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内部审计之父:Lawrence.B.Sawyer在《索耶内部审计》中强调内部审计必须保持独立性,包括方案制度的独立性、监察的独立性和报告的独立性。
国内研究现状:
白冬明(2017)在《构建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初探》指出,更加合理地确定和有效控制,减少本单位的投资决策失误,如何发挥内部审计最有效和最直接的监督,使其真正做到“事前控制、事中介入、事后把关”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就成为国企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迫切任务。
蔡利、黄文娟(2016)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理论分析与实务探讨》指出,内部审计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部审计分析、研究是确保教育资金合法、真实、有效,促进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在分析内审管理手段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据内部审计中的重点和遇到的难点,提出加强内部审计建设的具体方法。
王兵、刘丽云(2015)在《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方略》指出,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过程效果。
张冰洁(2015)在《云南电网公司内部审计履职模式研究》指出,内部审计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物,它是董事会对经理层的重要控制手段,它具有保护、提示和预防的功能。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发挥着必要的、不可替代的管理职能。一般地,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有:董事会
领导、监事会领导和经理层领导三种模式。云南电网公司现行的内部审计模式正是经理层领导的模式。这种模式更接近经理层,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经营管理信息,内部审计履职的针对性更强、响应速度更快,履职成本较低。但这种模式不能体现“内部审计是董事会的重要控制手段”这一内部审计的本质。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74年成立了审计师责任委员会,即著名的科恩委员会,以研究审计师的职责。科恩委员会的一个重要的建议,就是公司管理当局应出具与财务报告相一致的报告,以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状况。另外一个建议就是,要求审计师对管理当局出具的 内部控制报告进行评价并报告。在科恩委员会发布了科恩委员会报告之后,财务经理人协会(FEI )给其成员发了一封信,在信中 FEI 认可了科恩委员会管理当局出具内部控制报告的建议,同时,为帮助其成员实施该建议,FEI还出具了指南。这些管理当局的报告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司提交给股东的年度报告中。征求意见稿是非常关键的,这有几个原因:征求意见稿认为,设置并维持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应成为管理当局的重要职责之一。而且,征求意见稿还表明,关于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的信息,对于投资者更好地评价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和职责是非常必要的,正如内部的或其他未经审计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一样。虽然征求意见稿后来被撤销——因为其实施的成本、报告信息的非相关性,同时由于要求遵守法律的要求而与 FCPA 联系太密切,从而遭受批评——但它倾向更加强调管理当局对于内部和其他未经审计财务信息设置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的职责。国外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这些研究成果、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都为理解内部审计的本质,进而制定中国自己的内部审计准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内部审计缺陷披露,通过 336个样本公司测试了在披露公司和非披露公司中,强制内部审计不足的披露对信息不确定的影响;发现在披露公司和 非披露公司对信息不确定的解决中,披露公司具有消极的价格回复;对于披露公司我们发现在高固有报告风险情况下,市场对披露的消极回复在加剧;而当公司具有高质量审计员时,市场对披露的消极回复会转移;当公司的报告收入占盈余收入的比例高时,披露公司的消极市场反应会受到抑制。
当下具有内部审计缺陷的公司一般较小、年轻、财务能力弱、复杂、快速增长、正在重组;有更
严重的实体层面审计问题的 公司更小、年轻、财务能力弱。而会计问题较小的公司财务更健康,但是这样的公司复杂、多样化、迅速改变操作;还发现决定因素根据重大缺陷的特殊性而改变,与重大缺陷的类型相关。内部审计是伴随企业发展应运而生的,是企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内部审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论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加强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集中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摘 要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该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了资金投入。国有企业面对这巨额拨款时,对资金的合理使用,合理规划资金情况,保证每一笔资金的投入所带来的收益,以及对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等方面成为了在国有企业部门面前的首要问题。所以,企业必须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管理进行合理规划,严格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也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提出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收支内部控制的管理上,内部审计工作是其最为主要的一个工作内容,除此之外,该工作还是检验在市场经济的形式下发展的监督财务发展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同时也对良好环境的塑造有着促进作用。但在今天的国有企业里,存在某部分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不足,该问题对审计功能的实际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本文的最开始部分,主要是对审计工作的定义及意义等进行介绍,对目前该工作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在文章的末尾以天津市的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措施建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have invested increasing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 facing such huge funds, how to plan the use of special funds, how to plan the use of special funds, how to ensure that special funds are put in place? compliance, how to make special funds play the greatest economic benefits, has become the first issue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sector. Therefor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the use and management of funds to increase internal audit efforts, but also to the internal audit put forward deeper requirements. The internal audit is not only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the financial balsnce of the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legality and validity of supervising the financial operation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and it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to create a good control environment. At present,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l audit in som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ain features and importance of internal audit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internal audit work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 units, and finally quotes Tianjin Tong Ren Tong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Internal Defect; Present Situation; Measure Advise
