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物态变化》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2024-05-20 来源:乌哈旅游
《第1章 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2.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3.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4.四幅图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 B.乙图中的白霜是液化现象

C.丙图中的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D.丁图中的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

5.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6.加油站贴有“禁止吸烟”、“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语.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7.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8.中华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倒水泡茶时,可看到“白气”﹣﹣﹣是由于水汽化形成的 B.打开茶叶盒,闻到茶叶的香味﹣﹣﹣是茶叶的升华现象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 D.茶杯盖上看到小水滴﹣﹣﹣是水蒸汽凝华形成的

9.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

大雨

B.

冰雹

C.

霜冻

D.

10.“地面的水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成小水滴或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C.蒸发 液化 凝华 云

二、填空与问答题

11.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

12.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

13.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同时 热(选填“吸”或“放”).

14.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B.蒸发 液化 凝华 雨 D.蒸发 凝华 液化 雨

16.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早晨,房顶出现冰霜,这是 现象.

17.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 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 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和需要具备的条件)

18.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

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19.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20.有一支温度计,它上面所标的0~100℃之间有100个刻度线,用它测量温度时,多次发觉它和用别的温度计测量的读数不同.于是,小明同学决定检验一下.结果发现:当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插在实际为100℃的沸水中时,示数96℃.那么,这支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 21.小李用如图1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记录数值如下表. t/min t/℃ 0 1 2 3 4 0 5 0 6 1 7 2 8 3 9 4 ﹣6 ﹣4 ﹣2 0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知冰属于 (选“晶体”或“非晶体”).

(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

(3)观察冰和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发现冰的温度变化比水 ,所以冰的比热容比水 .

22.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4)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23.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升到 80℃时,小文开始计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可知,把水从80℃加热到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min,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2)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小文测出水的沸点是 ℃,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低些,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3)小文还发现自己实验中的水比同时开始实验的邻组同学的水先沸腾,分析水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

(4)端午节煮粽子时,水烧开后小李认为要继续旺火加热,能先将粽子煮熟;小明则认为要改用小火加热,两种方法能同时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请写出理由: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物态变化》2015年单元测试卷(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考点】温度. 【专题】估算法.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温度的感性认识,我们要能够估测A、B、C、D四个选项中的温度;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解答】解: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左右;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 的最低气温约为0℃左右;

C、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约为0℃左右(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D、让人感觉温度舒适的室温为23℃左右; 故选D.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 )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题干中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液态物质的凝固点,根据这一信息,看各种温度计在根河市的最低气温达到﹣52.3℃时是否能用,做出相应的判断.

【解答】解:漠河的最低气温达到﹣52.3℃.而酒精在﹣117℃时才会凝固,因此,是可以使用的;而水银和煤油分别在﹣39℃和﹣30℃已经凝固,因此不能选用水银和煤油温度计. 故选B.

【点评】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内容,从中获取正确而有用的信息,并能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照,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对比.

3.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解答】解:由图知:

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此方法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此方法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的太少.此方法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4.四幅图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 B.乙图中的白霜是液化现象

C.丙图中的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D.丁图中的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A、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白霜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物质是升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5.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 【考点】水的三态变化.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要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就要先确定此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又是什么状态,即判断该物质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

【解答】解: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是熔化现象.

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雾散去是液态的水变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D、玻璃内壁结冰花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的几种变化,要注意物质原来和现在的状态,也要区别汽化的“汽”和气态的“气”

6.加油站贴有“禁止吸烟”、“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语.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根据汽油的特点和物态变化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

汽油在常温下就会汽化形成汽油的蒸汽,遇到火花就会燃烧.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汽化现象,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7.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 )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华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解答】解:

小水珠,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解答这类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出生成物的状态.

