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研究

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研究

2022-10-22 来源:乌哈旅游


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研究

探讨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临床用血以及输血的安全性。输血科(血型实验室)没有出现例如配血不当、血液中存在传染病等情况,安全事故急剧减少。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严格控制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必要前提,可以提高患者输血安全性,降低传染病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标签: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

目前,医院常规的治疗与急救过程中,输血是医护人员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1]。输血是临床上救治贫血患者的重要措施,而输血是否安全有效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人类血液成分存在个体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使献血者和受血者有可能发生多种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输血的重要性和溶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等特点决定了临床输血检验和一般医学检验的大不同,主要包括样本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报告结果,都是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必要的保障,为了安全有效地保证临床输血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控制输血检验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对本院实行输血患者开展实施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医院规章制度完善输血前血液标本的监测工作:血液标本的采集需要符合规定,采集人员应对献血单上的各项内容核实,保障信息的有效性。在献血前应确保献血者资料齐全并保障献血者在献血期间免疫状况。在采集标本之后要及时贴好对应标签并详细登记避免出现混淆。血液采集应由专业医护人员完成并在血液采集后到被送至输血科(血型实验室)期间采用冷藏保存,同时注意消毒工作的落实。

1.2方法

1.2.1对输血适应证进行严格控制,预防医患纠纷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输血是临床治疗以及抢救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输血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对献血者所要接受的血液检验项目进行筛选,供血单位应根据规定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筛查,在输血前还应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测,这是临床常规检测项目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在输血前对受血者的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使输血而导致的医患纠纷现象明显减少。另外,还能诊断出具有潜在传染的病人,并对其进行治疗及护理,加强操作隔离保护,避免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自身感染。输血不仅仅可以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时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成分输血可以降低某些疾病的传染风险,但是由于检测方式的局限性,也不能将病毒感染存在的可能性完全排除。由此可见,对输血适应证进行严格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对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应该坚决不输;对必须输血的患者采取适当输血的策略,且应以成分输血为主;对择期手术的患者采取自身输血的策略。

1.2.2输血前血标本的检验 按要求,血标本在采集以及运输的过程中应该符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对血标本进行采集之前应该对输血申请单上所填写的病人情况与实际病人进行一一核对,确保两者完全一致。输血申请单的资料需保证齐全,所采用的血标本也必须要能够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状况,所以配血试验中所选用的血标本的采集时间不能够超过3 d。抽血后应立即在试管上将标签贴好,并做好详细真实的登记,以避免血液标本发生稀释、溶血现象。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应该由医护人员或是专门受过相应训练的人员送交至输血科(血型实验室),并逐渐进行核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冰箱的温度进行按时的记录,同时还要做好积极有效的消毒工作。

1.2.3加强血型鉴定工作

1.2.3.1 RH阴性血型呈现多动态性,在输血时容易引起溶血症状。若是孕妇或婴儿属于这类血型极易引发溶血性贫血。因此在输血前应进行RH血型鉴定尤其注意有妊娠史与输血史的患者,保障输血的安全性[3]。

1.2.3.2 AB0血型 对ABO血型的鉴定是交叉配血的必要环节。鉴定需要在血清处于有效期内进行。在鉴定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展开正反定型,用相互验证的方式保障鉴定的有效性。这种定型出现不合主要有以下几点:ABO亚型、抗A抗B定型血清质量差、受检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红细胞有多凝聚现象,以及蛋白质异常[4]。当不合情况出现的时候需要进行整体性的重新鉴定。

1.2.3.3加强适应症控制 输血属于救人环节但并非所有人适用输血治疗。另外血液中也会含有一些传染性疾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肝病毒以及乙型肝炎等。因此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要加强对献血者所献血液的鉴定,避免用于临床的血液中含有这些传染疾病。

2 结果

按照以上方法要求,输血科(血型实验室)在输血检验过程中严格的按照以上所谈到的标准进行质量控制,输血安全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从应用相应质量控制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出现过由职业暴露、输血传染病及交叉配血问题等引起的输血安全事故。

3 讨论

临床上,输血的质量安全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输血科(血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须将检验工作作为研究的重点,从血源到使用,加强对血液的消毒和检验工作,以确保血液使用安全。

输血是临床救治中的一重要手段,而其安全性与输血科(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密切相关。血源、运输、管理,输血前标本的核对、血型的鉴定,输血所需试剂的质量检验都影响输血的最终结果[5]。因此,要严格控制输血检

验的质量,提高输血安全。输血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对血源进行严格的管理,在血液入库前需要对血液的标签、包装袋、血液的情况以及献血者的资料等进行检查与核对。在贮存过程中需要对冰箱的温度以及各方面的条件进行相应的控制与记录,以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输血的关键是确认受血者与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不仅要核对资料,还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在输血过程中对相应的试剂也要进行质量控制。结合自身的经验对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经过实践表明,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于输血检验过程中,提高了输血质量及输血安全,在输血科(血型实验室)中值得推广应用。

输血的质量安全关系着患者治疗效果进展,输血科(血型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将检验工作作为研究重点,从血液的采集到使用,加强对血液的消毒与检验工作,确保血液的使用质量。在入库之前应核对包装袋、标签、献血者信息等。保存要注意冷藏避免因为温度过高造成血液中蛋白质发生变异。

综上,输血是临床上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输血检验的质量,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教祥.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探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6):69-70.

[2]余东.输血科(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6971-6972.

[3]朱纯刚.输血科(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73-374.

[4]武林.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3(6):687-688.

[5]史莲清.基层医院输血安全管理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5):33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