目 录
1前 言 ............................................................................................................................................................... 1 2 内部审计的概述 .............................................................................................................................................. 1 2.1内部审计的概念 ................................................................... 1 2.2内部审计的方法 ................................................................... 2 3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 3 3.1缺乏审计报告的实质 ............................................................... 3 3.2拘泥于体例 ....................................................................... 4 3.3披露方式刻板 ..................................................................... 4 3.4报送时机或对象不恰当 ............................................................. 5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成因 ....................................................................................................................... 5 4.1 内部审计控制标准不统一 ........................................................... 5 4.2审计委员会制度不完善 ............................................................. 6
4.3董事会功能不强 ................................................................... 7 4.4监事会形同虚设 ................................................................... 8 4.5内部审计集中管理体制不健全 ....................................................... 8 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9 5.1 明确内部审计的控制标准 ........................................................... 9 5.2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管理 ........................................................... 9 5.3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 10 5.4明确监事会监管权责 .............................................................. 10 5.5健全内部审计集中管理体制 ........................................................ 11 6 结 论 ............................................................................................................................................................ 13 参考文献 ............................................................................................................................................................ 14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1前 言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水平不断提高,各企业甚至跨国公司对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重视,该工作在对企业发展时,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直接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该机构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对审计工作结果进行相应的计划、执行,与此同时,也对外部审计有着一定帮助;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内容是负责审计委员会的审计审计结果以及对上级提高工作报告,在公司中的位置等同于管理阶层。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建构了内审部门 其只要目的是为了对内部审计进行管理与控制。
在国家出台的《审计法》中,详细规定了内部审计机构可根据企业单位的具体情况而设立,并不做强制要求,但对该部门的相关机构以及主要任务等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从而导致了该部门在法律中的地位波动幅度较大。
在内部审计中,内部监督是其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一方面是找出控制体系设计及运行的缺陷,在另一方面,根据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该问题的改进。对审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最主要目标是为了董事会——内审体制——所属公司模式的建立,从而促进以下两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上课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集中化”的内审组织形式,以解决国有企业审计资源分散、审计力量不足、审计目标任务不能服务于集团总体发展战略等问题。
2 内部审计的概述
2.1内部审计的概念
外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是相对的两个部门。
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索耶,内部审计的创始人提出内部审计的定义是:通过分析对该组织中的业务以及控制,从而判断其在执行中,是否按照了公认的方针与程序、是否没有在具体规定和标准下执行,以及是否在过程中合理使用了资源等。新版《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于IIA提出,该条款重新对内部审计下定义:它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组织的经营状况,以及其价值的增加。借助于系统、规范的方法,对其作出评价,以及促进其风险的降低和控制,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
通过对审计对象进行划分,按照其存在的形式可具体为分:责任人、实物、账务以及规则。
2.2内部审计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方法、单一的技术是显然不能满足内审的目标要求。在进行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把多种审计方法综合运用,还要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具体操作。需要采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进行内部审计,从而对业务活动及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提高效率和有效性。
第一,取证法。顾名思义,取证即为在审计过程中,借助于对审计程序的应用,而得出的事实证据,其主要为了验证各审计事项,对该审计结果和提出的相关意见的支撑材料。其主要分为:实物证据、试听证据、电子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
第二,取证方法。为了获取这些证据,可以采用的手段有:观察、审核、访谈、监盘和函证等具体方法去收集并评价审计目标。
第三,内部审计证据的处理。收集到的内部审计证据进行采集后的处理。如果有存在异议的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证据,需要进一步进行核实。在相关工作人员对其审计证据进行搜集时,若有必要,
