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高校校园微文化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高校校园微文化的建设

2021-03-26 来源:乌哈旅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高校校园微文化的建设

摘要: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微文化以其快捷便利、草根平等、注重个体等特点迅速发展,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为建设良好校园微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文化;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的兴起,微博等媒体的使用,逐步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微文化”,它在大学校园中广泛流传,结合习总书记指出的“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这对于高校来说是机遇亦是挑战。良好的校园微文化环境能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质,引领校园思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校园微文化的形成 1.微文化的兴起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引导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责任。大学文化是在高校中形成的、具有大学特征的文化,是社会文化中较高层次的文化,它具有传承性和辐射性;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完善高等教育等有重要意义。因此,有人曾将校园文化比作学生教育培养的“第二课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高达6.32亿,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过电脑上网;学生网民比例占25.1%,依旧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网络理财、医疗、购物的应用使得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1]。可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特色之一。李丹[2]等人调研黑龙江5所高校大学生发现,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模式、职业发展、社会交往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巨大,并提出高校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并加强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2009年,新浪微博内测,短短数年时间,微信、微公益、微小说等带“微”字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起。它兼备互联网的迅速、便捷、灵活特点的基础上,内容更为简洁、快餐;交互性更强、更独立,吸引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

群体,逐渐形成了“微文化”这个特殊的网络文化。目前,对于“微文化”的定义各家不尽相同。于安龙[3]认为它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短时、小容量、小渠道中传播的注重个体观念模式与行为方式的精神现象;唐爱民[4]用非正式、不占主流地位、影响范围相对狭窄、结构简单来形容;游敏惠[5]指出它是以微博为载体、传播交流而形成的微观文化形态。上述定义均体现了微文化的特点:小而不微、快而不钝、独而不孤。 2.微文化的特点

内容小而不微。微文化中的语言短小精悍、简洁明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微博只有140字,微电影只有几分钟,微公益往往记录的是一些身边的小事,这些微小的事物却有着不小的效果和作用。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微言大义”。微文化的“小口径”平台传递出人们的“大需求”内容,当需求取向一致时,不仅推动社会主流文化,甚至能引领社会思潮。

传播快而不钝。微文化的发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生活水平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从快餐文化可以看出,人们追求更快速、更简洁明了的媒体信息。以微博为例,内容只有140字,从编辑到推送发布,只需要几分钟,体现了信息发送的即时性。每个用户都能自由表达情感、政治观点和他人交流,充分显示了交流互动的灵活性。

用户独而不孤:微文化注重个体,开放的门户和低门槛的平台,使得非精英的草根阶级也能畅所欲言。在网络中,每个用户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价值观取向,藉由QQ、论坛、微博等平台等将单独的个体联接到一起,形成了一个个无形的群体。 3.校园微文化的产生

社会现状与网络平台的应用发展是校园微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使用及依赖程度较高。对他们来说,只需拿起手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食堂吃饭排队、课间休息的时间就能接收和推送大量信息,极大满足了大学生对媒体信息的需求。

微文化的特征与大学生的需求相契合是其形成的先决条件。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与国家大事相比,他们更关注身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

并积极争取,这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微文化营造了虚拟的温暖世界,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能在网络中自如与他人交流,贫困自卑的学生在微博上有大量粉丝追随等。在某种程度上,高校微文化能够弥补部分大学生存在的情感缺失,满足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二、校园微文化的影响

微文化在上述二者相互作用下,在高校校园广泛传播,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其作用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1.个体层面:微文化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社会化。

微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判断和选择。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传播主体,网络的世界信息繁杂,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健康也有不良,有正能量也有负面信息,这些数据混杂在一起,容易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网络上出现的“人生苦短,必须潇洒”、“抵制日货”、“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这些看似新潮的思想,与主流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腐蚀着高校的红色教育阵地。多种思潮充斥着校园,容易导致学生价值取向多元且不稳定。网络平台使用的自由性和平等性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现实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大学生的束缚,他们能够不受限制,以自我好恶作为判断标准。90后大学生追求个性,张扬前卫,注重自我和实际,微文化载体不断更新,使用不断便利,强化了他们追求需求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功利性。大学生筛选、鉴别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的判断容易模糊和选择容易功利化简单化。

大学是走向社会的中转站,大学生参政议政是社会化的表现。章友德[6]调研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对党政策的看法,发现大学生立足于实际,关注政治,关心影响身边的事件。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话语权进一步得到提升;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政治的热情逐渐增加,他们通过浏览时政新闻、发布转帖交流政治言论,利用网络平台与管理者对话等。马锋[7]在《从台湾“反服贸学运”看网络的社会动员》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在学运中作为主体,其力量强大,需要正确引导。 2.群体层面:微文化引领校园思潮,体现学生族媒体素养[8]。社会思潮指在某一阶段或某一阶层中对社会政治有较大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社会存在为基

