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2020-12-21 来源:乌哈旅游
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5-08-19T10:40:14.550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作者: 钟晓洁

[导读] 成都铁路分局医院 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钟晓洁

(成都铁路分局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1) 【中图分类号】R47

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08-02

【摘要】:目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病区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防范和减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2014年期间老年患者的住院情况,探讨老年患者住院安全问题,找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与防范措施。结果:有效的护理安全措施和手段,提高医护人员和老年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不良事件发生,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老年患者住院率正逐年上升。由于老年人各系统、器官功能的衰退,免疫和代偿能力降低,常有多种疾病并存,其感觉、运动、协调、应变能力明显下降,在住院期间出现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比一般患者要高。

老年患者已成为医院住院人群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高危人群,有统计显示老年人中74.0%患者有多种慢性病,约21.5%的老年人生活有轻度不能自理,5-8%中度不能自理,2-5%完全不能自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和伤残率是全体人群的3.2倍和3.6倍[1]。老年患者住院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采取正确安全的防护措施,保障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减少病员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医患纠纷和矛盾发生,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为加强和保障我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对我科老年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降低老年住院患者意外安全事件的发生。 1. 一般资料

我科老年住院患者情况调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总人数1511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605名,占住院患者总数的40%,其中男性300名,女性305名,平均年龄:74.6岁。 2. 老年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与原因

有调查研究显示,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最易发生的安全问题排序中,占前3位的为跌倒、坠床、皮肤压伤;最难防范的前3位安全问题为感染(52.7%)、自杀(45.2%)、跌倒(34.4%)[2];其他包括管道脱落、烫伤、呛噎、窒息、自残、走失、猝死、错用药、药物不良反应、院内感染、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2.1 跌倒:老年患者疾病多、身体衰弱、视力下降、行走不稳、意识不清;疾病、药物因素引起的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无陪伴看护是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病区地面湿滑、不平、光线不足可能引起患者跌倒;病床过高过窄,卫生间缺扶手、座便器,床旁椅、门槛、病床手摇柄、不规范摆放的物品等障碍物也是老年患者容易摔倒的原因。病房环境陌生,病房人员密集,夜间如厕,入院后的各项检查等均增加了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可能性。

2.2 坠床:老年患者身体虚弱、头晕、乏力,夜间起床解便,意识不清、躁动无床档保护,约束带使用无效,无陪护、看护不当患者易发生坠床。

2.3 压疮:老年患者身体衰弱、消瘦、感觉功能障碍、偏瘫、昏迷、长期卧床、低蛋白血症、大小便失禁等是压疮易发因素,若护理不当,患者极易发生压疮。 2.4 院内感染

老年患者疾病多、住院时间长、免疫力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差。若打湿衣服被褥不及时更换;病房阴冷、病员床位当风口极易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严重感染、特殊感染患者安置不当,患者间相互走动,可能引发院内交叉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5 自杀

老年患者疾病多、住院时间长、病情久治不愈,晚期肿瘤病人,缺乏关爱的独居老人容易产生消极厌世情绪而出现自残甚至自杀。 2.6 呛噎、窒息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体质虚弱、吞咽反射功能减弱。平卧位喂食、服药或进食过程中说话、看电视、进食速度过快、过多等易发生呛噎、误吸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 2.7 猝死

老年患者疾病多、病情复杂隐匿多变,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病情突然加重而猝死。在临床工作中,有住院患者甚至在恢复期发生猝死的情况,由于事件发生的突然性,患者家属往往不能接受患者突然死亡的事实,从而引发重大医患纠纷。 2.8 用药错误

老年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常需服用大量的口服药物,但记忆力、分辨力、依从性差,且服药时间、数量、次数要求不一,患者常常出现错服药、漏服药、多服药、不按医嘱服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效果不佳。 2.9 设备使用安全隐患

病区检查治疗设备性能不良,使用过程中监护不力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如热疗仪、热水器开关、热水袋易导致烫伤;冷疗设备、冰袋易导致冻伤;不稳固、放置不当的仪器设备坠落易导致患者砸伤、轧伤;尖锐的医疗器械导致刺伤;带电仪器、电线、插座使用不当导致的电伤、火灾;床头柜、床档、病床手摇柄也是患者磕伤、夹伤的隐患。由以上得知,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安全不良事件的因素跟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家属、陪伴因素、社会因素有关。

3. 征对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隐患,应注意改善医院的医疗环境、增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注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减少因患者家属的疏忽所造成的意外,增强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健全医院的管理系统,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护理与治疗服务,舒适的医疗环

境,减少在护理中出现的安全纠纷,提升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

3.1 应用科学的评估工具,正确及时动态的评估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老年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跌倒、坠床、压疮等的风险评估,高危患者要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对身体衰弱、视力下降、残疾、头晕、乏力、体位性低血压等跌倒高风险老年患者要积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患者入院后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告知安全注意事项,24小时留家属陪护。教会老人生活起居要慢三拍;正确排放物品便于取用;穿防滑鞋防滑倒;正确使用床档,注意上下床的安全;正确使用助行器和辅助设施;老年患者如厕使用便架,夜间尽量不要如厕,床旁准备好便器;呼叫器放患者枕边以便随时呼叫医护人员;外出检查时需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对意识不清、烦躁不安、躁动、运动功能障碍、老年痴呆、不配合的老年患者要做好防坠床、防脱管的预防保护措施,家属24小时陪护,患者在协助下改变体位。正确使用保护性床档,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给予保护性约束,并定时检查约束带的使用安全。