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则要求该人员签名或盖章,工作人员对证据标注具体时间及前面原有。除此之外,还应该对被提供的证据进行不同种类的归纳,评价证据要考虑其可靠性。
当较大数量的被审计事项出现,而内审机构人员有限时间资源不足时,在经过审计目标同意的情况下,对审计事项进行抽样调查。审计抽样意指在工作人员进行审计过程中,对被抽查对象以及评价的审计对象采取抽样方式进行测试,根据该测试结果而对其总体特性进行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为止,我国的内部审计业务在不断的发展中,在至今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通过对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与理念的学习,以及不断对企业的经营体制进行创新改进,从而使企业掌握较大的自主权,在此之后就更需要对内部管理的力度进行强化,并不断创新设立新的自我体制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制度得以产生。1983年,我国审计署获得批准,并于同年正是成立,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内部审计的开始。审计署认真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对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钻研,对国务院提出了应在各企业中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在过去的内部审计中,存在着错误及作弊行为,因此该审计部门重点关注对该行为的揭露,但这仅仅是属于消极的防弊功能,并不能真正杜绝对该行为的发生。因此,积极的兴利功能应运而生,从消极的防弊转向积极兴利的转型过程正是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所处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了扩展,现包括财务审计以及非财务审计两种,它同时具备了原始的防弊功能和积极的兴利功能两种,在扩占其部门职责时,也对单位的利润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但在时代发展下,企业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概况来看,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3.1缺乏审计报告的实质
3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一份正式的审计报告包括正文、附件、报告日期等七大要素,在报告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的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份报告的质量如何,通过对我国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报告内容模糊不清。对于含糊其辞的审计报告,是不具备说服力的,同时也无法体现该报告的价值。二、没有对重点进行强调。突出的重点代表该报告的主旨大意,一份重点突出的审计报告可以很轻易的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是对审计报告的价值与质量的体现、三、所给的意见不够具体。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可以促进审计部门的发展,以及加强其对内部审计的管理,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由于我国部分企业太过强调其监督职能,导致大量的资金投入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益。但随着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内部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最终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3.2拘泥于体例
对多数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审计报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体例过于死板,一成不变,以及正文、标题等七要素的缺失,在报告中,该内容没有按照叙事来进行排列。白东民在《构建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初探》指出,企业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对审计报告的有效控制以及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投资中出现的决策失误,对内部审计进行高效的监督体制,严格贯彻“事前控制、事中介入、事后把关”理念。在内部审计的审计报告中,其所应该出现的要素及内容是不能缺少的,但也没有必要完全一字不改的进行照搬,呆板的罗列顺序以及标题内容一样一样等情况应该杜绝。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审计报告,久而久之,客户则会出现审美疲劳。
3.3披露方式刻板
在国有企业中,如果部门的公文或者报告呈“红头文件”的形式得以发布,其表明该份文件或报告中的内容则是公司的态度。当然,审计部门也不例外,也是通过同样的流程环节以表示得到公司的认可。但想要被盖上“红头文件”的标识,则需有经过一套严格的审批环节的。通过对笔者公
4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司的举例来说,在“红头文件”发布之前,审计组的两级复核是必不可少的,以及层层领导的审批,才可以对该文件进行发布。但由于该流程时间较久,以及是否能获得批准也是个未知数,因此便有可能会对报告的及时性造成负面影响。但如果在审批的过程中,卡在某环节,那么该文件的发布也从此中断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只有通过其他的披露方式得以公布了。
3.4报送时机或对象不恰当
审计报告应及时的上交给所对应的管理层。但存在某些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及时给上级呈审计报告,对于较为复杂的披露问题,则需要更高管理层的管理者的出面,这样就有可能导致审计报告的失踪。但同时也存在部分企业将仍处于意见征求的审计报告就上交给上级领导者,便有可能会导致领导者对该审计报告结果不满意,要求审计人员重新进行审查,从而影响该部门的正常运行。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成因
4.1 内部审计控制标准不统一
对于标准的定义不同。规范要求不同,甚至对于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着:审计力量薄弱、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权威性独立性较差等普遍性问题。一些国有企业,把内部控制审核和内部控制审计两个概念混淆。
企业的管理要注重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要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所以内部审计的目的应该是促进企业的效益提升。对于内部审计而言,管理控制是关键,是发挥其他作用的基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审查。审查财务数据的真实与否。监督集团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审查一些
5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财务数据,往往是透过财务记录来监督企业。并纠正错误数据,为企业的资金状况提出建议。在审计相关项目时,内部审计往往只关注最终的财务数据,从财务数据中找到项目存在的问题。所以无法全面管控项目存在的风险。内部审计主要涉及财务方面而不是涉及到企业的管理经营。单单依靠内部审计,企业无法发现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潜在危机。对企业的管控活动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更无法为企业领导者提供科学的方法建议。
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组成部分,内审的最终目的也是和企业的根本利益一致。管理控制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虽然有相互利用对方审 计结果的联系,但内部审计既不是外部审计的延伸,也不是外部审计的基础。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是差错防弊,审计人员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监督上,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差错防弊而不是对企业管理作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其主要工作都集中在财务领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经营领域。例如,对审计项目立项时,往往按财务收支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 等常规项目立项,几乎没有专门为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立项,只是在查账过程中去发现一些内控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企业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进行系统和权威的评价,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 评价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而无法对管理当局提是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意见。
