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活动的结合,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各国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使其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形式,随着旅游产业的商品化,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包装成产品,因而对民俗文化原真性的追求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民俗文化旅游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原真性”角度,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以“原真性”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旅游;原真性;开发;利用
I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研究背景
(1)学科研究的趋势
旅游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呈现跨学科的趋势。同样地,民俗文化旅游不是简单的民俗活动也不是单一的旅游活动,而是介绍、观赏区域内独特的民俗文化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它应是民俗学和旅游学共同研究的对象,也需要多角度的研究。在今天,无论是在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分类还是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为我们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学术界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如何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
(2)享受旅游体验的需要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带薪休假体制的出现,人们已从物质生活的享受转移到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因此,人们的旅游需求与日俱增,旅游观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不再去欣赏纯粹的自然风光,而对展现地方独特风貌的民俗文化更加感兴趣,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首选。作为区域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与旅游活动的结合,不仅使民俗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弘扬,还满足了游客旅游体验的需求。随着景区中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大力开发,然而景区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民俗文化渐渐丧失了原真性,成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巨大挑战。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同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旅游资源。文化与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丰富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如今已成为旅游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随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标的出现,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现象,文化被进行了旅游开发,在一些地区流传已久的民俗文化被开发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如节庆活动、民间工艺品等,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赢得旅游者的青睐。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
1
合,不仅可以宣传当地的民俗文化,还可以扩展旅游业的领域。
2.研究目的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已成为各国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满足了游客猎奇的体验需求,给游客带来了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文化享受。因此大量的旅游开发商争相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过度的开发导致了对民俗文化强烈的冲击。商业化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外来文化的入侵加速了对民俗文化的侵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抹杀了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为了使民俗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保持原真性,使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高度融合,本文通过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新路径,以期使民俗文化旅游更好地发展。 3.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拓宽了旅游人类学的“原真性”理论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将“原真性”理论主要应用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研究中,而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中的运用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从“原真性”的视角下,分析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现状,探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措施,以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现实意义:首先为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性的指导。全球化的到来,使以商品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旅游业对民俗文化旅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民俗文化旅游为迎合强势文化呈现出异化的趋势,从而影响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不少民俗旅游地的传统文化以表演的形式被搬上了舞台,虽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却早已失真。对于以文化取胜的民俗旅游来说,文化的真实是民俗旅游得以继续开展的重要保障,因而协调旅游开发与原真文化的保护,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意义重大。再次,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利用中的现状与问题,以南京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情况为例,为我国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2
从而更好地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70-80年代,国外学术界就展开了对文化旅游的初步探索,已经形成了遗产、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已经涉及多个领域。国外对旅游原真性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集中在研究涉及博物馆和遗产景区的真实性问题。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同时关于旅游真实性体验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研究真实性体验与所体验产品之间的互动还十分欠缺。20世纪70年代前西方学界对“原真性”的研究还是很少的,将原真性理论应用到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也还没有出现。随着民俗旅游的日益商品化,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是MacCannell的“舞台真实”理论[1]。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民俗文化旅游的研究早期主要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对社会的影响。吴迎春、杨晓云(2003)的《国内民俗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影响研究综述》对我国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马晓京(2002)的《民族旅游开发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闫喜琴(2006)的《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郑丛笑(2016)的《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等都涉及民俗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影响的研究[3]、[4]、
