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义以及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对公共卫生视野下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发展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公共卫生;艾滋病;防控现状
引言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能够使人丧失免疫功能的疾病。艾滋病的发生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我国艾滋病防控现状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2018年上半年艾滋病发病数为27243例,死亡人数7524人,2017年艾滋病发病数为
57194例,死亡人数15251人,自2011年至2017年,我国的艾滋病患者增加了36744例,增长率达到了179.68%。截止2018年3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共789617例,报告死亡245498例,男性数量远大于女性。由此可见,我国的艾滋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国在艾滋病防控工作方面正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途径多样化。2017年我国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中,传播途径主要有异性性传播、同性性传播、毒品传播、母婴传播、血制品传播、采血传播等,其中性传播成为了主要的传播途径,异性性传播比例为69.6%,同性性传播比例为25.5%,其次为毒品传播,新型毒品、共用针具、卖淫嫖娼、不安全性行为等情况仍较为普遍。且HIV的传播开始呈现出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2)疾病监测力度不足。由于部分地区在艾滋病防控工作方面的投入不足,能够成立HIV筛查实验室的疾控中心并不多,加之监测率很低,导致我国对于艾滋病人和HIV感染的监测力度较差。目前在我国的HIV感染者有半数以上不了解自身的感染情况,存在着较高的传播风险。再加上我国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对于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的随访、追踪工作难以落实,艾滋病患者依从性较差等问题,导致了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举步维艰。
(3)由于我国对于艾滋病患者以及HIV感染者的污名化和歧视现象十分严重,使得多数患者不愿接受相关检查或者透露自己的感染情况,甚至导致一部分患者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容易发生报复社会的行为。此外,随着医学的发展,艾滋病患者在药物干预下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周期,但是其生存质量却难以得到保障。 2.加强艾滋病防控的重要意义与发展方向
艾滋病不仅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还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的家庭生存状况发生巨大改变,消耗大量卫生医疗资源,贫富差距拉大,老人和儿童的赡养问题加剧,进而威胁社会安定,对政府形象造成损害。基于以上艾滋病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尽管艾滋病防控工作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如果不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艾滋病防控,那么其所带来的
危害要远远大于积极防治所付出的成本和努力。
我国在艾滋病防控工作方面的发展,会逐渐向着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指导,将艾滋病防控工作纳入大卫生和大社会的系统框架内,加大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资源投入力度,并保证持续的政治关注。通过建立强大且可持续的卫生系统,对艾滋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进行提高,同时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对不平等问题进行解决。
3.公共卫生视野下艾滋病防控应对策略 3.1巩固和加强初级预防措施
政府与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四免一关怀”和“五扩大、六加强”政策,,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当中,坚持科学依法防治,保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及时到位,完善HIV检验室建设,使HIV的监测范围得到有效的扩大,保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联动机制,组织卫生、民政、新闻、外事、公安、司法等部门共同建立艾滋病防治体系,做到职责明确,配合协调。加强宣传工作,提高HIV阴性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对吸毒者、性工作者等高危人群进行密切关注和重点干预。 3.2加强针对HIV阳性人群的二级预防
对HIV阳性人群的二级预防的主要是通过对其不安全性行为进而物质滥用进行控制,并使其治疗依从性提高来减少HIV的传播风险。近年来,随着研究发现HIV阳性人群的心理状况也会对其不安全性行为、物质滥用以及治疗依从性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也成为了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结合心理学与预防医学对HIV阳性人群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使HIV的传播风险降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3.3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问题的干预
由于艾滋病患者的生理功能会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导致其劳动能力大幅度下降,从而在经济和生活上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其次,社会上对于艾滋病人和HIV感染的歧视与敌意导致其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也面临着非常多的困境。这些因素不仅导致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同时还会使其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影响。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也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进行了解,加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并对导致污名化、歧视等问题的因素进行研究和解决,使艾滋病患者消除心理负担,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艾滋病防治工作是保障我国人们身体健康,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只有全面把握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因素和重要问题,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合作,以先进的医学技术为指导,才能对症下药,使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获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志勇.公共卫生视野下我国艾滋病防控现状与应对策略[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1):116-116.
[2]胡新.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及预防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0):3947-39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