4.2审计委员会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审计制度不合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企业内部的审计委员会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董事。根据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指引》中的规定,企业内部的审计
6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委员会中的人员应该都是董事,且独立的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人数应该大于等于总数的1/3。所以,我国企业都按规定使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人数不低于总数的1/3。由于独立董事人数并没有在审计委员会中占到大多数,所以在企业内部审计委员会中处于较弱势。独立董事的存在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就严重阻碍了整个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发展。
其次,企业内部的审计委员会仍然采用不合理的报酬机制。合理的报酬机制有利于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不完善的报酬机制降低了审计委员会的工作效率,影响其独立性。国有企业中,通常由公司管理层控制工资的发放。审计委员会也不例外。为了获取合理的报酬,审计委员会的工作往往会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制约,所以很难真正实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这表明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4.3董事会功能不强
董事会是集团中的决策机构也是企业的执行机构,掌管着公司各种生产经营行为,是如同“宰相制度”中的实权派。董事会的灵魂是其独立性的存在,也是保证董事会发挥监督、制衡两大职能的关键。《公司法》作出如下规定:董事会需要对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但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存在差强人意的实际情况。首先,控股股东掌控了董事会人员的选举,选出来的董事会成员多为大股东的心腹人员,很少有小股东被选为代表,严重影响董事会独立性的发挥。其次,董事会里的内部董事占比多,缺少专业性强、独立性强的外部董事,以致于做出的决策难以达到科学公允。最后,董事会和管理层成员的重合度高,主要体现在管理层与董事会重合,从而形成一种管理层自我监控的尴尬局面。董事会对会计信息披露有着复杂的作用机制。由于股权结构的不合理,董事会往往是内部人控制的局面,所以董事会成员对股东大会通过的决定不会投反对票,也不会对股东行使罢免权,制衡作用丧失。大股东消失,没有了制约也就肆无忌惮地做出一些不理性的投资如:过度消费、挪用募集资金等一些不利于企业的决策。缺少了董事会的监督,这些也不会出现在披露的会计信息里。与此同时,董事会与经理层两者的职能的重合度过,董事会不能起到监督经理层节约
7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代理成本,增加公司盈余的作用。为了隐瞒其真实行为,企业必然会千方百计粉饰报表,编造虚假信息。
此外,我国国有企业的董事会还有很多成员是政府委派,缺少对企业发展的职业判断,不能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地监督审核。董事会的作用聊胜于无,以至于监督功能和制衡功能弱化。
4.4监事会形同虚设
按照目前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监事会无法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监事会结构不当。我国国有企业中监事会大部分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构成。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都听从董事会安排,所以监事会自然而然就无法发挥监督董事会的工作。
即使国有企业中的监事会和董事会属于同一级别。但是监事会的管理范围要远远低于董事会。监事会主要发挥监管职能。但是就目前看来,监事会的监管也受到了董事会的限制。所以监事会的工作日益表面化。《公司法》没有规定监事会绩效的具体评估标准,无法精确衡量监管效果,同时缺少对监事会成员表现的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
4.5内部审计集中管理体制不健全
审计管理制度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如若审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审计环境。企业就无法很好地进行审计监督。造成审计资源浪费。集团内部的审计委员会不能做好内部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以至于,财务方面存在很多造假现象。管理层面责权不分,人员安排混乱。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审计问题。重复审计现象屡次出现,审计存在很大的风险。阻碍了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改革。
8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的审计权利应该趋于集中化发展。否则首先会降低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的工作效率。阻碍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造成审计效果不佳,影响企业项目的进度,无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其次,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并没有引起相关管理层的重视。审计结果再向上递交的过程中,程序繁琐,渠道不通畅。所以审计机构提供的结果和建议并没有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审计机构的工作形同虚设,也降低了审计机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者,审计机构的工作较为单一,审计的内容主要就是对于财务收支的审计。其他方面往往不会涉及。这就造成了审计的片面性。传统鉴证类业务仍然是内部审计的主体,所以当领导层需要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建议时,审计机构便无法为其提供服务。
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5.1 明确内部审计的控制标准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如何明确内部审计的控制标准,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之前的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存在着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能力弱等等问题。集团内部的审计委员会不够独立。后期,天津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深入研究公司发展中的不足,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首先进行审计制度的改革,集中内部的审计权利。赋予审计机构充足的权利,让审计机构成为公司治理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促进集团审计效率的提高。通过审计查找集团的治理弊端。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建议。
5.2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管理
国有企业应该如何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管理,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9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在未内审制度未进行强化前,他们没有独立的审计体系,审计结果滞后。他们根据 “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开展工作的基石”,从而对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提高,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1)建立独立董事制度。(2)确保审计委员会直接向股东大会汇报的权利。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核企业的财务信息及披露,他们聘任和更换外部审计机构,同时加强和监事会、实施集团内部审议和外部审计机构的交流。制定集团内部年度的审计计划。同时对计划进行审计和监督实施。关注重大审计问题的整改并提出意见,提出改善审计监督体系的意见及建议。审计委员会达到将“再监督”和“制衡”的工作过程定期向股东大会报告的目的。