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秋高中历史必修3练习: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含解析

2017秋高中历史必修3练习: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含解析

2021-11-02 来源:乌哈旅游


基础夯实

1.有人这样评价一部先秦文学著作:“其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该著作是( ) A.《诗经》 B.《离骚》 C.《韩非子》 D.《庄子》

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艺术特点方面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答案A 2.屈原的诗歌艺术境界极高,其作品想象之丰富、情感之饱满,感染力之强烈,古今罕有。下列历史信息与屈原有关的是( )

A.楚辞 《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唐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元曲 《天净沙·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楚辞是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品为《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故选择A项。 答案A 3.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她”是( ) A.北方民歌 B.骚体 C.宋词 D.明清小说

解析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歌词”“唐诗”“元曲”“一代文学之盛”。据此可判断选择C项。 答案C 4.“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令东州(指密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与“自是一家”的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柳永 D.辛弃疾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词风是以柳永的词风为代表。但作者有意要开创一个新境界,改变词风,并且要“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据此判断“自是一家”的词风即指苏轼开创的豪放派。与其一致的是南宋的辛弃疾。A、B、C三项都是婉约派的代表。故选择D项。 答案D 5.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 (导学号52400043)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观念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解析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高且形象改观,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观念,但并没有改变农本商末的主流价值观,也未造成社会阶层地位的频繁变动,故A、D两项错误;商业活动自古即有,但直到明清才出现材料中的现象,可见B项与题干并无关系。故选择C项。 答案C 6.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的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 A.《封神演义》 B.“三言”“二拍”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解析关键信息:“清朝”“讽刺小说”“旨微而语婉”。解答本题应从时间信息与小说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从时间上看,A、B两项为明代小说,故排除;C、D两项都是清代小说,但《聊斋志异》是志异鬼怪故事,不符合题意,而《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排除D项。故C项正确。 答案C 能力提升

7.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 (导学号52400044)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解析A项体现的是诗人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C、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因此均无法体现忧患意识。B项体现的是诗人遭遇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B 8.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如来佛问孙悟空:“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孙悟空干脆回答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解析明清时工商业经济发展,士人阶层逐渐壮大,反对传统礼教的小说逐渐增多,而《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实际就是一个反礼教的形象。“夺玉皇上帝尊位”、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明代出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答案A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適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硕鼠》

材料二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屈原《离骚》

材料三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材料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请回答:

(1)请把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诗歌按不同的风格归类,并说明各自的风格特点。 (2)材料二、材料四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时期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地位如何?

参考答案(1)材料一、材料四: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以现实社会为题材,深沉、悲壮、凝重。材料二、材料三: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夸张、想象丰富、个性张扬等。

(2)相同之处:忧国忧民的情怀。原因:屈原、杜甫都处于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作者都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3)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奠基时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繁荣时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