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2020-10-11 来源:乌哈旅游
编号: 备课时间:

1 文言文两则

设计:六年级语文备课组

一、教材简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参考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2.交流有关孟子的资料。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一些名言警句广为流传: 个性化备课 教学设计参考 出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谁知道“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检查读书情况:指名读课文,从中发现问题,随时范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缴[zhuó] 与[yú] 为[wèi]是 2.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 3.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课件出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 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5.学生互相交流读,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个性化备课 教学设计参考 教师相机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后的注释,理解重点词和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2.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3.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几句话)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怎么知道他想射的是“天鹅”呢?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一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考。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5.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6.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7.请你用两个成语,分别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的结果。(学有所成、一无所获) 8.什么原因让两人的结果大不相同?有人提出质疑。 “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两种结果不是因为后边的人不如前边的人聪明,而是因为两个人学习的态度不一样。这真是—— 板书:态度决定成败 9.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个性化备课 教学设计参考 (四)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 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2.你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吗? (五)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六)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1. 把这则故事讲给家长听。 2. 拓展阅读:推荐《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 学 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1.指名背诵《学弈》。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文中有一位世界名人——孔子。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 3.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问题呢?请同学们赶快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个性化备课 教学设计参考 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学弈》的? (1)反复诵读;(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3)领悟文章说明的道理;(4)熟读成诵。 3.自由朗读课文。 4.同桌互相读文。 5.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议。 (三)全班交流,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内相互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全班交流字词句含义,将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4.趣味游戏。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渔歌互答”。想象一下,在水光潋滟的西湖上,这边的同学驾着一条渔船,那边的同学驾着一条渔船。一条船上的同学,读出课文里的一句话,另一条船上的同学马上就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出来。你来我往,赛一赛,看哪边读的准确、通顺、有韵味,哪边解释的清楚、明白。 教师即时点拨指导。 (四)解疑释惑,深入体会。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分别用“ ”和“ ”画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 2.说说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个性化备课 教学设计参考 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女生扮“一小儿”,男生扮“另一小儿”,咱们看看哪“一小儿”读得好。(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模仿第二自然段将第三自然段的间接引语改写成直接引语,同时重点指导语气) (五)角色体验,领悟道理。 读得不错,下面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其它同学呢,任务就更重了——做导演。既然是导演,就要认真看演员表演得怎么样,并及时给予指导。好,老师演孔子(孔子本身就是老师嘛),下面我再代表《两小儿辩日》电视剧剧组在你们中间招聘两名优秀演员,有意者速来报名。(指名并征求分工完毕) 1.第一次排练我们先用现代话演,这叫《新两小儿辩日》,其他同学别忘了你是导演。当演员语气、神态、动作等表演不到位时你可以随时叫停,给予指导。注意,排练开始! 2.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先小组试一试。 可参考下面的表演设计: 师:好了,现在有请“两小儿辩日”。 师:这次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 生1(微笑着、语速较慢,手势夸张表示远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2(连连摇手):非也,非也。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句末语调上扬。) 生1(边说边用手比划,语气坚定):“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先看着对方,说完,扬起头笑着。) 个性化备课 教学设计参考 生2(双手叉腰,语速急切):“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做“探汤”的动作)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假装捋着胡须):两位童子为何争辩啊? 生1(看着老师,先一愣。然后会心地笑着):“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2(抢着):“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这„„这„„” 生1:“孔先生,听说你博学多才,你来评评理。” 师(不好意思地):“我不能决也。” 生1(笑着):“孰为汝多知乎?” 生2(笑着):“就是,就是,孰为汝多知乎?” 3.表演结束。 两小儿留步。你们刚才笑话我,你们知道我是谁么?(你是孔子!) 孔子被尊称为孔圣人,博学多才,你们俩怎么敢笑话他呢?(再有学问的人也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呀!) 师问其余学生:看了他们俩的表现,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那么,孔子被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难倒了,坦白的告诉人家自己不能决也。孔子能这样做,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 4.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出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生齐读。 (六)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1.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个性化备课 教学设计参考 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2. 如果你是孔子,你会如何回答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课下搜集资料,对文中两小儿所说两种现象做出科学解释。 板书设计: 1 两小儿辩日 一儿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远则小,近则大 晨近午远 一儿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近则热,远则凉 晨远午近 个性化备课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