2011年 D.2016
参考答案:
A C
6. 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28.下列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道路网 ③提倡坐出租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C
④加强城市管理 7.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参考答案: B
8. 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中心为高气压 逆时针方向
C.其中心有上升气流 辐散状 参考答案: C
9. 北京城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而不是商业区,主要是受
A.地价因素影响 B.宗教、民族 影响 C.政治、历史因素的影响 D.自然环境影响
参考答案:
C
10. 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6-7题。
6. 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南半球是 D.地面气流呈 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 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 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D.人口移动主要是由经济原因所致 7. 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亚洲
参考答案:
6.C 7.D
11. 副热带的大陆东岸,降水较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受 A、夏季风的影
响 B、盛行西风的影响 C、台风的影
响 D、信风的影响 参考答案:
A
12.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1~5题
1.“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①河外星系 ②太阳系 ③地月系 ④总星系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2. “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
3.“嫦娥二号”发射后的两个月内,牡丹江的昼夜状况为 A.昼大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B.昼小于夜,且昼越来越长 C.昼大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D.昼小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4.“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的速度
A.先变快再变慢 B.先变慢再变快 C.越来越快 D.越来越慢
5.“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深夜 参考答案: C A D A D
13. 根据空间天气网的报道,2011年12月26日,太阳发生一次剧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此次爆发释放的带电粒子流抵达地球,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一些国家民众看到罕见的极光现象。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最有可能看到罕见的极光现象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新加坡 C.埃及 D.巴西
4.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相关最小的是: A.太空飞船的安全受到威胁
B.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C.日本东京地震 D.磁暴
参考答案:
A B
14.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9分43秒,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准确进入距地球343千米的预定轨道。据此回答1-2题。
1.神舟七号飞船飞行范围所属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②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 ④距地球343千米的距离就是宇宙半径
A.①④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A C
15. 赤道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是: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附近有寒流经过 D、附近有暖流经过 参考答案:
A
16.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期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汔
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C
17.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9-10题。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⑥ 10.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⑤ 参考答案: 9.C 10.D
18.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于10月13日上午9:00在我国中山开始传递,回答下面小题。
18. 火炬传递时,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30′E)的区时是( ) A. 10月13日3点 B. 10月13日4点 C. 10月13日3点38分 D. 10月13日14点22分
19. 火炬从中山开始传递时,地球位置最接近下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
A. 甲到乙之间 B. 乙到丙之间 C. 丙到丁之间 D. 丁到甲之间
参考答案:
18. B 19. D 【18题详解】
考查区时的计算,若已知区时为整点,所求点区时也为整点,排除CD。非洲达雷斯萨达姆位于39°30′E,除以15°四舍五入后计算出该地位于东三区,此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为10月13日9时,比北京迟5小时,所以火炬传递时是10月13日4时,选B。 【19题详解】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代表冬至日(12月22日1前后);丙太阳直射北半球,代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逆时针公转判断,乙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丁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火炬从中山10月13日开始传递,甲到乙之间代表12月22日到次年3月21日,A错。同理排除BC。火炬传递时地球位于9月23日-12月22日之间,即丁和甲之间,选D。
19. 北半球一飞机向西飞,飞行员左侧是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东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参考答案:
A
20. 读下图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 C点在昼半球
C. 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AB弧线是昏线
参考答案:
A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D点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下一刻将进入白昼;C点在夜半球;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D点自转线速度大于E点;此时AB弧线是晨线。 故选A。
【点睛】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规律,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
21.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据此完成5~6题。 5.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大的关键因素是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 B.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社会经济条件落后 C.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 D.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6.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较东部地区小。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 B.西北地区消费水平低 C.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D.西北地区科技水平低
参考答案:
DB
22.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B.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 昼夜现象 D. 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
参考答案:
C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地球上产生了昼夜现象,与自转无关,故C正确。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是由于泥沙的沉积,与自转无关,但是长江口崇明岛两侧的变化,比如北边水道变窄,即将和陆地相连,这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有关;天体东升西落的视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向东越先看见日出,我国最东部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点,最西端帕米尔高原,因此乌苏里江先见日出。A、B、D与地球自转相关。
