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缺少学习的内动力?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缺少学习的内动力?

2020-01-25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孩子缺少学习的内动力?

作者:宋海婷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09期

今天和我家先生(和我一样做中学班主任)闲聊,说起了各自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两人的一致结论是现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十几年前的学生。谈到现在班上一些孩子,我对他们是既“可怜”又“可气”,或许这就是常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现在的孩子从物质层面来说可以说,与十几年前的学生家庭相比是大大提升的。美食充斥着朋友圈的年代也让孩子们餐桌上的食物是色香味俱全,再不需要我自掏腰包为个别营养不良的学生“补贴”了。而精神层面呢?各种培训兴趣爱好广告遍布大街小巷的年代,也让孩子们彻底没有了遗憾,然而在提升机会增多的同时,对各种兴趣班的尝试,卻往往浅尝辄止。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根深蒂固的父母身边,让孩子们每天是不停的被充实被推动着。听到的父母的声音,处处是让孩子们不要像我们一样不要留下遗憾,处处是要把我们认为最好的全部给他们。可是看看孩子们的生活,在我看来总是缺少了些年少时该有的力争上游,少了些纯真幸福,而内心里似乎缺失一份对未知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为自己的未来描绘蓝图的迫切期待。没有了下课跳皮筋的欢快笑声,没有了放学一起骑车回家的侃侃而谈,没有了假期中一起拥抱大自然的冲动。他们不停的被安排着,没有了自己的规划,没有了自己的小生活,似乎有的话也只是二三好友去影院,二三好友像大人一样拿着手机聊聊天,玩玩游戏。没有了自己的天地又怎能有对天地的向往。没有了自己的想象,只是在被不停的告知和不经删选的各种视频消息的冲击下,又怎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长大的”,是啊,孩子的成长需要成人为他引导大方向,但更多的收获只有自己去耕耘播种才能瓜熟蒂落;只有自己全力奔跑时跌倒过,才知道疼痛的滋味;也只有自己选择再次站起继续奔跑,才知道负责是什么、追梦是什么;当只能遥望的时候才知道渴望是什么滋味:当奋斗后获得,才知晓一切的不易;当想做而不能,才知道满足需要被延迟;当一切不是轻而易举,才知道了倍加珍惜,才知道了没有什么是轻松容易的,这就是生活,以后我们路上要一直面对的问题。

按理说这些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可为什么这么幸福的孩子们却对学业精益求精者少之又少呢?

昨日回家和母亲聊天,感慨母亲这么幸福能够拥有从小就不让她怎么操心的两个女儿,学习上妈妈好像从来没督促过我们,可是我们却无须扬鞭自奋蹄,知道自己的作业要按时高质完成,背诵的作业从不打折扣,还自己会翻家里仅有的几本小书反复看,不懂的主动问旁人……母亲说怎么不操心啊,那时候就想一定要供你们念书啊。可能妈妈那时候每天的劳动都是在我们身边的——一日三餐,家里的园子需要打理,还有那么多可爱的小猪需要照料。没有洗衣机和电饭煲的年代,每日妈妈需要从早忙到晚。可能就是这种陪伴,就是妈妈这种要把我们送出去的执念,可能就是妈妈在生活面前积极的状态和我们所体会到的生活不易,在不停地感染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们。我的心中就是这样的想法:不能让妈妈丢人,我要走出我长大的这个地方------虽然现在经常想念家乡,那是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有荒野,有树林,有满地的野花迎风开放…… “你那时学习更多地是为了生存啊,而现在的孩子们不涉及这个问题,他们是生活的问题......”我家先生的话,似乎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生活和生存,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这似乎与倡导的“三生教育”有了契合点。其中的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就提到过这样的概念和目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两者似乎有点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存是基本,而生活的好坏优劣,高低似乎是一种追求和选择,就不再是那么迫切的问题了。从而就导致了学生对学习和未来的态度。他们自己对生活的设想和作为承认所帮他们设定的可能是背道而驰的,可能他们倾向于小资的生活的悠哉,而我们却要迫使他们有所追求。可能他们对美有更多地倾向,而我们去想让他们向循规蹈矩的生活低头……

要想让孩子在挫折中战胜挫折,需要父母和老师舍得让他勇敢追梦;要向让孩子于无梦中寻到梦想,需要父母和老师带着他积极实践,打开一扇连通世界的天窗;向要让孩子在言行上越来越稳健,需要敢于让孩子放飞自我,在振翅中学会飞翔,哪怕,要经历雨雪风霜。 也许有的人会问,到底如何了解并能及早确定孩子们心中对未来生活蓝图的描绘呢?为此他又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确切来说这才是直达目的,而且也是他们心向往之的,目标是明确的,方式是确定的,唯一的变量就只是你自己了,这样就更加的量化也就更加明确,加油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