[5]
。
其他研究主要有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开发研究。王波、牛亚菲(2006)的《京郊
民俗旅游村深度开发的思考—以密云为例》一文提出了京郊民俗村深度开发的问题。薛群慧(2007)在《民俗旅游村:活态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一种载体》中认为一个民俗旅游村包括了民族所有的文化要素,其民俗事象会在民俗文化村特定的时间里展现[7]。薛群慧、曼鲤波(2008)在《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案例研究》研究了民俗文化村产业化发展应采取的模式[8]。
国内关于旅游原真性的研究热潮兴起于近十年,理论研究相比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前期,我国学者主要是对西方的研究理论引进、整合梳理和深入分析。
3
[6]
肖洪根将MacCannell的“舞台真实”理论和Cohen的“旅游空间与舞台猜疑”理论进行了引入介绍;杨振之(2006)的《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一文提出把帷幕作为文化过渡区以保护开发民族文化[9]。目前国内对原真性理论的探讨大都是什么是原真性以及对西方理论的梳理,研究水平依然停留在对西方理论的堆叠和照搬,尚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与开发模式回顾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民俗
“民俗”一词中国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中。《汉书·董仲舒传》有“变民风,化民俗。”由此可见,这里的“民”指的是老百姓。 “俗”就是“习惯、习俗”,中国古代的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也就是说某一种行为重复进行从而演变成的民间风尚[10]。
虽然“民俗”一词自古有之,但是“民俗”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还是在19世纪20年代从西方流传过来的。高丙中(1994)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通模式化的文化生活和生活文化”[11],巴兆祥(1999)在《试论民俗旅游》中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 [12]。
笔者认为民俗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创造的种种文化事象的结合,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并且代代相传而成为一种生活惯例。 2.民俗文化旅游
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1990)提出的: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合,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的旅游活动[13]。
从旅游活动的角度定义民俗文化旅游,吴忠军(1998)认为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观赏内容的文化旅游活动 [14]。邓永进(1997)认为民俗风情旅游,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和在停留中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15]。
4
从旅游产品的角度定义民俗文化旅游,温锦英(1997)认为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 [16]。巴兆祥(1999)认为民俗旅游是高档次的文化旅游,是旅游者被独特的民俗文化所吸引,前往目的地进行民俗文化消费 [10]。
3.原真性
原真性是英文单词“Authenticity”的中文翻译,也可以译为本真性、真实性、原生性等。1973年社会学家MacCannell首次将“原真性”概念引入旅游的社会学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不同的关于旅游原真性的流派。后来原真性理论运用到了民族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中,人们会根据当地的传统风俗判断该地区的饮食、节庆活动等旅游产品是否真实。
具体到旅游业,原真性就是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的衡量准则,以所开发的文化产品是否是在原生态的文化基础上展现为衡量标准,从而判断节庆活动、饮食、建筑等文化产品是否真实。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回顾 1.原生自然模式
原生自然模式是一种保留原来的自然风景、民风民俗、节庆活动而进行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它选择在民俗文化比较丰富、典型的地方,在不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来从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活动。这种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式:古貌恢复型、实地民俗文化村、传统街区型 [17]。 2.主题公园模式
主题公园模式的旅游开发是在靠近市场的地方专门建设的一个大型的主题公园,园内展示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环境、民俗活动等 [18]。这种模式可以弥补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活动分散的缺陷,将各种民俗文化集中在一个大型的主题公园展现给旅游者。国内外有很多这样的主题公园,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杭州的宋城,泰国的“东巴文化村”等。
3.民俗节庆模式
民俗节庆模式是以传统的民俗节日为主题,举办大型的文化旅游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开发模式。民俗节庆是最能集中展现地方特的民俗活动,旅游者通过欣赏
5
参与当地的民俗节庆活动,可以最直接地了解到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这样的节庆活动有很多,如傣族的泼水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潍坊的国际风筝会等。
4.民俗博物馆模式
民俗博物馆是为收藏、陈列民俗实物而设置的机构,有利于保护民俗文化,普及民俗知识,进行民俗文化研究。民俗博物馆模式对于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基于旅游者的体验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三、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我国的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无不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来欣赏我国的民俗文化。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仍然不能忽视。
(一)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我国幅员辽阔,分布着五十六个民族,各个地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了很大的民俗差异。五十六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使各民族的社会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形成的民俗文化也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丰富了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2.民俗文化旅游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民俗文化旅游的正确开发和利用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人们的旅游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俗文化旅游成为人们的旅游选择之一。同时,民俗旅游开发结合农村扶贫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3.民俗文化旅游的利用大多以商业目的为主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以商业化、产业化为主的现代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也难免会出现商业化的现象,不少民俗旅游地的艺术品出现在了市场上进行销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节庆活动被搬上了舞台。民俗文化旅