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他们避免了董事会一股独大现象,同时还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薪酬增加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福利,从达到激励审计委员会员工的目的,发挥他们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5.3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在现代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董事会的成员通常为控股股东心腹,其所占比例也较大。在董事会的决策过程中缺少外部的监督力量,从而导致董事会丧失了监督职权和制约职能。因此,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引入独立董事来改善董事会的成员比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他们聘请来的独立董事具有独立的地位,没有复杂的利益牵扯,从而能在董事会内部形成制约内部董事的力量,强化董事会内部的制衡机制。其次从专业性上来说,独立董事具有完备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能够对公司的投资决策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教授或者聘请外部有经验人员,对企业的战略规划提出科学的建议。最后,应当运用立法手段规定独立董事的选聘程序,界定清晰其职责权力与角色定位。企业还应当构建独立董事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独立董事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
5.4明确监事会监管权责
1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目前我国政府越位现象严重,政出多门现象也很普遍,导致国有企业在披露时莫衷一是。因此,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为了完善会计披露制度从而对会计监督主体权责的分离并整合。明确企业内监事会的权力与责任,实现信息共享加强部门间协商合作,彻底杜绝责任推诿现象和避免违规会计披露者存在侥幸心理。
此外,政府应该通过下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特别是要严禁对国有企业的宽容态度,以营造一个公平公开的市场监管环境。企业内监管事会也需要监督评价机制,可以从立法上完善行政问责机制,让每一个国有企业员工的职责都有法可依,犯错后是否被问责取决于严格的法律条款而不是临时性的行政决定,从而更加公正合理。
5.5健全内部审计集中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应该如何明晰内部审计条线,内部审计对自己企业的董事会负责,因其具备条件,设置了“总审计师”或 “审计总监”来协助董事长分管工作。借鉴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的经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使审计部位于整个企业内部审计的中枢位置,对上,加强与审计委员会之间的联系,跟随该部门负责人积极展开相关工作,;对下,根据整体的发展战略,协调审计工作,对各个部门内部的任务进行部署,完成董事会提出的要求,抓住重点,合理规划审计资源,拒绝各部门浪费资源;同一层面上,国有企业中,负责其内部审计工作的部门,对内还要做好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对外处理好与社会审计、外部审计的关系。通过上述制度设计,天津市自来水公司的审计工作进展顺利,该公司采用上述提到的“上审下”方式,使其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更加稳定,且审计工作汇报流程通畅。保证了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地位。
目前国有企业在其内部的管理工作上,主要致力于内部审计集中制度的改革,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强化内审部门的建设,在公司内部,提倡内审机构独立化。以三人为起步,增加内审部工作人员,内审部与财务部划清工作内容,独立办公。总结天津市自来
1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水公司审计工作成功的经验,国有企业可以依托企业的内审职能建立“六集中”的企业型内审管理体制。可以通过以下“六集中”方式进行:
一、规划集中化。企业应把审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同时与公司的董事会以及其他相关管理人员达成共识。
二、计划集中化。计划由公司内部统一制定,内审过程中,加大监督力度,同时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审计计划进行审核。
三、资源集中化。公司掌握其下属部门的工作进程,要求这些部门提供各自的工作安排,在资源配置时,根据部门所需,合理分配。
四、实施集中化。实施分为公司统一和部门单独两种方式,为了实现资源的集中,两种方式在共同进行的同时,公司统一实施所占比重要提高。到企业重要风险领域和核心关键环节。
五、规则制定的集中化。在制定各种规则时,如审计流程、要求以及其他方面规定,必须由公司统一制定,确保审计工作步入正轨。
六、整改集中化。公司规定时间,其下属的每个部门要把审计结果往企业相关部门报告,公司积极跟进部门的整改工作,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工作。
在刚开始实行该种管理体制时,主要执行审计工作的是该公司的对应部门,即审计部门。所以其他部门应当以审计部门提供的工作安排为核心,将其优先完成。完整的审计工作包括内审、事前及事中审计,由前至后逐步完成。
就现有情况分析,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公司的职责为监督管理,且其属于事后审计。若上述
1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的一系列措施都被采取,即实现审计制度的完善、审计流程的规范、集中管理体制的健全等,那么内审工作的职责将发生变化,事前预防以及事中控制将成为其后续职责,并且内审工作还将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清理。公司在采购和投资等方面的工作,均交给审计部门做出调整与计划,这就体现了内审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职责。若内审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工作素养,他们可以事先预防、及时解决每个过程出现的问题,这样一来,公司的风险度将大幅度降低。
目前,我国内审工作迅速发展,而因为起步较晚,与国际层次的内审水平相差甚远。为提高我国内审水平,首先,我国需要找到影响内审发展的问题,经调查,内审职业的规范程度与之发展存在紧密联系,故我国要努力提高内审职业规范程度;其次,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杜绝仅分析理论问题,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实务,研究其性质,再做出分析,从而制定出详实的计划。所以,只有我国完成了以上两步,内审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为各公司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6 结 论
本篇通过对论文进行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用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对自身整改的相关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与其自身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整改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整改的实例,我们可知,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是前提。只有一把手亲自推动,在组织中培育敬畏规则、重视审计的良好文化,才能调动有效资源,实现内审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管理体制整调是重点。可以通过管理体制的整调,把内部审计嵌入企业的治理中,从而达到,从“分散审计”到“集中审计”的目的,从“同级审计”到“上层审计下层”的变革。着力提高内部审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结合实际、循序渐进是关键。内部审计的集中管理体制建设,要结合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内外
13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部的条件,运用适当的模式,发展内部审计由“虚拟”到“做实”逐步推动,为国有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制度化、规范化是保障。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牢固集中管理体制下的组织架构、审计职责、审计队伍、审计权限、工作程序、督察整改等内容,有效保证审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最后,希望我国的各地国有企业通过实施相关措施持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规范性,加强交流沟通,利用信息化的便利条件加强督导,结合自身实际,推进内部审计的审计监督工作,共同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再上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冬明.构建内部审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 商业会计,2017,(06):30-32.