23.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对下列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冷锋,B是暖锋 B. A是暖锋,B是冷锋
C. C是北半球的反气旋,D是北半球的气旋
D. C是南半球的反气旋,D是南半球的气旋
15、若D天气系统冬季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的天气可能为
A. 梅雨天气 B. 寒冷干燥天气 C. 伏旱天气 D.炎热干燥天气 参考答案: 14.B 15.B
24.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价格分布示意图(单位:千元/m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图中甲地是该城市的
A. 大学城 B. 中心商务区 C. 高级住宅区 D. 电子工业区 27. 下列因素中,对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的是 A. 与火车站的距离 B. 与风景名胜区的距离 C. 与市中心的距离 D. 与高等教育区的距离
28. 导致乙地(图中虚线圈地区)地租高于南北两侧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地表崎岖 B. 地形平坦开阔 C. 交通通达度高 D. 交通通达度低
参考答案:
26. B 27. C 28. C
26.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甲地位于该城市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价格最高,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所以B正确。
27. 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该城市不同地段地价高低影响最大,所以C正确。
25. 下图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5. 图中该山体岩石从形成到出露地表后,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为( ) A.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26.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其中代表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主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参考答案:
24. B 25. A 26. B
24. 花岗岩属岩浆岩。在地壳物质循环图中,丙为变质作用而成,因此为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岩重新融化形成岩浆,岩浆冷凝形成岩浆岩,因此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故B正确。
25. 花岗岩为岩浆侵入地下岩石冷凝而成,形成后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在风吹、日晒、
雨淋等外力作用下崩解、破碎,发生风化,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碎屑物带走,对当地构成侵蚀。故A正确。
26. 山麓冲积扇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而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岩浆活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岩石的重融、岩石的重融。故B正确。 【点睛】在地壳物质循环图中,一般而言,表示地质作用的箭头“三进一出”处为岩浆,“三出一进”处为岩浆岩。
26. 下图中从自然条件考虑,最可能发展为港口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A 略
二、 填空题(共10分)
27. 读“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季节为_________,图中亚洲陆地上气压中心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即将经过北京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______,甲处风向为__________,比北京风力更_______,降水更_______。
(3)影响丙地冬季降水较乙地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月份我国东部雨带移至___________________。7月以后雨带仍未移到甲地区,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冬季 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冷锋系统 西北风 大 多 (3)大气环流(季风环流) 地形(迎风坡) (4)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涝北旱 【分析】
图中亚欧大陆受高压中心控制,季节为冬季。即将经过北京的天气系统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丙地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水汽多,降水多。
【详解】(1)结合海陆轮廓,图中亚欧大陆受高压中心控制,季节为冬季,图中亚洲陆地上气压中心名称为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2)此时,即将经过北京的天气系统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甲处风向为西北风,等压线密集,说明比北京风力更大。位于冷锋锋后,降水更多。
(3)影响丙地冬季降水较乙地多的因素是大气环流,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水汽多,多地形雨。乙地西北季风来自大陆,携带水汽少,降水少。
(4)6月份我国东部雨带移至江淮地区。7月以后雨带仍未移到甲地区,说明夏季风势力弱,易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北旱南涝。
28. 气旋中心附近一般属于 天气
A.干燥 B.阴雨 C.晴朗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A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某地季节景观图,下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示意图。
(1)左图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右图中的________(填“③”或“④”)地。 (2)右图中甲气压带是____________,乙风带盛行风向是________。
(3)①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其在欧洲西部分布较广主要受___________因素影响;②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
(4)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北半球正值____季。该季节,②地气候特征是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④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风
(3)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形、洋流、海陆轮廓 地中海气候 (4)冬 温和湿润(温和多雨) 受西风带控制
解析:(1)据左图可知,为热带草原气候区,应对应右图中④,③为热带沙漠气候。 (2)据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可知,甲为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0°-30°S的信风带,实际风向东南风。
(3)据图可知,①为西欧地区,终年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因欧洲地势地平,以平原为主,且轮廓破碎,以及沿岸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因此该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较广。②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4)据右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到南半球,可判断气压带风带南移,应为北半球的冬季。该季节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30.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图中,P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弧线 MP是________线(晨或昏)。(2分) (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3)此时,110°E的区时是______时;O点的昼长为 小时,其日出 时。(3分)
(4)有一发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炮弹将落在EF线的________(东、西)侧。(1分)
(5)此日,我们在济宁看到的旗杆影子的方向是( )(1分) A. 正西-正北-正东 B. 西北-正北-东北 C. 西南-正北-东南 D. 东北-正南-西北
参考答案:
(1)东南 晨
(2)23°26′S,45°E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16 18 3 (4)东 (5)B
解析:(1)根据自转方向,中心南极点,P点距离南极点更近——在N点之南。根据自转方向,P点在N点的东侧。沿自转方向,过MP如昼,故其为晨线。 (2)图示,南极圈极昼,故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直射经线时刻12时,即45°E。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110°E所在时区为110÷15≈7即东7区,此时45°E时区是东3区,时间是12时,故东7区时间是12+(7-3)=16时。O点此时时刻21时,正在日落,故日出3时,昼长=日落-日出,为18小时。(相邻两条经线相差45度,时差3小时)(4) E点射向F点方向,南半球左偏,故向东。(5)太阳直射南半球,济宁将日出东南,中午
正南,日落西南,影子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故答案为B.