老年患者入院后及时检查、评估患者皮肤情况,进行压疮高危评估。对院外带入压疮要积极换药处理、加强营养、促进愈合;对难免压疮高危患者及时采取的预防措施,使用气垫床,按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平整、干燥,协助患者改变体位避免拖、拉。护理人员要严格落实压疮的防治措施,对患者皮肤情况要严格交接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动态的评估,及时预警,坚决杜绝院内非难免性压疮的发生。加强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及宣教,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压疮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取得病员及家属的理解及陪合。 对抵抗力差、严重感染、特殊感染的老年患者应合理安排床位,适当隔离;定期进行病房消毒,适当通风;减少探视;病室温度适宜;老年患者避免安置于风口床位,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机会。

老年患者病情反复久治不愈、住院时间长,缺乏家庭关爱和康复信心,可能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患者住院期间要随时了解患者的精神情绪状态,对有焦虑、抑郁患者要加强心理疏导;有精神疾患的老年患者及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处理。医护人员主动关心患者,及时主动的给予帮助;加强巡视,及时处理患者的不适。对有自杀、自残倾向的患者要专人24小时看护,清理所有危险物品,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医务科、保卫股。正确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服药、进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流质、半流质、软食;指导患者进食、服药时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进食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说话或看电视;进食时观察患者吞咽动作是否正常;进食后检查患者口腔是否有残留的食物或药物;进食后半卧位休息30分钟,可有效预防患者误吸、呛噎及窒息发生。

老年患者入院后要认真询问病史,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对可能存在的、隐匿的危险情况如有心脏疾患、脑血管意外、疾病突然加重的风险,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做好沟通记录。护理人员要按时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关注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情况,尤其加强夜间的巡查和如厕情况的观察。指导患者解便时使用便架;便秘患者要给予缓泻剂帮助排便,避免用力排便诱发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

对易走失的患者要留陪伴专人看护,要佩戴手碗带,穿上防走失衣服,佩戴防走失联系卡,详细记录患者情况、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在门卫保安室处留下病员图片资料、信息,请保安共同参与协助管理,防止病员走失。 3.2 护理人员要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正确执行医嘱,规范护理技术操作,严把安全关

老年患者大多有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甚至意识不清、昏迷等,医护人员如不正确仔细查对,可能出现差错事故,因此要对老年患者实行腕带管理,在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要查对腕带,并反问式双项查对,确认患者信息正确后方可进行处理。

护理人员必须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的给药和护理技术操作,避免给药错误。给药时要遵循药物配伍禁忌,正确的给药,了解药物的作用,并观察用药后反应,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反应、静脉炎的发生。对老年患者要注意用药安全,详细注明用药时间、剂量和方法;对记忆力、分辨力、依从性差的老年患者要做到送药到口;告知患者输液时勿私自调节液体速度,输液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呼叫医护人员查看。

3.3 环境安全管理

病区环境设置要合理,灯光要适宜,卫生间和走廊要有护手;地面要防滑无积水,卫生间、盥洗间要有防滑措施和防滑标志;楼梯、门槛要有安全警示标志;指导病区卫生员打扫时的安全防护,及时清理影响病人安全的障碍物。 3.4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

医务人员对患者使用的检查、监护、治疗设备要熟悉其性能、正规的操作,加强使用过程中安全巡视和检查。病房要指定专人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其安全性能;同时设备科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安全性及稳固性;及时维修故障仪器、设施设备,避免患者因设施设备不良造成的安全不良事件,防范医患纠纷。

3.5 医护人员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高风险及特殊性,因此必须要有较强安全防范意识。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其在护理患者时各项操作能够规范化。护士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每一位老年患者要按流程规范护理,认真观察、评估,全面、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影响患者安全的隐匿信息。对特殊情况患者要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及时报告护士长及管床医生,及时正确的处理,做好记录。

3.6 护理管理者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与监督

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早中晚、周末、节假日是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发时段,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实性弹性排班满足患者安全管理的需要,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督查;加强病区重点区域的安全检查,如各种检查室、卫生间、盥洗间、楼梯楼道的安全;加强高危老年患者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加强年轻护士的护理安全检查,从而多方面保障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

3.7 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培训,全面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力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以及技能培训,尤其加强年轻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识别、监控,教育护士在工作时认真、严谨,提升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医疗安全法律意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安全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8 鼓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增强患方安全防范意识

医疗安全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充分体现患者的权利与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提高患者对医疗服

务质量和安全的满意度。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入院宣教、住院安全注意事项的告知义务并签字;做好家属和陪护人员的管理和宣教,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要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防范措施。只有患者、家属和陪伴共同参与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取得一致的配合,才能有效防范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3.9 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安全不良事件

老年患者一旦发生住院安全不良事件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将可能造成的损害或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及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抚;同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要对发生的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落实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很多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康复,而正确安全的护理会使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发生率大大降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老年患者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做好安全监控,强化安全管理,筑牢安全底线,才能防范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曾友燕,老年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的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7.

[2] 郑丹萍,张丽萍,张悦,王晓晶,护理员对老年患者安全护理认知和行为的调查.北京协和医院.1001-4512(2012)01-006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