[2] 何丽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J].陕西审计,2016,(7):22-23.
[3] 张海荣.浅谈新形势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J].市场论坛,2010,(5):1,38-139.
[4] 张冰洁.云南电网公司内部审计履职模式研究[J].中国外资,2015,(9):23.
[5] 梅丹、张波.内部审计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5,(4):64-66.
[6] 吕哲.内部审计如何在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J].财会学习,2017,(99):5-7.
[7] 孙建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7,(8):79.
14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8] 裴华.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J].品牌,2015,(5):114.
[9] 赵亚萍.完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下我国的内部审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5-6.
[10] 李宏.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结合[J].企业管理,2017,(3):69-70.
[11] 张曦颖.怎样开展内部管理审计[J].现代审计与会计 ,2017,(3):71-75
[12] 刘建平、 杨英姿.浅议黑龙江垦区企业内部审计开展的必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3):79-80
[13] 李宏.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结合[J].企业管理,2017,(3):88-91
[14] Internal auditing as a tool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public health.
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内部审计处其存在的理由,可以说是一个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支持,组织设置,以及受审核方属性。内部审计职能的能力提供有益的审计结果和建议将有助于提高管理的在其建议的兴趣。与资源管理的支持和承诺落实内部审计建议,在实现审计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在该组织设置内部审计工作,即办公室,其内部组织的政策和程序适用于每一个审计组织地位,应使审计工作的顺利达成,导致有用的审计结果。此外,能力,态度及对审计的影响审计成效的合作水平。
因此,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应被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通过在上述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
15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的。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分析,大型公共部门组织的内部审计服务。本文的结构如下。接下来的部分介绍了相关的文献回顾;介绍了审计的有效性分析模型,并提供了研究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提供了实证分析个案研究为基础;和第五部分介绍了研究结果的摘要。本文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这项研究的限制,并建议未来的研究途径。
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协会(IIA,1999年)中定义的内部审计为:一个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可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把一个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的有效性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这个定义意味着,内部审计已经经历了从一个模式转变的重点对过去的事情,以改善未来的结果,以帮助更多的责任审计工作有效和高效(纳吉和Canker,2002;斯特恩,1994;古德温,2004)。因为,在定义同样既是私人和(古德温,2004年)公共部门,它是用在以此为基础研究,以分析公共部门的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是有效的,如果符合预期的结果是应该实现。索耶(1995)指出,“...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尚未完成,直到缺陷纠正,继续纠正。“范Ginsberg(2005)解释说,在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公共部门应评价它在何种程度上助长了示范提供有效和高效的服务,因为这驱动器,改进内部审计需求服务。基于一个协商论坛的成果,着眼于提高公共部门为重点内部审计[1],凡Ginsberg(2005年)确定的看法和所有权;组织和管理框架;立法,提高专业水平;概念框架;
资源的因素,也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有效的内部审计承担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和系统的独立评价和程序,提供必要的改进有益的建议。
16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大大有助于每个审计有效性特别是和整个(Dittenhofer,2001年)的组织。 Dittenhofer(2001)也指出,如果内部审计质量保持不变,这将有助于恰当程序和审计业务,从而有助于内部审计被审计的有效性,并作为一个整体组织。使用代理理论,向东(1997年)解释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指出在经济中扮演的是内部审计信息快速获取和找到一对外部审计的优势在较早阶段问题;及Sparkman(1997),运用交易成本理论经济学,演示了如何内部审计建议是重要的管理的政府机构。
在此之前相关文献,无论是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已经专注于内部审计的能力计划,执行和客观地沟通(向东,1997年有用的结果;Sparkman,1997年; Dittenhofer,2001),或采取了更广阔的视野,包括因素超越单一组织(凡Ginsberg,2005年)的边界。本文试图通过确定引进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评价的新视角组织内部的因素,对审计有效性的影响。一个模型,假定有一个共同的利益,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审计管理,一流管理和内部审计,是用于本案例分析。因为,审计成效促进一个共同的目标的实现,将有一个自然的激励作用一个组织改进它。该模型考虑四个潜在因素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支持,组织设置和属性来解释审计审计有效性,并说明如何对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为提高审计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质量,这是由内部审计部门的能力,以确定提供有用的结论和建议,是中央审计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已证明它的价值,并获得该组织是一个组织中的声誉(索耶,1995)。内部审计,以评估其性能,不断提高其服务。审计质量是一个功能的水平员工的专业知识,提供的服务范围和程度,适当的审计计划,执行和沟通。
审计结果和建议将不能达到目的,除非管理层是多少致力于落实。亚当斯(1994年),用于代理理论来解释,它是在管理的兴趣,保持一个强有力的内部审计部门。实施审计建议是高度相关的审计的有效性(凡Ginsberg,2005),一个组织的管理被看作是接受客户的内部审计服务。因此,管理层的承诺,其使用情况的审计建议,并在加强内部审计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审计的有效性(索