6
游商品化确实为旅游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商品化却削弱了民俗文化原有的内涵,破坏了民俗文化的原真性。
(三)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民俗文化旅游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往往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而遭到过度开发,造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人文环境的破坏。一些旅游规划者一味地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不惜以牺牲民俗文化为代价,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获得短期利益的同时带来了永久的环境破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民俗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关保护,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遗址受到了开发者的严重破坏,有的甚至造成永久性的破坏。
2.盲目重建,甚至伪造民俗文化
在开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对一些早已不存在的建筑物盲目地进行重建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开发者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复原古建筑,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也使游客对真实的历史遗存无法得到了解。除了盲目重建,更有甚者伪造不存在的民俗文化,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刻意渲染一些民俗文化,将一些本该在特定时间举行的民俗文化活动搬上表演的舞台,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民俗文化无法使游客真正地领略民俗文化的内涵。 3.外来文化入侵造成民俗文化同化
旅游活动是多种文化的融合,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些人带来的文化也是多样的,外来文化的入侵加速了对旅游地的文化侵蚀。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俗节庆、饮食文化、穿着服饰等方面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久而久之,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失去了原有的独特性。
4.民俗旅游文化再现的失真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者为了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将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给游客,这些经过包装的民俗文化显然已经失去了原真的意味。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将一些传统的婚嫁习俗表演给游客,大大削弱了传统文化的
7
真实性,导致民俗文化的肤浅庸俗对民俗文化的再现具有失真性。
四、南京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研究
(一)南京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根据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可以将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做以下分类(如表1):
表1 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表 民俗主类 社会生活型 民俗亚类 语言文化 饮食习惯 时令习俗 民间禁忌 民间艺术型 节庆活动型 南京工艺三宝 秦淮民俗 其他民间艺术 农事节日 祭祀节日 纪念节日 文化游乐节日 名人故居型 博物馆型 名人故居 名人纪念馆 博物馆 陈列馆 主要旅游资源内容 南京官话、江淮方言 最著名的南京盐水鸭和鸭血粉丝汤,以京陵菜和清真菜出名,喜食各种野菜 “立夏尝三新”、“送夏”、“蚕月”闭户、吃“乌饭” 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忌把所送给同性朋友 云锦、剪纸、仿古雕 秦淮灯会、金陵折扇 金陵金箔、南京绒花、南京白局、江浦手狮、跳五猖 高淳螃蟹节、江心洲葡萄节、江宁横溪西瓜节 端午祭祀民俗表演活动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南京白马桃花风筝艺术节、老街民俗文化节、栖霞红枫艺术节 甘熙故居、王安石故居、杨廷宝故居 孙中山纪念馆、南京郑和纪念馆 南京博物院、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六朝文化陈列馆
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特色鲜明、形式多样。①区域性:中国南方先后10个政权在南京建都,史称“六朝”。因此,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自己的爱好和禁忌,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②艺术性:南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有一部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被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南京云锦;“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古老民间艺术南京剪纸;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价值极高的仿古牙雕。这些都是世世代代的南京人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他们的艺术审美观。③娱乐性:为了
8
满足旅游者游玩的需求,南京举办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如秦淮灯会、江心洲葡萄节、南京国际梅花节等[19]。
(二)游客对南京市民俗文化旅游原真性的问卷调查分析 1.被调查者的人口数据统计
对上表中被调查者的人口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如表2),我们可以看出以女性为代表的游客占据主导地位,占了总数的65.15%;19-25岁年龄段的旅游者最多,占75.09%,其次是26-35岁的人群,51-60岁的旅游者最少;以学生为主体的旅游群体所占比重较大,为40.24%,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多是大专和本科,占78.63%,月收入大多在3500以下。以上这些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是来宁旅游的主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于独具文化特色的旅游十分感兴趣,也更加关注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表2 被调查者人口数据统计表 类型 性别 男 女 18岁以下 19-25岁 26-35岁 36-50岁 51-60岁 61岁以上 学生 教师 公司员工 企事业管理员 农民 其他 34.85% 65.15% 年龄 2.58% 75.09% 20.46% 1.15% 0.13% 0.59% 职业 40.24% 31.05% 18.41% 4.18% 1.08% 5.04% 3500以下 3501-5000 5001-8000 8000以上 比重 类别 受教育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中专 大专、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1.82% 8.41% 78.63% 11.14% 月收入 80.52% 11.64% 4.51% 3.33% 比重
2.地区民俗文化本真性因素分析 (1)民俗资源要素
通过游客对南京民俗资源的感兴趣程度进行调查发现,旅游者对百姓社会生
9
