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
摘 要: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社会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从目前的一些相关研究及社会调查来看,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他们在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以及身心健康三个方面遭遇各种各样的困境,全社会应当积极地关注这一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 生存状态
一、物质环境――名难副实
目前,在我国公众的眼里,教师被普遍地看成是一个工资高、福利待遇好而又相当清闲的职业(因为有双休日及寒暑假),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看工资方面。90年代初期,国家教委人事司劳动工资处的同志在调查中就发现,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工资处于偏低的状况,虽然80年代中期以来教师工资的绝对数有一定增加,但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相对地位基本没有改变,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教师平均工资一直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倒数第一位至第三位之间及全国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以下徘徊;而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乡村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月工资仅几十元,有时甚至只是一些口粮或农副产品。此外,克扣教师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行政部门对教师进行的行政性摊派渐有日趋严重之势,甚至在个别地区还较为普遍,有的地区、学校甚至将这一行为逐渐向教师的基本工资引申,数量上大抵接近普通一个月的工资。
其次在福利待遇方面。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福利待遇的主要内容包括失业保险,养老
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除此以外,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较少有其他津贴;一些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就连起码的“三险一金”都得不到保障,据有关调查反映,大部分的学校并没有给教师购买失业保险,有33.7%教师所在的单位没有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险,37.6%教师所在的学校没有为他们提供住房公积金,88.6%教师所在的学校没有为他们提供住房补贴。在住房商品化的今天,房子日益成为压在城市教师头上的一座大山;同时医疗保险也只是流于形式,许多教师深感生不起病、看不起病。
再次是工作强度方面。且不说教师职业是一种需要付出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工作,单从大部分教师工作的时间与任务来看,其强度也是非常大的,只是由于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隐蔽性及有着时空的广延性,所以他人往往从外部很难准确地衡量。一般来说,老师的工作包括上课,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课外校外实践活动,早晚自习辅导,与个别同学的谈话,差生转化和特长生培养,班级管理,教学研究,论文撰写,业务学习等。所以教师平均每天实际的工作时间应该不会少于八小时,其时间总量也不会低于国家的标准(按照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0.92天,月平均工作时间为167.4小时)。事实上,许多中小学校尤其是省市县重点中学,在校际竞争及升学的压力下,那些担任主干科目及统考、会考科目教学的教师,不得不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增添额外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旬考、月考、段考、模拟考”,双休日与寒暑假也要给学生补课,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二、精神环境――夹缝中的挣扎
其一是角色期望过高。在我国,似乎是从有了学校教育以来,我们的社会就是在以一种超乎常人的高标准要求所有的教师,如要求教师必须饱读经书,贯通古今,才高八斗,所谓“学高为师”;必须要成为“圣人”、“道德家”、行为的典范,所谓“身正为范”;还必须无私奉献,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甚至在人们普遍地追求物质享受、
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今天,大众仍要求教师们必须要做到“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做安贫乐道者。在此当中,社会大众忘记了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而存在,这使得广大教师在自身实际与外在标准的巨大差距之间普遍地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压力。
其二是管理权威之下自我发展空间狭窄。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可以说是位于学校行政命令和科层制体系的最底端,广大教师缺乏一个维护自身权利的专门机构,他们的行为受到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研主任、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控制,如教师要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名目繁多的常规检查,按章行事;采用指定教材和教师辅助读物;集中备课,统一上课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用一种教学方式,同步化、集中化、单一化地安排教学;教师不能参与学校各部门政策的制定以及知晓决策的内容、监督决策的执行等;而且学校层次越低,教师享有的权利也就越难以得到保障。
其三是所受到的不公正批评及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两难境地。近1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进行着深层次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将矛头指向了中小学教师,铺天盖地的批评也降临到中小学教师的身上,而没有理性地看到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没有看到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广泛地为社会各界所接纳,教师们自身也清醒地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同时,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面对当前中小学校的考试制度与考核方式,却没有几个教师敢于冒着成绩滑坡的风险去探索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宏观的教育改革要求和学校的微观管理机制的背离,使教师群体在课程改革中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其四是非正常化竞争下人际关系的紧张。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教师晋升职称的主要途径就是凭借所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与竞赛成绩,而目前许多学校的中级和高级职称晋升指
标相当紧缺,因此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同一学校、同一教研室之间的教师暗中较劲、彼此提防、不愿交流经验;与此同时,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行校内聘任制度,但这些学校在实现这种聘任方式时是极不规范的,缺乏某些科学、客观的依据与标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人情关系充斥其中,许多教师为保住自己的职位不得不违心地\"走人情、拉关系、搞小圈子\";另外现在部分学校还实行所谓的\"末位淘汰制\",这样一来,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变得十分紧张,这给许多教师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其五是职业声望与现实的社会地位相背离下的心理失衡。由于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特殊作用,因此从古至今教师职业就被社会政治家、思想家们冠以了极崇高的荣誉,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教育作为阶层流动的主要手段被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自觉地将中小学教师看作儿童美好未来的缔造者,于是所有人将教师视为最为崇高的职业。但现实生活中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形,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由于队伍庞大且并不占有某些社会稀缺资源因而社会地位也并不高,这种较大的反差无形中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
来自精神方面的痛苦与压力是非常深刻的,对个体来说也是更难于战胜与克服的,因此,许多中小学教师经常有一种身心疲乏、力不从心的感觉,甚至对自身职业感到失望,对个人前途灰心丧气。在2005年9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进行的调查结果中显示,通过网络参与的8699名教师中,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90%的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有跳槽的意向。这些是我们大家所不能回避的事实,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去认真审视的问题。
三、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近年来,一些学者与社会机构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小学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结果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现实:即繁重琐碎的工作任务与巨大的身心压力使得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生理疾病与心理疾病患者都呈逐渐增多的态势。据《教育文摘周报》载:根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4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率竟高达50%;另一项通过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所中学167名专职教师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2.56%,山区学校教师和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教师心理问题尤其突出;浙江杭州市教科所于2001年3月至5月对本市28所中小学共1946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证实,有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9%的小学教师、15.6%的初中教师、13.4%的高中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这里所举的数据都无可辩驳地表明了一个事实: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低于全国正常人群。另外,一些调查与研究还发现广大中小学一线老师长期为职业病所困扰,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一项以河北省1316名在职教师为对象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中患咽喉疾病的占21.15%,发病年龄以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居多;患颈椎病的占10.5%,位居第二;其次分别是高血压占9. 6%,慢性胃病占6. 3%,心脏疾病占2. 4%,糖尿病占0.85%,其他疾病占2.4%。
要想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效率,就要给教师们营造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要想造就一批批身心健康的学生,就必须得先有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群体,因此,改善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据《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人数近千万,是一个有着极其庞大阵容的群体,而中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石,决定着我国国民教育事业的成败。笔者认为:在新的世纪,我国要想通过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与文化发展,全社会应当一起来关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况。
参考文献:
1、管培俊,关于提高教师待遇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1994.5
2、林琴,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生存状况调查,中国教师2006.3
3、刘微,当今我国中小学教师心态大型调查系列报道之八,中国教育报2002-10-5.
4、热点之五: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引起社会关注,云南教育2006.1
5、吴樟兴,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教育探索2002.5
6、刘霄,中西部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教育探索2002年第8期.
7、姚立新,中小学教师心理压为过大--浙江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分析,中小学管理2002.11
8、杨桂秋,教师健康:何时不再话凄凉,
9、杨金田等人,河北省教师健康状况体质调研及对策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6.
10、赵毅、胡守敏,教师之痛: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8
11、苏依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调查,中国教师2006.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