8.中华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倒水泡茶时,可看到“白气”﹣﹣﹣是由于水汽化形成的 B.打开茶叶盒,闻到茶叶的香味﹣﹣﹣是茶叶的升华现象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 D.茶杯盖上看到小水滴﹣﹣﹣是水蒸汽凝华形成的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子的热运动.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体小水滴;

(2)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质分子通过扩散现象可以使分子充满整个空间; (3)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液体温度降低;蒸发与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速度可以加快蒸发速度;

(4)物质有气态变为液态过程叫液化.

【解答】解:A、倒水泡茶时,可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分子扩散的结果,不是升华现象,故B错误;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因为吹一吹可以加快茶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茶水蒸发,使茶凉的快一些,故C正确;

D、“水滴”是液态的,是水蒸气放热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加快蒸发的因素、液化现象,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只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

9.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

大雨 B.

冰雹 C.

霜冻 D.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液化形成的物体是液态的,凝华形成的物体是固态的.据此分析.

【解答】解:霜冻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固体,是凝华现象. 雨、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冰雹是雨在下落的过程中遇冷变成的固体,是凝固现象.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先看生成物是什么状态,接着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

10.“地面的水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成小水滴或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C.蒸发 液化 凝华 云

B.蒸发 液化 凝华 雨 D.蒸发 凝华 液化 雨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地面的水汽化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云:水蒸气的液化或凝华,雾、露是水蒸气的液化,霜是水蒸气的凝华.

二、填空与问答题

11.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乙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缩口 .

【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以及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

【解答】解:题干中的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所以其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乙温度计,甲是体温计,它的特殊的构造能使它能离开人体读数.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乙,缩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构造上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以及会正确使用体温计.

12.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凝华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吸 热.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解答】解: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 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 故答案为:凝华,吸.

【点评】掌握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3.将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由此可知蜡是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同时 放 热(选填“吸”或“放”). 【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

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会放出热量. 【解答】解:

蜡块磨碎放入试管中加热,蜡吸热后逐渐变软、变稀,直至完全变成液态.在此过程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蜡是非晶体; 停止加热后,液态蜡的温度逐渐降低,同时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非晶体;放.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14.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熔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吸收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冰化成水,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是空气遇冷凝结成的,这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熔化,吸收,液化.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15.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 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凝固的理解来作答.

【解答】解: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霜是固体,是由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水蒸气在凝华的过程中要放热;

湿抹布上还有很多的水分,擦冰箱侧壁时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分凝固为冰所导致的. 故答案为:凝华;放出;凝固.

【点评】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

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

16.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 液化 现象;寒冷的冬天早晨,房顶出现冰霜,这是 凝华 现象.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寒冷的冬天早晨,房顶出现冰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7.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 升华 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 吸收 大量的热,使周围

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 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 熔化 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和需要具备的条件)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固态二氧化碳即干冰变为气体,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由于升华要吸收热量,所以致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粒,此过程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而小冰粒遇到暖空气时,遇热变为雨点,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因此属于熔化现象,可根据上面的分析准确进行填空.

【解答】解: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干冰进入云层,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干冰的升华现象.

周围空气放出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直接变为小冰晶,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小冰晶渐大后下落,遇暖吸收热量,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熔化为雨滴.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凝华、熔化.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对干冰这种特殊物质所形成的物态变化要记住.

18.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不会 (填“会”或“不会”)沸腾.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应用题.

【分析】(1)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是由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的水蒸气形成的;

(2)液体要沸腾需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我们看汤能不能达到这两个条件,从而判断汤会不会沸腾. 【解答】解:

(1)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白气”;

(2)沸腾需要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同时还要继续吸热.本题中将炖盅浸在大煲的水中,而且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大煲内水由于火的持续加热,温度达到沸点而沸腾,经过一段时间的热传递,炖盅中的温度也会达到沸点温度,这样炖盅内外温度相等,没有温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也就不会继续给炖盅中水加热,里面的水只能是达到沸点温度而不能沸腾起来. 故答案为:液化;不会.

