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课标本教材小语第五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本教材小语第五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2023-10-10 来源:乌哈旅游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课标本教材小语第五册第五单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教材解读表

单元主题 主题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课后作业 (或连接语) 词语 教学目标 单元共同点 课时 课文题目 生字 1.读课文。 2.说感受。 认7个 17 孔子拜师 3.抄句子。 写12个 4.收集孔子的名言。 1.读语文。 18 盘古开 2.用自己的话讲认10个 天地 这个故事。 写14个 3.积累短语。 1.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下认10个 19 赵洲桥 来。 写14个 2.抄写第三段。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每课重点 (主题联系) 1.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16 2. 积累文中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的方法理解词句。 1. 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2. 读懂课文,体会14 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1. 感情朗读,背诵喜欢的部分。 2.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23 的自豪感。 3. 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图文结合,理解 课文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1. 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 2 3. 积累文2 中好词佳句。(读、背、抄写待形式) 4.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2 民的智慧和才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1 自豪感。 1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活动后搜集资料的展示。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辅以实物或图片口语交际: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资料展示,倾听认真,并进行提问和互评。 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写成一篇习作。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习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把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注意写的顺序,写清楚。 语文园地 我的发现:成语里的意思相反或相积累词语,激活深入学习成语的兴对的词。 趣,搜集类似成语。 按顺序熟读并背诵十二生肖,了解更日积月累:读背十二生肖。 多的生肖文化知识。 可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每个小组根展示台:展示春联,自制手工艺品据本组综合性学习情况,研讨打算展和手抄报等作品。 示的内容和形式。

几点说明:

1 2 1 1 (一)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总思路:了解单元主题——分课教学,关注主题关联,突出语文意识——回顾收获,拓展练习。

(以主题组织的单元教材仅仅是教材组织形式而已,教学时不能仅从“主题与内容”方面来把握。文本涵盖语言、情意、审美不同要素,应从“三维目标”把握教材,结合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深入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这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单元主题关联处理方式: 1.单元导语在第17课第一课时处理。

2.从第17课开始,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3.第18课结束,鼓励学生搜集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准备制作作品,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做准备。

4.强化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5.本单元每篇课文教学都可以从单元主题关联导入。

6.口语交际之中引入单元回顾,回顾内容、情感、语言积累等方面的收获。

(三)单元作业处理方式:课后题力求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作业务必落实;单元检测题仅供评价参考。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2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 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孔子拜师》和《盘古开天地》是叙事性文章,《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说明性文章。课文中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祖国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教学这组时,在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同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如愿望,指导学生做好分工合作的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 要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进展,并在必要时调整活动方案;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活动成果。

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本组专题,从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所得的角度安排的,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学生可以用多种形式汇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成果。

教学本单元教材可用15-17课时。

17 孔子拜师

学习目标:

1.知识点: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教育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3.训练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发散点: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3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1.幻灯片(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研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说。)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 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4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 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 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字词,拓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复习引入 1.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5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四、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五、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板书设计:

17 孔 子 拜 师(老子)

学 诲 而 学无止境 人 不 不 厌 倦

资料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作业设计:

1.写写看。

wén mínɡ yuān bó nà mèn zhǐ jìnɡ chuan shòu ( ) ( ) ( ) ( ) ( ) 2.填填看。

6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① 拜见 拜访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 )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 )老师。 ② 迎候 等候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 )。 多谢老师( )。 课后记:

18 盘古开天地

学习目标:

1.知识点: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2.教育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训练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神话故事。

4.发散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与神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丰富想象的特点。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7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研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一个同学讲一讲他所听到的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2.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4.教师抽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 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 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 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 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认真体会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借助插图尝试复述。

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

8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练习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学生板书)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资料袋:

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是远古中国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中国文学童年时期的产物,多为口头散文作品。中国神话丰富多彩按地域系统,大体可分为西方昆仑神话、东方蓬莱神话、南方楚神话及中原神话等。按所表现的内容,有关于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有关于日月星辰、自然万物的;有关于洪水和部族战争的;还有关于工艺文化的。这些神话在古代人的幻想解释中多方面地说明了天地宇宙、日月星辰、山川草木及人类、民族的由来,呈现出中国古代人对天地万物的天真美丽富有趣味的艺术想象。中国开辟神话在文献记载中具有极强的幻想性。女娲是北方神话的开辟神,盘古则为南方神话的开辟神。

