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反中心特征,表现为反主客二分、反“人类中心主义”、反“自我中心论”
在后现代哲学家看来,主体性是时代的象征,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的遗迹。他们甚至把人类思维一切错谬的根源,以及人类实践一切错误的根源皆归结为主客二分。因而,在他们看来,要超越现代,就必须跨越主体,消解主客二分,消解主体性。后现代哲学家反对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主体,而是反对认识论程式上的主客二分,人就是世界的成分。后现代哲学家、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福科提出“人之死”概念,认定“人已死亡”、“主体死亡”,拉康则提出“消失的主体”概念,认为理论研究应把人当作诸多元素中的一个,这都是对近代笛卡尔——康德式的主体性的有力抨击,也成为后现代哲学反中心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
后现代哲学反中心特征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中,对人类及其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的命运抱以深深的关切。特别是罗蒂、格里芬等,这些被称之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的思想家们,都十分关注人与世界、自然的关系。在他们看来,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在生态学家的世界中,价值就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因而他们极力倡导“全球‘伦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被认为是后现代哲学先驱的海德格尔提出人应该怎样去对待自然呢?认为,人应该保护那块土地,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托管人”、“守护者”。如果把人提高到万物主宰的地位,其结果只会怂恿人的占有欲。
后现代哲学反中心特征还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就是反对“自我中心论”,主张重建人与人之关系。后现代哲学家们批评现代世界观是个人主义的,人被视为皮肤包裹着的独立的自我。他们立足于人类整体利益,主张摒弃个人主义,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认为个人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可被理解。特别是大卫?雷?格里芬等人,积极倡导对他人作出贡献,认为这是人类本性的基本方面。与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为外在的、偶然的和派生的相
反,后现代思想家们强调人与人的内在关系,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为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后现代哲学推崇“对话”,认为“对话”是解释者与解释者的对话,是一种人际发生的过程,目的是试图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倡导不同观察者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以交往主体形式取代了中心主体形式。如法国学者梅洛?庞蒂就继承胡塞尔、海德格尔的“主体间性”理论,进一步把主体交往置于语言交流中。他认为,在交谈中,每一个存在主体都不是封闭的,双方既说又听,相互理解,彼此自发地进入对方的视境,使我变成他,他变成我,并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
非理性特征,即强调信念、延异、游戏的重要性,主张重建非理性主体,反对现代理论或理性
在理性与非理性关系问题上,后现代哲学极力反对理性主义,强调非理性的重要性,否认理性的作用。但后现代哲学的非理性观念与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有所不同。后现代哲学家不是象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狄尔泰、弗洛伊德、萨特等人那样,刻意追求一种非理性的实体,而是反对任何观念、范畴或结构的绝对性,极力强调“信念”、“延异”、“游戏”的重要性,主张重建非理性的主体,反对现代理论或理性。
在后现代哲学家看来,一切非理性的本质或结构的规定,仍然是一种理性的设计,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不变的架构。回避判断,不进行检验,因为检验需要“证据”,这是一个在后现代参照系内无意义的概念。受此种倾向的影响,后现代哲学首先在真理问题上一改传统的理解。如被誉为后现代哲学的先知的维柯就断言,真理不是某种先天存在的严格形式,而是人造物。帕斯卡尔甚至认为,真理为真,并不是真理本身,而是我们的“信念”问题。这就把对真理概念的理解从理性的殿堂里清扫出门,而牢牢地附着在“信念”这一非理性的基石上。许多怀疑论的后现代思想家甚至认为真理的不可能或不存在真理,有的只是游戏,语词和意义的游戏。人们写作或创作,不是像启蒙时期倡导的那样,是为了追求真理与知识,而是为了经验上的愉悦。?后现代哲学家、解构主义者德里达,提出其主要任务,就是让理性在理性操作中自我否定。他为了最终摆脱形而上学的影响,制订了“只进行操作,不做任何论断”的策略。在德里达看来,唯有“延异”
(延迟、差异)在策略上是最合适进行思考的,语言是游戏,意义也只能从无数可供选择的意义差异中产生。后期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family resemblances)来说明一般名称与他指称物之间的关系,并力图使这种关系具有游戏性。后现代哲学家们所谓“解构”理论(解构主义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就是要人们游戏地对待所有理论,不要相信理论的真理性。?在主体问题上,后现代哲学家们怀疑有意识的主体、有条理的连贯的主体,主张重建非理性的主体。大卫?雷?格里芬认为,主体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是一种“创造”的形象。?后现代哲学家的非理性特征还突出的表现为反对现代理论或以理论为中心。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理论假定了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实在,可是那个实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在他们看来,理论是隐匿的、失真的和模棱两可的。因此,他们不打算建构新理论,甚至不用“理论”这个词。
不确定性特征,即反对普遍性或同一性,推崇自由游戏、差异和多元论,主张不确定性的主体。
后现代哲学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这一特征表现为他们反对普遍性或同一性,推崇自由游戏、差异、多元论,主张不确定性主体。
后现代哲学注重的是独一无二的事物而非一般性事物,是不可重复的事物而非反复出现的事物。
后期维特根斯坦就批判过语言领域里对“普遍性的渴望”,认为语言中的一般名词只表达一种“家族相似”,语言只不过是一种活动,人们的语言活动如命令、提问、请求、描述,都是在玩“语言游戏。”后现代主义者大都主张语词是空无内容的,把语言定义为无指标的和无外延的、不受物质限制的,这就实际上强调了语言的不确定性。
为反对普遍性,张扬“不确定性”,另有一些后现代哲学家着重从方法论或思考方式上提出了一个多元论的问题。许多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存在方法,不承认有他们务必遵守的程序规则,
他们声明,就方法而言,“怎样都行”。保尔?费耶阿本德主张,要从科学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统治力量中解放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采取方法论的无政府主义和多元论。罗蒂也认为,知识并无终极的基础,必须用无镜的哲学取代有镜的哲学,用教化的哲学取代系统的哲学,以确保无人能固守于一种稳定的思想方式。
在主体问题上,后现代哲学家们主张用“突现的主体”、“过程的主体”、“创造性的主体”、“散乱的主体”去代替普遍性的现代主体,这实际上就是主张一种不确定性的主体。
在后现代哲学术语里,“主体性”指的是“个体性和自觉性——某主体的生存境况”。怀疑论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者反对现代哲学的主体观念,怀疑某个统一的融贯的主体的价值,诸如作为一种具体的参照点或对等角色的一个人的价值。他们把主体看作是过去的陈迹,现代性的遗老,自由人道主义的杜撰,不可取的主客二分法的始作俑者。如德里达、福柯都主张,主体或自我只是一个在语言中的处境,一个话语的效果。主体是非本质于他们自己的分析的,那种分析集中在语言、飘忽不定的踪迹、符号、读物和解释上面,所有这一切都逃避着为主体所需求的各种具体的规定和参照点。
肯定论的或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主体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完全融贯的或前后一致的。他们虽然不同于怀疑论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主体的回归,但他们又认为回归的主体不是一个自觉的、有目的的和有情感的个体,而将是一个散乱的主体、一个突如其来的主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