础,以意识形态为核心。高校是各类思想文化产生、冲击、交融的场所,校园思潮关系到高校的和谐发展。微文化媒体的平等性和草根性促使网络意见领袖[9]的产生。他们活跃在网络中,关注“网络群体标签”,能够提供给大量信息并对公众施加有效的影响,在校园思潮的舆论导向中发挥重要作用。意见领袖正确的引导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培养师生道德品质。

此外,微文化能够体现大学生群体的媒体素养。它能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正面文化,和谐校园、构建丰富的校园生活;也能制造消极颓废的网络氛围。以网络欺凌和网络谣言为例,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匿名性、多样性成为网络欺凌的温床。微博微信内充斥着“儿童走失”、“食品安全”、“养身健康”、“阴谋论”等文章,其中不乏虚假炒作,这就需要公众客观、理性看待该问题。因此,大学生作为网民群体的主力军,培养网络法律素养,倡导文明上网、和谐交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3.校园层面:微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迫使教育者完善教育方式。微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有学者将微文化分为三块阵地,一块是符合主流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教育阵地,一块是负面消极对抗的黑色腐朽阵地,一块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灰色阵地[10]。如何争取将学生引导到红色阵地是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心。

三、校园微文化建设

1.一个指导思想,多个主体协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要牢牢把握住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网络空间的管理权,掌握信息的同时寻求舆论支持。主流媒体中增加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减少不良信息传播,以其“滴灌式”形式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良好的微文化环境和内容。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社会、家庭、个人是开展工作的不同主体,需要联系这些主体发挥协同教育作用。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深化高校价值观教育的主导作用,以社会实践和强化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朋辈榜样及学

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动作用。多方面联同,形成教育“包围圈”,扩大传播范围,杜绝网络垃圾、腐朽思想的侵袭。 2.两种运行机制,不同角度落实

微文化建设中需要构建两套机制:一套是日常管理机制,一套是危机管理机制。日常管理机制,顾名思义指制定有效的网络监督管理体系和工作规章制度,做到网络平台集教育、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更新信息快、反馈信息准,逐步构建认同,提高公信力。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较为单纯、辨别能力较弱,容易被利用和控制,因此需要成立危机应对小组。在发生网络重大危机事件时,能迅速有效启动危机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情况迅速反馈尽早干预,将不良情绪遏制在萌芽状态或早期阶段。

高校校园微文化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从内容、时间、方式等多角度落实核心价值观。90后大学生对于传统“填鸭式”思政教育课的兴趣不高,这要求我们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和内容,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11]。管理者定时定期更新信息,不让平台沦为许久不更新的“僵尸网站”。对于

学生关注的重大信息则实时关注和通报,赢得用户关注度。在方式上,除了微博、微信等媒体的应用,还可以开展微电影、微小说、为公益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化被动参加为主动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三个引导关键,数个教育节点。网络管理者、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个体是微文化传播的三个引导关键。网络管理者肩负着发挥媒体平台活力,润雨细无声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要求他们思想坚定、立场鲜明,能够有效管理平台。网络意见领袖是新媒体中能够左右舆论导向的“风向标”,要积极培养挖掘一批网络意见领袖,正确引导舆论氛围。尤其要在学生中,培养榜样型朋辈领袖和学生骨干,以点带面逐步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世界。网络个体作为整个微文化中最大的群体,线上线下培养其媒体素养及法律意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12]。

从网络平台管理、信息跟踪反馈、舆论导向引导到用户主体使用,无时无刻不是教育的切入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轻则教育成效不显著,重则导致网络危机事件。这就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重视媒体的利用和管理,营造良好微文化环境,配合传统课堂教育,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13]。

文献引用:

[1] 2014年7月21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 李丹, 张森林, 赵继颖.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黑龙

江省5所高校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2): 59-63.

[3] 于安龙, 刘文佳. 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1): 107-111.

[4] 唐爱民, 杨丽萍. 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J]. 思想理论教育.

2013, 3: 11-15.

[5] 游敏惠, 袁晓凤. “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 青年探

索. 2013, (4): 53-56.

[6] 章友德. 执政基础与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2):

89-93.

[7] 马锋. 从台湾”反服贸学运”看网络的社会动员[J].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12):

74-78.

[8] 张春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 毛

泽东思想研究. 2010, 27(5): 154-157.

[9] 刘继强, 申小蓉.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探析[J].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4, 31(3):140-143.

[10] 张春美, 陈继锋. 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 安徽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2(1): 67-71.

[11] 陈永斌. 微文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 思想教育

研究. 2014, (6): 68-71.

[12] 谭文芳.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

版). 2015, 8(4): 23-25.

[13] 孙家学. 正确分析高校校园文化特点,积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东北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3): 220-223.

(全文共计4843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