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了引起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的一些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理对策。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监理;
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因整体性好、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行车速度高和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在公路和市政道路中被广泛使用。但是一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通车后不久即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混凝土板块裂缝,路面纵横缝不顺直,路面相邻板块高差过大,混凝土板面起砂、脱皮、露骨,路面平整度差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而且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使道路提前进入维修期。根治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重在预防,监理工程师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使道路发挥最大的效益。
1 混凝土板块裂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按其形态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龟裂、交叉裂缝及角隅裂缝,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 原因分析
1.1.1 路基方面原因 (1)路基碾压宽度窄于路面结构宽度,路面结构的边缘座落在软基上,使路面边缘出现纵缝。(2 )路基中的软弱地基没有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彻底使路面结构不稳定,造成路面开裂。(3 ) 路基中含有有机物质,有机物质腐烂后,失去对路面结构的支撑力,使路面沉陷开裂。(4 )路基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经受不住车辆荷载的考验,变形过大,使路面出现裂缝。(5 )路床超高,使上部结构层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1.2 基层方面原因 (1 )基层的强度、宽度和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2 )基层均匀性差,不能满足车辆荷载要求,基层破坏造成路面开裂。(3 )基层的平整度差或基层超高,造成混凝土板厚不一致或达不到设计厚度而导致路面开裂。
1.1.3 路面方面原因 (1)水泥安定性差或标号过低;砂、石含泥量大,级配不符合要求;骨料中含有活性材料,产生了“碱- 骨料反应”。(2 )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模板高度不够,造成混凝土路面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3 )混凝土配合比(特别是水灰比) 控制不严格,造成强度不能保证。(4 )振捣不密实或漏振,使混凝土内部存在蜂窝、空洞等薄弱点。
(5 )切缝不及时或切缝深度不够。(6 )养护不均匀或养护时间不足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2 监理控制措施
1.2.1 严格控制路基的施工质量 (1)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设置的碾压边线进行抽查,确保路基碾压宽度超出路面结构宽度且每侧不小于1 0 C M 。(2 )认真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如发现不良土质,要和设计、施工单位研究并提出处理方案,督促施工单位根据方案进行处理。(3 )在路基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沿线巡查,督促施工单位把路基及填土中的树根、杂草、木块等有机物质清除干净。(4 )要对碾压土层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并与其最佳含水率比较。如果含水率太大,应该让施工单位对土层进行晾晒;如果含水率太小,应该洒水拌匀后碾压。要严格控制每层填土的厚度,每层土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 0 C M;并对每层填土密实度进行抽检,合格后才能允许施工单位进行下一层填土。(5 )路床完工后,监理工程师应组织验收,主要对路床的宽度、强度和高程等指标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基层施工。
1.2.2 严格控制基层的施工质量 (1)监理工程师要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及时向施工单位提
出问题, 对不合格的材料要严禁进场。(2 )在现场取原材料做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准确做好试验配合比;根据预定的施工方法确定基层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用数据来控制施工质量。(3 )测量基层的摊铺宽度,检查是否按规范要求加宽。(4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基层的均匀性、平整度和密实度。(5 ) 基层施工完毕要洒水养护,养护期一般为一周。养护期结束后,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检查验收,对基层的强度、平整度、宽度、标高等指标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步施工。
1.2.3 严格控制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1)监理 工程师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水泥进场后要进行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砂石材料含泥量要符合规范要求,并符合规定级配;对骨料要进行碱活性检测,检测合格才能使用。(2 )要对施工单位配合比进行审核并现场取样进行配合比检验试验。(3 )检查事故机具是否齐全,检验计量器具是否计量准确。(4 )挂线检查立模高度是否满足混凝土路面设计厚度。(5 )在路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进行旁站监理,重点监控混凝土配合比和捣实情况。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配合比下料,砂、石、水泥要过秤,加水量要严格控制并随砂石含水量调整;要求专人操作振捣器,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而不过振或漏振。(6 )对切缝时间和切缝深度进行监控,切缝时间应以2 5 0 ~3 0 0 ℃·h 控制, 切缝深度应为板厚的1 / 4 ~1 / 3。(7 )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要求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路面每天均匀洒水数次, 确保板面湿润;养护期应在14~21 天,在此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2 纵横缝不顺直 2.1 原因分析
2.1.1 模板直顺度控制不严或模板固定不牢固,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跑模,造成纵缝不顺直。 2.1.2 横缝切缝操作不细、要求不严,造成线型弯曲。 2.2 监理控制措施
2.2.1 监理工程师要对模板直顺度进行测量,检查模板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之间联接是否紧密、模板固定是否牢固。
2.2.2 要求施工单位切缝前在路面上打好直线,沿直线仔细操作,防止歪斜。 3 相邻板间高差过大
3.1 原因分析3.1.1 模板高程控制不严造成混凝土板面高程不一致。 3.1.2 混凝土板浇注时未考虑相邻已完成板面的高度, 形成高差。 3.1.3 相邻两板基础沉降不均匀,造成两板面高差。 3.2 监理控制措施
3.2.1 监理工程师要对模板顶面高程进行复测,严格控制路面板高程并经常检查模板高程的变化,如有变化应通知施工单位及时调整。
3.2.2 在混凝土板浇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新浇混凝土顶面是否与相邻已完成板面高度相匹配。 3.2.3 对路基、基层和密实度要严格控制,特别是软弱土层的处理要重点监控。 4 板面起砂、脱皮、露骨 4.1 原因分析
4.1.1 混凝土板养护洒水时间过早或下雨时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使未终凝的混凝土表面受过量水分浸泡,表面强度降低,开放交通后表层易磨损,露出骨料。
4.1.2 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板面泌水,或洒干灰面, 也容易造成表层剥落。 4.1.3 混凝土板面用砂浆找平,容易使路面出现脱皮、露骨、麻面等现象。
4.2 监理控制措施
4.2.1 督促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终凝后对混凝土路面进行覆盖并洒水养护;在雨季时,要求施工单位准备好防雨设施。
4.2.2 监理工程师要对混凝土塌落度特别注意,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加水量。 4.2.3 要求施工单位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能采取洒干灰面和用砂浆找平。 5 板面平整度差 5.1 原因分析
5.1.1 局部混凝土没有振捣密实,找平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5.1.2 混凝土终凝前即进行覆盖或上脚踩踏,或在养护初期放置重物,在混凝土板面上压出痕迹。 5.2 监理控制措施
5.2.1 严格控制振捣工艺,防止漏振和过振。
5.2.2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新浇注混凝土的保护。混凝土没有终凝不能覆盖,在5 天内不得上人踩踏。 6 结束语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原因也各自不同,只要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通过施工单位的精心施工,就能杜绝各种质量问题的产生,创造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 余荣庄等,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M],中国建筑出版社,1998
[ 2 ] 孔繁忠,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华东公路,2000(2 )
[ 3 ] 刘毅等,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及防治对策评述[J] ,中南公路工程,2000(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