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韶关市志

韶关市志

2023-03-10 来源:乌哈旅游
韶关市志

第三节人 口 变 动

在古代,尤其在唐宋以前,劳动力的补充主要靠流民,自然增长率微乎其微。 据旧志所考,保昌 (今南雄) 居民的先世,十之九来自岭北。从汉语方言考察,全

市客籍人有一半以上,其中曲江、仁化、乳源、英德4县占多数,始兴、翁源两县为纯

客县。因此,弄清古代人口迁移变动,便能大体了解本地土著和客籍人户的历史渊源。

一、人口迁移变动

(一) 先秦两汉时期

从出土文物考证,自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均有古人类在本境活动。

但自石峡文化上层(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以下,迄今未发现本境有先秦的城市或村落

遗址。

秦并六国前,粤北虽已进入青铜时代,并有少量铁器传人,而经济文化发展十分缓

慢。及至秦统一中国后,中原文化南传,才进入逐步开发的新时期。 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使尉屠睢发卒50万编为5军,分驻九嶷、番禺、

南野等地。以卒凿灵渠粮道,与越人战。睢战死后,秦又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尉佗

遣人上书,请求征拨无夫家妇女3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1.5万人。

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以五十万人守五岭。 秦未,任嚣、赵佗绝新道,聚兵据关自守。赵佗和辑百越,颇得中原之人相辅,南

徙之民亦不耗减。

秦汉时期,由于大规模军事用兵,加上遣官守土和移民实边,留驻及迁入本境的军

土、眷属与罪人不少。不过,也有不少越人逃人丛薄之中,或是人海西去。其中散居深

山的山地越人,成为后来的俚僚黎壮;而水居越人和滨水越人,即史籍记载的鲛人、蛋

家与船户的先民。

人迁本境并见于史籍的,最早有梅锅。梅氏原为越王勾践子孙,避楚散居沅湘。秦

并六国,越王逾零陵往南海,锅从王至台岭,筑城于浈水而居之。后从刘邦灭秦,叙功

封侯,食台岭以下诸邑。其后人多移居曲江、浈阳等地。北宋翁源县人梅鼎臣、梅佐父

子,于天圣二年、五年连登进士。南宋时,有梅氏后裔插籍珠玑巷,后又流徙顺德、南

海、台山和海外。今翁源县还有梅村。

西汉末年 (公元初),王莽改制时,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相继发起农民暴动。湖北

