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摘 要】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院校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谋发展,其关键就是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涵义、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高等院校如何培育、维持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院校 核心竞争力 培育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信息化、产业化和教育需求的多样化,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且愈演愈烈。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关键就是要培育和提升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最先提出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他们明确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经营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的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普拉哈拉教授曾经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多样化公司就像一颗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个比喻对院校核心竞争力同样适用。院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相互协调、有机结合,能够促进高校持续发展,凸现优势或特色学科,在竞争中能显示自身能力的一种运作模式。国内各高等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目前的状况的差异,其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
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院校核心竞争力依据院校组织性质及其目标的特定性,具有如下特征:
(1)独特性。独特性是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是院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而又不易被竞争对手所轻易模仿的独特竞争优势,是因独特办学
理念而形成的办学风格、学术成就、精神风貌等多个方面的组合。
(2)价值性。它可理解为消费者(社会、家庭、学生)的认可性,是通过院校的办学职能和办学目标来实现的。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上。院校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助于实现消费者所看重的核心价值。
(3)整合性。院校核心竞争力是以资源为条件的,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有:人才资源、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是分散而是有效整合起来的,没有这些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协调,无论组织的先天条件多么好,其优势都难以真正发挥,更难以持续下去,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4)动态性。竞争是动态的,核心竞争力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院校本身是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系统,必须准确预测系统内外部变化,适时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升级转换,应有前瞻意识,不仅要看到“今天”,还要看到“明天”、“后天”,要高瞻远瞩,洞察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只有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使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高等院校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为此,高等院校应着重研究如何培育和提升其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
(1)找准“支撑点”是培育和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支撑点是指院校拥有的某一或某些独特的优势,是院校竞争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依托和关键。院校以此为支撑点,通过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这一独特优势延伸、扩展到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形成院校独特整体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院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进行准确定位是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环节和突破口。特色办学就是一所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也是一所院校赖以生存的灵魂。办学特色可以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学科水平、课程体系、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
院校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在自己的办学层次上铸造自己的特色,与时俱进。
(2)学科建设是培育和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学科建设是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和核心。什么叫学科?许多教育家对学科都已做出相应解释。学科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要素是师资,这是学科的主体要素,一门学科一定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支撑它;第二个要素是拥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叫客体要素,学科建设成果最终要展示为对该学科的贡献,这个贡献是以科研成果为表征的;第三个要素是学生,这是学科最具特色的要素,学科之所以称之为学,就在于它要培养学生。抓住了学科建设这个龙头和核心工作,院校的全面工作就可以被带动起来。
院校应根据其办学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着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花大力气建设特色学科,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品牌”是院校的无形资产,打造品牌的过程就是无形资产积累的过程,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过程,特色学科一经确立,就要以此为重点,集中力量,采取措施,狠抓重点学科建设,力争使自己的重点学科在该学科领域内异军突起,变特色为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壮大力量,扩大影响,由此牵引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发生质的飞跃。即使是规模不大的学科,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就会显现其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3)“以人为本”是培育和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在院校建设和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服务于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一所院校可以面向未来实施许多工程,但是师资队伍建设一定是主体工程。教师是院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一线突击队、主力军和原始推动力,也是培育院校特性差异的核心价值、无形资产和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因素。为此,院校要时时以人为本,重视开发掌握关键技能的人才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批在学科建设中起领军作用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形成有效的人才管理,让人才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不同的院校在于培养不同的人。一所好的院校和一所差的院校根本区别在于其学生成才率的高低。不以人才为使命的院校就是不入流的院校。因此,院校必须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院校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把质量建设贯穿到院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培养学生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4)管理、服务是培育和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院校的管理者对院校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院校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上,通过管理层确定院校的发展方向,进而形成院校的特色;二是为院校提供规范和秩序;三是提供保障,为院校的发展提供各种保障,包括制度保障、人才保障和物质保障;四是提供服务,院校的所有管理都是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主要是管事。
院校的管理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要面向大量的高级知识分子,另一方面,院校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像工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是为国家现代化建
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另外,教师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很难量化评价。因此,院校的管理者要全面、系统、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规律,研究院校建设的阶段性特点和重点,积极探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特色、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模式。
(5)“创新、发展”是培育和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一所不能创新的院校是一个没有灵魂和凝聚力的院校。现在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竞争的优势源泉,但这一优势只有不断提升才能转化为未来的竞争能力。院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同样核心竞争力标准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核心竞争力总是与院校的成长阶段相联系,不同的阶段有不同内容和形式;同时,在竞争范围扩大和竞争内容深化的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层次也应不断提高。因此,在增强院校核心竞争力时,既要关注现实的核心竞争力,更要关注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发展,及时调整院校建设和发展战略,用开放的视野和发展的思维不断挖掘、培育、创新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仅可以使院校核心竞争力体系更加完善,而且可以防止某些阶段性、低层次的核心竞争力因不能适应创新、发展和变化而带来的成长力不足问题,使院校核心竞争力与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院校建设与发展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正在做的工作为基点,正视矛盾和难题,以创新思维、发展观念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办学定位,确立教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重点课题,积极创新学科专业体系,加强对传统学科的信息化改造,推动学科建设向高层次、高水平跃升,培育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显明.大学理念与依法治校.中国大学教学,2005.8.
[2]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教育研究,2002.7.
[3]刘全芬,丁培卫.打造核心竞争力实施大学特色发展战略.辽宁教育研究,2006,(9).
[4]寿玉琴.战略管理理念与大学核心竞争力.浙江社会科学.2006.4.
[5]聂辰席.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性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