三、 综合题(共38分)
31.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A表示__________国家;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比B类国家__________(高或低)。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__ (3)B类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应采取什么对策。
(4)若上图表示A、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则与甲对应的是__________(填A或B)类国家;这种人口迁移对乙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_____ _____,
参考答案:
(1)发达 高
(2)三低型或现代型; 高低高型
(3)环境、资源多方面压力增大;增大社会就业等压力;少儿的抚养教育的负担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4)B 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详解】(1)读图可知,A代表的国家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高,0—14岁人口所占比重低,老龄化严重,应为发达国家;A类国家平均年龄比B类国家高。
(2)A类国家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型(现代型);B类国家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低,0—14岁人口所占比重高,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为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高型。 (3)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因此未来人口总数将快速增长。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主要有:环境、资源多方面压力增大;增大社会就业等压力;少儿的抚养教育的负担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针对人口增长过快,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经济因素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方向为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由前面小题可知,B为发展中国家,因此与甲对应的是B类国家。人口从发展国家前往发达国家,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分布,其中a地和d地都种植小麦,c地种植玉来,b地农业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1)指出b和c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两地农业生产的相同特征。 (2)a和d都种植小麦,但a地区种植春小麦,d地区种植冬小麦,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简析图中b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b是乳畜带,c是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商品率较高,专业化水平较高。
(2)唯独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3)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的生长;城市人口密集,肉奶需求量较大,市场广阔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地处于美国的东北部,其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带,c地处于美国中部平原的中北部,是美国的玉米带,其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农业
生产的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商品率较高,专业化水平较高。
(2)读图可知,a和d相比较,两地区的纬度不同,a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适合种植春小麦。
(3)读图可知,b是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的生长,城市人口密集,肉奶需求量较大,市场广阔。所以形成了典型的乳畜农业带。 故答案为:(1)乳畜带 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的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商品率较高,专业化水平较高。 (2)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3)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的生长;城市人口密集,肉奶需求量较大,市场广阔
33. 读 “太平洋、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 图2 (1)图1中①、③的洋流名称分别: , (4分)。
(2)图1图2中④洋流名称是 ,它对欧洲西部的影响是 。(4分)
(3)①、②洋流交汇处分布着世界著名的 渔场,其形成渔场的主要原因
是 (4分)
(4)如果太平洋①处海域发生漏油事故,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漏油事故带来什么影响(2分)
图
参考答案:
(1)日本暖流,秘鲁寒流(4分)(2)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或带来大量的水汽和热量)4分)(3)北海道;处在寒暖流交汇处,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4分)(4)加快漏油海域的净化速度,扩大漏油污染的海域范围。(2分) 34.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25.请在图中竖线和横线上画出热力环流运动箭头?并说明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26.请对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大小排序?(注:A点气压为Pa;B点气压为Pb;C点的气压为Pc;D点的气压为Pd)(4分)
27.根据示意图,请你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6分)
28.请你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挂式制冷空调为什么安装在屋里上面的墙上,而暖气片为什么安装在屋里靠近窗户下面的地面上?(4分)
参考答案:
25、画箭头略(顺时针方向)(画正确给4分)。根本原因是B、C两地冷热不均(2分)。
26、Pc>Pb>Pa>Pd(正确给4分)。
27、由于B、C两地冷热不均,B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A地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1分)C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D地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1分)于是,在高空,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流向气压低的D地。(1分)在近地面,B地气流上升,使B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1分)C地气流下沉,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1分)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气压高的C地流向气压低的B地,以补充B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1分)(意思相近即可,共6分)
28、在炎热的夏天,空调排放出冷空气,屋里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热空气膨胀上升,补充下沉的冷空气,形成屋内的空气环流,最终使屋内空气变凉。(2分)在寒冷的冬天,暖气片放出热量,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受热上升,而冷空气下沉补充受热上升的空气,同样在屋内形成空气的环流,使屋内空气变热。(2分)(意思相近即可,两点共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