绿林起义和赤眉起义后,粤习匕各地也纷纷响应,部分民众便随起义军外徙。

东汉建武六、 七年 (30年或31年) ,卫飒任桂阳太守时,含淮、浈阳、曲江等地

民居深山,四出无路。经凿山通道500余里,设置亭传邮驿,流民稍还,渐成聚邑。复

经茨充、许荆等数任桂阳太守的治理,教民种植桑麻,设婚丧制度,生产有所发展,有

些少数民族(越人与蛮人)也纳入了编户,人口有所增加。

永初 (107—113年) 年间,羌族人民反抗远戍,持续斗争10多年。北方汉族人民

迫于强征强徙, 有一些避乱迁入本境。因此,永和五年(140年)的户口数,比西汉时

期大大增加。

延熹五年至八年(162—165年),接连有长沙、零陵、南海人民起义及零陵、武陵、

桂阳少数民族起义,占领交趾、苍梧二郡。荆州刺史度尚等联合诸郡发兵,经数年征战

镇压,才得以平息。部分失散的起义群众,避人本境。

秦汉时期,交广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交趾。其时的人粤通道,多从桂林下梧州,

自潇湘人贺州,或经桂阳到韶州。故此北人南徙至止岭南,多在此数州。 士燮,祖籍鲁国汶阳 (今山东泰安西南)。先人于西汉末避难迁至交州,居苍梧广

信(今梧州),至燮历6世。东汉末,燮任交趾太守40余年,中原士人前来避难者以百

数,有一部分途经粤北后不再前往而定居下来。

桂阳 (今连县) 人唐珍,东汉灵帝 (168年一188年在位)时累官太常,进司空。

原籍颍川(河南登封县东),祖徙居桂阳,至珍历三世。珍卒于光和二年(179年),由

此往上逆算,南迁当在东汉永初年间。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

白汉末至南陈,400年间,朝代更替频繁,南北对峙:北方汉族人民为着求存避

祸,有过两次大规模移民高潮。

第一次移民高潮,在东汉末年和三国初年。中原地区大小军阀连年混战,农业生产

和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幸存者四散逃亡。庐江、九江、蕲春、广陵等地,户10余

万均东渡江。大量流徙到荆、益二州与汉中一带,更向南徙的也有不少。 在始兴县城西北约7公里,浈江与墨江的汇合处,发现一座汉代的土城,命名为罗

围城堡。面积8000余平方米,据险而建, 是相当坚固的军事防御建筑。附近发掘了从

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秦汉和魏晋南朝等连续性强、数量很多的古遗址、古墓葬,说

明这里是古代来往于江广和南北交通的要塞。东吴于此先建始兴县,接着又析桂阳郡南

部置始兴郡,当是移民大量入居本境的结果。只因自二世纪末至三世纪中后期,桂阳、

浈阳与始兴发生过多次兵变与民变,人户又大大减少。

第二次移民高潮,在西晋“八王之乱”(291—306年)以及“永嘉之乱”(307—312

年)之后。历经晋室东迁、石勒南进、后赵内乱、淝水之战、刘裕北伐、北魏南侵及薛

安都降魏等多次变故,近百万北方汉族人民携家带口,举族南迁。这个数字,只是人了

州郡户籍的人口,未入户籍的依附、逃匿与沦落为奴的还没有包括在内。侨居的地域,

主要集中在荆、扬、梁、益诸州,也有一部分渡江之后,达于皖南和闽、广 (包括粤

北)一带。

卢循,其先范阳涿县人。东晋隆安三年 (399年) ,与孙恩共谋起义,江南八郡群

起响应。恩死,众推循为主。元兴三年 (404年) 十月,循自永嘉 (今温州) 浮海南

走,破广州,并使徐道覆攻始兴。又乘刘裕北伐,率“拳捷善斗”之始兴“溪子”(蛮

族),分两路东袭建康。义熙六年 (410年)冬,兵败。道覆退保始兴,不敌被杀。

刘宋初期,本境战乱初平,民物凋散,百不存一。历经刘宋时期的徐豁、张茂度、

陆徽与南梁时期的何远等人的整治,收集离散,民户渐复。由于大量移民的补充,带来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农业、矿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全面进步,l—跃而为江左

王朝的发展基地。尤其侯景乱后,公侯在会稽者,俱南度岭。本境不仅析置郡县,还将

原有的一州分为二州。州县密度的增加,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完善。这既是战时加强统治