活方面的习俗,如饮食习惯、时令习俗、民间禁忌、语言文化等最为感兴趣,达42.52%。其次,对于节庆时令活动如高淳螃蟹节、南京国际梅花节、老街民俗文化节,占据26.39%,相对于其他两项来说对游客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这些数据表明了游客对南京百姓社会生活的认知程度最高,其次是节庆时令活动,说明百姓的社会生产生活、节庆时令活动蕴含的民俗文化底蕴,可以使游客亲身体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参加举办的节庆活动,切身体会到丰富的、有形的传统民俗文化,体验到真实的民俗文化氛围。因而,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是游客所追求的,只有真实的民俗文化才是游客到此旅游的目的,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图2 民俗资源要素分析图
(2)旅游体验要素
根据调查发现(如图3),旅游者来宁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民俗文化的熏陶,达45.24%,其次,感受南京市周边的生活也成为人们旅游的目的之一,占全部比重的25.29%,其他则以欣赏优美的风景和其他为旅游目的。由此可见,旅游者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注重的是其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体验当地的原真生活才能感受到真实的民俗文化。
10
图3 旅游体验要素分析图
3.调查结论
亲身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切身感受真实的民俗文化内涵是旅游者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所关注的重点。旅游者期望通过体验当地百姓的社会生产生活,参与体现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节庆时令活动,以感受南京市周边的生活,从而感受民俗文化带来的熏陶。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旅游者对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最为感兴趣,这也是吸引旅游者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原因所在。因此,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商业化时代,如何将最原始最真实的民俗文化展现给旅游者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查问卷,南京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旅游产品商业化,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是旅游者最为重视的问题,高达36.21%。为了顺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南京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只是浅层次的开发,为了获得旅游收入商业化的氛围更加浓厚,而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从而导致向游客展示的民俗文化活动缺乏真实的文化内涵。例如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外的一条长长的街道上展示了许多民间艺术品和
11
手工艺作品,然而其中有一部分的“民间艺术品”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将传统的民俗文化抛到脑后,失去了当地原始的文化艺术,批量生产的工艺品,完全磨灭了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其次,产品单一缺乏创新,受时空制约,有25.75%的游客认为在这一方面存在着问题。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有很多,但创新意识不足,开发利用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有些大胆的创新内容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目前,南京市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大多雷同,各种工艺品的组合、司空见惯的民俗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吸引力,千篇一律。秦淮灯会、江心洲葡萄节、高淳葡萄节等节庆活动受时节影响较大;江心洲农家乐、高淳老街在距离上相距较远,在空间上较为分散,制约了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10.3%的游客认为关于民俗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尚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目前,南京在有关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未形成一定的研究体系,建设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另外,作为旅游业的灵魂所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人才、大范围的旅游市场挖掘人才、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的专业人才还远远不够。
此外,南京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所存在的问题还体现在旅游交通与路线,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等方面,这些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南京市民俗文化旅游原真性开发设想 1.合理对待外来文化的入侵,整治商业化现象
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原真的民俗文化,合理对待外来文化的入侵。开展民俗文化旅游不是盲目地传承、堆砌民俗文化,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将现代文明合理地融入传统民俗文化中。同时,民俗文化也不能固步自封,完全摒弃外来文化,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要让旅游者认识到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将外来文化中具有利用价值的部分与本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做到相辅相成。此外还需对过度商业化现象加以整治,明确民俗文化旅游的文化功能,保持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
2.提高当地人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参与程度,加强文化创新
12
由于旅游者拥有着不同的职业、文化与年龄,因此对于民俗文化旅游的真实程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同一种民俗文化因素衍生的民俗节庆游、民俗主题游、乡村游层出不穷。然而,作为民俗文化最好的诠释和传承者,当地人对本地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俗旅游产品的设计、民俗旅游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当地居民的赞同与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应加入当地居民一起组织策划,吸取他们的意见,以得到他们的认同与参与。同时要加强文化创新,大力培养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人才,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五、“原真性”视角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目前,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方向,然而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失真、被同化的趋势,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在原真性视角下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使传统文化得到了再生与延续。民俗文化旅游是依靠文化取胜的旅游活动,保持文化的原真性,推动新时期下民俗文化的再生意义重大,对于推动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二)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整顿过度商业化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要以保护民俗文化为重点,以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为目标,游客能否感受到真正的民俗文化是旅游开发与利用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基于原真性下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可以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从而达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目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不需要将民俗文化旅游搞得过于商业化,将朴素真实的民俗文化表现出来就能吸引旅游者的注意。 (三)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文化自信心表现在他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与认同。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展示可以显现出少数民族勤劳与智慧,使人们对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处于边缘的文化重焕生机,增强
