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丽丽
来源:《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1年第01期
【摘 要】 经济增长与就业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它们之间的长期非一致性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益贫式增长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And then it gives us policy implications. 引言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计算,1989-2009年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84%,而就业的增长率只有1.79%,近几年来更是持续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的局面。经济的快速增长却伴随着就业增长的瓶颈,这就引起了大家的思考,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就业增长吗?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本文借助1989-2009年我国GDP和就业的数据,从整体和分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协整分析 1.1整体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协整分析
协整理论是从经济变量的数据中所显示的关系出发,确定模型包含的变量和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该理论的意义在于用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检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本文根以1989-2009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数据为样本区间,为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取自然对数,分别以 LG和 LE表示。
在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进行协整分析之前,先用 ADF单位根检验方法确定各变量的单整阶数。ADF检验通过三个模型完成: 在ADF检验中,通过AIC准则确定
的滞后阶数,在确定好最大滞后阶p之后进行自动选择。
时间序列LG和 LE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检验结果表明, LG和LE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平稳,但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变为平稳序列。
接下来通过EG两步法检验LE与 LG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如下方程: LE = 9.8971 +0.1253×LG
R2为0.8487,D.W为1.1860。考察残差序列的平稳性,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残差的ADF统计量为0.2054,5%临界值为-3.0299,由此可见残差已经是非平稳序列, LG和 LE之间的协整关系不成立。
1.2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协整分析
对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取对数,分别用LG1、LG2、LG3、LE1、LE2、LE3表示。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这六个变量的ADF值分别大于于5%的临界值,它们是非平稳的,但是在进行一阶差分后的ADF值均小于5%临界值,表明它们是平稳的。
1.2.1通过EG两步法检验对LE1与LG1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如下方程:
LE1 = 12.2615- 0.2292×LG1 R2=0.5318 DW=0.6911 F=21.5849
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残差的ADF统计量为-0.3804,5%临界值为-3.0299, LE1和LG1之间协整关系不成立。
1.2.2通过EG两步法检验对LE2与LG2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如下方程:
LE2 = 7.8399+ 0.1916×LG2 R2=0.8638 DW=0.5424 F=120.53
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残差的ADF统计量为-1.4314,5%临界值为-3.0300,由此可见残差为不平稳序列,LE2与LG2之间协整关系不成立。
1.2.3通过EG两步法检验对LE3与LG3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如下方程:
LE3 = 5.9593+ 0.4325×LG3 R2=0.9359 DW=0.3626 F=277.4342
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残差的ADF统计量为-1.9644,5%临界值为-1.0763,说明LE3与LG3之间的协整关系成立。
根据协整检验,整体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以及第二产业与就业之间的协整关系不成立,但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就业增长率与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2.政策启示
2.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通过协整分析可知,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存在协整关系,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就业。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规模对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问题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2采用“益贫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就业量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相对贫乏。根据这种资源禀赋状况,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可以考虑逐步转变我国的宏观目标,由经济增长优先转向就业优先,采用“益贫式增长”模式①。 这种模式十分强调经济增长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吸纳,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2.3应将就业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常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通常把就业作为首要目标。而我国中央政府仍选用GDP指标作为对地方的政绩考核,使地方政府忽视就业问题所以应该在各级政府中树立就业意识,把就业作为政绩考核最主要的指标,缓解当前就业压力问题。 注释:
该增长模式被世界银行定义为:如果经济增长能使穷人的绝对收入等衡量其绝对福利水平的指标改善,令贫困缓解,则这种增长就是“益贫式增长”。 参考文献:
[1]Aghion, P. and P.Howitt: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4 (61):477-494.
[2]王雷.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79-180. [3]邓志旺,蔡晓帆,郑棣华.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J].人口与经济,2002(5):37-41.
[4]程永宏.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J].甘肃社会科学,2005(3),207-211.
[5]龚玉泉, 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39-41.
[6]蔡荣鑫.“益贫式增长”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18-119.
作者简介:金丽丽(1986-),女,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