的需要,也是人户大量增加、实力比较强大的一个标志。

六朝时期,五岭中部和东部的桂阳道与大庾岭路,逐步取代了越城岭西路的重要地

位。加上中原统治者偏安江南,避居本境的移民越来越多。不但有原居黄河流域与长江

流域的汉族人民,还有从会稽和荆、楚南徙的少数民族。大批劳力的补充,加速了南方

社会经济的开发。但由于赋役繁重,人民或产子不养,断截肢体,或逃人深山,去就蛮

俚;而俚民要购银输课,更倍受盘剥。经过长时期的交往杂处,蛮俚“强者为兵,赢者

编户”,部分出居平原,与汉族逐渐融合。

梁陈以来,丧乱迭加,争夺不止,粤北人口跌而又起,增而又降,一直未能恢复到

刘宋初期的水平。始兴县清理六朝古墓葬数百座,几十座上百座集于一地的有多处。出

土刀、枪、戈、驽机等兵器近百件,惟独没有生产、生活方面的随葬器物或模型。这是

本境大规模战役阵亡将士战场收瘗的部分见证。 (三) 隋唐五代时期

经过魏晋六朝三百多年的开发,本境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人隋以后,原居

本地的蛮俚,基本上已与汉族融为一体, 编户齐民。又有一部分五溪蛮和会稽山越族,

南朝以来聚居本境,成为新的山地集团,称为“莫徭”。

隋末唐初,本境有邓文进、区泽等人组织民众守土安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边将

谪臣与宦游落籍的不少。

开元(713—741年)以前,岭北人民进人岭南,多经桂岭道,沿湟水 (今连江) 或

武水,顺流北江南下。自开凿大庾岭新路后,沟通了北江、赣江、长江及南北大运河。

从此,人粤水道虽仍有三条,而选择浈水一途十有七八。故盛唐初期的北方移民,多在

连州驻足;中晚唐以后,转以保昌(今南雄)、始兴、韶州一带为多。 唐前期徙人本境的移民,可考的已经不多。

邓文进,原籍南海。隋末,集兵保有广、韶二州。唐初,任韶州刺史。卒于任,其

子孙留韶,遂为曲江人。

张九龄,祖籍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其曾祖君政,官韶州别驾,遂家于

始兴。九龄四世祖守礼为隋涂山丞,推算其曾祖君政官韶之时,当在唐贞观元年(627

年)之后。九龄家族之后人,除留居始兴的以外,有些已移居本郡乐昌,有些别居洛

阳,或移徙四川与江西。

安史乱后,韶连不少地方成为废墟。仍有一些北方人民,辗转流落本境。 刘轲,祖籍江苏沛县,父辈于安史乱时流离郴湘,至曲江县落家。 刘瞻,祖籍彭城(今徐州)。其祖于天宝乱后落籍连州。

黄巢起义军路过时,除逃难的人民之外,还有少量的将士留居本境。 鲁景仁,本安徽宿州人,黄巢起义军将领。黄巢北上时,因病留于广州。广明元年

(880年) 6月,以千骑攻占连州,与州将及附近湖南瑶族起义首领联防。后被马殷攻破

州城,白刺身亡,其余部就地散人民间。

孟宾于,南唐著名诗人。其先太原人,以故谪居连州,遂落籍。 杨洞潜,南汉兵部待郎。先世自蜀逾岭,家于始兴。

邵晔,北宋初兵部员外郎,原籍京兆(今西安)。唐末,曾祖岳挈族避乱荆南。历

湖南、广西,知连州事,遂家于桂阳。

隋唐以来,不但有外地人口到本境落籍,粤北居民也有外流的现象。 麦铁杖,陈隋间始兴人。郡望汝南,其先人来自中原。大业八年 (612年) ,随隋

炀帝参与辽东战役,请为前锋,战殁于阵。其后人多移居南海,为广东十大姓之一。其

后人志远迁珠玑巷,次子文贵于元世祖时拜集贤学士,参修辽、宋、金三史。文贵子孙

元末徙南海、番禺、顺德、香山 (今中山) 、新会、东莞、鹤山、开平等处。其后裔有

些还散居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各省。 (四)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中原战乱再起,又一次掀起汉族南迁的新高潮。其规模之大,超过南朝

时期的移民浪潮。

北宋以前,西路的灵渠道 (广西) 和中路的桂岭道 (连江) 所连接的西江和小北江

流域,移民最多;中路的骑田道 (武水) 、大庾道 (浈水) 所连接的北江流域,移民也

不少。那时本境政治比较稳定,经济也较发达。不过,北宋前期以前落籍本境,至今仍

有后人的姓族,有确证的已经不多。

余靖,远祖初居福建泉州,黄巢起义时迁至福建邵武。五代乱离,曾祖父从奉母避

曲江,至靖历四世。有子3人,女6人,孙男7人,孙女5人。后人多在台山、开平落

籍,部分转徙港、台、美、加等地。

萧雅,祖籍河南,后流落乐昌。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 《墓志》记为崇宁三年

(1104年)进士。

白思谦,其先长沙人。祖白璧,神宗(1068—1085年在位)时期居乐昌。 现知宋代较早徙人本境的客家人,是翁源昆山和周陂的部分陈姓人氏。其祖先原在

江西聚族而居,因地少人多,于嘉佑七年 (1062年) 分迁度岭人粤。稍后,有原籍彭

城的刘姓人为官人粤,初居潮州,后转程乡 (今梅县)、兴宁及翁源。 北宋中叶,粤北瑶族掀起多次反宋斗争。朝庭剿抚不定,乱而不止。故南 (雄)、

韶 (州)、连 (州)尽管仍是中原人民由湘赣入粤的基本通道,而大部分侨客不再在粤

北驻足,直向西江与珠江下游。

10世纪80年代与11世纪80年代两次户口统计,本境客户只占7%一18%之间,大

大低于今广东境内的平均数 (25%一39%)。到“靖康之难”(1126年) 和宋元之交 (13

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原移民高潮再起时, 原世代在本境业农的居民也大批乘筏南渡,