9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女娲是抟土造人的始祖,盘古则以他巨人的身躯化生天地万物。女娲炼石补天,挽救了一个即将毁灭的世界,成为人类的再造神。围绕女娲补天的神话,还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等许多动人的情节。中国洪水神话汉族记录最早,少数民族的则比较晚近,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南系洪水神话多有雷公出现,雷公为洪水的制造者,因而在神话情节中常常展开与雷公的斗争。北系洪水神话多与共工相联系,共工怒触不周山成为洪水泛滥的根源。后期记录的洪水神话与兄妹婚型神话常常结合在一起,而洪水后成婚的兄妹,又往往被说成是远古的伏羲、女娲乃至盘古。这类神话的主旨在于表达“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过程。它把洪水故事与血缘婚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关于鲧、禹的神话,塑造了中国古代两位治水英雄。鲧在洪水滔天时窃了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被杀于羽郊,三岁不腐,孕育出一位继续平治洪水的禹。禹疏导河川,平夷山岳,以更坚决的意志,在黄龙、玄龟的帮助下,获得成功,反映了古代劳动者征服自然的伟大胸怀。日月星辰神话,在古文献记载中有巨人化生说和神生日月说两种。在神生说中,羲和被认为是日月的母亲;太阳又被想象成为可以浴于咸池,登上扶桑,运动于水、树之间的形象。太阳常常与乌相联系,月亮常常与蟾蜍相联系,在日和月的关系上,神话又往往以人类社会家庭关系加以说明,如把它们看成是父与母或兄与妹的关系。其他如夸父逐日、羿射十日等,均与日月神话有关。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吕氏春秋》、《国语》、《淮南子》、《独异志》等古籍中。不仅记载早,品类多,而且不少古老的神话,至今依然在民间口头上流传。由于流传时间久远,这些神话与古文献上记录的,在具体情节上有所不同,出现许多变异。特别明显的是发生神话间的融合及地方化的现象。也有的融进一些后世宗教的观念。这些现在仍流传不衰的神话,经过演变,自然不同于原始古典神话,但却可以证明和补助文献记录的材料,实有裨于中国神话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弄清有关神话发展的古今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神话是多民族的创造除汉民族外,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神话构成中国神话的重要部分。由于各民族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不同,这些神话大多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出多情节也颇曲折。著名的有纳族多源的特点。各民族的神话,想象丰富,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彝族神话《人类和石头的战争》、《开天辟地》等。日月神话中,苗族的金银铸日月神话以及壮族的《侯野射太阳》、瑶族的《射太阳》、布依族的《王姜射日》、彝族的《吉智高卢射日月》、布朗族的《顾米亚射日月》等,都各有特色。

中国神话在人民口头创作史及文学创作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它的口头叙事形式也成为叙事文学体裁如小说等的先河。不少神话直接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创作题材。其中有些著名神话,还成为人们经常援引的典故。神话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认识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了解人类童年生活和心理的钥匙。它对研究古代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神话在中国古代即受到一些先哲、史家、学者的注意。他们不仅在

10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著述中加以记述和援引,而且还对神话提出过一些片断的见解、解释和说明。但更多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其虚幻想象的成分,企图从中寻找历史的根据。于是在一些古代典籍中便出现将神话历史化的倾向。现代中国学者对古代神话做过不少的整理与研究,运用了西方人类学派等的神话学观点进行探讨,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诸如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ABC》、闻一多的《伏羲考》等,都是这方面值得注意的著作。还有许多民族学者、民间文艺学者、文学史家撰写了不少论文和专著,推进了中国神话学的发展。袁珂的《古神话选释》、《中国古代神话》等,对中国古代神话,分别作了注释和整理。随着社会科学和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和史诗也得到了重视和研究,并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作业设计:

1.组词。

暗( ) 肢( ) 液( ) 创( ) 音( ) 肌( ) 夜( ) 枪( ) 2.写近义词。

① 每棵树上都长满了茂密的树叶。( ) ..②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 ..③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 ) ..

④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 ..课后记:

19 赵州桥

学习目标:

1.知识点: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训练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教育点: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发散点: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

11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学习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悟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识字学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音多读几遍。

2.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抽学生读一些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2.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 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 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3.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四、识字学词

12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指导写字。

A 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 学生写字。

C 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体验,扩展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2.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二、朗读体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2.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板书设计:

13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资料袋:

小朋友一定会问:“赵州桥为什么经历了1300多年仍然不塌?”这除了党和政府对它重视和保护外,还在于它在建造上有三个绝处。

一是“券”小于半圆。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二是“撞”空而不实。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了四个小券,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而且,当洨河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往下流,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

三是洞砌并列式。石桥的洞一般有两种砌法。一种叫“纵联式”,像砌墙一样,一层一层住上砌,各层石块相互交错。这种砌法砌成的桥洞是一个整体,比较牢固。一种砌法叫“并列式”,并排砌成许多道窄券,合成一个整券。赵州桥的建造采用的是并列式,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用并列式修造的窄券,即使坏了一个,也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容易,而且在修桥时也不影响桥上交通。

作业设计:

1.填空。

世界闻名的( ) 雄伟的( ) 坚固的( ) 美观的( ) 精美的( ) 宝贵的( ) 2.选词填空。

坚定 坚强 坚固

① 小红军充满着对革命必胜的( )信心。 ② 这座房子看起来很( )。 ③ 王成是一个( )的孩子。

14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课后记: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学习目标:

1.知识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教育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训练点:进一步学习默读方法。

4.发散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了解古代大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学灿烂。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1.“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15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2.“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板书设计:

资料卡(学生填写)

画名 年代 作者 大小 画面内容 历史价值

资料袋:

宋遗民张著在卷尾题跋中指出《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可能是北宋画家张择端,这是关于画卷作者的最早文献记录。据记载,张择端是北宋翰林图画院的宫廷画家,这些画家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并忠心为宫廷服务。到了徽宗时期,画家们更被要求按照徽宗的意图精确画出一些他的委托任务,否则将被革职。因此如果《清明上河图》的创作真是由皇家宫廷委任的话,那么画面的主题和风格无疑将受到当时的统治者——宋徽宗的强烈影响。

关于寓意

徽宗在中国历史上以精于绘事而著名。在徽宗的画中有这样一类作品,它们对于物象的描画往往是真实细致的,而所要传达的意图却是特意虚构的。像这样带有明显吉祥征兆,歌咏太平盛世的作品史称瑞应图,它是不需要有客观事实为依据的。那么,瑞应图对于徽宗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哲宗死后,后继无人,本应由哲宗亲弟即位,但皇太后以“端王(徽宗即位前被封为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为由力保徽宗当政。掌权后,并不是特别名正言顺的徽宗当然要显示出众多瑞兆以表明自己乃上天注定的真命天子。而且在他统治期间,王朝又常年遭受着持久的外敌入侵,并且被迫进行了一系列屈辱的政治妥协。

16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为了维护皇权的尊贵与威严,徽宗颁布了许多公众节日以营造欢愉祥和的盛世气氛,并且特别着眼于绘事,委托了上千张瑞应图以创造出一番太平的视觉幻象。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说这些作品大多在形象上非常写实而内在意图上又非常理想。有学者就认为《清明上河图》其实也是属于这类瑞应图之一种。它表面上是对东京汴梁的如实描画,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祥瑞的标志,它为徽宗的统治高声颂扬。

关于角度

不知道参观者是否有这种体会,同样的展厅,观阅《清明上河图》与《韩熙载夜宴图》时的内心活动就不一样。这里有个不太引人注意的问题,那就是空间与视角。《韩熙载夜宴图》表现的是家居屋内私人空间,观赏者如同一个不邀自来的客人,躲在隐蔽处窥视,如若众人围观,就越发显得不自在。而《清明上河图》展示的是繁华都市公共空间,凡至私人空间处皆巧妙遮掩,适可而止,令观赏者有如一个俯瞰众生的审阅者,万般景象尽收眼底,心中难免有统摄全局的权力。深受儒家影响的宋徽宗始终认为窥视他人隐私绝非雅事,他对《韩熙载夜宴图》的态度也是“过目后尽可弃之”,张择端在画卷中则尽量避免刻画私人生活,着重选取街市场面,从而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商业都市景象。

关于人物

《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人物共有500余位,但细数之下,其中的女性仅占20位,绝大多数女性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这无疑暗示了艺术家和赞助人的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传统。宋代实行男女隔离的政策,特别是理想的上层女性更应足不出户,守闺持家,她们很少能接触到家庭成员以外的男性,缠足的风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盛行。另一方面,《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女性又大多与小孩儿或家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儒家思想里,母子关系是家庭和谐安宁的基础,敬母教子则是值得尊崇的礼仪。只有因孩子需要,女性与陌生人的接触才被看成是合理的。此外,虽然女性在社会关系中属于屈从地位,但她们反过来也是男性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在历代对帝王的绘画表现中,他们身边经常会簇拥大量的随从(比如《步辇图》),而《清明上河图》中却没有一个人身边单独伴有女性。除了说女性不应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之外,我们还应考虑这幅作品的潜在读者。张择端是翰林图画院的画家,他所能接触的主要是上层官员。如果宋徽宗披图展卷,黎民众生没有理由不向至高者表现出他们的谦卑;如果宫廷大臣有幸观赏,那么他们也绝无机会

17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借此图卷看到他家妻女。

课后记:

语文园地五

一、我的发现

1.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③ A 项原则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 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3.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 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 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A 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 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A 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 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 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 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8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A 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 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四、展示台

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3.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4.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1.教室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 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A 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19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B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民主推荐: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总结颁奖: 资料袋:

中国传统文化社区 http://www.phzyzz.net/zy/bbs/

习作练习

再现生活: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2.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回味生活: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创造生活: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课后记:

20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