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研究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研究

2024-06-10 来源:乌哈旅游
2010年10月

第24卷

第5期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xia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Oct.2010Vol.24No.5

●教育教学研究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研究

李双贵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55)

摘要: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沟通能在认识上产生认同,情感上发生共鸣,

思想上实现升华,达到其他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障碍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并就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建立提出具体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有效沟通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34(2010)05-0213-03

收稿日期:2010-04-28

作者简介:李双贵,女,广东新会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

沟通是指为了设定的目标,凭借一定的符号载

在双方间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与互通信息的过体,

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信息的发送程。在这个过程中,

者、信息的接收者、所传递的信息。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

其内容涉及“帮助高校规定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帮助高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

等,这些规定体现了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神境界”政治、品德的教育引导作用,辅导员与大学生思想、

之间的关系也因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而发生着密切的联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使命和要求表明,高校辅

也是一个沟通过程。导员工作既是一个教育过程,

教育与沟通密不可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

是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好高校思想有效沟通,

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的障碍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沟通方式,都会遇到干扰,影响信息接收的准

。“沟通学”把这种干扰称为“沟通障确性和及时性

[1]

碍”。沟通障碍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往往困扰着

沟通双方。

(一)人为障碍“人为障碍,是人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能力水平等所造成的沟通干扰,它是高校辅导员与大学

[2]

生沟通过程中最常见的障碍”。

1.来自高校辅导员的人为障碍。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沟通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的人格特征。其人为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思想障碍。高校辅导员的思想状况会直接影响与大学生沟通的效果。辅导员考虑和处理问题大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使得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心理,学

从而导致辅导员对学生的实际生也不愿意接近他,

这样就失去了有效沟通的基础。情况无法完全了解,

(2)能力障碍。人的沟通能力有相当大的差别,有的缘于个人受教育和训练水平,有的是由个人禀性

幽默、个人魅力强的辅导员往往能吸决定的。开朗、

引学生,而那些过于严肃、冷漠、爱摆架子的辅导员,学生不愿与其沟通。(3)信誉障碍。在信息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接收者通常都是以发送者的合法地位作为接收信息的基本条件,同时也包括对信息发送者的信任。如果辅导员的人品、诚信等不为学生信任,就会导致学生对辅导员所讲的内容不重视。

2.来自大学生的人为障碍。(1)地位障碍。“地位,是指一个人在群体中的相对级别。由于信息的接收者和发送者的地位相差悬殊,接收者在沟

213

通中会表现出担忧、恐惧、紧张等心理反应,因而产

生沟通上的障碍”

[3]181

。自古以来,中国的师生关系就有一种尊卑关系,学生对辅导员总会带有畏惧心理,而且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还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学生对辅导员更是敬而远之。正是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向辅导员主动沟通的积极性。(2)

理解障碍

。“发送者与接收者在知识和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

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时容易发生理解上的困难和偏差,

从而导致沟通障碍”[4]4

。由于信息科技时代的飞速发展,年龄相差几年的辅导员与大学

生之间也容易形成“代沟”。另外,由于每一个人的

社会背景、个性特点等各异,其心理、阅历和素养等

方面也存在差异,

这些也会使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存在代沟,缺少共同语言,造成沟通障碍。(3)偏见

障碍

。“由于接收者存在着某种偏见或某些先入为主的思想意识,当接收与自己价值观念体系不相容

的信息时,

就会试图调整输入的信息,改变对输入信息的解释,从而导致曲解和断章取义等现象”[5]38

。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辅导员与“问题学生”之间的沟通上,不管辅导员与其谈什么,学生都很难以真

心接受。唯有通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

消除偏见,才能进行有效沟通。

(二)物理障碍“物理障碍,指在人们沟通的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也是沟通的一种干扰因素,它常常与沟通的环境

有关”[1]

。典型的物理障碍包括沟通渠道障碍和距离障碍。

1.沟通渠道障碍。种种干扰常使沟通过程的信息传递渠道受阻或不通畅,如通信工具、信息技术落后等,从而使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能随时和顺畅地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会大大提高信息传送和接收的效率。

2.距离障碍。目前,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比例往往低于1∶500,而且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很多,不少学生一个月也见不上一次辅导员。因此,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客观上均存在着空间上的距离。正是由于空间距离的阻隔,双方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得人们在选用沟通媒介时受到限制。

(三)语义障碍“语义障碍,指沟通时所使用的符号局限性形成的障碍。语义障碍主要源于人们用于沟通的符号”[5]7

。一般来说,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在词语沟通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障

碍,

但是却存在体态语言引起的语义障碍。所谓体态语言”,即是双方在彼此沟通和交流时,其体

态表征所传递的信息。它包括面部表情、

手势动作、体态姿势3个部分。例如,当一位学生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办公室找辅导员谈心时,如果辅导员正在埋214