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各地另图生计。

北方人民从本境向外流移,珠玑巷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珠玑巷的得名,一说宋南

渡时,中原移民将南雄至止地,以祖籍居地河南开封 (古称祥符) 珠玑巷命名,以寄托

故乡之思。一说唐张昌原住南雄敬宗巷,以其七世同居,宝历元年 (825年) 朝廷闻其

孝义,赐珠玑绦环为奖励。为避敬宗庙讳,因改所居为珠玑巷。后因珠江三角洲成陆面

积不断扩大,移民不断增加,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广东经济、文化重心随之逐步

南移。白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年)起,中经绍兴 (1131年一1162年) 、咸淳八九年

(1272、1273年),珠玑巷人先后三次大规模南徙。此外,于南宋淳熙(1174—1189年)、

开禧(1205—1207年)、嘉定(1208—1224年)、元至元(1276—1306年)以及明末各个

时期,都有一些居民南移。他们大多砍竹扎排,顺流南下,经清远、广州到南海、番

禺、顺德、新会、中山、东莞、鹤山、台山、恩平等地,部分辗转侨居海外。现存族

谱、家谱可考的珠玑巷移民,共有100多姓,其后裔多达4000万人,公认南雄珠玑巷

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和海外千百万华侨、华人的祖居地。 虞尚鹭,原籍浙江余姚县。父丧,于南宋淳熙七年 (1180年) 弃官南徙,为人籍

连山的虞氏始祖。

今居连山的唐氏与部分罗姓氏族,南宋时期分别从湖南和江西迁来。蒋姓与尹姓先

后于元延佑,(1314—1320年)或元末由楚人迁。

今翁源的吴姓氏族,其先祖在南宋末年随帝呙南徙,从福建龙岩迁到翁源与英德。

本贯庐陵的曾姓人氏,北宋政和二年 (1112年) 徙福建宁化,南宋末年避居长乐,经

兴宁、连平再入翁源。詹姓和甘姓,原籍湖南与南海,分别在元大德(1297—1307年)

或元末落籍翁源。 (五)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每遇一次严重的天灾与战祸,又有大批汉族人民流移岭南。 明代,白洪武初年至明中叶,从福建上杭人迁翁源、始兴的人户很多。据不完全的

资料,今始兴陈、何、曾、官、钟、朱、华、赖、卢、林、聂各姓,翁源许、陈、黄、

张、郭、官、沈、丘、何、李、叶、郑、吴、杜、温、涂、王等姓,其先人大多在宋金

对峙之时, 避居福建上杭、龙岩、宁化等地,后来因为人口膨胀,转迁广东蕉岭、梅

县、兴宁、长乐、紫金、河源、连平等地,再北徙本境翁源、始兴、英德及曲江。

今连山的周 (原籍浙江)、李 (原籍金陵或漳州)、卢 (原籍湖南)、邓 (原籍湖

南)、莫 (原籍封川或开建)、韦 (原籍怀集)、梁 (原籍怀集)、覃 (原籍贺县)、蒙

(原籍贺县)等姓,均在明初迁入。明中叶迁入的,还有韦 (原籍贺县、潮州或北京)、

王(原籍江左)、成(原籍湖南)、李(原籍湖南)及黄(原籍湖南蓝山)、彭各姓。 彭珠,原籍南海,弘治十二年 (1499年) 自三水县避乱迁至连山,为莲塘彭姓始祖。

注:

※ 据记载,唐时,广州百里以外即是大海,东莞离海边仅有2里。南宋时期,珠江三角

洲尚未扩展至中山石岐。后随着西江、 北江流域人口大量增加, 土地垦避,山林砍伐,加

速水土流失,促进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发育、迅速扩大。

莫颙,四川定远人;张杰,湖北华容人。明中叶二人先后任连州守御千户所千户和

副千户,遂就地落籍。

连山赵姓氏族,传为宋室后裔,明天顺 (1457年~1464年) 由金陵迁入。 今阳山县七拱、杜步的陈姓,新圩的唐、沈、叶、邓、张、冯、黎、罗、苏、孔等

姓,其先人均是明代奉命参与平瑶之后,留在当地定居的。

明末清初,始兴陈姓,翁源康姓、钟姓,分别从江西信丰、于都或龙南迁入。翁源

林姓与谢姓,前者先从福建徙江西,然后辗转迁人本境;后者则先从江西信丰转广西,

清末才由柳州迁翁源。

今连山的张、陈、阮、李四姓,部分于明末清初由连州迁入;杨、罗二姓,分别由

嘉应州 (今梅县) 和惠州迁入;陶 (原籍广州)、钱 (原籍三水)、黄 (原籍大浦)、蓝

(原籍英德)等姓,有一些于康熙(1662~1722年)初年迁入。

郑士超,先世著籍福建台湾,15岁 (约清乾隆三十年前后) 随祖父至阳山,遂落

籍。

明清时期,流人本境和迁出的人户,两相比较,后者要多于前者。尤其在清初,本

境户口或多年徘徊,或递年下降,除原额起点过高以外,人口外流是个重要的原因。

陈璘,翁源人。明万历 (1573~1619年) 年间为官在外,转徙云浮 (少数转徙广

西),后裔有1700多人。清初,部分避迁南韩皇朝里,现有遗裔250多户。 明末清初,四川屡经战乱,劳力极少,统治者鼓励他省人民入川垦荒。清前期“湖

广填四川”的移民高潮,对南、韶二府客家人比较集中的县份,影响极大。乐昌县地通

湖南人川大道,广、惠、韶各处之人,由此过境者甚众。另一路由南雄度岭,北抵江西

南康,亦可转湖南达于四川。因迁走民户太多,乐昌、仁化等县一再张贴告示,屡加劝

阻。而移民浪潮终不可遏, 逐队人川的仍络绎不绝。 广东4府3州25县的移民地域,

分布于四川127个府州县境。 已知本境的移民, 有翁源坝仔冯姓、铁龙丘姓和标下李

姓。在川广东客家人的移民会馆,多以南华宫命名,供奉六祖慧能像,以表明他们是韶

州客家的后裔。

朱德,原籍韶关东河坝。其先祖人蜀,正当这次移民高潮。至朱德,约历五至六

世。

由本境外迁的移民,据翁源县的调查,迁居湖北麻城与安徽宣城的有宋姓,迁居广

西和安徽的有刘、朱及梅姓;本省范围迁至广州、花县、韶关、曲江、始兴、英德、清

远、从化、佛冈、龙川、新丰、河源、连平、增城、紫金、博罗、珠海、肇庆、信宜等

地的,有何、黄、朱、潘、温、杨、罗、宋、李、丘各姓。

还有官方奉拨户口而迁移的:明末,英德移居长宁(今新丰)有132户,275口;

清初,再从英德和翁源划出部分户口给长宁,其中翁源937口,英德275口。

晚清以来,本境外徙港、澳、台的同胞与国外的华侨也不少。

阳山县较早出国谋生的华侨,同治 (1862—1874年) 时期有黎埠人杨伯仲 (15

岁)、李谨初(13岁),和七拱人黄元钧之子。今黄氏家庭有300余人,生活在香港、

南洋及欧美各国。后来一些早期外出的华侨,相继于清末民初回乡招工或携亲友出国。

现有阳山籍的港、澳、台同胞2900多人,海外华侨、华裔5200多人,分布在马来西

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美国、加拿大等15个国家与地区。

据翁源县调查,到1987年止,该县曾因留学、经商和出外做工,迁居到海外和港、

澳、台的同胞有4892人,分布在东南亚、北美等22个国家与地区。 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原在本境的瑶族人民,也有部分迁居国外。今乳

源、连山两县的部分瑶民,大约在四五百年前(明代中叶),经湖南江华、广西阳朔、

平乐及云南勐腊、勐笼等地,迁徙越南和老挝。今居于老挝北部山区的瑶族与苗族同被

称为“老松人”,其中操勉语的瑶族约二三万人;居于越南的瑶族 (当地称为侵人,又

叫侗、侥、舍等)约50万人;散居在缅甸和泰国北部山区的瑶族也有20m余人。

(六) 民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和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地的难民大批逃人本境,仅韶关

市区,人口就从几万人一下子增加到24万人。光复以后,大部分逐步回迁原籍,但也

有部分在本境安居落籍。今本市各地操粤语的居民,相当部分即那时流落粤北的广府人

的后裔。

翁源县翁城镇彭屋村,全村都是那时迁来的佛冈人。附城大塘头陈屋村的赖姓人,

全数由普宁县迁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