17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耶,1995)。
组织环境是指组织形象,内部组织和预算现况的内部审计办公室;,也是组织的政策和程序指导操作的审计。它提供了上下文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因此,组织设置上可以发挥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水平的影响可以实现的。受审核方属性涉及到被审计能力,以满足其预期的目标。受审核方的属性包括与审计的有效性的影响审计单位的能力,以有效地满足组织的分目标;其内部审计的态度以及合作水平提供给核数师。因为,上述四个因素是错综复杂的联系讨论,审计的有效性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各因素的影响,并在所有相互作用的结果。审计质量和管理支持,强烈影响审计成效。更好审计的有效性,反过来,有两个因素对这些积极的影响。如果内部审计质量提高的程度就会引发管理的利益,管理支持将是很自然的报偿,因为管理层会实现内部审计的贡献,组织目标的实现。这将积极反映审计质量,提高审计的有效性。管理层承诺落实审计建议,提高了审计工作,作为结果使受审核方属性将提高到效益审计的有效性。此外,管理保留的权力,以改善和影响力的组织设置朝对审计的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审计,这反过来,效益审计质量。
结论意见
这项研究调查了一个大型公共部门内部审计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确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模型制定了分析。该模型由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支持;的组织设置和被审计单位的属性。
研究结果显示,该组织的内部审计办公室研究需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减少员工流失的技术熟练程度等为促进审计的有效性。该组织的地位和内部组织
内部审计办公室评为相当,但内部审计的权力缺乏预算减少其控制的资源获取和利用。内部审计服务的范围仅限于经常性活动。扩展范围通过扩大活动范围的系统和服务的审计,以适当的风险
18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分析,将提高审计的有效性。管理的承诺,提供更大的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建议,并与完全合格的办公室员工在这项研究中值得关注。内部审计人员,在印象他们的报告是没有充分利用的管理,不得鼓励发挥
尽最大的努力在他们的接触。此外,缺乏关注的管理人员可发送有关内部审计服务的重要性,一个错误的信号审计,这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审计的属性。
这项研究已经表明,该研究机构的内部审计需要改进地方审计计划,审计工作,审计通报和后续文件建议。可提高审计的有效性,确保一致性记录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的改进审查;适当的后续行动的状况审计结果及建议;审计报告增加分配秩序,进一步改进报告的质量。
本研究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在所有的案例研究,普适的的调查结果和得出的结论是有限的,虽然该研究没有提供证据对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服务管理。此外,研究也受到欢迎,充分认识内部审计水平埃塞俄比亚的成效,公共部门面对面的私营机构,以期突出差异,如果有的话,令人信服地定义变量影响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在埃塞俄比亚。
外文原文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the extent to which an internal audit office meets its raison d'être, is arguably a result of the interplay among four factors: internal audit quality; management support; organizational setting; and attributes of the auditor. An internal audit function's capability to provide useful audit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would help raise management's interest in its recommendations. The management support with resources and commitment to implement the internal audit recommendations is essential in attaining audit effectiveness. Also, the organizational setting in which internal audit
19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operates, i.e. the organizational status of the office, its internal organization and the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applying to each auditor, should enable smooth audits that lead to reaching useful audit findings. Further, the capability, attitudes and level of cooperation of the auditor impac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udits.
Therefore,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should be viewed as a dynamic process that is continuously shaped by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four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examined, using case study analysis, the internal audit service of a large public sector organization. The paper is structured as follows. The next section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troduces a model for analyzing audit effectiveness; and provides the research question. The third section present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fourth section provides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a case study; and fifth section p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findings. The paper then summarizes the conclusions, noting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ng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IIA, 1999a) defined internal auditing as: an independent, objective assurance and consulting activity designed to add value and improve an organization's operations. It helps an organization accomplish its objectives by bringing a systematic, disciplined approach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risk management, control, and governance processes.
