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龙
教学改革全国都在轰轰烈烈的搞,创造出来的高效课堂成功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小平爷爷就说过,不改革意味着死路一条。其实,教学改革就是教学的自我完善,我个人是非常拥护、赞同并愿意为之实践的。今年又是长沙市教学改革年,每个学校、每个科目动起来也是必然的。我们学校主要进行的是小组合作模式并加导学案制,实行一个多月以来,我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几点思考:
首先,实行什么模式,我个人觉得,并不一定要限制死,是张三模式还是李四模式,并不是说在别人那里成功了,就一定会在我们学校成功,一个学校主要还得找适合自己的模式,杜郎口模式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嘛。当然,说这么多,我并不是反对其他学校成功的模式,成功可以借鉴,实践了才知道。但是,如果是学习哪个学校的成功模式,学校能不能带我们去看一看,听一听,让我们有个直观的感觉。如果既要学习别人成功的模式,又在闭门造车,不是显得矛盾吗?
其次,我们要明白,任何改革都是有风险的,那么,这个风险谁来承担呢?难不成要底下最基层的改革者?让他们既流汗,最后又要流泪?如果这样,那么,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改革的勇气,改革也就会不了了之。如果要想改革持续,至少,领导要担当一定的风险。就比如,现在我们的小组模式,有的班四人一组,有的班六人一组,最后到底谁会成功呢?谁也不知道。假如最后四人一组的更合适,更成功,是不是意味着六人一组的做错了呢?反之是不是四人一组的错了
呢?我个人觉得大家都没错。改革其实最忌讳的就是原地不动,只要行动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就是有改变,就是进步。因为成功是经验,失败吸取教训,也是经验,不能否定失败的过程。而这个失败的结果,领导不应责怪,甚至有人否定时,领导要出来作出说明,这才能给改革者勇气。就如我们班六人一组,甚至座位都改变了,可能在某些人眼里是特立独行,但是,没实践过怎么知道就不行呢?改革该放手的就放手,不能束缚改革者的思想。
还有,改革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马上见到效果,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我想,现在我们学校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大多数老师都在探索,大家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一个月不行,可以一个学期,一个学期还不行,可以一个学年。现在大家可以反过来看看我们学校,教学改革的重任主要落在了语数组上,尤其是语文组。其实,不是老师讨厌教研,反而是非常喜欢教研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谁不愿意呢?可是,语文老师大多是班主任,杂事太多,精力有限,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从这可以看出,改革是很有困难的,但我们要看到,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老师都在行动就有希望。
最后,作为一项改革,我想,领导和老师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大家都希望有好的结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个操作性较强的激励措施也许会更好。不管是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都会给老师们一个鼓励,有了鼓励就会更有动力,大家就会主动去做。
以上种种,都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都是我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后想说的肺腑之言,也许会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谅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