头处理一些紧急的事情,眉宇紧锁、愁容不展,对于

这位学生来说,

其感受到的可能是辅导员对他的冷漠与不重视,

刚鼓起的勇气也泄了。物理障碍和语义障碍主要属于客观方面的障碍,而人为障碍则主要属于主观方面的障碍。笔者认为,人为障碍的存在对有效沟通的实现阻力最大,这一障碍也最难克服。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障碍的后果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出现沟通障碍,将会出现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一)师生之间不和谐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沟通,

辅导员可以向学生最大限度地传递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学

校和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情况,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消除学生因对学校教育管理缺乏正面了解、道听途说

而形成的对学校的误解。同时,

学生的个人意见也可以通过沟通得到有效的传递。如果缺乏沟通,

辅导员和学生就无法了解相关信息,无法明确彼此间

的工作职责乃至相互的权利和义务,

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

(二)决策失误

沟通通过信息在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传递,

一方面可以促进辅导员工作目标的制定更合乎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如果缺乏

有效及时的沟通,

辅导员将无法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以及学生对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看法,这将严重影响辅导员作出科学的管理决策以及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管理效率低下

沟通不是一种单向行为。学校相关信息的传递、

对学生需求的了解、教育管理工作的实现等等都离不开有效的沟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和谐,会使得彼此间的工作缺乏默契和配合,甚至因为一些小问题造成误会和争执,人为地设置障碍,这将

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严重的话还将使学生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四)挫伤学生积极性

由于人们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局限,

在沟通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往往过多地强调一切从学生工作运行的需要出发,而对广大学生的意愿、情感和要求,考虑、照顾不够,致使一些管理决策和方法常常

背离学生的意愿和利益要求,

对学生工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或负面影响,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学习及参与社会工作的积极性。

“三、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对策(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沟通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平等、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对自身的需要、能力、价值的认识不断深

化,

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更加注重自己的观察、

体验、比较、思考,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反感辅导员居高临下的做法。因此,在沟通

中,

辅导员与大学生不再是简单地灌输与接受、说服与被说服的关系,而是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的平等主体关系。这就要求辅导员树立“以生为本”的沟通理念,淡化外在的权威性,消解大学生接受的被动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比较自由的情境中以互相交流与探讨的形式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中,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重视个人信誉和“体态语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助于拉近辅导员与大学生之

间的心理距离,

消除沟通障碍。辅导员自身的精神状态,

在日常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往往会通过一些小事来认识和评价辅导员,观察辅导员是否客观公正、言行一致,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否爱岗敬业、关心同学,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是否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切实的服务、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提供帮助。如果相互不信任就会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所以,辅导员必须加强个人信誉建设,重视“体

态语言”

的运用,用良好的自我示范做好表率。(三)组合多种沟通方式,优化沟通渠道

沟通方式是指所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手段。在沟

通过程中,应该组合多种方法或不断变换方法[7]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沟通渠道日趋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沟通渠道如电话、意见葙、广播、座谈、报纸、期刊、走访等之外,又出现了传真、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版、视频聊天等新型的沟通方式。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应用更广泛、现代的沟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辅导员对于学生的需要,能解决的应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好解释和反馈工作。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及时地反映意见。

(四)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沟通制度

“绝大部分的管理者每人至少花80%的时间用

于和他人直接沟通”[8]9

。作为学生的管理者,辅导

员要处理好与主管部门和其他教师的关系,更重要

的是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沟通。

要做好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除了要熟练运用各种沟通方法之外,还必须有一整套系统、完善的沟通制度和规则,这些沟通制度包括走访学生宿舍制度、建议制度、例会制度、上诉制度、反馈制度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工作走上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道

路,

以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五)创造一个宽松的沟通环境信息环境越宽松,学生发表的看法、意见就越多,沟通的内容就越丰富。沟通的内容越丰富就越

容易甄别是非对错,

越容易了解客观实际、靠近真理

[9]10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真理越辩越明。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哈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来

说明,

哈马斯认为话语的共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每一个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在自觉放弃暴力使用

的前提下,

遵照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的三大原则。自由、平等地参与讨论与论证,这样才能接近真实。这样做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管理者可以通过话语共

识建立起规则,

这种规则也容易被大家所认同。所以民主宽松的言论环境有助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

总之,辅导员只有放下“严师”和“管理者”的架

子,真正做到尊重、理解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以热

情、

友好、平等的姿态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多种沟通渠道,建立健全的沟通制度,创造一个宽松的沟通环境,才能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康明.试论管理沟通的障碍与对策[J].管理与文化,

2005,(12).2]毛志伟.论高校组织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浙江纺织服

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3).3]周晓虹.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

1997.4]殷慧,姚利民.如何实现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

.大学教育科学,

2004,(3).5]陈春花.管理沟通[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6]陈艳,陈美荣.刍议高校科学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11).7]吴振宇.学校管理应重视非正式沟通[J].教学与管理,

2002,(2).8]胡承波,刘筱鸥.从沟通角度看高校民主管理[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4,(12).[责任编辑杨新生]

2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