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加快现代民生水利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快现代民生水利建设的提案

2021-07-03 来源:乌哈旅游


关于加快现代民生水利建设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74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 由:关于加快现代民生水利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办理

提 案 人:简少玉

主 题 词:水利,管理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红”就意味着最严格,“线”是一个管控的目标。“三条红线”实际上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底线,一旦突破这样的底线,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受损,生态环境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虽然幅员辽阔,却也是多自然灾害的大国,无论是灾害的种类,强度,频率,均居世界首位。地震,洪涝,台风,干旱四大灾害,名列各国前茅。同时,又是缺水之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全国目前的年

用水总量已经突破了6000亿立方米,大约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很多地方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过度开发,已经超过其承载能力。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而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2010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了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达标率接近40%,其中丧失了利用价值的劣五类水占了20%,直接威胁到城乡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主要有以下五大问题:一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二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从2010年开始至今,云南已经连续3年遭遇大旱,已造成云南631.83万人受灾,已有242.76万人、155.45万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全省直接经济损失23.42亿元,其中农业损失22.19亿元,清晰地暴露出当地水利设施的严重不足。三是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与世界先进水平0.7至0.8有较大差距。四是不少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像黄河流域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76%,淮河流域也达到了53%,海河流域更是超过了100%,已经超过承载能力,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五是水体污染严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2010年38.6%的河床劣于三类水,2/3的湖泊富营养化。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件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中央明确提出要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如何对流域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水环境的有效保护,保障水安全,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构建现代民生水利科学体系。树立现代民生的水观念,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水资源,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强化水务一体化管理经验,统筹水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到由单纯注重开发利用向开源与节流并重、建设与保护并举转变,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科学构筑防洪抗旱安全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水污染与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使水利建设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保障社会、经济、食物、生态系统安全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一是建立建设项目水环境评价制度。主要是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生产活动污染控制制度等,以确保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二是建立大江大河和重要水源源头保护制度。划分大江大河和重要水源源头范围,采取强制性措施予以保护。三是建立水质监测检验制度。建立完善水质监测监督体系,科学划分水功能区,减少污水的处理量。四是建立并完善突发性水污染预警和处理机制。五是全面加强水资源统计及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2、建设现代民生水利示范区。在现代社会发展理念上,已由粗放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相对传统水利,现代水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式开发利用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是发展现代水利的根本要求。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水利自身的发展,将促进治水思路的逐步完善和成熟,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合理规划和建设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在全国选择若干个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建设成为现代民生水利示范枢纽,为加快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3、建立水资源利用反哺长效机制。注重市场经济规律、注重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建立水权、水价和水市场体系,将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必然要求。为构筑安全可靠水资源保障体系,合理开发地表及地下水,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按照“资源

共享,成本共担”原则,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保护,由政府出面制定水资源利用反哺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反哺政策,通过国家预算,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重建的专项补贴范围和数额,对下游生态受益地区统一征收生态保护税再返还给上游生态建设地区,满足社会对生态、经济和精神方面的综合需要。

4、加快建设大型蓄水防洪水库。防洪之道在于流域管理和滞洪系统的建立,特别是上游湿地系统的建立。近年来,水荒频繁出现,并已从少数国家的局部地区蔓延到全球,水短缺已成为困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与和平进程的重大问题。水库蓄水能力的大小,是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型蓄水防洪水库通过调峰补枯,保持全年水量平衡,使下游用水得到了保证,特别是在枯期或旱灾情况下水库作用尤为明显;水库还可作为引水工程的水源地,解决远离河流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对全国大型水库资源点建设可行性进行普查,加快大型蓄水防洪水库建设。如: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黄河的水量也只及闽江的92%,经福建省水利设计院多次普查,闽江上游光泽县北溪和西溪有建设大型水库的充足水源,具备修建大型水库的条件。

5、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将使价格杠杆等经济规律在水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价将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尽快建立按市场规则运作并由政府调控的水市场。一是建立完善的水价格机制。对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分类型定价、分级别定价、按成本定价等制度作出规定。二是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要明确收费原则和合理的收费标准,做到既有利于水资源的管理,又兼顾经济运行和企业的承受能力。三是积极发展民营水利。通过立法,明确民营水利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坚持民建、民有、民营的原则。四是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措施得当、执法有力、严谨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来源:中国政协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