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元璋拒绝道士长生不老法为民间除害鼓励信访
2012年04月20日08:22来源:新京报参与互动(0)
不得不承认,朱元璋对百姓还是挺慈爱的,特别是对农民。这不光体现在他的一些言论,更体现在他制定的“信访政策”,使百姓至少在理论上能将诉求和冤情“上答天听”。
□端木赐香(历史学者)
朱元璋说:“四民之中,农民最劳最苦。春天鸡一叫就起床,赶牛下田耕种,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阳里晒得汗直流,劳碌得不成人样。好容易巴到收割了,完租纳税之外,剩不了一丁点儿。万一碰上水旱虫蝗灾荒,全家着急,毫无办法。可是国家的赋税全是农民出的,当差做工也是农民的事,要使国家富强,必得农民安居乐业才办得到。”他还夸俺们中原百姓老实:“中原之民,惟知应役赋税,无负官府。”
可能正是由于知道“农民最苦”且“无负官府”,所以朱元璋对于他的官员还是很有要求的。初即位时即告谕群臣:“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凡有地方官来朝他都要训诫:“天下新定,百姓财力都困乏,像鸟儿刚学飞,和新栽的树木,拔不得毛,也动不得根”。曾经有道士给朱元璋献长生不老的法子,他拒绝了,说:“我所要的是全国人民的长寿和快乐”。
也许这一切决定了朱元璋的信访政策。他亲自撰写并颁行天下的《大诰》规定:“今后所在布政司府州县,若有廉能官吏,切切为民造福者,所在人民必知其详。若被不才官吏同僚人等捏词排陷,一时不能明其公心,远在数千里,情不能上达,许本处城市乡村耆宿赴京面奏,以凭保全。自今以后,若欲尽除民间祸患,无若乡里年高有德等,或百人,或五六十人,或三五百人,或千余人,岁终议京师面奏,本境为民患者几人,造民福者几人,朕必凭其奏,善者旌之,恶者移之,甚者罪之。”
百姓上访众官会刁难的境况,朱元璋也考虑到了,所以《大诰》还规定:“……许城市乡村贤民方正豪杰之士,有能为民除患者,合议城市乡村,将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闲之吏,绑缚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当(挡)者枭令。赴京之时,关津渡口勿得阻当。”
综上,第一,朱元璋恳请百姓上访,帮他治贪官污吏。第二,朱元璋不怕上访人多,组团他都接待。第三,沿途敢有邀截阻挡者,枭!痛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