This definition signifies that internal audit has undergone a paradigm shift from an emphasis on accountability about the past to improving future outcomes to help auditors
2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operate more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Nagy and Canker, 2002; Stern, 1994; Goodwin, 2004). Since, the definition equally serves both the private and the public sectors (Goodwin, 2004), it is used in this study as a basis to analyze public sector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Internal audit is effective if it meets the intended outcome it is supposed to bring about. Sawyer (1995) states, “… internal auditor's job is not done until defects are corrected and remain corrected.” Van Hansberger (2005) explains that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in the public sector should be evaluated by the extent to which it contributes to the demonstration of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service delivery, as this drives the demand for improved internal audit servic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consultative forum that focused on improving public sector internal audit [1], Van Hansberger (2005) identified perceptions and ownership; organization and governance framework; legislation; improved professionalism;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also resources as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Effective internal audit undertakes an independent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information and of systems and procedures, to provide useful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s as necessary.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audit greatly contributes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each auditor in particular and the organization at large (Dittenhofer, 2001). Dittenhofer (2001) has also observed that if internal audit quality is maintained,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appropriateness of procedures and operations of the auditor, and thereby internal audit contributes to effectiveness of the auditor and the organization as a whole. Using agency theory, Dingdong (1997) explained the role that internal audit plays in an economy and points out that internal audit has an advantage over external audit in obtaining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finding problems at an earlier stage; and Sparkman (1997),
21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applying the theory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demonstrated how internal audit recommendations are important to the 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Prior literature relating to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has either focused on the internal audit's ability to plan, execute and objectively communicate useful findings (Dingdong, 1997 Sparkman, 1997;Dittenhofer, 2001); or taken a broader view and included factors that transcend the boundary of a single organization (Van Hansberger, 2005).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a new perspective for evaluation of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by identifying factor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that impact on audit effectiveness. A model, which assumes that there is a common interest to achieve organizational goals for auditor management, top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audit, is used for analysis of this case study. Since, audit effectiveness fosters the achievement of a common goal; there would be a natural incentive in an organization to improve it. The model considers four potential factors – internal audit quality, management support, organizational setting, and auditor attributes to explain audit effectiveness, and shows how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factors improves audit effectiveness.
Internal audit quality,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capability to provide useful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is central to audit effectiveness. Internal audit has to prove that it is of value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earn a reput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Sawyer, 1995). Internal audit has to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and continually improve its service .audit quality is a function of the level of staff expertise, the scope of services provided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audits are properly planned, executed and communicated.
2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Audit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would not serve much purpose unless management is committed to implement them. Adams (1994) used agency theory to explain that it is in the interest of management to maintain a strong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Implementation of audit recommendations is highly relevant to audit effectiveness (Van Hansberger, 2005) and the management of an organization is viewed as the customer receiving internal audit services. As a result, management's commitment to use audit recommendations and its support in strengthening internal audit is vital to audit effectiveness (Sawyer, 1995).
Organizational setting refers to the organizational profile, internal organization and budgetary status of the internal audit office; and also the organizational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that guide operation of auditors. It provides the context in which internal audit operates. Thus, organizational setting can exert influence on the level of effectiveness that internal audit could achieve. The auditor attributes relate to the capability of the auditor to meet its intended objectives. Auditor attributes with implications on audit effectiveness include the auditors' proficiency to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meet organizational sub-goals; their attitude towards internal audit; and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provided to the auditor .Since, the four factors discussed above are intricately linked, audit effectiveness is a dynamic process that results from the effect of each factor and the interplay among all. audit quality and management support strongly affects audit effectiveness. Better audit effectiveness, in turn, has a positive bearing on these two factors. If internal audit enhances quality to the extent it elicits management's interest, management support would be a natural quid pro quo because the management would realize 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nal audit to the achievement of organizational goals. This would positively reflect on audit quality and enhance audit effectiveness. The
23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management's commitment to implement audit recommendations improves the operation of the auditor,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auditor attributes would improve to the benefit of audit effectiveness. Further, management retains the authority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setting and influence the auditor towards a positive effect on audit effectiveness, which in turn, benefits audit quality.
Concluding comm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ternal audit service of a large public sector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o identify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using a model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The model consisted of four interrelated factors: internal audit quality; management support; the organizational setting; and attributes of the auditor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reveal that the internal audit office of the organization studied needs to enhance the technical proficiency of the internal audit staff and minimize staff turnover so as to foster audit effectiveness. The organizational status and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the internal audit office are fairly rated, but internal audit's lack of authority on budgets reduces its control of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scope of internal audit services is limited to regular activities. Extending the scope of services by widening the range of systems and activities audited, with appropriate risk analysis, would improve audit effectiveness. Management's commitment in providing greater attention to internal audit recommendations and staffing the office with well-qualified employees deserves attention in this study. The internal auditors, under the
24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2018届毕业论文
impression that their reports are not sufficiently utilized by the management, may not be encouraged to exert the maximum possible effort in their engagements. In addition, the lack of attention by management may send a wrong signal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l audit services to the audited, which in turn adversely affects the audited attributes.
The study has shown that internal audit of the organization studied needs improvement in the areas of audit planning, documentation of audit work, audit communications and follow-up of recommendations. Audit effectiveness could be enhanced by ensuring consistency in documenting audit work to enable improved review of audit work; proper follow-up of the status of audit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 increased distribution of audit reports;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reporting.
The limitation of this study is readily apparent. As in all case studies, the generalisability of the findings and the conclusions drawn is limited, although the study does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problems internal auditors face in providing an effective service to management. Further, research could be welcome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in the Ethiopian public sector vis-à-vis its private sector, with a view to highlighting differences, if any, and conclusively defining the variables affecting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 in Ethiopia.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