【点评】物态变化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液化现象,各种“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同时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注意沸腾条件,达到沸点后要继续吸热.是一道学科综合题;

19.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温度 (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沸点 不同.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

【分析】烹制不同的食物需要不同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来加热不同的食物. 【解答】解:炸油条和炸土豆需要较高的温度,而煮玉米棒子、煮鸡蛋需要较低的温度; 油的沸点比较高,可以用于炸油条和炸土豆;水的沸点比较低,可以用于煮玉米棒子、煮鸡蛋. 故答案为:温度;沸点.

【点评】物理知识是应用于生活的,此题考查的是“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在生活中的应用.

20.有一支温度计,它上面所标的0~100℃之间有100个刻度线,用它测量温度时,多次发觉它和用别的温度计测量的读数不同.于是,小明同学决定检验一下.结果发现:当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当插在实际为100℃的沸水中时,示数96℃.那么,这支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 21.小李用如图1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记录数值如下表. t/min t/℃ 0 1 2 3 4 0 5 0 6 1 7 2 8 3 9 4 ﹣6 ﹣4 ﹣2 0 (1)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知冰属于 晶体 (选“晶体”或“非晶体”).

(2)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4 ℃.

(3)观察冰和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发现冰的温度变化比水 快 ,所以冰的比热容比水 小 .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比热容的概念. 【专题】实验题;作图题.

【分析】(1)作图象时,要先描点,然后将点用线连起来;晶体物质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升高.

(2)温度计读数时,要先认清分度值,然后看液柱所对应的示数.

(3)比热容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1)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用描点法对应横纵坐标画出图象,如下图所示:

图象上有一段温度不变的过程,称为熔化过程,因此是晶体.

(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指示在0℃上面第4个小格上,因此温度计的示数是4℃. (3)观察冰和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发现冰的温度变化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晶体;(2)4;(3)快;小.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晶体熔化图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重点在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2.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慢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秒表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B (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4)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15 分钟.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实验题;压轴题.

【分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从记录的数据找实验测量的工具. (3)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4)根据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进行判断.

【解答】解:(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从图象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

(3)烧杯中有“白气”冒出,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选B. (4)由图象知,萘在第10min到第25min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这段时间是萘的熔化过程,所以萘熔化经过了25min﹣10min=15min. 故答案为:(1)慢;(2)秒表;(3)B;(4)15.

【点评】(1)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特点在做题中经常用到. (2)通过实验中要记录的数据和要得到这些数据,直接或间接的记忆实验器材,而不是死记硬背.

23.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升到 80℃时,小文开始计时,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可知,把水从80℃加热到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4 min,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保持不变 .

(2)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小文测出水的沸点是 99 ℃,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低些,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

(3)小文还发现自己实验中的水比同时开始实验的邻组同学的水先沸腾,分析水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水的质量较少 (写出一种即可),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 减少水的质量 .

(4)端午节煮粽子时,水烧开后小李认为要继续旺火加热,能先将粽子煮熟;小明则认为要改用小火加热,两种方法能同时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小明 .请写出理由: 能同时煮熟,但小明的节省燃料 .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会看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是时间,代表吸收热量的多少,纵坐标表示温度; 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点的高低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3)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沸腾,需要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容器内水的多少、火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等;

(4)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即使加大火力,温度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解答】解:

(1)横坐标是时间,由图知水从80℃加热到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min;

水温升高到99℃时,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保持不变; (2)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低于100℃,所以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沸腾,需要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容器内水的多少、火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等.

所以水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较少.所以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是减少水的质量; (4)由于液体沸腾后温度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小明的想法更合理. 原因是只要能维持水沸腾,不论用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都不再改变. 故答案为: (1)4;保持不变;

(2)99;气压低于标准气压; (3)水的质量较少;减少水的质量; (4)小明;能同时煮熟,但小明的节省燃料.

【点评】掌握液体的沸腾图象,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会对实验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