13
民族的凝聚力,提升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六、基于原真性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路径探析
(一)正确认识民俗文化旅游,合理开发利用
全面认识民俗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对待民俗文化旅游,引导人们正视民俗文化旅游和旅游业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行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考虑长远利益,不破坏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在开发时要保持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建立特有的文化品牌以创造品牌效应,用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以民族的特色活动为主,提升民俗文化的自信心和形象,从而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不断发展。
(二)设置真实的旅游活动主角——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可以将分散的民俗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原真性的展示以构建客观真实。民俗文化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背景,因为它反映了一定地域的人文风貌和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要以实际调查为前提,对民俗文化可以加以修饰、神秘化,但绝不能失真。旅游区的建筑就可以按照历史文献记载的文字、图片,考证与本民族相关的历史文化,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原貌,抓住一些在都市生活的人们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营造一种真实的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田园式生活。这些建筑、生活的重现是对真实历史的还原,使人们能真切地感受、体验到民俗文化本来的面貌。简单地把民俗文化看作是吸引旅游者的工具,将所有的民俗文化都同质化,忽视民俗文化最原始的面貌,旅游者也就没有必要远离城市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因此,开发真实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注重民俗文化的美与价值,是开发者所需要注意的。
(三)正确衡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原真性
14
民俗文化旅游的价值在于资源的原真性,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原真性的保证,正确衡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产品的原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源的原真性追求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产品的原真性追求的则是旅游者从旅游产品中获得的真实感受。由于旅游者对原真性的感知是在特定的时空内进行的,因而无论旅游者开发者怎样追求产品的原真性,旅游者也不会体验到最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原真性的保持就是民俗旅游产品真实性的保证,民俗文化的真实环境与民俗旅游产品的相对分离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四)旅游地居民文化心态的调整和参与度的提高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影响着原真性视角下民俗文化旅游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保持民俗文化旅游的原真性并不是让民俗文化固步自封,妨碍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调整旅游地居民的文化心态,可以防止抵触或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入侵的极端现象发生。尊重旅游地居民的主人地位,在居民心中树立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同时,在开发与利用中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也至关重要,与原真性开发关系密切。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民俗活动的组织,能否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与参与是检验该产品是否具有原真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只要当地社区的居民依然珍视传统的风俗、建筑、饮食、服饰,让他们参与旅游决策并按照他们的想法推出具有真实文化内涵的产品,就是对民俗文化原真性的最好诠释。民俗文化的核心是人,所以只有当地居民将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控制着与旅游业进行交换,原真性才会得到保护,对民俗文化所有者价值观的教育是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关键。
(五)把握民俗文化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的角度思考
把民俗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是一个弘扬民俗文化和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契机。把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将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联系,把自然景色与民俗文化知识相结合,从而将民俗文化归为一系列的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保护有形和无形的民俗文化,如手工艺文化、口传艺术及
15
其他的民间艺术,可以举办会展或交流大会,将这些真实的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六)培养旅游者成熟的旅游意识
旅游者对民俗文化变迁、失真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旅游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高消费、不文明游览、道德落后等现象。单纯以文化体验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占少数,尽管很多旅游者对民俗文化旅游很感兴趣,希望通过这种旅游方式来放松身心,但是旅游者仅仅关注到了民俗文化旅游表层的东西,人们并不在意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游客那种为旅游付费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旅游的过程中就会有游客为了自己的权益而批评指责工作人员的不到位,对当地文化和居民横加议论,这是游客对旅游地民俗文化不尊重的体现,这实质上暴露出部分旅游者庸俗的旅游动机。因此要培养旅游者成熟的旅游意识,不能一味地迎合旅游者的要求,同时需要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努力。 (七)重视民俗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
民俗与旅游的创意开发关键在人才。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如何挖掘民俗文化特色进行创意式开发,如何在开发的同时使民俗文化不遭到破坏,如何做到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双向互动,如何进行原真性开发都需要专业人才。当前民俗旅游市场开发模式单一,开发内容大多类似,经营模式落后不规范,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于缺乏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人才。因此,引进、培养专业的人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措施。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