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我国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2023-06-17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作者:江大伟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10期

摘 要:近年来,在夏季接二连三的大暴雨面前,我国很多的城市却没能经得起考验。武汉、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在倾盆大雨之后,汪洋一片。城市内涝,从未像今天这般引起公众强烈关注。本文从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认真分析了城市内涝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基本思路通,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市内涝;排水系统;科学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351-01

近几年,由于受雨季影响,我国多城市持续遭遇暴雨侵袭,受灾严重。每次暴雨来袭,大城市屡成泽国,内涝问题成为近期困扰中国城市的燃眉之急。城市内涝危害大,防涝成了每年夏季城市应急的“必修课”。作为一种“城市病”,城市内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今年的城市内涝情况是否最为严重?我们应该如何诊治城市内涝这个“城市病”?如何治水,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安全的新命题。

一、城市内涝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在城市规划上,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怎么能够相互匹配与适应,城市内部与外部如何协调,有很多具体细致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观念造成了现在的结果,各个城市都在建设高楼大厦,但地下系统建设却裹足不前。尽管城市地下系统建设的滞后造成了城市内涝,但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地下系统建设的滞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规划。

(二)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掩埋地下,虽不能看见,但犹如城市的道路交通一般,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宽,房屋建设越来越多的时候,设计标准较低,缺乏前瞻性建设的官网在超负荷服役。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与城市道路一样,与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不同步,缺乏前瞻性。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与其他市政建设密切相关,影响面广,在建设时不具备超前性,前瞻性,在随后的变更中就要耗费更多人力、物力、财力。一些市区道路升级改造时,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考虑对片区或流域的排水需求,较多排水设施没有同步升级改造,甚至还对原有排水设施造成了破坏。部分地区排水系统维护水平低。还有一些地方城市雨污水管网混接,建筑余泥和垃圾堵塞排水管渠,严重影响排水设施正常排水,极易形成内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渗透能力减弱。城市出现强降雨天气时,地面排水一般应该有渗水、滞水、蓄水、排水四个渠道来解决。在城市发生内涝的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将所有的过失都归结到排水上。一个好的城市除了有市政设施以外,还需要有“生态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绿地、水面和河网系统。以往,农田、绿地有滞水和蓄水的功能,雨水落地后通过土壤的吸收、蒸发或通过地下水进入河流。中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的河道、雨塘、湿地及低洼地方被填埋,城市硬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受纳水体、雨水调蓄设施减少,雨水难以自行排除,很多地方一遇到强降水,不仅容易形成内涝,还让雨水无法渗入地下,城市“蓄水”功能大大削弱,90%的雨水要靠排水管网排走,由此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解决城市内涝的对策

(一)政府应加强对排水系统设施建设的重视和投入。面对内涝频发,人们大多探讨的是硬件缺位,也就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严重滞后性。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排水系统包括了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现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我们的水面率在不断地减少,而且地表透水率也在不断减少。另外加上由于气候变化、地面下沉,还有管理不到位、疏竣维护不够,设计受经济条件限制导致前瞻性不够,认识限制出现“重地面、轻地下”等问题,使越来越多的城市的排水系统拉响了警报。现代城市地面上的建设花费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花费应该基本上是等量的。政府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排水系统设施建设,加大对排水系统设施建设资金技术投入,提高防灾承受能力。

(二)增强城市地表蓄水、留水能力。城市内涝不仅仅是排水管道的问题,更是由于地面硬化、绿地减少,城市径流系数增加而加大了泄洪难度造成的。在发达国家,到处是能够渗水的地面,人活动的地方、停车的地方,都被要求铺成渗水地面。道路设计很讲究,有利排水的道路一定要马路的中间高,两边低。因此,在目前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应该更加注意水资源的收集利用,排水的同时更要科学蓄水。应该通过扩建下沉式绿地、铺设透水地砖、充实地下水、利用屋顶集雨等方式,变“排水”为“留水”,用技术和科学规划来部分弥补消失的河流的功能。

(三)加强城市内涝应急及预防机制建设。针对夏季雨水集中,强度大的现象,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内涝应急机制,气象部门做好暴雨的预报预警,经过快速的信息反馈,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应该联合行动,如水务部门处理排水、交通部门疏导路面车辆、公安部门维持秩序等,对一些薄弱环节如地下停车场等应提前做好准备,如抽水泵提早就位等。应急之后更要着重建立长效防范机制,水务、市政、城建等部门要对整个城市排污、排涝情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先从治理低洼地区等脆弱点入手,随后整体推开,尽快理顺标准,进行扩建补建工作。同时,还要对建筑垃圾的弃置有更为严格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对地下停车场的排水系统建设要严格验收,对水淹车辆造成的损失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结束语:我国城市型水灾害的防治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政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的同时,还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人水和谐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念。应对暴雨内涝灾害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将利用和顺应自然,预防和抢险,工程和非工程手段等有机结合,有效减少和降低城市内涝危害,让城市能在暴雨洪水面前坚强起来,让市民不在受雨洪之苦。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沈满洪.水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郝朝德.对城市水利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0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